第十八讲 新闻写作的10条基本方法
新闻事实的呈现是千姿百态的,新闻写作的方法也是千变万化的。“文无定法”有道理,“文亦有法”也有依据,应该辩证地看待写作方法的问题。毛泽东曾就改进文章写作方法提出了几条精辟的意见:(1)作者的“思想是和他的读者交流的,是和他的读者共鸣的。”(2)“要学会用材料说明自己的观点。”(3)不要“强迫“地“使人接受一大堆材料、一大堆观点。”(4)“有了正确的观点和正确的思想,还要有比较恰当的表达方式告诉别人。”(5)写文章时“不但要注意准确性,还要注意鲜明性和生动性。”这样看来,新闻写作还是需要讲究方法的。
这里总结了10条从新闻写作实践中得来的基本方法,供有志于新闻写作的朋友们参考。
一、突破一点法。
新闻写作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突破一点,不及其余。它是以点烘面、以点彰面的艺术,所谓“一滴水可以反映太阳的光辉”,就是这一艺术的真谛。新闻宣传也讲求“面面俱到”,但它是通过新闻报道的“群体效应”来体现的;就一篇稿件的“单体效应”来说,只能承担一个“点”的任务。新闻报道的“点”,实质上是事物主要矛盾的集中点。突破了这一“点”,稿子写起来就会势如破竹,析理而下。“点”是总概念,具体起来包括:关节点、显现点、凝聚点、转化点、联结点、爆发点,等等。抓住任何一“点”,都能收到新短快活、读者爱读的效果。
1989年3月25日,甘肃省委、省政府平凉现场办公会议召开,笔者受命采访。会议的内容面面俱到,涉及到平凉经济开发的思路、农村基层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粮食生产、乡镇企业、区域经济、富县建设、扶贫攻坚、当前春耕生产等多个方面。省委书记李子奇、副省长路明主持会议并讲话,省地县有140多名负责同志参加。会议一结束,笔者马上投入写作,因为省报要求当晚将稿子电传上去,况且第二天还要跟随省上领导采访,根本没有喘息的功夫。铺纸容易提笔难,会议报道最苦烦,该写什么呢?会议重点内容有3个:平凉经济开发思路、“陇东粮仓”建设、富县建设。笔者一开始就设想把3个重点都写进去,可是细一分析还有问题:平凉经济开发思路可以引起平凉读者的注意,但对全省读者意义不大;“陇东粮仓”建设的话题很新,但在全省的影响面也不大;富县建设问题提得尖锐,但具体的措施还不够明确。到底怎么写?笔者不由得翻开采访本捉摸新的构稿脉络,当目光落在“三大粮仓”建设6个字上时,思路豁然开朗:这不是一个新闻显现点吗?突破这一点,不就牵住了“牛鼻子”,把“牛身子”都领动起来了吗?“三大粮仓”建设包括“河西粮仓”、“中部沿黄灌区粮仓”和“陇东粮仓”,覆盖全省西部、中部和东部,能够引起全省读者的关注;更难得的是,它是省委书记首次透露出来的,在此之前省报从来没有报道过。李子奇在深入阐述“陇东粮仓”建设的重要性和具体部署时,顺便把“三大粮仓”作为背景材料简要带了出来。如果不是动点脑筋,这么关键的报道点,差点被笔者忽略过去。“迷途知返”之后,笔者兴奋地在稿纸上笔走龙蛇。果然是突破一点、所向披靡,很快就拿出了稿子。标题是:《(引题)李子奇在省委省政府平凉现场办公会议上提出(主题) 重点抓好我省“三大粮仓”建设 力争5年实现粮食基本自给》。随后,笔者继续跟随省上领导采访。途中,省委调研室的一位负责同志对笔者说,稿子写得很好,突出了“三大粮仓”建设,书记看了感到满意,我原来担心你面面俱到,用会议的其他内容冲淡了呢。从26日到30日,李子奇、路明巡回平凉7县市调研,所到之处谈的问题很庞杂。笔者依然采用突破一点法,写了《重建“陇东粮仓”要搞好富县建设》的消息,突出了富县建设这一关节点。两篇稿子均被省报放在头版头条刊发。
突破一点法,贵在抓主要矛盾,“牛鼻子”牵住了,“牛身子”也就跟着过来。对新闻写作来说,突破一点的内涵是辩证的、全面的,而不是机械的、片面的,它是建立在对整个“牛身子”的把握上,而不是单纯抓个“牛鼻子”,那样的话,就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陷入形而上学的境地。我们所说的“点”是突破点,是主要矛盾的集中点,这一点既反映着事物的基本面。又反映着事物的独特点。新闻报道的实质,就是抓事物的独特点,只有突破了这个独特点,新闻价值才能突现出来。犹如打仗,突破一点,就可以所向披靡,避免耗时费力的消耗战。
二、事不过三法。
“三”字为数,奥妙无穷。戴厚英说:“世界无限,人生有限,以有限追无限,殆不可免。造物主有情,为了让人不要一下达到‘殆’的地步,给人心和人生都划出了阶段,最起码的数字便是‘三’。”“不到三就歇手,便是脆弱;过了三还不停,非痴即愚。”三足鼎立最稳定,在于“三”;事不过三最妥当,在于“三”。刘备“三顾茅庐”请出了诸葛亮,就在于“三”;一顾二顾不够,四顾五顾多余,惟有三顾才恰到好处。新闻写作也是一样,也讲究个“三”字,无三不成文。系列报道写三部曲最好,通讯结构有三部分最佳,消息内容分三层次最宜,典型事例举三大段最妙。不到三,读者不过瘾。过了三,读者心理就“殆”。因此,新闻写作要念好“三”字经。
笔者在多年的新闻写作实践中,深深体会到“三”字的奇诡,用“三”写作几乎成了程式。1993年2月,笔者采访了平凉地区农科所高级农艺师、冬小麦育种专家刘万成。这位全省劳动模范、全省优秀专家,是平凉的“袁隆平”。40年来,他主持育成的冬小麦新品种有“陇东”系列、“小黑麦”系列、“平凉”系列共30个。其中,以“平凉21号”为代表的22个冬小麦优良品种,以其高产、质优,抗逆性强的特点,先后成为平凉地区的主栽品种,为全区大面积增产丰收立下了汗马功劳。1987年,刘万成承担了省农业厅下达的50万亩旱农丰产栽培技术示范推广”的重大课题,率领课题组29名成员,在泾川、灵台、平凉的17个乡镇、213个村、34418个农户的51万亩旱作粮田上,开展了建国以来平凉地区最大规模的旱作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和栽培研究。3年间累计承包的153万亩粮田,总产增加5533.5万公斤,新增纯收益2103.42万元;更令人可喜的是,承包区的技术覆盖率由原来的不足30%,增长为94.3%。采访步步深入,成果多多益善。写作中,笔者用“三”字经,对全部素材进行了归纳整理,发现刘万成的事迹可分为三个方面:杂交育种、技术推广和理论研究。于是,笔者构思了三部分,分别安了小标题:一、绿色篇;二、黄色篇;三灰色篇。每一部分的开头,都用一句话对小标题进行了解读:(一)绿色,是诱惑,是召唤;(二)绿色的播种,终归要走向黄色的收获;(三)一位哲人说过,理论总是灰色的;灰色是对绿色的提炼和收藏。在这个基础上,通讯的标题应运而生:《事业三原色》。真是妙语天成,如有神助。
《事业三原色》的开头是这样写的:
呵,光华在绿色召唤中闪耀!
呵,心血在黄色收获里倾注!
呵,智慧在灰色求索间奉献!
结尾是这样写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三原色。
刘万成的三原色不似彩虹,胜似彩虹:是那样的朴实,平凡,又是那样的灿烂、绚丽。
40年过去,年已花甲的刘万成失去了绿宝般的青春、黄金般的年华,灰色爬上了他的头颅。然而,他不愿服老。他觉得他还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呵,壮丽的三原色。
“三”字给了笔者成功,《事业三原色》受到读者的好评,后来被省上有关部门收入《黄土地的耕耘》一书。其实何止此篇,笔者采写的大部分通讯,都在结构上都借助了“三”字的魔力。
三、巧用字眼法。
章有文眼,句有字眼。诗文中的关键用字,古人谓之“字眼”。宋代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辩》中提出:“其用工有三:曰起结,曰句法,曰字眼。”这就是说,诗文要在起头结尾、句法和字眼上下功夫。人之为文,因字而生句,积句而成章。因此,要把新闻写得引人入胜,其三昧之一,就是讲求字眼,以字托句,以句托章。“风云吐于行间,珠玉生于字里。”字眼,是文章意脉的焦点,用得好可以突出主旨、提挈全篇,起到点石成金的效应。1968年4月,美国《明星晚报》发表了一篇社论,题为《约翰逊认输》,全文只有一个字:“该”。一字胜千言,约翰逊竞选总统失败的咎因一字中的:这个扩大印支战争,把美国拖进泥潭的总统,终于被美国选民抛弃了,真是活该。新闻写作,贵在抓住焦点,把握意脉,发现字眼,巧用字眼,这样就能以一当十、以少驭多,取得出奇制胜的效果。
平凉市柳湖乡赵堡村党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跻身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行列。笔者在写作新闻通讯时,经过再三思考,发现了一个字眼:“堡”。“赵堡”有一个“堡”字,“战斗堡垒”也有一个“堡”字,把两方面联系起来,不就是赵堡之“堡”吗?紧扣这个“堡”字,笔者做起了赵堡村党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的文章。开头写道:“10年改革路,10年昂首行。赵堡村党支部擎的是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大旗。堡子山作证。”结尾写道:“人心是称。赵堡村党支部在堡子山下真正矗起了一座坚强的战斗堡垒。”正文以“堡”字为贯穿,记述了赵堡村党支部实行统分结合、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先进事迹。整个通讯以一字带千言,主题鲜明,文路顺畅,一气呵成,令人卒读。
在采访中,村党支部书记何天言接待笔者,提供了不少关于班子的素材,也谈了自己的事业追求和工作体会。笔者由此也对老何产生了兴趣。在写老何一席谈的稿子时,笔者沿用写班子的笔法,从他的名字里抠出一个“言”来,再与他的发“言”相联系,以“言”字为串线,记述了他的模范事迹。
《赵堡之“堡”》和《天言之言》作为姊妹篇见报之后,读者特别欣赏的就是“堡”和“言”这两个字眼。有同行对笔者说,这两个字眼用绝了,报道一下子有了看头。
泾川县荔堡乡问城村农民借改革的东风,于1983年在本村办起了集市。没想到,这个村集越边越红火,吸引了周乡和邻县的群众,赶集人数高峰期可达7000多人,与荔堡的“万人集”形成“姊妹集”。笔者访问了荔堡乡党委书记赵永奎,他说形势好不好,集上瞧一瞧,问城集市的兴起,反映着农村大包干之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在他的陪同下,笔者在问城集上边逛边看、边看边问。乡工商所负责人何志海回答笔者的提问说,问城集市方便了荔堡乡下片原董、刘山、庙里等5个村的农民,也方便了镇原县上肖、屯字的群众。集上有固定、流动的商户240多户,每集成交额可达5万元以上。“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集上设有粮管、收购、供销、信用、税务、工商等乡七站八所的分支单位,为集市兴旺创造了良好的服务条件和经营环境。笔者随后又询问了正在集上出售自家做的家具的农民高应文,他高兴地告诉笔者,若要富得快,庄稼搅买卖;买卖要搞好,多望集上跑。他说,问城集市设到了点子上,这都是党和政府为老百姓办的好事。素材到手之后,笔者原想写个消息稿,但觉得一般化,过不了编辑的关,就转而在通讯上动脑筋。三思而笔行,笔者的笔尖不禁咬住了一个“问”字:问城有个“问”,笔者访问也有个“问”,在这个“问”字上做文章不就巧妙极了?于是,《问城问集》的通讯顺理而成章。稿子以“三问”为主线,笔触轻松地写出了农村市场经济活跃的主题。
华亭县安口镇安丰村农民在以张佐明为首的党支部的带领下,大力发展村社集体经济,走上了共同富裕的道路。甘肃省省长宋照肃对他们的发展路子十分关注,曾给张佐明写了一封信予以肯定和鼓励。信中热情洋溢地写道:“我从内心里为你们的发展变化感到高兴。发展农村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这是我们几十年来实践经验的总结,你们的实践又为这个经验增添了色彩。您说您要通过带领群众致富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信条,我向您致敬,希望我们所有的党员和农村基层干部都能这样。”宋省长的信,对张佐明和安丰村的干部、群众鼓舞很大。
笔者获知这一线索后,经过精心策划,决计写1篇消息和4篇系列通讯。消息好办,突出宋照肃信的主旨就行了。难题在通讯,怎么个写法才能把宋省长信的精神贯穿进去,把张佐明和安丰村走集体经济路子的经验表现出来。笔者反复琢磨宋省长的信,终于将目光落在了一句话上:“你们的实践又为这个经验增添了色彩”。
“增添了色彩”,“色彩”,这不是一个绝好的字眼吗?抓住这个字眼不就抓住新闻意脉的焦点了吗?于是,笔者在“色彩”二字上大做文章:4篇通讯的标题都有“色彩”, 正文的主题词离不开“色彩”。第一篇《安丰村的色彩》,突出了集体经济、共同富裕的“色彩” ;第二篇《安丰人的色彩》,突出了新型农民、素质提高的“色彩”;第三篇《安丰班子的色彩》,突出能人当家、能量倍增的“色彩”;第四篇《张佐明的色彩》,突出张佐明甘做奉献、为民谋富的“色彩”。这样,4篇通讯意脉鲜明,“色彩”浓厚,给读者以视角和心理冲击。
这里不妨引出4篇通讯的结尾供读者回味:(1)“是的,安丰村的色彩是绚丽的。这色彩折射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曙光。”(2)“安丰人的色彩是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的色彩。这色彩随着人的素质不断提高而日渐浓烈起来。”(3)“正因为如此,安丰村成为全区农村的‘十面红旗’。又‘红’又‘能’,这便是安丰班子的色彩。”(4)“‘先富带后富,大家共同富’。张佐明以‘先富’是能手、‘共富’也是能手的本事,实践了党的富民政策的辩证法,实现了他的人生价值。这就是他的色彩,一个共产党员的绚丽色彩。”
对笔者来说,巧用字眼不止上述3例。通讯《红·黄·白》在记述白坡村党支部高擎“一杆旗”的业绩时,所用的字眼是“镰刀”与“铁锤”;记述黄登贵当好“旗手”的事迹,用的字眼是“谋民富”与“赢民心”;记述白坡村共产党员发挥“护旗人”作用的事迹,用的字眼是“中坚”和“脊梁”。《梁买子“买子”》的字眼是“金子”与“五子”:梁买子以共产党员的“金子”般的赤子之心,为乡亲们“买”来了“五子登科”——“坡沟盖遍绿被子,农家住上好房子,麦谷装满粮囤子,黄牛养在温棚子,四业当家挣票子。”《“悄悄红”的刘贵元》以刘贵元出演电视连续剧《玫瑰悄悄红》为契点,把“悄悄红”作为字眼,记述了他在舞台艺术上悄悄红起来的人生轨迹。《灵台有计造神矢》的标题和内容,活用鲁迅“灵台无计逃神矢”的诗句,把县名“灵台”与诗句“灵台”联系起来,把“无计逃神矢”变成“有计造神矢”,以“灵台”为字眼,把灵台人在“灵台”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上“有计造神矢”的成绩生动地展现出来。
汉字是世界上最奇妙的文字,往往一个字、一个词构成一个字眼、词眼以至诗眼、文眼。描写桃花的美丽,一个“醉”字最妙,形容杏花的繁荣,一个“闹”字最佳。一首题为《生活》的诗,只有一个字:“网。”社会的经纬交织、人生的千丝万缕,一个字的诗竟也激发了人们的万千联想。“富于万篇,穷于一字”,《文心雕龙》道出了“字眼”对于写作的重要性。在新闻写作中巧用字眼,要做到贴切和双管,前注后顾,相互照应,用一字富全篇,避免矫揉造作、以字害意。
四、截取断面法。
采访得来的新闻素材,一般都呈现出纵向延伸和横向扩展的粗糙状态。处理这些素材,兼收并蓄显然不可行,必须进行截取。没有截取,就没有新闻。截取,就是把那些最有特点、最有现实意义、最有新闻价值的部分挖掘出来。截取的方法,可以从纵断面下手,也可以从横断面切入;或截取一段特定时间,或截取一个特定场景,或截取一个特定事件;通过截取特定断面,打破“流水账”、“满篇灌”的写法,从而收到以一当十、以少胜多的效果。
1995年5月1日,华亭煤矿矿长李志信在首都人民大会堂出席了全国群英会,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受到江泽民、李鹏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笔者决计以此为契机,为李志信写一篇人物通讯,笔者一直等到5月20日才好不容易见到他。在矿招待所,笔者趁热打铁,采访完毕后就现场投入了写作。笔者起初设想借老李当选全国劳模的新闻由头,写他30多年扎根煤矿、矢志奉献的先进事迹,但细一斟酌,时间跨度长,稿子块头大,弄不好成了人物“履历表”,反为读者诟病和拒读。经过琢磨,决定采用截取断面法,把李志信5月1日至20日上北京受奖及其随后的有意义的活动集中地写出来。由于截取得当、断面突出,很快就写出了1500字的通讯《汗血浇出红花灿》。
李志信在5月2日全国群英会安排的所有活动结束之后,并没有放松自己,反而更加繁忙。他马不停蹄地奔跑于国家煤炭部、中国开发银行、软科学中心等部门和单位,向有关领导和专家汇报了华亭煤矿的发展变化和二次创业的规划设想,争取他们给予计划、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扶持。他一直奔忙到5月10日才回到矿上,可只呆了一个夜晚,就又飞向了贵阳。他在煤炭部于贵阳召开的对外引资会议上,为华亭煤矿跻身“9·8”厦门对外招商会争得了一块难得的摊位。随后,他放弃会议安排的游览黄果树大瀑布等风景名胜的机会,急匆匆飞回西安,与西北电力设计院联系,落实了由中国东方电力公司引进泰国资金5000万美元兴办坑口电厂的事宜。待到华矿人也包括笔者见到他的时候,已是5月20日了。在写作中,笔者截取了上述断面,并以此为新闻核,进行了外延扩展。笔者以“红花”为字眼,把李志信从1月到5月两上北京、五戴红花的事儿写进来,还把他和职工们创造的第一个在全省建成“四一型”百万吨特大型矿井等“7个第一”作为背景也写进来。在安排好断面素材和延伸材料的基础上,笔者用一段文字点明了报道的主旨和标题的寓意:“其实,对李志信来说,这些年,他年年都在戴红花,少则一次,多则二三次。什么‘全国优秀矿长’呀,什么‘全省先进工作者’呀,‘中国改革功勋’呀……大大小小的荣誉,简直不胜枚举。如果把这一朵朵红花荟集在一起,那无异是彩团锦簇的‘红花园’。透过这凝结着李志信的汗水和心血的‘红花园’,可以看到一个个奋斗的故事、一个个非凡的业绩:正是他率领职工们艰苦开拓,使华亭煤矿有如一颗明星冉冉升起在全国地方煤矿的天空。”
截取的是“一斑”,窥见的是“全豹”。从新闻写作的角度看,截取断面法的一个明显的好处,就是省笔墨、省时间,事半功倍。《汗血浇出红花灿》在写作上的成功,在于截取。通过截取的断面,读者同样可以读出李志信30年的人生道路是怎样走过来的。一截木头的横断面越灿烂、越宽广,越证明它源于的大树高干参天、深根盘地。
五、画龙点睛法。
画龙点睛的典故启示我们:画龙与点睛相辅相成;不画龙,点睛无以寄托;不点睛,画龙等于功败垂成。只有画龙与点睛结合,龙才能获得灵魂、腾飞起来。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写了洞庭湖上“淫雨霏霏、连月不开”与“春和景明,波澜不惊”的两种迥然不同的景色,写了“去国怀乡、忧谗畏讥”与“心旷神怡,宠辱皆忘”的两种截然相反的心情,画龙可谓足矣。然而这不足为训,只有当他写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点睛之笔时,他的文章才成了千古名作。欧阳修写《醉翁亭记》,状物记景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点睛:“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新闻写作也是这样的道理,既要画好骨肉丰满的“龙身”,也要点出神采飞扬的“龙睛”,使笔下的新闻之龙破纸而出,活灵活现地腾飞于人们面前。
2002年10月,笔者登上泾川县的夸父峰,参观了记者林。这片记者林虽冠以“人民日报”之名,实际上是由人民日报、甘肃日报、平凉日报等中央、省市媒体记者共同营造的。记者林与夸父峰两侧的面山的林木连成一片,绿色逶迤,蔚为壮观。笔者流连其中,不禁生发了将记者林的勃兴介绍给读者的念头。于是,笔者抄下了记者林纪念碑的全文,向县委书记了解了记者林建立的背景,搜集了关于夸父峰传说的文化资料。素材备齐,笔底流利,笔者写出了《夸父峰与记者林》的通讯,作为献给第三个记者节的“礼物”发表在《平凉日报》上。通讯从夸父逐日的传说说起,以比兴手法,引出夸父峰,引出泾川人夸父般追绿的煌煌业绩,引出《人民日报》记者的典型报道,引出记者林,引出记者林纪念碑,最后引出纪念碑对记者的肯定和褒扬。走笔至此,“龙身”已是跃然纸上了。于是,笔者效法张僧繇,全力点出“龙睛”:
走下山坡,回望夸父峰与记者林,一种豪迈的情感涌上心来。
记者是时代的记录者,是历史的见证者,他们手中的笔同工人手中的锤、农民手中的犁,同样具有创造的力量。党和人民给了记者以崇高的地位,从2000年起将每年的11月8日设立为记者节。今年的记者节更有意义,它同党的十六大胜利开幕“幸会”在同一天。泾川人在夸父峰上特意辟出一片记者林,并为记者们勒石刻碑,蕴意颇为深厚。
记者也是逐“日”的夸父,他们每天每日地在各种“日报”上反映祖国日新同异的变化和人民夜以继日的创造。
只要我们把自己的新闻工作,同祖国的命运和人民的事业紧紧地连在一起,我们的笔就犹如夸父手中的木杖,同样会在大地上留下一片绿意盎然、生命轩昂的“邓林”。
可以说,新闻写作是画龙的艺术,也是点睛的艺术。只会画龙而不会点睛,新闻报道终究缺乏一种感人的思想力量。
这里,笔者再举6个点睛之笔,以飨读者:
屹立在泾河侧畔的夸父峰,阅尽人间沧桑。它记述着“夸父逐日”的远古传说,更见证着当代夸父——33万泾川人追逐太阳、追逐绿色的辉煌业绩:1400平方公里的泾川大地上,已有34.9%的土地被69.6万亩的绿树所覆盖;如果把这1.6亿株绿树按方方2米的间隔纵排8行,足可以绕赤道一圈,等于给地球缠上了绿腰带。太阳是绿色的光热,绿色是太阳的化身。谁说泾川人不是夸父?他们真正地把绿色的“太阳”追逐锁定在自己的土地上。
——《夸父逐“绿”起宏图》
要理解庄浪人,有两部书应该读:一部是有字之书,书名叫《庄浪精神》,省委副书记马西林领衔总编,兰州大学出版社出版;一部是无字之书,“书”名也叫“庄浪精神”,它写在100多万亩磅礴蜿蜒的梯田里,写在覆盖率达到23.6%的碧树绿林里,更写庄浪人愚公般风霜交织的脸上和胼胝纵横的手上。
——《愚公移山“贫”写宏篇》
小康,再不是荡在梦里炫耀的囊袋。
小康,再不是画在纸上充饥的烙饼。
东华人的冀望被人均收入1000元和人均产粮300公斤的小康目标高高托起。
黄色的粮,红色的果,绿色的菜,黑色的煤,再加上不时变换流行色的街,东华人真正走上了驱穷奔富的五彩路,面临1994年实现小康目标的逼人形势,他们胸有成竹:因为在全村腾飞的蓝图上,工农业总产值和粮食总产量跳跃式跨上1683.3万元、111.7万公斤的新台阶,已经是蒸笼里取馒头——十拿九稳的事。
——《富路溢彩奔小康》
市场是无情的,她不相信眼泪,哪怕你亏得涕泗滂沱。然而,她又是有情的,只要投其所好,她会给你垂以青睐。泾川县医药公司经理黄健夫在“搬”市场中深深地体会到这一点。
或许读者会说,黄健夫是个医药经营的内行。其实,他恰恰是个外行。调入公司之前,他曾担任泾川豹子沟煤矿的负责人,是个搞煤的。这正好启示我们,只要与市场建立了“感情”,外行也会很快变成内行的。
——《“搬”市场》
只见他穿着一身新料子衣服,乐滋滋地站在他的“东风”车前,一面热情地给大家递烟,一面爽快地说道:“我能买到“东风”车,一要感谢中央一号文件,二要感谢地市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过去跑运输被说成是投机倒把、歪门邪道;如今跑运输政策支持;要不是这样,我哪里敢把汽车开到地委来“卖派”!
——《平凉农民李世虎当众夸新车》
健笔得意出华章。全县工业化进程大大加快,工业结构摆脱了过去那种煤炭“一花独放”的态势,形成了煤炭、电力、冶金“三足鼎立”新格局。煤—电—冶,顺向延伸;冶—电—煤,逆向拉动;从资源到资产,从资产到资源,华亭人在新的产业链中左右逢“源”,掌握了可持续发展的主动权。“黑宝石”身价倍增,全县工业经济焕发活力,工业化指数上升到62.8%,工业对财政的贡献份额上升到85%,整个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
华章灿烂笔力健。“三大产业”的勃兴,打破了过去粮食生产“一枝独秀”的局面,迎来了核桃、药材、草畜“三花争艳”的新天地。农业“腿短”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农民人均纯收入连年按7.2%的速度递增,去年达到1860元,实现了由增产目标向增收目标的转变。“绿宝石”流金溢彩,华亭的核桃、药材、黄牛真正成了“新三宝”,南来北往的客商趋之若鹜,慕名前来采购,“新三宝”的足迹走向全国各地,有的还走出国门,进入日本、新加坡等国家的市场。
——《“双凤献宝”谱华章》
画龙容易点睛难,新闻作品的“点睛”之难,就在于需要找出新闻眼和文眼,并且把两个“眼”完美地结合起来。新闻眼是新闻价值的凝聚,文眼是报道主题思想的凝聚,两者相互支撑,相互辉映。如果把它们有机地结合在一块,就可收珠联璧合之效。如果两者油水分离,那“睛”就会黯淡无光,即使勉强“点”上去,“龙”也不会活灵活现地腾飞起来。
六、量体裁衣法。
新闻写作犹如制衣师裁衣,有个选择体裁和处理长短的问题。庄子说得好:“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之胫长,断之则悲。”凡事皆有度,一定事物保持自身质的稳定性,需要一定的形式和数量。消息,人曰“豆腐干”,短者不为不足;通讯,号称“大块头”,长者不为有余。倘若不看新闻的题材,不问新闻的价值,不考虑读者的需知量,一味地非议消息不够长、通讯不够短都是偏颇的。现在的问题是,轻消息、重通讯,喜写长、怕写短,成了记者的普遍心理。其实,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越是价值高的新闻,越适于用消息来表现。因为消息有快而短的优势,快则读者先睹为快,短则新闻愈益凸现。
1865年4月14日晚,美国南北战争刚刚结束,总统林肯遇刺。美联社记者用一句话消息报道了这条震动世界的大新闻:“总统今晚在剧院遇刺重伤。”如果当时用通讯来报道,时效性差不说,还会冲淡了这条重大新闻的突发性、悲剧感和震撼力。第二天,林肯终因重伤逝世,美联社记者用通讯作了详细报道,满足了读者对总统命运的关注。因此,新闻写作要量体裁衣,以新闻价值和读者需求来决定体裁和长短,能用消息就不用通讯,宁可将通讯缩成消息,不可将消息拉成通讯,消息该短就要短,通讯该长还须长。只有量体裁衣,才能发挥新闻报道的社会效果。
笔者从事新闻采写30年,有一个深刻的体会:新闻体裁的恰当选择,对新闻写作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所谓新闻体裁,就是新闻事实形成之后,在报道它的过程中所选用的最佳表现方法和表现形式。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又反作用于内容。如果形式与内容不能和谐统一,势必影响内容的写作和报道,影响传播与接受的效果。因此,恰当而得心应手地选择、运用各种新闻体裁,及时、准确、生动地报道新闻事实,是新闻写作的一项基本功,是一门艺术。在一定的意义上可以说,新闻体裁的选择,决定着新闻写作的成败。1979年,笔者采写了《史秀花12年无次品》的报道,这是自己从事新闻工作两年来拿出的第一篇人物通讯,篇幅不短,1300多字。可是,稿子见诸甘肃日报后面目变了大样子:通讯成了消息,文字压到390多字。好端端的稿子,被变了性,被砍掉2/3多的文字,实在是有些心痛。笔者反躬自问,到底问题出在什么地方?是编辑“大材小用”,还是笔者“小题大做”?经过认真的反思,笔者终于认识到,体裁选得不适当,本来就是消息稿,硬写成了通讯稿,不由得文字拉长了;再加上对通讯的文体风格把握不够准确,文字语言整体像个长消息,难怪编辑下了狠手;如果当初集中笔力,就扎扎实实写成五六字的消息,效果就大不一样了。吃一堑,长一智,笔者从此树立了体裁意识,在新闻写作中特别注意量体裁衣,选好体裁。
新闻文体是一种叙事文体,具有鲜明的真实性、新鲜性、变动性和指导性。由于对不新闻事实叙述的广度和深度不同,加上新鲜性与指导性上的差异,它就自然而然地分为消息与通讯两大类型。如果再往下细分,可分为7类:消息、通讯、调查报告、读者来信、新闻专访、深度报道、报告文学。不同体裁的新闻作品,在语言结构、谋篇布局上都有自己的职能和任务,自己的特征和规律,自己的风格和方法。因此,要恰当把握各类体裁的特点,在写作中予以个性鲜明的体现。1985年元旦前后,笔者在华亭县集中采访了10多天,搜集了10多个新闻题材。在写作中,按照量体裁衣法,首先进行了体裁界定。笔者采访了3个新闻人物:办起家庭药场的田昌福、靠种贝母致富的何玉珍、农民矿长李永祯。面对这3个经过自己精心采访的人物,笔者原想把他们都写成人物通讯,不愿意对他们两样看待。然而冷静思考之后,决计写两篇消息、一篇通讯。最后,笔者写了《(引题)家庭小药场 越办越红火(主题)田昌福脱贫致富》、《何玉珍靠种贝母发了家》的消息,写了《农民矿长的“三板斧”》的通讯。3篇人物报道投出后,均被省报采用,如果都写成通讯,采用率很可能打折扣。笔者还采访了6个新闻事物,其中对华亭矿务局积极开发职工智力素材的搜集,花了较大的气力,动笔后把它写成工作通讯。初稿写了4个方面,近1600字。在修改中,笔者发现通讯味不浓,倒像个工作总结。于是,笔者再三掂量,决心割爱,将其改写成600来字消息,题为《华亭矿务局职工兴起“求知热”》。稿子见报后,笔者回头总结,发现还是写成消息好,短小精悍,笔墨集中,突出了新闻。与此同时,写的其他5篇消息如《华亭县农村经济显活力》、《东峡村4年收入翻两番》等见报后,效果不错,编辑改动不大。总之,按照量体裁衣法,善于界定新闻素材的体裁,善于把握各类新闻体裁的写作规律,是提高新闻写作技巧和艺术性,写好新闻作品的根本保证。
还需要注意的是,新闻文体还有个约定俗成的字数要求:消息类不超过1000字,通讯类不超过3000字;这在每年的各级新闻奖评选中是个硬杠子。因此,要把字数要求纳入体裁特征一并来考虑,尽量不要突破。努力处理好长短问题,该长则放,当短则收,切忌扬历铺张。量体裁衣的背后,往往是削足适履。
七、燕瘦环肥法。
消息如燕瘦,讲求骨感;通讯如环肥,讲求肌感。燕瘦也好,环肥也好,都离不开骨肉搭配。消息相对骨多肉少,通讯相对骨少肉多,其间的骨肉比例要恰如其分,减之一分而瘦骨嶙峋不好,增之一分而肥肉臃肿也不好。要尽力做到:燕瘦轻盈“掌上舞”,环肥回眸“百媚生”。苏轼说得好:“短长肥瘦各有态,玉环飞燕谁敢憎。”只要我们处理好消息和通讯内部的骨肉关系,燕之瘦、环之肥,都能给人以美感。
2000年11月2日,笔者以参加者和采访者的双重身份,参与了平凉首次国防教育一日活动。活动一结束,笔者采用燕瘦环肥法写了消息和通讯。消息560多字,题为《地直举办国防教育一日活动》;通讯1500多字,题为《军营一日修“戈矛”》。在写作消息中,笔者用结构、逻辑、背景、议论等理性的东西撑起骨架,做到层次清楚、精干有力;用事实、人物、情节、场景等感性的素材附丽肌肉,做到眉目清秀、干练生动;从而打造好其瘦削轻盈的形象。笔者写了活动的3个事实内容,即国防教育动员、演练实弹射击、参观部队史馆,文字占到400多字,做到了骨多肉少,面目清癯。
消息完成后,笔者意犹未尽,又写作了通讯。笔者将消息中的3个事实,只选用了演练实弹射击、参观部队史馆两个内容,又把参观部队史馆分为两个部分,以“三学”为主线制作了3个小标题,即“演兵场上学打枪”、“师史馆里学精神”、“连史馆里学英雄”,撑起了基本骨架。在这个骨架上,笔者把消息无法包纳的细节内容作为肌肉塑贴上去。8670部队“师史馆”令人大开眼界,这个部队的创始人有张爱萍、韦国清、张震、彭雪枫、黄克诚等著名将军,60年间从中走出来的将军竟达83位;陈列的一些照片资料弥足珍贵,大多是张爱萍当时拍摄保存下来的。许多实物都成了罕见的历史文物,如抗战时期部队用过的驳壳枪及大刀,八路军、新四军军装及子弹袋,缴获的日军三八式步枪及爆破器;尤其是抗美援朝的实物,如朝鲜肃川郡金兴里人民赠送的锦旗,军人古昌林的长达180多页的入朝日记等,更是引人注目。8671部队的“英雄八连连史馆”,是由从八连走出的著名军事文学家刘亚洲将军提议并捐献10万元而建立的,馆名同“师史馆”一样,都是由张爱萍将军题写的。这个馆收藏着国防部命名的“英雄八连”的60年成长史,内容相当丰富。这些宝贵的素材,笔者如数家珍地写进稿子里。这样,通讯骨少肉多,显得丰腴饱满。笔者还紧缩文字密度,力求增之一分则长、减之一分则短。
消息和通讯见报后,相映成趣:一为燕瘦,短而精;一为环肥,长而丰;满足了读者对两种骨肉比例不同的信息的需求。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对燕瘦环肥法需要灵活把握。消息与通讯骨肉比例到底怎么处理,要根据新闻内涵的丰薄和素材的多少来考虑。根据笔者的体会,消息的骨肉比例一般四六开比较适宜,通讯的骨肉比例二八开就好。当然,骨肉比例之说不过是形象的比喻罢了,不可做机械的理解。在美的范围内,燕瘦之瘦与环肥之肥是浮动的,只要不是瘦得像个瘪三、肥得像个圆球,读者都是认可的。八、实美结合法。
新闻写作是对新闻的三个价值的实现,无疑包含着内容美和形式美两个方面。由此而分化出新闻写作的两大模式:唯实模式和唯美模式。唯实模式注重内容,讲求实实在在地表现新闻事实,文字要准确、朴实、简明,不做作,不客套;唯美模式注重形式,讲求外在美感和文学色彩,主张七分事实,三分文采,倾向于用散文体表现新闻事实。两种写作模式各有优势,也各有短处:唯实模式容易导致面目生硬,不够生动,读者望而生厌;唯美模式往往看重形式和技巧,文字难免失之于虚饰、浮华,读者也望而生腻。笔者认为,应该把内容美和形式美结合起来,实行“两美并重”,既唯实,又唯美,既体现新闻价值,又体现审美价值,让我们笔下的新闻作品给读者以内在美和外在美的双重享受。马克思主义的美学观告诉我们:“任何东西,凡是显示出我们生活或想要的生活,那就是美的。”“买椟还珠”故事的意义在于,用辩证的观点看,“椟”之形式美,有时比“珠”内容美还要重要。在买椟还珠人看来,“椟”最能显示他对生活的需要,“椟”也是可以转化为内容的。
1999年5月,平凉师范高级讲师高维衡编著的《崆峒山植物志》正式出版。笔者闻讯作了深入采访,在写了出版消息之后,又写了通讯《径为勤路有山书》。2002年7月,高维衡又出版了《生命的源流》,笔者再次采写了通讯《高维衡与他的崆峒山植物科普小品》。两篇通讯作为姊妹篇,倾注了笔者对唯实与唯美相结合的追求。第一篇通讯,笔者以“两座‘书山’”为主线,记述了高维衡20多年攀登崆峒山采集标本、攀登资料山鉴定标本的奋搏轨迹。在行文层次上,笔者先写他含辛茹苦采集、鉴定标本,“书山有路勤为径”;后写他呕心沥血整理、撰写书稿,“径为勤路有山书”。笔者采用回环的修辞格,将“书山有路勤为径”的词序,颠倒为“径为勤路有山书”,生动地表现高维衡搜集标本、编纂书籍两件事的有机绵连,给读者一种回环的情趣。笔者特意将“径为勤路有山书”作成标题,就是让读者产生一种倒序的陌生感和回环的美感,从而诱发阅读的兴趣。第二篇通讯,笔者以“两个情结”为主线,记述了高维衡获动力于“孔宪武情结”、拼全力于“崆峒山情结”的奋斗历程。在遣词造句中,笔者采用实美结合法,尽力把新闻信息和审美信息完美地融为一体,实中有美,美中有实,让读者读实就是读美、读美就是读实,在实与美的珠联璧合中得到新闻与审美的双重愉悦。
下面具体来说。笔者写的导语是: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高维衡那10多平方米的书房里,放着一个“崆峒山”:1000多种维管植物的标本,1米厚的有关资料和手稿,都将崆峒山浓缩地藏之于书柜里。他足不出户,就能“游览”崆峒山,信手翻阅一页页标本,崆峒山的绿色便扑面而来。
凭着这标本化的崆峒山,高维衡在1992年退休之后的10年里,为他的第二故乡——平凉奉献了两本书:一本是《崆峒山植物志》,1999年5月由甘肃文化出版社出版发行;一本是崆峒山植物科普小品《生命的源流》,今年7月刚刚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两本书的大功告成,高维衡深深地松了一口气:我总算对得起名山崆峒山了,总算对得起恩师孔宪武先生了。
这个导语,笔者力求在实与美上先声夺人,尤其是“高维衡那10多平方米的书房里,放着一个‘崆峒山’”的整段话,信息是实的,文字是美的。
在介绍高维衡《生命的源流》的篇目和内容时,笔者将篇目、内容与行文叙述巧妙地结合起来,让读者读起来感到信息量大,不枯燥,不沉闷,轻松而畅美:
就是这样,高维衡用他智慧的脑和勤奋的笔,构筑了一个崆峒山植物科普小品的煌煌殿堂。走进这个殿堂,读者可以尽览崆峒山植物的神奇奥妙。当你走进《崆峒山,一座天然的植物园》,你可以看到崆峒山《植物的演化》过程,可以看到油松、辽东栎等古老的树群,它们是崆峒山《原始森林的见证》,还可以看到《一百年前的崆峒山植物》。《崆峒山植物连着祖国各地》,汇聚了南来北往的植物群落,具有南北植物过渡的特点。《崆峒山植物通往世界各地》,至少有346种维管植物跨越千山万水延伸到亚、非、拉、欧、美各洲去。崆峒山植物可以说是《龙的植物》,龙头花、龙牙草、龙舌兰、龙须柳、龙爪槐、矮龙胆、水龙骨,简直可以构画出一条龙的图像来。《以崆峒山命名的植物》有崆峒山槲蕨、崆峒山沙参、崆峒山蒙桑、崆峒山铁线莲、崆峒山柴胡、崆峒山天南星等,它们以绿色生命的力量也在帮助崆峒山提高知名度。崆峒山的《植被与宗教》大有关系,紫果云杉、桧柏、银杏、柽柳等奇异树种都是宗教信徒引进的。崆峒山《植物的神话传说》妙趣无穷,灵芝仙草演绎了“白蛇传”,断肠草成就了李白《妾薄命》,黄精让徐仙蒸食后成仙飘然而去,榆树则成为古代仙女的美食,食之酣睡不起,很是愉快。崆峒山《植物的学名与希腊神话故事》也有缘源,柿树的学名是天神宙斯的名字,睡莲的学名是自然女神的名字,米兰的学名是光艳女神阿格莱亚的名字,蒿属的学名是月亮神阿耳忒弥斯的名字,虎尾草的学名是青春女神克洛里斯的名字,杓兰的学名是丰收之神阿佛罗狄忒的名字。不论是《梅花家族》、《报春花》,还是《秋菊》、《山茶》、《丁香花》,他们竞相争艳,装扮着崆峒山的美丽。《何处觅寻降龙木》?就在崆峒山上;何处还有《三宝树》?也在崆峒山上。你想尝食奇果异蔬吗?崆峒山上有《弥猴桃》、《长命菜》;你想采集酿造啤酒的配料吗?崆峒山上就有《啤酒花》。《今古崆峒山》《生命之树常青》,不愧是《东方活化石》。
“成如容易却艰辛”。上述文字,是笔者反复阅读、反复串接、反复推敲、反复修改才形成的。相信读者读了一定能够对实美结合法有一个深切的理解。
九、笔过三遍法。
文章要精彩,全凭多修改。新闻精品与其说是写出来的,不如说是改出来的。《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九改其稿,1.2万字的初稿到最后被改得原样“无影无踪”,除了基本素材,只字未改的文字只剩下一句;“他心里装着全体人民,惟独没有他自己。” ——这是执笔人周原起草初稿时穆青曾经击案叫好的一句话。鲁迅曾经说过:“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这就是说,连写带看,笔下至少过三遍。毛泽东赞同鲁迅的观点,也说过:“鲁迅说‘至少看两遍’,至多呢?他没有说,我看重要的文章不妨看它十多遍,认真地加以删改,然后发表。”毛泽东还进一步强调:“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而事物是曲折复杂的,必须反复研究,才能反映恰当;在这里粗心大意,就是不懂得做文章的起码知识。”所以说,写作的技巧,也是修改的技巧;不善于修改,也就等于不善于写作。
写作新闻30年,笔者最深切的体会一言以蔽之:写稿的过程,就是改稿的过程。笔者养成了一个写作习惯:一般稿件笔过两遍,写改一遍,誊改一遍;重要稿件笔过三遍,写改一遍,抄改一遍,最后誊改一遍。由于新闻催稿急、时间紧,倚马可待,一般笔过三遍就蛮可以了。就以重要稿件的写作过程具体说:头一遍是写改,边写边改,稿子出来的模样是大花脸;二一遍是抄改,在抄初稿中边抄边改,抄出来的稿子整洁多了,但模样还不够清爽;最后一遍是誊改,全神贯注,背水决战,毕其功于一役,这时稿子的模样如同新娘,是美是丑只好拜见公婆去了。现在,用电脑写稿省事得多了,但手过三遍的好方法,笔者还是舍不得丢弃。
1981年8月,笔者采访了平凉县西大街小学教师李毓秀。李老师当时被评选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全省优秀辅导员,事迹比较突出。随后,写出了《辛勤哺育慈母心》的初稿初稿写得相当苦,涂涂抹抹4200多字。抄写过程中速度比较慢,认可的文字抄下来,不认可的想好修改的话句后再抄下来,抄稿压缩到3500多字,看起来利落多了。笔者将抄稿带给李老师看了,她感到满意,没有提出多少修改意见。笔者又将抄稿作了一番认真修改,使之达到毛主席提倡的“恰当”二字。最后进入誊写阶段,这时人的注意力特别集中,对文字非常敏感,先前看着顺眼的文字似乎不顺眼了,誊写的笔也分外慎重,吐出的一字一句仿佛是在吐珍珠。因为这是最后的一关,过了这一关,稿子的命运就落在了编辑的手里。与其让人家大动刀斧,不如自己先改个运斤如风。笔者一边用笔誊写,一边用脑修改,速度比抄改还要慢。待到稿子誊改完毕,这才如释重负,吐一口长气。誊稿又压缩到3000来字,与初稿相比,紧凑得多了。这里,仅以定稿与初稿的开头来作以对比。
初稿开头是:
平凉县西大街小学教师李毓秀,像慈母一样地教育孩子,她亲手送走的1500余名学生,大多数都已战斗在祖国的各个建设岗位上。由于成绩显著,她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全省优秀辅导员。
定稿开头是;
一封来自远方的书信传递到平凉县西大街小学。收信人展开信,映入眼帘的是沁人肺腑的热情话语:“老师,我永远忘不了您。是您教我这个从小失去了母爱的人如何做人,是您灼热的慈母心温暖了我幼小的心灵……”哦,这不是小韩吗?调皮鬼,离开学校20多年了,现在可长成人啦!看信人眼眶湿润了,脸上绽露出舒心的笑靥。她,就是平凉县西大街小学语文教师、全国“三八”红旗手、全省优秀辅导员李毓秀老师。
显然,定稿的开头比初稿要生动、形象,引人注目。《辛勤哺育慈母心》被甘肃日报采用,在平凉教育系统引起反响。从此,笔者就如法炮制,养成了笔过三遍的写作习惯。1983年2月,笔者采写的第六篇人物通讯《家庭颁奖会》获得了全国好新闻奖。实践证明,写改——抄改——誊改的笔过三遍法,是新闻写作的成功之法。
十、取法其上法。
新闻写作的目标,当然是为了传播,这是不言而喻的。但是,还有一个目标,就是获奖。中国新闻奖、省级新闻奖,还有其他各类新闻奖——为什么要设这么多新闻奖呢?就是为了取法其上,激励新闻记者多出精品。作为记者个人来说,应当给自己定个目标,一年两年获个小奖,三年五年获个大奖。取法其上,得乎其中,只有力求获奖,才能使自己的写作水平上一个台阶。一些记者日计有余,忙忙扑腾,岁计不足,碌碌无为,就在于目标不高。取法其下,得乎其无,自然与新闻奖无缘了。获奖不是目的,获奖是为了检验自己、鞭策自己、提高自己,使自己在写作上有一个大的进步。好新闻作品的获奖与线索的发现、素材的采访有相当的关系,但实践证明写作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许多好线索、好素材被耽搁了,就是写作上功亏一篑。厨师手艺不行,再好的材料变成肴馔也评不上烹饪奖。因此,新闻写作要出硕果、要出精品,就应该取法其上,把新闻奖设置的标尺挪过来当做自己跨越的横杆。
笔者从事新闻报道工作的第三年即1980年的8月,全国首届(1989年度)好新闻评选在北京揭晓。随后,笔者从有关资料上读到了这些获奖作品,读到了评委、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所长戴邦的评述。戴邦说:“有人说,新闻总是干巴巴的。这次好新闻却多数文字优美,情节生动,引人入胜。”“好新闻作品的作者不仅善于观察,发现好的主题,抓住典型细节,而且善于通过复杂的情节、生动的文笔把它充分表现出来。善于观察,又善于表现,这确实是记者的硬功所在。”更难得的是,资料公布了全国好新闻评选委员会制定的《评选标准》。消息的评选标准是:“题材新鲜,时效性强,用事实说话;实事求是;文字简短明了,语言朴实生动;主题好,有明显的社会效果。”通讯的评选标准是:“题材新颖,别开生面;语言生动,情节感人;文字精湛,结构严谨;实事求是,社会反响好。”所有这些信息,给笔者一个强烈的启示:从写作的角度看,好新闻也是写出来的!
从此,每年的《好新闻作品集》一到手,笔者就认真研读,从中学习、把握好新闻的写作精巧。湖北通讯员赵金禾采写的《他、她、她——一个买书、让书的故事》,表现的是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的题材,没有什么惊人之处。但是,作者在写作上动了脑筋,他截取3个横断面,分为3小段,记述了3个普通人——巡线工(他)、书店营业员(她)、商店营业员(她)之间买书、让书、归还存折的故事,令人耳目一新。这篇360字的小通讯获得了第三届全国好新闻奖,笔者研读之后的强烈印象是:标题引人,布局精巧,文字朴素而简练,写作上赢了一把。新华社记者郭玲春的《金山同志追悼会在京举行》是一篇追悼会报道,题材平常,司空见惯,但却获得了第四届全国好新闻奖。笔者研读之后得出一个结论:写法新颖,出奇制胜。的确,作者采用散文化的笔调,从写作环节给消息注入了征服读者的魅力。请看她精心写作的导语和主体的第一段:“鲜花、翠柏丛中,安放着中国共产党党员金山同志的遗像。千余名群众今天默默走进首都剧场,悼念这位人民的艺术家。”“‘雷电、钢铁、风暴、夜歌,传出九窍丹心,晚春蚕老丝难尽;党业、民功、讲坛、艺苑,染成三千白发,孺子牛亡汗未消’悬挂在追悼大会会场的这副挽联。概括了金山寻求光明与真理、为人民鞠躬尽瘁的一生。”如此文笔优美、文字精湛的作品,怎能不赢得专家的青睐和投票呢?
好新闻的标准既明,样板也有了,笔者于是给自己立了一个标杆:以全国好新闻作品为尺度,攀登写作高峰,力争多出新闻精品。1983年2月中旬,笔者面对好不容易发现、采访得来的新闻素材,全力以赴地投入了《家庭颁奖会》的写作。笔者按照通讯评选标准,在“题材新颖,别开生面;语言生动,情节感人;文字精湛,结构严谨”上狠下了一番功夫。稿子发表后,收到了“社会反响好”的效果。进入1984年,各级评选1983年度好新闻的活动拉开帷幕。承蒙平凉县广播站的推荐,稿子一路闯关,最后竟闯入最高一级评选殿堂。6月18日,第五届全国好新闻评选在哈尔滨揭晓,《家庭颁奖会》名列榜上。不久,获奖证书寄来,《新闻战线》也作了公布。首次获奖而且是全国性大奖,给了笔者极大的鼓励,笔者深深感到:获奖并不神秘,只要努力就有机会,这是其一;其二,必须取法其上,才能竞争夺奖。以此为起点,笔者更自觉地取法其上,在新闻写作的高峰上不断攀登。
人们常说,要输出一杯水,必先有一桶水。一篇稿件获奖的偶然性,建立在多篇精品产生的必然性的基础上。只有平时苦练写作功夫,拒绝平庸,多出精品,才有可能从其中冒出一篇代表作而获奖。精品不是合格品的同义词,它的标准比合格品要高。衡量精品有两把尺子,一个是读者,一个是专家。读者的尺子是隐性的,一般不容易把握;而专家的尺子是显性的,评出来的获奖作品作为标准明摆在那里,比较好把握。因此,新闻写作取法其上,就是要以好新闻的评选标准为尺度,以获奖作品为样板,把打造新闻精品作为第一目标。除《家庭颁奖会》外,笔者采写的通讯《新一代的农户当家人》、《凭借“第一力”》和消息《5职工开发万亩荒山自铸“绿色饭碗”》,也曾先后获得甘肃省好新闻(后称新闻奖)一等奖。总结这4次获奖的经验,结合学习全国好新闻作品的体会,从写作的角度看,笔者觉得取法其上、打造精品应该从3方面下功夫。
一是打破熟视无睹,力求别开“生”面。新闻最怕熟视无睹,“无睹”的原因就在于“熟视”,过去一树梨花白,过来一树白梨花,变来变去都是一色货,读者的视角早已疲劳了,自然是视而不见了。因此,取法其上,首先要打破熟视无睹。怎么打破?那就是反其道而行之,“生”视有睹,让读者在别开“生”面中一见钟情。什么是“生”,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就是“生”。“生”者,新也,鲜也。新闻写作要把新颖、鲜活的题材、素材挖掘、精选出来,给读者“生”的、没见过的感觉。没见过偏要见,这就打破了熟视无睹。李守甲召开家庭颁奖会,赵堡村开展选当家人活动,你听过见过吗?没有!正因为没有,读者才有了“睹”的欲望,专家也就有了“睹”的兴趣,自然按照“题材新颖,别开生面”的标准,予以垂青。
二是打破陈词滥调,力求别开“活”面。新闻写作是写语言,读者阅读也是读语言。写干巴巴的语言最省劲,鹦鹉学舌,千人一腔,不费吹灰之力。但这样做,却是省了盐、酸了汤,老调重弹,味同鸡肋,写出来的新闻没人看。而写活生生的语言,非下大气力不可。活生生的语言来自于群众的创造,来自于生活的积累,也来自于作者艰苦的提炼。面对一大堆语言材料,作者要取法其上,下苦功进行提炼,用活生生的语言打动读者。笔者在描述华亭煤矿依靠科技进步改变了矿工精神面貌的情形时写道:“过去,华矿人见人羞于自报家门;现在,有谁问哪个单位的,矿工自豪地回答,‘华矿的!’自卑感荡然无存。过去,劳动强度大,矿工手粗皮糙,谈对象不愿握手,生怕对方弹嫌;现在,‘煤黑子’见到‘丹凤眼’,坦然振臂伸过去,手感极好。矿工们风度潇洒,再也没有过去那种井下拉一天架子车、上井后走路歪歪斜斜的样子了。”《凭借“第一”力》获奖之后,一位评委告诉笔者,你的稿子语言写得活,在“语言生动,情节感人”的标准上赢得了大家的好感。
三是打破平淡无奇,力求别开“异”面。叙述模式的僵化,行文结构的俗套,成了读者对一些新闻反感、生厌的重要原因。文字平淡无奇,没有起伏,没有变化,靠平铺直叙怎么能打动读者?结构平淡无奇,没有出新,没有变异,靠开中药铺又怎么能吸引读者?因此,取法其上就应该别出心裁、不落俗套。文字表达要不拘一格,长句、短句,错落有致,对偶句、排比句,穿插其中,形成波澜起伏的节奏,让读者在变化中消除阅读疲劳。结构设计要独辟蹊径,打破把一个个平行的、并重的事例粘合在一起的老套套,形成标新立异的格局。笔者的4篇获奖作品的结构各不相同,《家庭颁奖会》用的是故事性结构,《新一代的农户当家人》用了糖葫芦结构,《凭借“第一”力》用了消息+通讯的双重结构,《5职工开发万亩荒山自铸“绿色饭碗”》用了倒金字塔+金字塔的混合结构,这样就有了变化,给读者以新异之感。
总之,只有取法其上,多出精品,才能岁计有余,在新闻写作上一年一个进步。
取法其上,得乎其中。如果想得乎其上呢?那就要取法上上。
这就是邹韬奋、范长江、穆青、郭超人之所以成为新闻泰斗的根由。我们在他们面前,难以望其项背。但我们可以以他们为楷模,至少至少做到取法其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