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上知天文地理下知鸡毛蒜皮

上知天文地理下知鸡毛蒜皮

时间:2023-04-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三节 上知天文地理下知鸡毛蒜皮好新闻总是产生于一定的背景之中,新闻总是在与其他事件的比较里成为新闻。没有广泛的历史、人文、社会科学知识,通讯员就无法独具慧眼,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发现新闻。某种产品,为商标打官司了,作为当地的通讯员,有没有历史知识为此分辨是非?同理,当一个通讯员也得学会“翻译”。

第三节 上知天文地理下知鸡毛蒜皮

好新闻总是产生于一定的背景之中,新闻总是在与其他事件的比较里成为新闻。没有广泛的历史、人文、社会科学知识,通讯员就无法独具慧眼,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发现新闻。即便发现了新闻,也无法找到更好的切入角度,甚至让一条本来很有新闻价值的新闻变得没有多少新闻价值。

所以提倡通讯员要上知天文地理,下知鸡毛蒜皮,因为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是新闻会触及的。

一、尽可能多的社会科学知识

社会科学是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它的任务是研究与阐述各种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社会科学所涵盖的学科有政治学、经济学、军事学、法学、教育学、文艺学、史学、语言学、民族学、宗教学、社会学、新闻学等。

做新闻,上面的所有学问都得有一点,因为只要有社会生活,就一定会产生新闻。如果做新闻的人对社会科学的方方面面缺乏了解,做起新闻来一定磕磕碰碰。就以2007年中国海军访问日本为例,有媒体做新闻标题,说是中国海军舰队首访日本。这就错了。清朝的海军舰队就在甲午战争前访问过日本,这不是中国海军舰队是什么?标题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舰艇首次访问日本。这条标题前面加了定语“中国人民解放军”,表明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以来海军舰队第一次访问日本。

上面是往大处说,往小处说,日常民生报道中,也会遇到“历史”的问题。某种食品,是新研发的还是有“历史”的?历史故事如何?某种产品,为商标打官司了,作为当地的通讯员,有没有历史知识为此分辨是非?某报纸报道一位下岗女工在网上卖了1000多个捕鼠器,新闻当然是新闻,但把这种捕鼠器说成是下岗女工研发的,则是不顾历史知识的。人类与鼠类打了数万年的交道,捕鼠器的发明,是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中一代一代研发的,现代所有的捕鼠器具和方法,在民间都有几千年的历史。不了解这些历史,当然就闹笑话。

更多的,则是近年来旅游资源的争夺战中,拉历史名人作为本地祖先,拉战场作为本地骄傲,十种八种版本,莫衷一是。作为通讯员,有没有自己的基本主张?

人文知识是人类认识、改造自身和社会的经验总结。具有大量人文知识的人,在内心深处会逐渐产生关心人、爱护人、以人为本的积淀,这种积淀就叫人文精神或者人文观念。它蕴含于人的内心世界,见之于人的行为动作及其结果。

近年来媒体的民生新闻之所以得到广大受众的喜爱,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媒体把视角放在了百姓的身上,为百姓的生存状态鼓与呼,体现了媒体人文关怀的素质。

那么,作为通讯员,为什么一定要丰富自己的人文知识、培养自己的人文精神呢?原因很简单,在整个社会越来越注重人的今天,人文关怀便可能成为检验一个人素质的重要条件。通讯员与媒体打交道,生产出来的是大众消费的精神产品,如果没有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观念就会老套,就会惹来想不到的官司,就会让受众感觉到写这报道的人素质太低,以致影响媒体的声誉。

举一个例子。有的报道,在报道犯罪嫌疑人的时候,总喜欢带上一句“无业人员”。这种观念在几十年前是正常的,因为那时无业就意味着游手好闲,游手好闲就可能从事犯罪活动,因此那时带上一句无业人员,新闻文本便传达出记者潜在的台词。而今天,造成人员无业的情况复杂得多,无业并不等于没有糊口的手段,并不等于闲杂人员,我们的报道中没必要加上“无业人员”几个字,加上这几个字往往与主题无关,而且明显带进了新闻写稿人对于无业人员的人格歧视。

再如有关“人妖”的报道。“人妖”本来是民间对于变性人蔑视性的叫法,而大量媒体照单全收,连引号都不打。“人妖”多出自东南亚国家,大部分是因为家庭贫寒不得不变性从事演艺糊口,据说他们的寿命一般只有40岁,这本来就是一个短寿的凄婉选择,而媒体把他们叫做“人妖”的时候,便再加一层歧视,这种观念会给他们的人生造成潜在的伤害。演艺圈里把他们称为“红艺人”,有的媒体把他们称为变性艺人,这才是媒体应有的客观态度。

类似的知识太多,不能一一举例了。总之,通讯员在报道中要多注意这方面的知识积累。

二、尽可能前沿的社会科学知识

你是高新技术开发区的通讯员,对于电子、光电等科学前沿的知识,对于这些从事高新技术研究的公司,不能没有了解;你是汽车城的通讯员,对于世界汽车的走向、世界环保的最新理念不能没有了解;你是金融战线的通讯员,对于最新的金融服务方式,不能没有了解,对于央行下达的一项最新措施会给公民生活带来什么影响,不能没有了解……

有人说,当一个记者,特别是当一位跑特殊行业这条线的记者,就是当一名“翻译”——把艰深的科学术语,翻译成广大受众听得懂、看得明白的符号,实现不了这个转化的,不是好记者。同理,当一个通讯员也得学会“翻译”。翻译的前提便是自己懂一些。当一个行家里手,是通讯员成为优秀通讯员的重要过程。新闻不是简单的文字表达,它需要太多的知识作为底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