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不管多少“抽屉”,稿件质量说话

不管多少“抽屉”,稿件质量说话

时间:2023-04-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不管多少“抽屉”,稿件质量说话有一种说法,编辑有三个抽屉,一个抽屉放骨干作者的稿件,一个抽屉放熟人的稿件,最后一个抽屉放“自由来稿”。“三个抽屉”说当然吓着了许多跃跃欲试的作者们,很多人说,与编辑不熟,别想发稿件。现在很少用信约稿了,但电话还是要打的。所以,一旦接受约稿,熬夜也要写起来,这是做人的起码道德要求,也是一位优秀通讯员的基本要求。

第一节 不管多少“抽屉”,稿件质量说话

有一种说法,编辑有三个抽屉,一个抽屉放骨干作者的稿件,一个抽屉放熟人的稿件,最后一个抽屉放“自由来稿”。所谓自由来稿,就是广大作者感觉到这个版面的内容是我爱读的,而且我也能动笔写写,于是试着给编辑寄去稿件,其中当然也包括全国各地的一些写手写的稿件。自由来稿中的稿件质量参差不齐,很像钓鱼人在野湖里钓起来的鱼,大的大,小的小,不像养鱼池里钓起的“清一色”。

“三个抽屉”说当然吓着了许多跃跃欲试的作者们,很多人说,与编辑不熟,别想发稿件。事实真是这样的吗?

一、工夫下在稿件质量上

一个专、副刊编辑,谁不想把自己的版面办得读者爱看、领导赞扬?即便是在改革开放前,专刊稀有、副刊紧俏的情况下,也是不允许上劣质稿件的。何况今天,受众是媒体的衣食父母,一篇文章发出来,读者自然能见出文章的优劣。考核一个专、副刊版面的条件是多方面的,媒体内部有评报,有当日好稿、月度好稿、季度好稿、年度好稿的评选。编辑再怎么傻,也不会专发劣稿而放弃优稿。媒体是大众媒体,稿件却私下操作,这样的情况,有,但绝对不多。

所以,工夫还得下在稿件质量上,用质量说话,才能在大量的稿件里脱颖而出。一篇文章脱颖而出,这个作者很可能就被编辑发展为自己作者队伍中的一员,继而成为骨干作者。

熟人稿、关系稿好上,是空穴来风吗?也不一定是。比如你是我的一位同学,闲时弄弄笔墨,写来一篇稿件,要在我的版面上发表一下。我怎么办?

第一,如果稿件质量确属上乘,当然会把它放在版面的重要位置发出来,或者头条,或者偏头条。一做了人情,二不影响版面质量。换了你当编辑,你也会这么做。第二,如果文章质量不怎么地,还有救药,编辑会作较大修改,直到文章质量基本符合要求。但是,这篇文章绝对不会放在头条或者偏头条,很可能放在版面不太显眼的地方,属于“穷应付”的一种办法;第三,如果稿件与版面风格八竿子也打不着,文字质量又差,文字又长,编辑就会告诉你,这样的文章,在这个版面上实在发不出来,请原谅。

上面第一种情况,编辑还会约你写稿;第二种情况,从此之后编辑不会再发你的稿件;第三种情况,很可能关系从此淡下去了。与其他自由来稿不同的是,熟人的稿件,或者关系稿,如果不发表,编辑很可能打个电话或者带个口信说明一下不发的原因,这是人之常情,不叫重点照顾。

所以,作者写稿投稿,还是要在质量上下工夫。写得好,多一位铁杆作者,编辑就少操一份心。比如,编辑每期愁得最厉害的,就是头条。头条,是一个专、副刊的压桌菜,有了这份大菜,其他文章的轻重就显得不是特别重要了。如果一个版面上期期没有像样的头条文章,这个编辑只怕当不长了。

如果编辑了解了你,知道你的业务能力、你的思想水平、你的文字水平,他就会约你写头条文章,这个时候,就不是你求编辑,而是编辑求你了。

二、如何写约稿文章

多次投稿不中,总是怨编辑有眼不识泰山,想方设法巴结编辑。一旦编辑向你约稿,你又有一苦:还不完的文债。

一个作者到了让编辑直接约稿的水平,他就不会只为一家媒体投稿,也不止一家媒体向他约稿,这样一来,作者手头的文字任务就重了。一位老编辑说,写约稿信就像写情书,可见“约稿”何等真诚。现在很少用信约稿了,但电话还是要打的。约稿电话,也很真诚,因为是编辑求着作者写稿,不真诚哪行?

接到约稿信件或者电话,要问清写什么内容、文章风格,如果自己拿不准文章风格要求,要请编辑寄来一份报纸,看看他们的版面,或者自己上网查出那个版面,看看那里的文章,心里就有底了。最后一点,要问清最迟几时交稿,编辑会告诉你具体时间要求。既然是约稿,编辑当然会详细告诉你如何取得你的稿件,或者是编辑直接到你家里拿,或者是通过传真传送,或者是通过电子信箱、QQ传稿。如果编辑与你不熟,是通过别的渠道了解到你,那么,在接受约稿请求之前,还要打听一下稿费标准。当然,这种打听要有点艺术,比如你们的发行量多少,一般千字多少元稿费。如果稿费实在太低,你可以委婉谢绝约稿,如果稿费不低,那就心照不宣。你特想发的专、副刊,名气大,稿费不高,就不必计较稿费。

接到约稿任务,而且答应了,这事就应该放在心上。按编辑的内容要求、字数要求、时间要求,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等到编辑再次跟你打电话,那就叫催稿,被人催稿的味道是很不好受的。

一个人不可能没有特别的事。例如这文章应承下来,好长时间没写,时间快到了,单位有出差任务,这就麻烦了。写还是不写,这是个问题。肯定得写,不写,编辑等着你的米下锅呢,你突然“毁约”,编辑岂不抓瞎?受约而无信,编辑非常为难。从此之后,有重要的约稿任务,他想到的不再是你,因为你靠不住。所以,一旦接受约稿,熬夜也要写起来,这是做人的起码道德要求,也是一位优秀通讯员的基本要求。

三、如何参加征文

作者应多参加征文活动,这是锻炼文笔的最好机会。既然是征文,便是编辑部发出的“广种广收”的号召。可以说,每一篇征文,编辑都会认真地读,有的重大征文活动,编辑部还安排专人登记,所以稿件都会认真保存。可见,参加征文PK,最为平等。事实证明,许多名不见经传的作者,或者从来没有写过文章的作者,看到这个征文活动适合自己,就把自己的故事或者感想写出来,因为经历特别、想法特别,而成为征文的拔头筹者。

所以,通讯员应多参加征文活动,在比赛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想在文字上有些建树的人,更有必要多参加这样的活动。也许,这样的一个活动,会改变你的一生。

如何参加征文活动呢?

(一)细读征文主题要求

为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而开设的专栏征文活动,要求你说自己或者家庭的变化,那就写故事,独特的故事,从一个小切口可以看出改革开放成就的故事;如果是就某件事要求读者发表意见,那么你的意见就应该是独特的、实用的。如果要求参赛者写当今事、身边事、凡人小事,这些事应该看起来小,嚼起来大,鸡毛蒜皮的事,人人有,发在报上有什么意思?何况是征文。这当然涉及选材、写法等诸多问题,此处不讲。

(二)看文字要求

多少字?要求文字生动有趣?那就写轻松一点。如果拿不准文字风格要求,等一等,看一看人家如何写。

(三)看投稿要求

有的征文,是报社与某单位联合举办,寄报社也行,寄某单位也行,你就得选一个地址,信封上注明“征文”字样,寄过去。地址不可写错,收件人不可写错。

(四)征文截止时间

在这个日期前一定写好寄去,错过了这个时间,人家不会再收你的稿件,哪怕你写得再好。说到时间,再作提醒。别以为截止时间还长就漫不经心,除非你的作品独一无二地好,不然还得早点投稿。早点比晚点好,因为大凡征文,总是同题,同题作文撞车现象严重,编辑部一下子收到那么多的稿件,总有些稿件内容大体相似,你晚了,与他人相似的可能性就更大。所以参加征文,宜早不宜迟。

(五)关注征文全程

参加征文活动,一定要关注征文的全过程,多读人家的文章,这是个学习过程。再就是关注获奖情况,有时你获奖了,编辑部很难一一通知,就在报纸上发个消息或者列一个获奖名单,你如果没有看到,可能会错过颁奖机会,这个机会,对于人的成长是很重要的。借这个机会你还可以认识一些作者朋友,包括认识你一直想认识的编辑。

四、参与专、副刊策划,为编辑分忧

上面说过,作为通讯员,不仅是写。好的通讯员,也许不写,而是专门为编辑出主意想办法,帮助编辑策划选题。通讯员生活在各行各业,他们对自己的行业、对自己的产品最为熟悉。如何通过专、副刊传播信息、服务受众,他们最为清楚。而编辑,在某些方面肯定不如通讯员这么全面。那么,让通讯员策划重大选题,不失为借智囊服务受众的好办法。

每一个城市报纸,如果读者朋友细心读专、副刊,就会发现某个行当的某位通讯员,总会与某些专、副刊“形影不离”。读专、副刊,总会出现某位通讯员的影子。这是为什么?医疗战线的,这位通讯员是内行,他知道如何与当前国家的医疗政策挂钩,做出一个受众欢迎的版面;饮食服务行业的,他了解读者朋友目前的饮食结构、卫生环保观念,及时推出一个服务性的版面,还带一点自己单位的新菜广告,皆大欢喜。

所以,出点子想办法策划选题,比起写来,更为重要,是为编辑分忧的最好办法。编辑如果有了这么几位通讯员,他的工作就如鱼得水了。

五、E投稿时代的投稿技巧

这是许多人想了解的一个问题。无论是单位通讯员,还是社会通讯员,没有谁不想发表文章的。特别是近些年来,报业大发展,专、副刊大扩版,各报吃稿量很大。刚好,人们的“单位意识”逐渐淡化,没有单位,能写一手好文章也能过日子,于是,大量自由撰稿人出现,他们就靠稿费生活。

这些自由撰稿人当初投稿,也遇到如何投的问题。熟了,他们就会为报刊量身订做,命中率就高了。而初涉文苑的人们,苦恼正在这里。如何投稿,成了他们的一个大问题。

(一)认真研究版面内容

就专版而言,汽车的?旅游的?健康的?是接受社会来稿,还是记者编辑们包办了?得看清楚再投。如果是记者编辑包下这个版面,外面人的稿件基本不用,那么你不必向这样的版面投稿。如果每期都有大量自由来稿,那么,你的稿可能被采用。学术性专刊,讨论的是学术问题,非学术性的文章,别往这里投。再比如副刊,有综合性副刊,散文、诗歌、小说、小言论拼在一起,这是传统副刊,那么,你就按这样的文本样式试着投稿。有文史类副刊,所用稿件都是文史作品,那么你的散文再好可能也不会被刊用。

以《南方都市报》为例,2010年5月18日,共出248版,按地区等分为8叠,地区就有广州、深圳、东莞、珠三角,而在珠三角里,又分为佛山、惠州、中山等读本,我们通讯员可以在任何一个城市的读本中找到自己可以投稿的版面或者栏目,这些版面有城记、拍客、他城、生活写真、亲子、海聊等,读者朋友一看就知道这些版面包括文章、游记、新闻图片、言论等。

《齐鲁晚报》,读者能投稿的栏目,每天至少有时评一个版、青未了文艺副刊两个版。而现代快报也有时评、南京记事、博客、漫画等版面供我们每天投稿。

你看,上面说的这些专版,可供你写的多着呢。只要你研究透了,总有适合自己的专版专栏可写。

(二)注意文章风格

有的副刊还强调地域特色,那么,你得写出有地域特色的作品来才有可能发表。如《羊城晚报》晚会副刊,强调岭南文化特点,你的稿件,假如是各报都可用的大路货,在这里可能就用不上了。有的副刊以城市市民生活为主要内容,写身边事、身边人,要鲜活、有特点、有现实感、有贴近性,如《南方都市报》的《城市笔记》,你给它投再好的散文,恐怕都难获得编辑的好感,因为你的风格与人家的格格不入。《楚天都市报》的“百姓生活”与“随笔”,在编辑那里界定得非常清楚,前者写百姓家长里短,与《城市笔记》要求相近;后者要求有较高的文艺性和思想性。如果不研究这些版面和栏目,投稿就会盲目。

还要研究编辑的风格。文章辣一些还是温和一些,编辑会怎样定位,你读文章的时候,做个有心人,就能看出这些“道道”来。如果风格刚好符合编辑的要求,稿件被采用的可能性也大一些。

(三)研究编辑的联系方式

许多人读报看电视,从来不看作者署名,没养成这个习惯。想投稿,就得研究这方面的所有内容。比如,你投稿,你是否注意到报眉上编辑的姓名和电子信箱?你是否注意到编辑的联系电话?你是否注意到这家报社的邮编地址?这些都可以在报眉、报脚、报纸特定的地方找到。

一个编辑,除了公开的邮箱,还有不公开的邮箱。如果你与编辑打通电话,谈得投机,他把自己私人邮箱告诉你了,那么,你投去的电子稿件,他打开看的可能性就会加大。如果你得到编辑的QQ号码并且建立了联系,传稿就更加及时可靠。

上述这些,不是让我们的通讯员们挖空心思了解编辑的隐私,而是尽可能在编辑公开的通讯联络方式里,找到一种好的联络方式。

(四)电子邮件投稿技巧

传统的投稿方式,已经逐渐被电子投稿方式所取代。当年信件投稿占百分之九十以上,少量传真投稿,现在呢,信件投稿占了非常小的比例。作者使用电子信箱投稿,别以为没技巧,这里头有的是学问。

首先,你得为文章取个好的标题。标题就是文章的眼睛,眼睛亮不亮,决定了编辑是否会看下去。而电子信箱投稿,文章眼睛亮不亮,决定了编辑是否打开你的邮件!重要吧?

其次是署名。署本名?笔名?网名?这些特别重要。一篇非常严肃的文章,你署上一个“上岸撒尿的鱼”,编辑会发你的文章?即便笔名,也要起得像笔名,最好像个真名。这个名署在标题下面还是文章后面,用不用括号括起来,要看版面上的例行处理习惯,署名位置很多种,有的名字前面还加作者籍贯,或者作者职业,你就最好按人家的习惯办。

再次,不管你是本名也好,笔名也罢,在文章的最后,得有作者详细的通讯联络方式,这样做的好处多多。好处等一会讲,现在看下面这个通讯联系方式的写法:

450056河南省郑州市××路××号××小区××栋×单元×号王晓忠,电话:××××××××

如果有家庭电话和手机,都告诉编辑最好。为什么呢?因为文章的内容,编辑可能要核实;可能要做一些修改,编辑要与你商量;你的文章写得不错,编辑可能想发展你当他的铁杆作者。总之,你得让编辑找得到你,不然,为里面的一个词、一个地名、一个掌故的核实,因为找不到你,只好放弃全篇文章。

上面括号里的通讯联络方式一定要是真的,名字一定要是本名,因为文章发表了以后,编辑会给你发稿费,除非你不想要这笔稿费。有的报纸为了杜绝编辑借名赚稿费现象,还要求每一笔稿费必须有作者的身份证号码,那么,跟这样的媒体投稿,你在通讯联络里,还得写上自己的身份证号码。

再次,电子邮件投稿的“主题”。用电子邮件投稿,主题一栏填什么很重要。一个专、副刊编辑,有时一天收稿十篇甚至数百篇,每个页面25封信,一共几十个页面,每一个邮件都打开,不可能。什么样的邮件才被打开?有特色的,与自己版面文章内容吻合的。

有人说,主题栏里填上的内容当然是标题啊。是的,基本是标题,因为标题是文章的眼睛,这在上面说过。但是,一定是标题吗,也不一定。与编辑熟的,还不如写上本名,比如“张洪福的稿件,请审处”,编辑应该会立即打开邮箱看稿,至少,他会另存在什么地方,有时间再看。如果与编辑不熟,那么,主题一栏里,要用稍稍刺激一点的文字,或者别具一格的文字,目的是撩拨编辑的眼睛,让他在众多来稿里,打开这篇。也就是说,“主题”栏里的文字,不一定与标题完全一样。

那么,主题的撰制怎么才符合上面说的要求呢?没一定之规,但有它山之石。大家看看网络新闻标题是怎么做的,就知道这个主题该怎么做:(1)短。(2)简明。(3)主要内容的概括。(4)“打眼”一点。

最后,简单问候。编辑时间紧张,别写长信,他们没时间细看的。但人之常情,投文章,带一两句问候,让人温馨。不管这文章发不发,编辑收到这样的问候,心里总是温暖的。信的内容可以是:

××编辑:

一篇小稿,请多指正。

祝编安!

×××

×年×月×日

有的人在文章附言里,把自己的全部衔头写上,这样做不好。有名气,编辑应该早就知道,不用你写这么多;没名气,写这些也没用,编辑还是看重作品。有的作者在文章后面列上自己的职称,什么副研究员,打一个括号,相当于副教授。这都不起作用,倒让编辑看笑话了。

当然,编辑主动约请撰稿或者做节目,要用上你的职称,以示权威,他会主动问你。这又另当别论。

(五)能不能一稿多投

能不能一稿多投,什么文章可以一稿多投,如何多投,这又是通讯员们需要了解的问题。

一般来说,一稿一投,这是对媒体的尊重,也是对编辑的尊重。但一稿一投对作者不利因素较多。比如这篇稿,你处不用,别处可能会用。投一处,十天半月不见回音,再投他处,可能时效性被拖得没有了。所以,很多作者就想多投几处,此处不开花,那里会结果。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报纸有自己的约定,以前是一个月不见刊载,可以另投。杂志是三个月不见用稿通知,视为未被采用,可以另投。如果在这之后,首投的这家刊物用稿了,别的地方也用稿了,不是作者自己的责任。后来,报刊出版周期快了,这样的时间约定也相应缩短,比如,有的杂志规定,一个月不见用稿通知,可以另投,报纸半个月不见刊载,可以另投。

现在电子信箱投稿,负责任的编辑回复较快,一两天他就会告诉你留用还是不用,你可根据情况自行处理。

如果编辑不回复,自己又想多投几处试试,怎么办呢?

可以一稿多投,但同城一稿一投。

同城一稿一投的意思是,同一个城市,有许多媒体,你千万不能一稿多投。比如杭州,只能投一家媒体。要是同城多投,当地读者看到几家媒体上同一篇文章,会有意见。编辑也会有看法,因为稿子虽好,没有体现独家特色,也是掉价的。

同城不能一稿多投,一家媒体,就更不能一稿多投了。以前出现过这样的现象,这篇稿子某副刊不用,作者拿到同一家报纸的另一个副刊编辑那里,也不说明前因后果,稿子发出后,影响编辑之间的关系,也影响编辑与作者的关系,千万做不得。

现在有的网站也接受读者投稿并像报刊一样发稿费了,会写稿的,不妨试试。

关于电子信箱投稿时主题栏写什么,下面是本书撰者与一位编辑的QQ记录,可供参考:

撰者:你每天收到大量邮件?

编辑:是的。最多的一百来个。

撰者:那么——什么样的“主题”让你有打开一看的欲望?

编辑:主题栏目直接写标题,标题要有吸引力。城市晚报当然是写当下生活的,标题开口要小。什么故乡、老屋、父亲、母亲、爷爷、奶奶、花样年华这类陈旧笼统的标题,都不感兴趣。

其实,还是要看内容,第一段很重要。有些编辑只看标题和首段,感觉不行,就不看了。

撰者:是,尝鼎一脔,而知全味,所有编辑都有这个功夫。

编辑:我算婆婆妈妈的,基本看完。但是,对于一批满天飞的稿件,文章实在是与文学不搭边的,我记住了他们的名字,直接毙掉。

撰者:你跟作者联系吗?

编辑:联系呀。其实,文字本身不错的,我会主动给他回邮件、打电话。

撰者:好编辑!

撰者:你对一稿多投有何看法?

编辑:如果同一城市只投我一家,会默许。

编辑对那些“文稿代理”人投来的稿件,更是深恶痛绝。文稿代理人常常以公司的名义出现,他们手下有一批写手,写手写文章,投稿的事就交给代理。代理从中收取管理费。这样的稿件,肯定满天飞。所以,当你的文章写得可以发表了,不要把稿件交由某文稿公司打理,还是自己投稿。

(六)文章发表之后的工作还得跟上

文章发表之后,还有一些工作要做,千万不要忽略了。

给编辑打个电话,发个短信,或者发个电子邮件,表示一下感谢之意。即便你的文章很好,用不着编辑特意关照,也应该表示谢意。

收集样报。有的编辑例行给你寄来,十天半月就会收到。有的编辑不会寄样报,你在第一时间知道自己的文章发表之后,一定要到报亭里买回一份。剪下,贴好。写好什么报什么日期多少版。如果发表几天后才知道自己的文章发表了,买又买不到,那就想办法收集,或者写信让编辑给你专门寄一份来。

登记稿费收取情况。一般来说,文章发表一个月之内会有稿费寄来。有的媒体晚一点。三个月寄稿费也不为奇。在这个时间里,别催稿费。如果半年之内还没收到稿费,你可以采取适当方式跟编辑联系。年终时,也可以把本年内没收到稿费的情况向相关报纸编辑说明,开列清单。编辑是会认真查实补发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