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青春的奉献追求用户的笑颜
沈斐妃
1994年,刚刚大学毕业的我有幸成为敦煌电视台的一员。时光荏苒,18年的美好时光一晃而过。
作者正在核对报表
18年来,我先后在外线安装、机房值机、用户管理等几个岗位工作。在台领导和各位同事的悉心帮助下,我从一个懵懂无知的“学生妹”逐步成长为一名电视人。18年来,我亲历并见证了敦煌电视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也深切感受到电视给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那段岁月,在我的人生中留下了一串串弥足珍贵的记忆……
要说最深刻的记忆,还是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程。2006年10月,单位决定实施数字电视整体平移工程。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我们协调各个环节,做最充分的准备。机顶盒的发放是有线电视数字化过渡中用户管理服务的关键。由于工作需要,我被台里调整到营销部,从事用户机顶盒的免费发放和用户系统管理工作。到了新岗位,我边干边学,努力在最短的时间内提高业务能力,胜任工作。由于领导到位、决策正确,措施灵活,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程一开始便呈现出了火热的势头,仅城市每天就平移好几百户。营业大厅里人头攒动,我和几位同事忙得不可开交。我们每天总是送走最后一位用户,才开始最忙碌的账务工作。一个多月里,我们几乎每天都是深夜回家。那时候,无论是台领导,还是职工都加班加点、任劳任怨,全身心扑在工作上,自己的小家根本无暇顾及,就这样,我们顺利地完成了数字电视的转换工作。
作者在数字电视业务演示台前
2011年7月,作者和同事一起被选送到井冈山考察学习
如果说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作为我们留下了最为深刻的记忆,那么城乡用户的日常管理工作则浸透了我们更多的汗水。随着敦煌电视事业的发展,加强城乡用户管理工作显得更加迫切。为此,我部门探索形成了一套完整、精细的用户管理流程。每天有日报,每月有月报,对收费、入账情况统计汇总,并要求做到零失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本着客观、严谨、细致的原则,严格执行用户管理财务纪律,在履行每道手续时细心审核、相互监督,确保每一笔账、每一个数据都精准无误。其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工作便是将每天机顶盒销售、卡销售及用户建档等情况输入电脑,建立电子档案,方便领导审核。2009年,我部门将收费系统的发票打印由原来的双系统打印改为由用户管理系统直接打印,这样不但避免了机票不符、人为差错的发生,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此外,我们根据农村收费特点,每年至少三次统计、打印用户费用到期明细情况,为制定交费高峰相应措施提供依据。讨论制定了付费节目的优惠政策,并利用电视字幕等方式告知用户,提醒用户交费。同时,我们和农网管理人员商定,农户将收视费交给乡站管理人员后,在乡站管理人员来不及进账的情况下,可通过打电话、发信息,做登记后马上开通电视信号,确保让群众在最短的时间内能看上电视。这样一来,我们的工作量就增大了许多。在收费高峰期,为了方便用户交费,营业室中午不休息,节假日不休息,收费人员和系统管理人员每天都工作十几个小时,不但要及时把营业室所收费用结清,还要把各乡收费及时结清,部门人员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几乎每天都加班加点。高峰期过后,我们又在最短时间内把各乡到期用户名单打印出来,配合农网部最大限度收回收视费用。在很多人眼里,这份工作是枯燥乏味,无关紧要的,但正是这些枯燥无味的工作,保障着数字电视业务的有序开展。
用户的笑容,是对我们的最好的奖赏。有时忙碌一天,面对用户的不理解、谩骂,特别是部分群众对数字电视的有些问题不了解,动辄恶语相加,尽管我们很委屈,但还是会以宽容、理解的心态面对,耐心细致地做好解释,直到用户满意为止。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时刻牢记:我们是全台的服务窗口,我们的形象代表着电视台的形象。
回首18年的岁月,让我最受感动的是同事相互帮助、相互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他们为了工作,有的主动放弃婚假,有的把年幼的儿女锁在家里,有的无法照顾病床上的父母……
时逢我台30华诞,回想起那些令人感动的一幕幕,我心潮澎湃,感触颇多。为了敦煌电视事业辉煌的明天,我们电视人还需继承发扬优良传统,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崭新的姿态迎接新的挑战,以更规范、更完善、更周到的服务换来用户的笑颜。
2010年3月,参加北京举办的国际广播电视设备展示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