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新中国连环画创作特色及成就
新中国成立后创作出版的连环画,无论题材与内容、形象塑造、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等方面都有了划时代的突破,艺术性、欣赏性大大增强。
首先,题材内容呈现出多样化趋势。与新中国成立前相比,新中国出版的连环画在题材与内容上出现了多样化的趋势。这种转变得益于国家对此给予的专门指导性意见。1955年7月27日,《人民日报》发表文章《坚决地处理反动、淫秽、荒诞的图书》,提出要采取措施禁止租赁淫秽、荒诞的旧小说、旧唱本、旧连环画、旧画片等。1960年11月16日,《人民日报》发表文章《连环画应加强传播共产主义思想》指出:年轻、优秀的连环画工作者必须加强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著作的学习,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和文艺观,坚决地彻底地破除旧思想、旧感情的影响,遵从毛主席的指示,到工农兵群众中,到火热的现实斗争中,高举起毛主席文艺思想旗帜,和时代一同胜利前进。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现实题材连环画成为当时的主流。[16]
另外,有积极教益的中国古典故事,外国文学名著等题材和内容也得到重视。以第一届全国连环画评奖的获奖作品为主要研究对象,第一繁荣期的连环画在题材与内容的选择上有两大趋势:一是现代题材多,其中包括战争题材、现实题材等。战争题材的内容以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地下斗争等故事为主;现实题材则以政治运动题材居多,内容以反映新时代、歌颂社会主义好为主。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爱国增产运动、“三反五反”、抗美援朝、中苏友好、合作化、“大跃进”、人民公社、三年自然灾害和人民代表的选举、宪法和婚姻法的公布等国家大事以及政治战线和生产战线上涌现出来的众多新人新事等都成为连环画创作的题材。二是古代题材比重大,内容既有文学名著、戏剧故事,又有童话神话、名人传记。
另外,还有一些其他题材,如外国文学题材等。统计第一届全国连环画评奖中获绘画奖的53件作品,现代题材约占67.39%,比重最大;古代题材约为27.66%;国外题材及其他约占8.7%。
总的来看,新中国成立初创作的连环画选题面宽,出现了现代题材、古代题材和其他题材多样并存的局面;内容则以歌颂现实生活和表现文学名著为主,积极健康、丰富多样。
第二,形象塑造的个性化趋势。较之新中国成立前,人物个性化的塑造是第一繁荣期连环画艺术取得的重大成就之一。新中国成立初的连环画作者注重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内心世界,不仅使人物在外貌上有所区别,而且能在故事情节的发展中,用连续的画面把人物的个性逐步确立起来,塑造了许多有血有肉的鲜明形象,给读者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如《山乡巨变》中的亭面糊和龚子元,《李双双》中的李双双和喜旺,《鸡毛信》中的海娃,《白毛女》中的喜儿、杨白劳和黄世仁,《铁道游击队》中的老洪、王强和芳林嫂,《我要读书》中的高玉宝,《交通站的故事》中的老交通员姜老三等,无不性格各异,栩栩如生。
第三,构图的多样化趋势[17]。构图是指画家对画面形象的安排调度,即传统绘画的经营位置,被视为“画之总要”,画家对此须慎之又慎。取景主要指为画面人物布置环境,是构图的一个方面。人都是在一定环境中活动的,环境典型与否,直接关系到画面人物性格刻画的成败,尤其连环画要兼顾画面的故事性、连续性等多个方面。构图的处理则更为重要。第一繁荣期的连环画在画面的构图上取得了新的突破,大大增强了连环画的艺术感染力。如刘继卣的《穷棒子扭转乾坤》中,对王锐等地主富农表情动作的近距离描绘,真实披露了他们阴暗的内心世界。贺友直的《山乡巨变》中,吸收了中国木版插图的景界深远,把视平线提高,人物放在接近画幅底部的位置,使前景与后景之间留出一段很大的空间,使人感到境界非常深远。这种构图减少和避免了画面支离破碎、人物形象不完整的缺陷,使画面完整丰富、层次明快、主题集中突出。
第四,背景描绘丰富化。新中国成立初创作的多数连环画作品能够根据画面需要对背景进行细腻的描绘,大胆省略不需要的细节,注意对典型环境的刻画和画面氛围的烘托,画面艺术感染力大大增强。《山乡巨变》中,湖南农村的庭院、田头、树林、小路被善于捕捉生活的画家经过艺术的加工,生机勃勃地反映出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细节;《白毛女》对景物的刻画得很精彩,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感;华三川在《交通站的故事》中细腻的背景与细节描绘,反映出他丰富的生活积累和表现能力。
第五,表现手法的多样化趋势。根据对第一届全国连环画评奖绘画创作的53件获奖作品的统计,在表现手法上,线描约占77.78%,国画手法(彩墨及水墨等)约占8.33%,西洋手法(素描等)约占13.89%,线描和国画手法虽然仍占较大比重,但其他表现手法也有积极的尝试,体现了手法多样化的趋势。
新中国成立初创作的连环画中,不仅有风格特色多样的线描作品,如贺友直的《山乡巨变》、丁斌曾与韩和平的《铁道游击队》、刘继卣的《穷棒子扭转乾坤》、王绪阳和贲庆余的《我要读书》等等,还有很多采用工笔重彩、水墨、彩墨等手法创作的作品。这些传统手法的运用增加了连环画的民族特色,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欣赏习惯,深受欢迎。工笔重彩连环画多线条流畅,色彩厚重艳丽,画面工整细腻,如王叔晖的《西厢记》、刘继卣的《武松打虎》等;水墨连环画则发挥了中国传统绘画工具——笔、墨、宣纸的独特功能,线条流畅,墨色淋漓,画面层次因为墨色的变化而丰富厚重,意境深远,如姚有信、姚有多、杨丽娜的《革命的一家》,等等。
另外,还有西洋表现手法。如素描等在连环画中的成功范例。素描连环画讲究造型的精准生动,人体结构动作的准确,利用黑、白、灰关系拉开画面层次,画面厚重而有空间感。如铅笔素描作品《蓝壁毯》(顾炳鑫)、《渡江侦察记》(顾炳鑫),钢笔素描作品《交通站的故事》(华三川)、《卖饼》(范生福)等。因为第一繁荣期的连环画创作大多紧随政治需要,为了让文化水平较低的广大群众看懂、爱看,所以此间连环画的艺术风格虽然出现多样化趋势,但还是以写实风格为主。
第六,地域分布的扩散趋势[18]。与新中国成立前相比,连环画家以及连环画出版的分布区域出现了明显的扩散趋势。
新中国成立前,连环画家集中在上海及周边地区,如当时著名的连环画家四大名旦等。新中国成立后,连环画家逐渐向其他地区扩散,蔓延到全国各地。如著名连环画家中就有宁波的贺友直、绍兴的王叔晖、湖州的丁斌曾、江苏的戴敦邦、无锡的范生福、福州的林锴,北方则有天津的刘继卣和王弘力以及吉林的韩和平、辽宁的王绪阳、河北的贲庆余等。当时流传“南顾北刘”的说法也从侧面印证了连环画家分布之广。扩散趋势的出现反映出连环画在全国各地极大的影响力和全面繁荣的状态。
同时,出版连环画的出版社在全国的分布也有扩散的趋势。以连环画大本营上海为中心,北京、天津、黑龙江、河北等地出现了大量出版连环画的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辽宁美术出版社、河北美术出版社五家出版社构成强大的连环画出版阵容。另外,还有少年儿童出版社、河北人民美术出版社、天津美术出版社、天津少年儿童美术出版社和黑龙江美术出版社等也积极加入连环画的出版队伍中来。
此外,江苏、湖北、青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省(市)的连环画出版工作也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江苏省五年间(1953—1957年)连环画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成本数字逐年增加,题材范围也不断扩大,1953年连环画的成本仅有6种,印数8.6万余册,1957年增至81种,印数206.5万余册。据不完全统计,在湖北省发表的作品就达8 600多件(种),年画、连环画、招贴宣传画等通俗作品的成本有750多种。1958年起,为了适应“大跃进”形势和群众需要,还出版了大型的《湖北画报》和通俗的《湖北群众画报》。出版社区域分布的扩散趋势,表现出连环画当时在全国各地欣欣向荣的强劲发展势头。[1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