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语境下电视新闻传播理念的人性化转向———从一起出镜记者被打事件的网络再传播谈起
牛光夏(1)
一、一条电视新闻的网络影响力
2009年6月5日,在国内的门户网站新浪网新闻中心的视频新闻里,有一段名为《村主任乱砍树在乡政府大院殴打女记者》的视频引发了网民的热议。这是一条源自齐鲁电视台主打新闻栏目《每日新闻》6月4日节目的新闻《记者采访之后村干部在村里撒泼》,新浪网对这段视频所加注解为:“村主任因不满记者的报道,堵在乡政府门口,在乡政府大院,当着领导的面,对前来采访的女记者恶语相向,甚至动手厮打。”(2)这起事件发生的背景为:山东省在全省开展消灭美国白蛾活动,德州市临邑理合乡牛家村村干部为了完成防治美国白蛾的任务强行把村民的树砍掉,接到一村民的报料后,记者先到该村一村民家里采访,后找到该乡书记了解情况,随后发生了新闻所报道的一幕。
在齐鲁网的网络电视台齐鲁频道《每日新闻》的页面中,《临邑村干部太嚣张当着乡书记打记者》这条视频新闻在“最多点击”排行榜中处于第二位,仅次于《段义和被开除党籍公职罢免全国人大代表职务》(段义和是曾震惊全国的山东省济南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爆炸情妇案的主角,其点击量为75013,但其评论为18条,远低于“记者被打”新闻的评论数569条)。
而该记者则在自己的博客上于6月6日发表了博文《我很气愤》,并在文章中放了一张打人村主任的正面图像和两张两人发生冲突的截图。这篇博文同样引发了大量跟帖对此事进行评论。见表1。
表1 村干部打出镜记者一事的视频和记者博客的网络传播统计表
以上数据统计截止时间均为2009年11月16日,数据依次来源于新浪网、齐鲁网和齐鲁博客网。
除了以上列出的这三个传播渠道外,这一事件在网络上被大量地复制与粘贴,很多网站和博客对这一事件进行转帖或评论。在百度输入“齐鲁电视台女记者德州采访被打”进行搜索,共找到1,130个相关网页。传统电视媒体的电视新闻经由网络媒体的延伸传播,其影响力得以扩大,引起了更为广泛的关注。网络媒体使这一起记者被打事件的传播,突破了齐鲁电视台的《每日新闻》这一城市频道的有限载体。从空间上超越了齐鲁台所在的济南市及山东本省域,引起了全国甚至是世界范围内的网民的关注,从参与评论此事件的网民显示出来的IP地址来看,遍及中国很多省市,还有地址显示为英国和澳大利亚的网友。从时间上来看,网友观看或发表评论可以在他们方便并愿意的任意时刻。可以延时和非同步地收看使新闻不会因为播出时间与观众收视习惯的错位而被淹没。这种可以跨越时空的传播,无疑成为电视新闻延长其生命周期、使传播效果最大化的“救命稻草”,从而克服了电视原有的“线性传播、稍纵即逝”的致命弱点。
二、电视新闻的网络化发展趋势
据《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2.66亿人,较2008年底(2.34亿人)增长13.7%。互联网普及率平稳上升,网民规模持续扩大,使用网络来获得新闻的比率半年内增长了13.7%(表2)。网络视频用户2.22亿,较2008年底净增2,040多万用户(表3),且主要集中在30岁以下的年轻人群,他们选择在网上看电视节目和其他视频节目。此外,手机上网用户中有8%使用手机看电视。(3)
表2 2008年12月—2009年6月网络新闻用户对比
表3 2008年12月—2009年6月网络视频用户对比
由英国著名市场研究公司ICM和英国广播公司共同完成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观看网络电视,普通电视观众人群已经日渐减少。将近3/4的被访者说,和一年前比,他们都花了更多的时间观看网络电视。”(4)
由于网络传播集合了以往所有媒介而又超越了它们,它所具有的跨越时空的全球性,海量信息的无限性,迅速及时的快捷性,囊括文字、图形、音频和视频的形态多样性,以及自由和交互的特征,弥补了传统大众媒体容量有限、无法直接及时反馈和互动的不足。而数字和网络技术使过去那种以物理介质为壁垒的媒介格局被彻底突破,使信息的多通道海量储存和便捷的采集与传送成为可能,为媒体间的融合提供了必要条件。于是传统电视媒体与网络媒体优势互补、融合互动便成为必然的选择。
媒介融合“改变的是传统电视节目的信息集中、线性和高度权威,从社会意义和个体意识而言,则象征着个人多元化视角和去中心化意识的逐渐成熟”(5)。那么在媒介融合的语境下,电视新闻就需要与此前不同的传播理念来适应已然发生的媒介变局,即遵循媒介发展的人性化趋势,进行人性化的转向。
三、电视新闻传播理念的人性化转向
保罗·莱文森被誉为“数字时代的麦克卢汉”,他在麦氏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媒介演化的人性化趋势”(anthropotropic)理论。莱文森从达尔文的自然进化论中得到灵感,他认为技术发展的趋势越来越人性化,人可以对技术进行理性选择,能够主动去选择和改进媒介,最终的结果是使媒介遵循着人性的需求来发展和进步。而任何一种后继的媒介都是对过去某一媒介或其某一先天不足的功能的补救和补偿,以适应人的需求,达到信息传播的最佳效果。
以高度人性化的传播满足受众需求目前正在成为媒介之间竞争的核心要素,这种人性化理念不仅体现在要满足受众较低层次的信息充分获得与使用的需求,更体现在要满足其较高层次的亲身参与、沟通交流的精神与心理需求;不仅要在传播内容的易得与丰富性上满足受众的需求,更要在传播方式的人性化上更好地适应受众,满足人们在传播活动中亲身参与、互动对话、自由选择、个性化定制等需求。
1.由宣讲意识向对话意识转向
网友们是如何看待这起记者被打的媒介事件的呢?笔者对本文篇首提及的电视台出镜记者被打事件的网络评论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基本上网友们的评论可以分为三种意见:第一种是支持出镜记者,认为她为处于弱势的农民伸张正义、履行职责,而村主任素质太低,出手打记者特别是女记者天理不容,并且很多评论从打人村主任的恶霸作风延伸到抨击中国农村普遍存在的村官欺上压下现象;第二种是抨击记者,认为记者没做深入调查,对某些村民的说法偏听偏信,且该记者在新闻采访中表现得缺乏应有的职业素质,居高临下、咄咄逼人;第三种意见则是一种折中的态度,认为村主任打人不对,记者采访方式和语气也存在问题。
表4 新浪网友评论前10页的意见倾向统计
经过笔者的抽样统计(选取新浪网此事件视频后的网友评论的前10页,详见表4),三种意见中,虽然第一种意见所占比例最高,达到59.3%,第二种意见只占27.8%,但在“最热评论”的第一页,排在前六位的全是批评记者的评论。
加上第三种意见即认为打人的村干部和被打的记者双方都存在问题,约有三分之一多(36.1%)的网友认为记者的职业素养有待提高。这一统计结果的确是个让我们电视记者乃至整个新闻界警醒的信号!媒介融合使网络能够把五湖四海观众的意见真实地反馈给我们,业界对此的深刻反省和学界对这一现象的研究都显得十分必要。
自1994年《焦点访谈》开播,电视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开始强化,很多问题一被电视报道和曝光就会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人们看到了电视批评报道的强大威力。其实“我们媒体的权力其实就是行政权力的外化,是行政权力外延的扩大”(6)。这就容易使媒体人产生一种虚妄的假象,认为自己拥有这种威力而滥用这种外化的权力,使不少记者在采访中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给观众和被采访者留下像法官、纪委或监察部门干部的印象。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说,在电视传播中设立主持人或出镜记者的目的,就是为了变大众传播为面对面的拟人际传播,由一个实实在在的人来告诉大家传播者想要传播的内容,增强传播的效果。而人际传播的要义就在于它是具有对话性质的,是互动的、有亲和力的,是把他人当作一个独特个体来进行交流与沟通的。
人类正逐步认识到对话的重要性,“对话具有调整人际关系紧张状态,处理人际危机,解决利益分歧、文化差异、种族冲突,提升人格的力量”(7)。在世界各国的政治异见与经济争端中,在社会的各种人际关系中,对话和交流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对媒体传播来说,“我们有足够的理由认为,对话是一种理想的传播方式,对人类发展健康的传播关系具有越来越重要的精神价值”(8)。而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电视媒体一直处于强势媒体的地位,承担着“喉舌”、“工具”的作用,宣传国家的方针政策、社会主义建设的典型和成就是其核心内容,“宣讲意识”在整个行业中可谓根深蒂固,从新闻播音的“拽大词”、“高八度”、“排比句”的“新华体”语态,到电视新闻采访者与被采访者和观众保持一定距离的高高在上式的不苟言笑,是以传者为中心的单向灌输式传播。而以网络和手机等新媒体的出现给了每个人自由言说的可能,赋予每个人以话语权。他们可以任意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批评权威。他们渴望参与互动。理论上他们每个人可以成为公民记者,有时他们采制的新闻、提供的见解是对传统媒体的必要补充。这与对话理论的理念是十分契合的。所以在这个媒介融合的时代里,正如《连线》杂志总编克里斯·安德森所说:“过去,媒体是演讲,我们创造内容,你来阅读;现在,媒体是一场对话。”美国新闻集团董事长鲁珀特·默多克在对美国报纸编辑协会的演讲中也表示:新闻提供者应停止说教,媒体应该成为“对话的场域”和目的地。电视新闻传播的理念也必须进行彻底的颠覆,实现由宣讲意识向对话意识的转向。这种对话意识不仅要贯穿于内部对话,即记者或主持人与被采访者或嘉宾之间的对话;还应包含于外部对话,即媒体人与潜在的广大受众之间的对话,如通过网络或其他方式的反馈来进行互动交流,通过各种渠道听取意见和建议,以改善电视新闻传播。
而从这一记者被打事件的视频来看,这个年轻的出镜记者言辞犀利,情绪激动,对被采访对象显得缺乏尊重,对乡书记的采访有“逼问”之嫌,故有网友评议曰:“逼得人无从退让,工作本身存在很多需要改进和注意的细节与问题。”在这条新闻中还打上了“村主任在村里撒泼”的字幕,明显带有情绪化的色彩。记者只是事件的客观观察者和记录者,这种带有强烈主观意味的报道是不应该出现在公共媒体里面的。特别是对于批评报道来说,对话意识尤其重要。《新闻调查》出镜记者杨春这样表述过:调查性报道是最能让一个记者感到过瘾,但是同时又最容易让一个记者一逞口舌之利的地方,他应当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一句问话、一句评语,甚至一个手势、一个眼神都能够影响到这个节目的进程和倾向。应该恪守新闻的平衡、公正、真实、客观、全面原则,而不能追求戏剧化的轰动效果。(9)所以一定要给当事人双方以充分辩解的机会,坚持报道的平衡性。同时,记者要善于倾听,保持冷静,在对话中求得事件真相的逐步揭示。
原来的“宣讲”式传播是独白式的,而“单一的声音什么也结束不了,什么也解决不了。两个声音才是生命的最低条件,生存的最低条件”(10)。按照巴赫金的观点,对话就是要求摆脱一种声音的封闭与孤立,寻求多种声音的释放与应答。由于对话所创造的语言是和平而理性的语言,所以“对话能赋予传播新的品质,能使人类传播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2.由传者控制的单向线性传播变为开放互动的非线性传播
电视媒介作为麦氏理论体系中的冷媒介,一开始就是冷的,“电视把我们吸引到街上阴凉的一边,但是它并不具有互动媒介的天然属性……这个媒介刺激了人参与的欲望,但是它又不容许人参与,所以看电视的人产生了一种难以满足的需要———伸手触摸和被人触摸的需要”(11)。但是,传统电视先天就是一个封闭式的、缺乏互动的媒介,而融合后的网络化电视则变成一个开放的、易于实现互动的系统,因为互联网络允许人们在世界上的任何地方即时同步聊天,也可以在任何时候参加非同步性的讨论,并参与到创造信息的活动中去。由于互联网络的去中心化,使人人都有可能成为信息源,于是“每个人都可以是一个没有执照的电视台……未来电视的面貌会逐渐变得像今天的互联网一样,充斥着小规模的信息制作人”(12)。
在这一传媒语境下,传、受权利对等,受众兼具信息接受者和传播者的双重身份,其主动性和话语权力更加彰显。原有的传者本位思想必须让位于受者本位思想,媒体的主要任务是如何促进和利用这种互动,通过各种传播渠道和终端实现与公众之间的信息共享和思想碰撞,通过对话实现舆论引导,通过信息服务实现媒介价值的增值。
3.由同质化的广播转向个性化的自由选择
“未来的数字化生活将是‘随选信息’(on-demand information)的天下。当我们需要信息的时候,我们可以直截了当地要求,或含蓄地暗示。”电视新闻所传播的信息“不再‘推’(push)给消费者,相反,人们(或他们的电脑)将所需要的信息‘拉’(pull)出来”(13)。人们将根据自己的需要,依从自己的愿望,在足够丰富的信息库中任意选择自己的信息。这时的受众,已非原来意义上的被动接受信息、等待信息的靶子击中自己的受众,他们是主动的、富有能动性和建设性的。如果愿意的话,他们也可以变成信息的生产者,加入到传播者的行列里去。
尼葛洛庞蒂强调了个体在数字化时代的独立性和需要的差异性:“在数字化生存的情况下,我就是‘我’,不是人口统计学中的子集”,他疾呼“真正的个人化时代已经来临了”。(14)
网络化电视的新闻传播将由大众传播向高度集中化的窄播转向,建立起对于受众的社会统计意义的把握,进行电视新闻针对不同兴趣族群的最大程度的细分。我们当前所处的web 2.0时代具有受众聚合功能和鲜明的草根性,使每个人可以参与其中,为人们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将来的web 3.0则有更加人性化的人机交互界面,每个人可以按照自己关注的资讯类型、个人的需求和偏好进行设置,保证用户获得更加个性化、精准化的信息而不致迷失于茫茫的信息海洋。
4.由固定时长的有限播出转为深度、广度兼备的多维链接
“在原子的世界里,物理上的限制使人无法同等兼顾深度、广度。”(15)传统电视每个节目都有固定时长的限制,容量有限,且要拨出一定的时长给广告,对于电视新闻节目来,信息的多而广与深而厚很难做到鱼和熊掌兼得,甚至单一的广度和深度也不能达到,只能择其要者而传播,简明、简洁是对电视新闻写作和编辑的一大要求。但是在比特世界里,深度和广度已不成问题,互联网络的特性之一就是能容纳海量信息,广度和深度完全可以做到极限,把信息进行横向扩展和纵向开掘,说广说透,做到“在深度和广度上,将不会再有顾此失彼之憾”(16)。“多告诉我一些(tell me more)”正是网络化电视的十分重要的特性,所以电视新闻传播向超文本和超链接方向发展,延伸广度、挖掘深度是适应这一变化的必然之举,既满足有些人对大信息量的宏观要求,也要满足有些人对细节和深度的追求。
四、结 语
网络影响力这一概念的提出是当前数字和网络技术所催生的媒介变局的结果,一条由一家在全国的影响并不是很大的城市电视台播出的新闻,经由网络延伸传播后,其传播效果得到放大。网络电视台、个人博客、网友评论是其再传播的主要渠道。其中最能体现网络参与、互动、自由特性的是来自四面八方的网友的真实评论。由这条电视新闻在网络上的影响力我们可以推断,在当前媒介融合的语境下,未来的电视必然要和互联网结合,电视新闻传播理念也必然进行人性化的转向,依据保罗·莱文森的媒介人性化理论和马丁·布伯等人的对话理论,媒介融合语境下,电视新闻传播将由宣讲意识向对话意识转向、由同质化的广播转向个性化的自由选择、由传者控制的单向线性传播变为开放互动的非线性传播、由固定时长的有限播出转为深度和广度兼备的无限链接。
当然,在新技术范式带来的融合语境下,传播模式和结构的变局不仅要求传播理念的转变,还要求电视媒体必须对现有的新闻生产模式进行颠覆与重构,对电视新闻的内容进行提升与改进。
【注释】
(1)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博士研究生。
(2)新浪视频http://video.sina.com.cnnewss/v/2009—06—05/105438410.shtml。
(3)《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来源于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http://www.cnnic.cn/uploadfiles/doc/2009/7/16/125040.doc#-Toc235510185.
(4)黄煜池:《2006全球电视业“小”报告》,《新周刊》2007年第8期。
(5)孟建、赵元珂:《媒介融合:粘聚并造就新型的媒介化社会》,《国际新闻界》2006年第7期。
(6)张洁:《转型期的媒体诉求》,《新闻大学》2009年冬季刊,第47页。
(7)王怡红:《人与人的相遇》,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58页。
(8)王怡红:《人与人的相遇》,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58页。
(9)《新闻调查》特别节目《十年记忆》(http://tech.sina.com.cn/m/2006-05-25/1938956976. shtml)。
(10)巴赫金:《陀斯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白春仁、顾亚铃译,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344页。
(11)保罗·莱文森:《数字麦克卢汉》,何道宽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157页。
(12)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胡泳、范海燕译,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第205—206页。
(13)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胡泳、范海燕译,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第192页。
(14)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胡泳、范海燕译,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第193页。
(15)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胡泳、范海燕译,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第87页。
(16)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胡泳、范海燕译,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第86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