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媒体语境下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

新媒体语境下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

时间:2023-04-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中国的媒体在国际上的实力、影响力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媒体相比仍有不少差距;国际思想文化传播的基本形势仍是西强东弱;中国的国际传播依然任重而道远。尤其是当公共危机事件爆发时,主导国际舆论走向的往往不是中国的政府和媒体,而是对中国怀有偏见,甚至敌意的西方媒体。中国媒介与发达国家媒介的差距,归根到底是人才质量上的差距。没有大批高质量的优秀人才,中国媒介就无法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

新媒体语境下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

田智辉(1)

近年来,以网络技术为推动力的各种新媒体层出不穷。媒体技术影响着新闻传播,推进着新闻报道内容的多元化、手段的多样化、报道主体的复杂化。新媒体技术使公众越来越多地加入新闻信息的制作与传播过程,他们将在新闻的发现、细节的描述、背景的开掘、意义的分析等涉及新闻传播的各个环节注入能量。在国际传播过程中也是如此。新媒体的发展为国际传播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同时也为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在新媒体语境下探索适应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措施,是国际传播人才培养高校以及人才需求单位共同面临的课题。

一、新媒体语境对国际传播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新媒体时代,每个人获取信息和提供信息的权利都可以通过媒体技术的途径实现。web 2.0技术所推动的新闻信息的传播进程呈现的形态演进路线是:传统媒体垄断的新闻信息传播将因公众的参与而走向媒体与公众共同运营的新闻信息传播时代。在这样的趋势下,着眼于传统媒体不同形态所做的专业分工,着眼于一则报道、一个版面、一个节目、一家媒体的管理方式,着眼于新闻工作者个体报道技能培养的传统新闻教育体系都必然发生改变。当代中国社会以及媒介生态的深刻转型,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媒体推动下,出现了技术融合、网络融合、内容融合和终端融合。面对各种媒介的融合,在坚持传承与创新的融合基础上,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应该注重更高层面上的融合,深刻认识融合之道,扎实推进国际传播教学创新,以保证国际传播人才教育适应新形势的发展。

目前中国的媒体在国际上的实力、影响力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媒体相比仍有不少差距;国际思想文化传播的基本形势仍是西强东弱;中国的国际传播依然任重而道远。面对全球化的新格局,国际传播工作者更需要拓展国际传播的视野、确立从业者的传媒本体意识,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充分展示我国的良好国际形象,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国际传播中内外有别、外外有别的政策是国家主义价值观的一种体现,是根据国家的利益来调整传播内容、根据国际关系来决定传播内容的做法。新的传播形势对中国媒体在国际传播中应该扮演的角色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国媒体必须转变价值观念,以开阔的视野、开放的胸襟、开明的态度应对,这样才能在国际传播格局中真正产生影响力,让世人倾听中国传媒的声音。

近年来,我国的国际传播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在西方媒体所主导的国际传播面前仍然势单力孤。尤其是当公共危机事件爆发时,主导国际舆论走向的往往不是中国的政府和媒体,而是对中国怀有偏见,甚至敌意的西方媒体。要从根本上引领中国主题的国际报道,提升中国国际形象,就要大力加强和改善对外报道,让世界更加真实地了解和平发展中的中国,更清晰地听到中国发出的声音。政府部门要学会积极应对国际媒体和国外公众,预防突发危机事件造成的负面影响,有效化解国际舆论对我国的误解和敌意。“要在这些方面实现突破,就必须造就一大批具有一流的外语能力,同时又掌握了说服策略和跨文化传播技巧,通晓国际媒体运作规律的国际传播人才,特别是能够积极应对公共危机的国际媒体的危机管理人才。”(2)

随着中国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大幅提高,我国媒体的国际竞争力也在明显提高,国际社会越来越重视我国主流媒体。但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就目前而言,“我们与西方强势媒体相比,无论是新闻采集能力、传播能力、辐射能力、技术装备能力,还是重大新闻的自采率、首发率、落地率和国际化人才等,都有相当大的差距。”(3)就突发事件报道而言,也有许多需要加强和改进的地方。重大突发事件报道是对一个媒体特别是国际一流媒体综合实力、把握能力、快速反应能力、报道观念和人才队伍的重大考验。能经受住这种考验,并在考验中提升,我们的国际影响力自然就会提升。

中国媒介与发达国家媒介的差距,归根到底是人才质量上的差距。没有大批高质量的优秀人才,中国媒介就无法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当前,必须根据媒介全球化的需要,着手制定和实施人才战略,重点培养紧缺型媒介人才:既精通外语又具备传媒素养,掌握现代传播技术的复合型高级人才;适应国际竞争需要和能够参与解决国际争端的高级媒介管理人才。

二、复合型、专业化———国际传播人才的目标

要进一步加强我国重点媒体对国家形象的报道,具体而言,就是要加强重点媒体的硬件建设,建立覆盖全球的新闻网络和传播渠道,培育一支专业的、具有国际化视野的新闻报道队伍。只有这样,才能在重大国内和国际传播事件报道上有我们的声音,表明我们的立场,才能掌握主动权。为开创国际传播工作新局面提供有力保障,就必须努力造就一支复合型的、专业性强的国际传播人才队伍。

复合型人才就是多能人才。传媒的复合型人才包括知识复合、能力复合、思维复合等多种要素,他们应当具有较强的适应当今社会政治变革、学科交叉、知识融合、技术集成等的能力。他们应该善于把握政治规律、市场规律和传媒的一般规律。在信息技术时代,传媒的人才应具有不断发展的知识结构,包括:专业知识,即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和编辑学专业知识;知识面,即走出狭小的专业领域,具有比较宽阔的知识面,对邻近学科和交叉学科有相当的了解,尽力做到博览、多记、深思,避免成为学科综合化发展中的门外汉;还要有较强的文字功底和传媒业务知识,具备较好的经营意识和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融会贯通的意识。

传媒复合型人才的根本特质在于创新。传媒人才的主体创新是基础,主体创新要求传媒工作者必须树立高度的责任意识、不懈的创造思维,做到持续创新。通过创新,理性思考传媒的发展趋势,并推进思想成果与传媒实践的有机结合,促进传媒事业的科学、和谐发展。在人才方面,中央电视台提出了“新世纪人才工程”,把培养适应于国际传播的人才作为央视的发展战略,即“人才强台,人才兴台”战略。中央电视台“1131”工程,即从2006年到2010年,在“十一五”期间,培养100名具有现代管理能力的优秀中、高层管理人才,100名熟悉市场运作规律的优秀经营管理人才,300名精通电视技术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和1000名国内一流的编辑、记者和播音员、主持人,并打造一批品牌播音员、名主持、名记者、名编辑,也就是要拥有国际大台管理能力的管理专家、经营专家和技术专家,建设一支高素质、创新的复合型专业队伍。

同时,还应注重培养专业型的人才。传媒的胜负中,内容的影响力仍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媒体分众化、精细化的发展对新闻传播专业人才的需求非常突出。这要求进一步加强新闻传播教育的专业化和知识化。

从新媒体发展来看,我国与西方仍有相当大的差距。世界各国都把互联网作为提高国际传播能力、扩大国家影响力、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手段和有效载体,采取各种措施谋求优势地位,扩大在网络空间的影响,抢占文化传播的制高点。提高国际传播能力,是顺应世界传媒发展趋势,实现我国媒体跨越式发展的需要;是更好地让国际社会了解中国、认识中国,向世界展示中国的需要;是积极参与国际文化竞争,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需要;是打破西方舆论垄断,促进世界信息传播秩序更加公正合理的需要。

新技术把新闻教育体系中沿用多年的传统术语变成了需要被重新定义的新词汇,如何更新和完善新闻教育的学科建设使其适应时代的需要,是摆在我们每个新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共同的课题。

由于国际传播涉及国际政治,它常常被意识形态化。但它同时也是世界各国人民交往中不可缺乏的一环,有着超越意识形态的一面。因此,国际传播中的价值立场难免发生冲突。当然,媒介的价值立场受很多因素的制约,如媒介与政治的关系、媒介的经营管理体制、国家传统文化对媒介的不同要求和认识。媒体在国际传播中的价值立场大致包括国家价值、商业价值、新闻价值、社会价值等几个方面。舆论学创始人李普曼说:“正如我们按照自己的准则进行自我调整一样,我们也会按照那些准则去调整我们所看到的事实。从理性角度来看,事实对于我们的是非观而言是中立的。但实际上,我们的准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们应当了解什么以及如何了解。”(4)国际传播的目的是要让世界了解中国,我们应该克服泛政治化,找到人类共同的接受点,营造有利于和平建设的国际舆论环境,进而争取国际的帮助和合作。僵化的传播模式已经不适应今天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传播工作方式。从事国际传播的人才需要具有国际传播视野,必须懂得西方文化,熟悉西方人的心理特征,了解与西方文化进行对话的方法和路径,并能全面熟悉媒介竞争的环境,了解国际媒介竞争的趋势和方略,设计与西方传媒竞争的方法。遵循国外受众思维方式和认知模式,运用国际通用的手段和外国公众易于接受的语言,增强国际传播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努力使服务目标对象和中国视点传播相结合,在全球化、信息化条件下不断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我们要有‘神入’或替他人设想的能力,才能充分理解信息的意义,事实上,为了达到有效传播的目的,送出信息的人也必须能够为收受信息的人设想。”(5)

三、建立创新的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机制

在国际化新闻人才培养上,国家有关部门已经有所动作。国家有关部门决定用三年时间培养一百多名驻外记者,由国内的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六所大学专门成立国际新闻硕士专业来分担这项任务。这些学生全部通过大学英语六级,有的甚至通过英语专业八级,课程安排中有很多是由外国专家进行英文授课,最后一个学期将在驻外中央媒体实习。

国际传播要靠人才来支撑。要做好国际传播,不但要有一批高水平的中文编辑记者,还需要有一大批能够用英语或其他外语熟练地进行写作和翻译的人才,他们既懂政策,又熟悉两种文化,且能熟练地运用两种文化和文字。国际传播不是一般外语院校的毕业生能胜任的,经过专门的培训才能担当重任。国际传播的“翻译工作”,由于要逾越文化差异的障碍,大多具有“深加工”的特色,不同于一般的翻译。现在的新闻学院和翻译学院在培养这类人才的课程设置方面,还远远不能满足当前国际传播大发展的需要。从事国际传播还要有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没有非常健康的身体,做不好国际传播。

在国际传播的教与行方面,搞教学和做媒体的人可以岗位互换,新闻院校的老师可以到媒体去工作一段时间,积累更多的实践经验,新闻院系可以多请有从业经验的人传道授业。要有大视野,要把整个新闻教学放在信息革命及人类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之下,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都要尽可能适应信息革命及社会发展这个大趋势。鼓励新闻院系学生读双学位,以掌握除新闻外的专业知识,这样的复合型新闻人才会更受媒体的器重。

培养国际传播人才的高校应与有关国际传播机构联合。中国传媒大学通过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新闻单位共建研究中心,共同加强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中国日报社与北京外国语大学签约共建,将在人才培养、共同开发特色课程等方面展开一系列合作,全力为我国外宣事业培养和输送人才。双方将展开全方位的合作,除确定互为各自人才培养及培训基地外,还将在国家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大框架下推出“中国日报特色课程”,由中国日报社派出资深采编及经营专家团队,根据课程需求,就国际时事、社会热点、新闻采编、媒体经营、新媒体发展等相关专题设计课程,融合媒体实践与学校理论需求,为北外学生授课。北京外国语大学与中国日报社的密切合作契合了国家关于加快国际传播能力人才培养的战略举措。

“传媒人才应塑造持之以恒的创新思维,创新思维决定着传媒主体意识的高低。”(6)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计算机等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传媒的生产方式。随着对外文化交往日益频繁,传媒人才的信息技术和外语技能,能发挥如虎添翼的作用。上海外国语大学根据国际传播人才需求的特点,设计了国际化传播人才的素质和能力指标,建构国际化传播人才素质和能力指标体系,将国际化传播人才的素质结构分为五个维度,将其能力结构分为四个维度,每个维度进一步细化为若干指标,形成国际化传播人才素质和能力指标体系。为使学生参与实践报道,2008年10月28日上海外国语大学组织学生参加“美国大选采访团”,到美国俄亥俄州克里夫兰市开展为期两周的“美国大选”采访活动。学生通过在美国的实战演练,增强了跨文化传播能力,加深了对国际事务的认识和理解。

总之,在新媒体语境下,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应该与时俱进。通过掌握先进的媒体技术、新的采访技巧,在新的培养理念下,更多适应社会需要的复合型的、专业的国际传播人才队伍将应运而生。

【注释】

(1)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

(2)郝平:《培养专业人才,应对“国际媒体危机”》,《对外传播》2008年第5期。

(3)周锡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报道中的国际话语权问题》,《中国记者》2009年第7期。

(4)[美]约瑟夫·斯特劳巴哈、罗伯特·拉罗斯:《今日媒介:信息时代的传播媒介》,熊澄宇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9页。

(5)汪淇:《文化与传播》,台湾三民书局1983年版,第142页。

(6)杨树弘:《传媒人才的复合型历练》,《出版视野》2008年第1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