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声音符号的表意
(一)同期声
1.选用信息丰富的同期声
同期声的运用要有目的性。根据节目需要,选取能够传达丰富的现场信息、情况的同期声。其信息量、价值量越大,对观众就越有吸引力。因此,记者在采访时要尽可能地引导被采访者谈得透彻、深刻,谈到“点子”上。此外,采访者的语言能力也会影响到同期声的效果。新闻工作中面对的被采访者,有的善于表达,口若悬河;有的却言词顿挫、无法连贯。因此在实际的操作中,在不改变原意的情况下,将同期声拼接便成为常用手段,以此提高同期声的语态流畅和信息含量。
2.选用质量高的同期声
同期声的质量高低与采录现场的环境有着很大的关系,在采访时现场的背景音尤其要留意,如街头嘈杂的喧闹声、建筑工地刺耳的施工声等声音,在与主题没有关联时,会成为传播过程中的噪音,喧宾夺主。笔者在新闻采访中就遇到过类似的问题,时逢夏天,笔者在采访时将地点选在了大树下,采访结束后听同期声时,才发现现场知了的叫声非常尖利,严重影响了同期声的质量,这也使得最后该节目的成片效果大打折扣。
3.把握同期声的时长
电视新闻的篇幅有限,不可能也不容许使用大段的同期声,在实践中有的记者不顾片子需要,习惯性地采用大段同期声,既拉长了新闻片的篇幅,又降低了新闻的信息含量,得不偿失。同期声过长也会造成节奏的拖沓,从人们的听觉来说,过长的同期声容易使人感到单调疲劳,声音的节奏只有富于变化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4.减少重复信息
由于采录的同期多为口头语,所以语意重复情况比较突出,在选择同期声时应尽量选用简洁而最富表现力的语言,避免多次选用同意语句,以免增加同期时长,造成信息重复。
5.按需选择同期声
同期声的运用要针对内容需要,不可盲目乱用。像动态消息中,同期声的运用要求能烘托报道现场的真实氛围;人物专题中,同期声最主要的是能准确、生动地传递人物形象、性格特征。不同的新闻形式、新闻内容对于同期声的要求会有变化,这需要综合考虑解说、画面等因素。总之,同期声不能“为用而用”,这只会造成同期声的形式主义,增加冗余信息。
(二)解说语
1.解说要交代新闻要素和基本事实
由于电视的视觉化限制,使得一些复杂的内容无法通过画面在有限的时间内展示出来,解说语则有解释、深化、概括的作用,弥补了画面的缺陷。解说语要根据解说对象的特点,交代清楚新闻的主要要素及基本的情况。如2010年3月30日山东卫视《早新闻》播出一则有关“莫斯科地铁爆炸事故”的新闻《两女人弹制造38人遇难》,开始的解说词这样写道:“当地时间7时52分,北京时间11时52分,一列地铁列车在行驶到莫斯科市中心的卢比扬卡地铁站时,第二节车厢突然发生爆炸。相隔大约40分钟之后,另外一列列车在文化公园站也发生爆炸。初步调查显示,两起爆炸都是女性自杀式袭击者实施的,爆炸装置可能存放在自杀式袭击者身上,爆炸威力大约相当于3公斤的TNT炸药,目前大多数伤者的伤势非常严重。”爆炸发生的时间、地点、具体的事实这些信息均通过解说词,清晰地呈现给观众。尤其在短新闻中,解说的效用更加突出。
值得注意的是,解说语应有明确的主题,突出重点、抓住事物的关键,而非眉毛胡子一把抓,刻意求全。解说还应补充和增加解说对象的相关信息,使读者接受到画面和实物本身无法传递和难以表达的含义。
2.解说语要准确、客观
西方学者主张以公正的、超然的、不含成见的态度,准确地报道新闻,这种观点同样适用于解说词写作。但在新闻解说词的撰写中,记者们往往会不自觉地把具体事实概念化,甚至在解说词中经常出现一些套路化的语言模式。
著名剧作家沙叶新曾对某些新闻套路做了这样的描述:“会议没有不隆重的,闭幕没有不胜利的;讲话没有不重要的,鼓掌没有不热烈的;决议没有不通过的,人心没有不振奋的;接见没有不亲自的,看望没有不亲切的;班子没有不团结的,群众没有不满意的;效率没有不显著的,成就没有不巨大的;抗洪没有不英勇的,抢救没有不及时的;美国人民没有不友好的,前总统没有不是老朋友的……这些八股有多少真实性?恐怕记者们自己也不相信”,反映出目前新闻业内模式化、概念化的倾向是十分普遍的。
3.解说语要通俗、形象
解说语作用于人们的听觉,因此要注意用语的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在用词造句上要符合人们的日常说话习惯,尽量避免晦涩生僻的词句和音同字不同、容易引起歧义的词语,要求字音响亮和谐,让观众听得懂,才有可能愿意听。
解说词要有画面感,语言的运用要做到生动、具体、形象,才能让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新闻内容。解说词不但要求内容准确,表达准确,同时要求和画面形象吻合,否则会产生风马牛不相及的结果,也就是声画脱节。
4.解说语避免与同期声内容雷同
解说要尽量避免与同期声内容重复,除非因主题需要作为强化某种信息、情感的手段使用。重复的信息对于新闻来说是一种浪费,多此一举,没有必要存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