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自我封闭,外力推动,违背系统的发展观
系统的结构是系统的根本,结构从何而来?从系统论的自组织理论看来,系统是在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环境中形成的耗散结构。对于现代电视产业系统来说,它是在远离计划控制体系的条件下,由充分的市场竞争环境而产生出的最佳生存结构方式和电视资源配置方式。这给我们三点启示:
1.系统的条件观
系统的产生与发展是有条件的,现代电视产业系统要真正建立和规范运转,就必须使广电行业走出长期的自我封闭状态。应向业外资本适度开放,引入竞争,远离计划体制的“平衡态”附近,解除不必要的行政束缚,培育电视法人企业,允许要素资源自由流动,培育良好的市场环境。通过开放来搞活,进而壮大、提高,这是必然的发展道路。
2.系统的动力观
系统发展的动力是自组织的、内生的,它不是从外人为强加和移植的,内生成长优于外在“输血”。从扶贫、教育、企业成长、科技创新等诸多正反案例,反映出的“越扶越贫”、“包办长不大”的现象都说明这个道理。现在电视系统的各项改革工作,许多都是由政府来推动,如人事改革、分配改革、组织改革、财务改革、经营改革、频道改革、数字技术、集团组建等等,就像搞运动一样,上面发动,下面执行,原则口号多,但实际成效小。因此,政府不能越俎代庖,干预电视业务运作。政府应该真正做到去引导市场、规范市场,构建“物竞天择”的环境,让市场来“逼迫”传媒组织,让电视台自己有压力和动力去积极创新,求生存求发展。
3.系统的过程观
系统结构的建立和完善是有一个过程的,一切组分之间相互作用的效果只有在过程中才能表现出来,系统结构也在过程中进行调整和演化。系统存在的初始条件和运动过程会影响到系统的结构发展。当前扭曲的传媒组织制度对应于扭曲的传媒产业结构环境,这在社会经济体制转型时期难以避免。一套新的制度要让人理解、认同、熟悉到自觉运用需要一定的时间,就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传媒体系的建立,也是要经过一个发展过程才成熟的。因此不能急于求成,一蹴而就。从混沌到有序的自组织过程中,调整、适应、完善乃至“交学费”都属于“成长的烦恼”,是必要的付出。成长过程不仅带来结果,还带来成长力。当然,也不能放任不管,但缩短成长周期的最好办法是强化市场竞争的压力。
总之,成长于新旧体制交叉过渡时期的中国电视业,受到改革开放与旧有宣传体制的双重影响。中国电视发展的关键已经不再是电视技术或电视人才、电视节目问题,而是传统宣传管理体制的变革能否迅速解放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所代表的巨大生产力。此外,行业垄断阻止着社会资本的进入,有可能贻误电视业跨越式发展契机,造成中国电视业经营管理、技术更新和节目创新与国际水平的更大的落差。因此,必须从系统思维高度出发,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立足整体、调整结构、适度开放、打破垄断、激发活力,推进中国电视产业的快速成长。
【注释】
[1]孙正一、农秋蓓、柳婷婷:《我国新闻媒体资本运营情况初探》,载《新闻记者》,2001年第4、5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