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呈现而非评述

呈现而非评述

时间:2023-04-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 态度:呈现而非评述由于“英语节目主持人”是以“英语节目主持人中心制”理念来进行节目的制作与播放的,所以,其职业特点之一就是要达到“自采自编自播”的要求。

一 态度:呈现而非评述

由于“英语节目主持人”是以“英语节目主持人中心制”理念来进行节目的制作与播放的,所以,其职业特点之一就是要达到“自采自编自播”的要求。这一要求主要是基于在当今“媒体传播全球化”形势的考虑基础之上的,以非母语英语为播放语言的节目自然就是属于“跨文化传播”分类的。而对于在这一传播过程中需要把握的最关键点是洞悉异域受众群的接受心理及他们所处的文化价值体系。

正是这一点,就要求“英语节目主持人”这一从业群体具有一种有别于以母语制作、播放给本土受众群的节目的态度来处理自采素材,从而形成既能有效传播所涉题材,又能尽可能地使异域受众群体以平衡而理解的心态接受节目内容。根据笔者在国内外的工作经验,只有当节目以主持人个人主导的方式呈现于异域受众面前时,跨文化传播效果大多才是积极的、传播目的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然而,通过“自采自编自播”制作播放的节目要达到“呈现而非评述”态度,对于节目的主导——“英语节目主持人”的个人素质要求就会很高,尽管在以上的小节里这一点已做了分析,但是,笔者认为还是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化,因为这一个人素质涉及到弗兰·莫洛伊及海伦娜·詹森(Molloy,F.& Janson,H.,2004,第10页)指出的“责任与公正”。他们这样强调道:

你也需要能够对那些有可能令人们感到难过的题材的撰写及理解负全权的个人责任。有时人们会因为不同意你的视角而遗憾、气愤,或者因为他们想让你对他们的故事提供更多惹人注目的事物。

You also need to be able to take personal responsibility for what you write and understand that it may well upset people.Sometimes people will be upset because they wanted you to give their story more prominence.

涉及到节目所呈现给受众的“视角”问题,可以说是整档节目的核心所在。尽管所播放的节目是以“英语节目主持人中心制”理念完成的,受众感受到节目的视角来自于节目主导人个人,但是,实际上是以制作节目的节目组的“集体理念”来完成的。这样,作为既主导节目也主导节目组的“英语节目主持人”而言,就必须考虑到容易引起异域受众群因“视角”而对所接收的节目产生反感、拒绝或愤怒的心态的因素。弗兰·莫洛伊及海伦娜·詹森(Molloy,F.& Janson,H.,2004)提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无道德式评判

在对外播放的节目里,最敏感的部分不是以多大的比例来传播“英语节目主持人”本土文化主题,而是以怎样的方式和口吻来介绍有关异域文化的话题及议题。尤其是在介绍异域文化的风俗、习惯及社会关系时,就会显得极为敏感。其中的“度”如何把握,就涉及到了对“职业道德”与“新闻业”关系的理解。有关这一问题,尽管在传媒领域已经有很多职业符码(code)在规范、制约着报道的尺度,但是,对于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节目主导来说,遭遇矛盾化的处境还是很普遍的。面对这一困境,英国的安德鲁·贝尔西及鲁思·查德威克(Belsey,A.& Chadwick R.,2003,第9页)是这样解释的:

……更多的努力还是付诸于在引导的职业符码方面划出一条清晰的分界线,这是针对那些必须面对不同的伦理道德问题困境的个体记者而言的,他们必须做出道德的选择。没有适合每一种状况的职业密码可以被期待。

[…]much effort is put into drawing clear lines in a code of conduct,it is the individual journalist who will come face to face with very difficult ethical dilemmas,and have to make moral choices.No code can anticipate every situation.

可见,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每一位节目主导者所遇到的与职业伦理道德紧密相连的困境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个体节目主导者自身的解决之道了。然而,由于节目主导者本身对职业的极大投入,为了达到完全“客观”的境界,还是会对所聚焦的当事人的隐私形成触犯。尤其是在如何对公众人物的深度报道方面。以下有关发生在1998年的媒体极大曝光状态下的“克林顿性丑闻”当事人之一的莫尼卡·莱温斯基事发后当时的1998年在接受英国国家电视台4频道的记者昭恩斯诺专访时,对媒体报道处理的感触。

个案-1:还一个真实的莫尼卡·莱温斯基

这是一个被英国国家电视台4频道称为极具新闻价值的独家专访,题目为《莫尼卡·莱温斯基:她自己的讲述》,收视率极高。这档节目的版权出卖费也成为一笔相当可观的交易,对其他媒体传播机构,包括西方其他国家的媒体传播机构都很具诱惑力。这一档节目就是在这一背景下走进瑞典受众的生活当中的,于是,笔者获得了这一节目的完整录像。节目的时长为五十分钟。采访者的职业素质带来的沉稳而又尖锐的风格的确让受众几乎是摒住呼吸等待着受访者的回应;而出乎受众意料的,眼前的莫尼卡·莱温斯基颇显大气、庄重、沉静,面对采访者的问题有问有答,充满了智慧,几乎令受众忘记了她的实际年龄。关于她接受这一专访前经历了如“心理医生的帮助”之类的传言也是充斥于耳。但是,这一专访确实令很多受众改变了从事发至看到这一专访前的一年里建立的对莫尼卡·莱温斯基的印象。

不能不说,与另一当事人——堂堂的美国总统相比,更多的人当时是矛头直指莫尼卡·莱温斯基的。而且,几乎到了对她人格的任意妖魔化的程度。造成这一状态的就如同采访者与受访者在下面触及的那样(笔者根据节目录像带整理并翻译):

……斯诺:

那是一个在世界彻底发现莫尼卡·莱温斯基与美国总统发生了罗曼史的事实并对其迅速追逐的日子。我的意思是,我是那些从欧洲飞来报道整个事件及守候在白宫草坪上的那些人之一,你就像是水门事件中的犯人。观看那些图片和收听那些关于一个叫做莫尼卡·莱温斯基的人的故事。

Snow:Thiswas the day that was so quickly chased by the total discovery in the world thatMonica Lewinsky has had a fair with the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And Imean I was one of the people who came to fly over here fromEurope to cover the event and remained at theWhite House lawn and you were a prisoner in theWatergate.Watching pictures and listening to stories about a person who appeared to be Monica Lewinsky.

莱温斯基:

人们没有认识到在那个莫尼卡·莱温斯基的名字之后有一个活生生的人,并且在那个人背后有一个家庭。对于我们所有人来说那是一个经历。我们家庭成员经常开玩笑,我们就像进行奥林匹克运动比赛一样往电视机上扔东西,或者挥舞着报纸,人们在屋里就只是叫喊着。那是恐惧的。在媒体传播中我们所有人都已经被诽谤了,并且被当做无价值的东西。

Lewinsky:People didn't realized thatbehind the nameMonica Lewinsky there was a person,and behind that person there was a family.And thiswas the experience for all of us.We've often joked that my family,we'vemade an Olympic sports throwing things on the TV or whipping the newspapers,just screaming,people who are in the room.It's horrified.We've all been maligned and trashed in themedia.

……

这一个案所展现的当事人的感受给我们以更深刻的启示,即:新闻业中的“揭示真相”一说是值得反思的。关于这一点,安德鲁·贝尔西及鲁思·查德威克(Belsey,A.& Chadwick R.,2003,第19页)这样陈述道:

去成为一位愤世嫉俗的记者,就是去深信当今新闻业中的“讲述真相”是一个伪装,并且这方面普遍地被追求只是为了狭隘的自我兴趣的目的。……愤世嫉俗的态度是寄于对一种分享的理念的接受,这一理念就是对当今新闻业的结束,就是真正去讲述真相。

To be a cynical journalist is to believe that truth—telling in journalismis a shamand that the practice is universally pursued for narrow self-interested aims.…The cynicismis parasitic on the acceptance of ashared view that then end of journalismis truth—telling.

显而易见,这样看似“讲述真相”的现实已存在于媒体传播相当发达的“西方”,这也是我们对今天“西方”媒体传播业中的职业道德水准打上一个不可或缺的问号的原因。莫尼卡·莱温斯基的经历还不足以展示这一问号所需的答案吗?因此,当所制作播放的节目涉及到某一文化或某一非本土人士时,有关对外播放目的与媒体传播职业道德的关系必须清楚指导整个制作过程。如果仅仅以个体节目主导人的热情来引导制作的话,对所涉议题的素材处理就会有发生道德评判的倾向。

(二)显真诚化的自我

既然对外所播放的节目是以体现“英语节目主持人”个人特点及视野的方式同异域受众群见面的,那么,体现节目整体风格及定位的节目主导在节目中的每一秒钟的出像都是需要出于“真诚”这个立足点的。不论是本土受众群还是异域受众群都会愤怒和拒绝的是“歪曲”及“以自我本土文化为中心”的倾向化评论,而不会反感和排斥建立于真诚之上的“误解”与“天真”。所以,当节目涉及到某一异域文化时,最简单、最客观、最真诚的处理方式,就是要请到这一文化的本土成员或专家为嘉宾,从而以一位外来学习者的姿态与受众群见面。

个案-2:谦卑的回报

瑞典国家电视台频道1(SVT-1)曾经有一档名为《多彩板》(Mosaic)的周播栏目,这一栏目主要聚焦瑞典的移民生活现状及异域文化特点、风格。整个节目时长三十分钟,以纪实风格展开所涉主题。在前二十到二十五分钟以纪实风格展示所涉主题时,所有手法就是百分之百地“呈现”现实存在,但对于受众而言最为关键的是最后五到十分钟的评述、理解部分。这一节目在处理此部分时,就是直接邀请节目所涉文化的本土人士或专家到演播间与主持人面对面地进行对话。这时的主持人将自己完全放到一个外来学习者的位置而提出问题,并以绝对真诚的态度向被邀嘉宾请教。

虽然瑞典移民来自一百多个国家,这个栏目在几年间所涉及的异域文化及移民问题各种各样、纷繁复杂,但是,来自不同种族与文化价值体系、宗教信仰的受众群没有因为节目所涉主题而被激怒过。反而,栏目备受关注,因为它已成为联系与帮助沟通不同文化的桥梁与渠道。通过这样的效应,使得众多的少数民族在瑞典能够和平相处。

这一个案对于主导对外播放的“英语节目主持人”来说,应该是不无启发意义的,更为深刻的是如何以屏幕画面来展示“英语节目主持人”的“真诚”。

(三)表明朗的动机

既然是制作对外播放的广播电视节目,那就要求节目的主导“英语节目主持人”通过节目的内容来向异域受众告知之所以聚焦某一文化的“动机”,因为,明朗的节目制作动机可以将存在于节目制作播放人与受众群间的心理距离缩短。当受众在屏幕或收音机里看到、听到一条有关自身本土文化的信息报道时,所倾注的注意力是无法用语言来解释的。然而,接收的第一反应是:发生了什么?为什么这条消息被关注、被报道?其报道的动机是什么?这样的反应在接收一般的“硬新闻”报道时并不明显,而在涉及到有关文化、社会及宗教信仰的“软新闻”深度报道时,其反应的强烈度就只有身处彼时彼境的接收者可以理解了。笔者在此介绍个案3,是笔者源于在海外的亲身经历。

个案-3:媒体传播产品为谁而播?

1997年秋天,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周播栏目《驻外记者》(Correspondent)中连续两周以上下两集(每集45分钟)的方式播出有关当今中国大陆已经形成的高低收入分化的社会形势。节目以纪录片的形式、由采访者主导整个节目以访问的形式聚焦处于两种职业的家庭生活及经济状况。虽然所聚焦的贫富问题在大陆日显突出,但是通过电视屏幕的聚焦就显得很严重,似乎给受众的感觉就只有处于这样两个极端的社会阶层,而淡化了处于绝大多数的中产阶层。

这样的节目处理一向是英国广播公司(BBC)聚焦有关中国大陆社会议题的方式。当这档节目被录下后为留瑞的中国留学生及学者播放后,引发的反响是一致的,那就是:节目的视角及处理方式是极端的、夸张的,制作动机对于不了解中国本土的受众而言是不明朗的,即:播放效果是令西方受众质疑并否定当今中国大陆进行的经济改革。当时的播出背景正好是由英国的环境学研究员莱斯特·布朗(Lester Brown)所写的题为《谁来养活中国?》(WhoWill Feed China?)一书在西方盛行的时候。

表1.1:国家:年消费/人(摘自:“谁来养活中国”第45页)

img1

以上表1.1可以提供给我们很多的思考。从媒体传播效应的角度来看,我们会发现,中国的饮食消费结构与水平与西方国家不能同日而语。的确,如果拥有十三亿人口的中国饮食结构都如表格中显示的美国、意大利那般,我们无法预测地球是否有能力养活全世界的人口。但事实是,西方在担心中国人是否要向他们学习的同时,并没有改变他们的饮食结构与消费习惯。其中的潜台词就是:如果中国人向我们一样消费的话,那么,我们的生活就要受到威胁,中国就要与我们争食。这就是此书之所以在西方受到欢迎的原因!

尽管这本书中不乏科学研究的理论预测价值,但是,在以意识形态为定位的西方读者心目中,这本书将他们对中国的愤恨情绪进一步煽起,因为它将“中国威胁论”推倒了理论化的高度。这样明晰的观点只是来自于在瑞典留学及研究的中国籍学人们,毕竟他们出于观察和分析全球形势的前沿,思维缜密、观察敏锐。

然而,对于一般的西方受众而言,其接收效应就是英国广播公司(BCC)所期待的了,因为这一受众群并没有了解真实中国的渠道,况且在他们的头脑中中国大陆已经成为一个符号化的存在。这样的节目报道只能加强这一符号化的效应,放大曲解的诠释,他们对一般受众群的节目制作风格就是以极其偏狭选择的,看似真实的存在来烘托其不直接表明的动机。

可见,在涉及异域文化议题时的节目制作播放动机,不仅体现传媒机构的态度,而且体现节目的导向问题。如果播放、制作动机不明朗,那么,只能引起所涉文化受众群的不满、愤怒和仇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