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原始形态的农业新闻传播

原始形态的农业新闻传播

时间:2023-04-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原始形态的农业新闻传播新闻产生于人类沟通情况的需要,但由于原始社会不具备真正意义的媒介,因此,此时的信息传播还不能叫做新闻。原始形态的农业“新闻”传播,不仅提高了原始人的创造力,而且在流传中把氏族部落联合成整体,提高了人类的生存能力,创造了人类社会。

第一节 原始形态的农业新闻传播

新闻产生于人类沟通情况的需要,但由于原始社会不具备真正意义的媒介,因此,此时的信息传播还不能叫做新闻。到人类有了方位和时间的观念时,口头告知的内容才可称为信息传播。在报刊诞生之前,种种类似新闻的口头符号和文字信息乃是新闻的雏形。原始社会的主要生产活动与动植物直接相关,因此原始社会的新闻活动也是“原始形态的农业新闻传播活动”。

一、原始农业活动的农业新闻

原始信息依据口耳代代相传,无文献记载,我们只能运用考古学、人类学、民俗学、神话学、农学等方面的知识,推想原始人的农业新闻活动。

原始人的生活环境十分险恶,随时受到自然灾害和野兽的袭击,求生存、求温饱是他们生活的最根本目的。新闻学家萨空了推测,在远古时期的原始部落,恶劣的自然环境严重地威胁着人的生存,“第一个发现熊的人,侥幸未被熊吃掉,不论是为了警告趋避,或是为了纠合除凶,一定要去报告其他的人类”。没有语言之前,便用手势报告——我们的文化,也就由此产生。(2)萨空了的推测可能就是最早的原始农业新闻大致的概貌。而后当原始人观察到石头磨尖可以狩猎,钻木可以生火,粘土可以烧成陶器,种子撒在地上会发芽,动物可以被驯化,他们就会以极大的喜悦来口传耳闻,这些都是原始的农业新闻。据《拾遗记》记载,一天,一只周身通红的鸟儿,衔着一棵五彩九穗谷,飞在天空,掠过神农氏的头顶时,九穗谷掉在地上,神农氏见了,拾起来埋在了土壤里,后来竟长成一片。他把谷穗在手里揉搓后放在嘴里,感到很好吃。于是他教人割掉野草,用斧头、锄头、耒耜等生产工具,开垦土地,种起了谷子。从现代新闻的角度看,神农氏是种植新闻的“始祖”,他发现并传播了首条种植新闻,并产生了积极的效果。可见,原始“新闻”通常是原始人的新发明、新发现、新经验,后来这些新发明、发现、经验演化成各种神话和传说代代相传。例如,中国就有“神农氏尝百草”、“燧人氏钻木取火”、“有巢氏居巢穴”等传说。据《汉魏丛书》记载:

有巢氏生太古之先,觉识于天地草木虫鱼鸟兽,俾人居巢穴。积鸟兽之肉、聚草木之实。天下九头咸归。有巢,始君也。动止群群相聚,而尊事之。

燧人氏,有巢子也。生出神灵,教人炮食,钻木取火,天下生灵尊事之。

这段传说记录了原始人对“俾人居巢穴”、“教人炮食”、聚而听教的事实,一传十、十传百,有巢氏和燧人氏的发明传遍天下。这种发现或发明是极其艰难的,其“新闻”传播是缓慢的。“神农氏尝百草,一日遇七十毒”的神话传说,就反映了这个过程的艰难和充满风险。

新闻传播与社会发展紧密相关,它们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具有内在的发展逻辑。在这种逻辑的推动下,农业新闻传播和原始社会缓慢向前发展。距今约1万年前,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由狩猎和原始采集向农业生产过渡,这首先发生在巴勒斯坦和尼罗河领域。大约在10000年至7000年前,中国和亚洲东部出现野生植物中选种“五谷”。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前后,欧洲也出现了种植业。随着古人类的迁徙,他们不断地把粮食品种和陶器及其它农业生产工具传到新的地区,带动了农业新闻的流通。即使到了中世纪末,人们还要借助口语新闻把先进的农业技术传到另一个半球。比如玉米起始于美洲,后来传到亚洲和欧洲,水稻最先在印度支那半岛种植,渐渐传到欧洲、美洲。这些传播都是通过口语新闻实现的,人们边介绍、边种植,示范和新闻传告完美的结合,推广了先进的生产经验。

除了口语传播外,火、结绳、简单的符号亦是原始人传递农业新闻的工具。例如,南部非洲的什门人狩猎时经常用火作为信号,彼此通报情况,达尔文在他的《研究日志》中也说到,火地岛上的土著居民(原始人)同样用火传递情况,相互联系。普列汉诺夫在《没有地址的信》中,用不少事例证明:绘画在原始人那里首先服务于纯粹实际的、功利的目的——向同伴传递消息。在澳大利亚内地,水源奇缺,原始人在水溪周围一带的岩石上画上袋鼠和人的胳膊,告诉经过此地的同伴:附近有水源,人和动物在此饮过水。巴西的原始人在一条河岸的岩石上画了一条鱼,以此向同伴通报:此河有鱼。(3)我国有“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的传说。上述史料,是原始人借助于实物和一些简单的符合从事农业新闻传播的有力佐证,亦是口语农业新闻向有文字农业新闻传播过渡的证据。

原始形态的农业“新闻”传播,不仅提高了原始人的创造力,而且在流传中把氏族部落联合成整体,提高了人类的生存能力,创造了人类社会。如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所说,“而人之所以做到这点,首先和主要的是由于手”。但是随着手的发展,头脑也一步一步地发展起来,首先产生了对个别实际效益的条件的意识,而后在较好的氏族中间,由此产生了对制约着这些效益的自然规律的理解。因此,原始农业新闻既是原始社会生产活动的产物,又是构成原始社会必不可少的粘结剂。

二、手抄农业信息时代

文字发明后,各国开始用文字传播农业信息,叫做手抄农业信息。这些手抄农业信息首次传播是新闻,后来的“撒播”对传者是知识的扩散,对新接受者亦是新闻。文字记录的事情,具备三个新闻要素:什么事、发生在何时和何地、目的是向他人告知,因此它具备了新闻的内涵,与农业有关的部分就是文字农业新闻。

民以食为天,有文字开始的新闻活动即是农业新闻活动。据考证,文字产生的时间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公元前3500年左右腓尼基文字出现,约公元前4000年左右埃及象形文字出现,汉字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由于远古的文字记载多遗失,考查最早的农业新闻只能是依据多重转载,可信性不强,且这些查证仅有时间意义,因此这项艰难的工作留给对考究兴趣浓厚的学者。不过最早的“农书”、“历书”是刊载原始农业新闻的“专集”,记录了大量的原始农业新闻活动。三千多年前的甲骨文中已经有“禾”、“黍”、“稻”、“麦”、“稷”、“粟”等农作物名称,还有“畴”、“疆”、“ ”、“井”、“圃”等有关农业生产土地整治的文字,《尚书·盘庚》屡次提到农事,商周时期出现了农书的萌芽——《夏小正》,《诗经》中有十多篇专门叙述农事的诗。从某种程度上说,这就是中国最早的有文字记载的农业新闻。

在手抄文字时代,农业是主要产业,民众主要是农民,社会是乡土社会,文化以农耕文明为主要特质。因此,从广义角度上看,手抄文字时代传播的新闻均是农业新闻,狭义上讲,农业新闻是乡土社会的主要新闻品种。

世界著名汉学家费正清曾指出,中国最初是以农为本的文化孤岛。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产生了灿烂的农业文化,有十分丰富的农业新闻活动,但是传播农业新闻的渠道相对狭窄。除了古老的口耳相传外,书籍,特别是农书是最主要的大众化的传播工具。在这方面,中国有卷帙浩繁的农书,为世界农学史所罕见。《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业历史卷》(1995)中有《中国古农书》详细书目,书目列出古农书705种,其中明清农书608种。2002年,出版的专著《中国农业古籍目录》一书共收存目和佚目农书2368种。该著作是张芳教授、王思明教授根据全国37份农业古籍目录编辑而成的。(4)西方农书数量虽然少,但也有许多名著,如古罗马时代加图的《农业态》、瓦罗的《论农业》、十三世纪英国亨利的《农业论》等。除了农书,历书、医书、史书中也有不少农业新闻。

除了书籍外,邸报、揭帖、旗报、竹简等也是农业新闻传播的主要载体。例如,邸报记载了许多农业新闻,如孙樵著的《经纬集》中的《读开元杂报》有“某日皇帝亲耕籍田”等语,但这些新闻主要是赞歌,对于蝗灾、水灾、旱灾等各种有损皇帝威望的农业灾害,邸报一般很少报道,例如蝗灾,宋神宗以前曾有过“侯其扑除尽净,方许以闻”的规定,即剿灭以后,才向皇帝报告的规定。神宗熙宁五年修改了奏蝗之法,进奏院通知各地将蝗情及时闻奏,目的是为了让皇帝掌握灾情。(5)古代邸报上的农业新闻,不是给农民看的,而是给官僚阶层看的,因此,它们应是农业情报,不是近代意义上的农业新闻。揭帖、旗报、竹简也有一些农业新闻,但多与农民战争有关。在古罗马,《每日新闻》、新闻书中亦有少量的农业新闻。

手抄农业新闻的内容主要有农业耕种经验,土地开垦,农业生产技术,农业政令,历法,新品种、新技术的发明,农民的勤劳与抗争,以及水、旱、涝、病、虫等农业灾害和天文气象知识等。这是因为传统农业主要是使用铁、木农具,利用人力、畜力、水力、风力和自然肥料,凭借直接经验从事生产活动。农业虽是最主要的经济部门,但是受制于落后的生产技术,社会中的绝大多数人口不得不从事初级的农业生产活动才能维持温饱。农产品除了上缴皇粮,基本上是自产自消。自然地,受到报道对象的限制,手抄农业新闻不得不呈现出普及农业生产知识,特别是新的农业技术、新的植物品种推广的主要特点。手抄农业新闻形式主要有农谚、格言、歌谣、诗歌、奏章、政令、上谕、公告等。如古代文献中一首古朴的原始歌谣《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6),除了时间和地点外,就是一篇很简洁的狩猎新闻。

手抄农业新闻是依靠人力向社会广泛撒播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多种声音、一个世界》中指出:“(古代社会的)交流由于步伐缓慢而受到限制,人的声音只能使相当近距离的人听见,书写的信息只能由一个差役、一匹马、一只鸟或一只帆船来传送,无法再快。”(7)人口的迁徙、对外战争以及新的交通线路的开通,都意味着农业新闻的大批量的流通。农业史也证明了这一点,一些植物新品种、农业新技术依靠这种渠道向外传播。在同一文化内部,纵向的传播主要是农书以及家庭成员的之间的父子传承。横向以人际传播为主,血缘、地缘、业缘等关系是传播的主要渠道。有研究表明,在传统社会中,人们交往的半径为30里左右,因为土地需要每日耕种,人们不大可能经常离开土地太长时间。(8)据此,农业新闻的横向传播范围是以半径为30里的圆展开向外扩散的。后来,纸张、古代印刷术的出现,加强了农业新闻的传播能力,但没有实现传播的机械化。传播技术的滞后并不意味着农业新闻在古代社会不重要,相反,农业新闻在古代社会占有重要地位,维系着乡土社会的运行,统治阶级也十分重视农业信息的传播。公元前213年秦始皇“焚书坑儒”,规定除《秦纪》以外,六国史书全部烧毁;《诗》、《书》、百家语,除博士官以外,其他人不得收藏,都在郡守、郡尉监督下,全部集中烧毁。但是,医药、卜筮、农书不在焚毁之列。历代官僚阶层都很重视对农业的管理,从朝廷到地方都有管理农业的职官,地方官对农业管理尤其负有直接的责任。

手抄农业新闻以文字记录为特征,比原始形态的农业新闻有较强的传播能力,强化了传播内容的稳定性,使得农业新闻能够比较精确地在古代社会内部纵横撒播,农业知识在全社会得到较广的普及与推广,促进了农业生产技术推广和生产活动的扩大。但是由于传输能力的限制,制约着农业知识的累积和质变,进而影响了整个社会结构的演变。据此可以得出:农业新闻是和农耕社会共存共荣的,双方之间的内在逻辑推动着二者的发展进程。

三、原始形态的农业新闻传播的形式

总括而言,在报刊出现之前,农业新闻的文体基本上包孕在古代散文的襁褓里,但也有不少近代意义的农业新闻形式:有了导语、概述了事件的发展、短小、精粹、叙事明晰的“消息”。比如:

权智(抢险修堤)(9)

熙宁中,濉阳界中发汴堤淤田,汴水暴至,堤防颇坏陷,将毁,人力不可制。都水丞侯叔献时莅其役,相视其上数十里有一古城,急发汴水入古城中,不流遂涸,急使人治堤陷。次日,古城中水盈,汴流复行,而堤塞古城所决,内外之水,平而不流,顺息可塞。众皆伏其机敏。

《抢险修堤》是《梦溪笔谈》中的一篇小短文。作者沈括(1031—1095)。此文报道了消除水灾的经过,保护了农田,交待了新闻的几个要素:时间(when)——熙宁年(宋年号),地点(where)——濉阳、汴河,经过(how)——叙述了疏导、堵塞河水的经过,新闻主角或人物(who)——水丞侯叔献。文中对水灾现象和规律作为简要的解释,即便套用今天对“新闻”的要求,这篇短文堪称一条真正的消息。《梦溪笔谈》是我国古代重要的科技文献,以短文形式记载了一些“农业科技新闻”。

除此之外,在记录农业领域的新技术、新品种、新经验、新发现等方面的“新闻”,古代“记者”还有许多文体上的创新,从现代的角度看,这些文体称不上合格的新闻文体,但也与现代经验报道、通讯、述评等文体有着某种渊源。

我国是诗歌大国,有卷帙浩繁的诗歌。用诗歌记录农业情况是古人的一大创作,形成了“咏农”的诗歌传统,其中有不少类似于近代新闻形式的诗歌,堪称诗歌式新闻。比如,

观刈麦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垅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傍,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作者白居易(772—846),唐代著名诗人。此诗记述了作者观看农民收麦的见闻和感想,有时间(农历五月)、有地点(田间)、有人物(妇女、青壮年等)、有丰富的细节(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等,有扼要的评论(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等,全诗叙事简洁、描述准确、结构自然、层次清晰,文字优美,堪称一篇合格的现场见闻记。类似的诗歌在古代中国较多,如白居易的《观稼》、《杜陵叟》等,李白的《鲁东门观刈蒲》、《宿五松山下荀媪家》;王维的《渭川田家》、《春中田园作》等。这些诗歌描述了当时农民的疾苦,称赞了农民的勤劳,反映了农民的心声,传达了当时的农业生产情况。有些诗歌影响一时,甚至为统治阶级下派的“采风”官所注意,上达于朝廷。《诗经》的《伐檀》(魏风)、《硕鼠》(魏风)、《七月》(豳风)就是以这种方式上达于朝廷的。

传统农业生产以直接经验为主。由农业新经验、新体会构成“农业新闻”是古代农业新闻最重要的报道对象,但是对于这些内容的首次传播多发生在家庭范围内,口耳相传是主要的传播形式,因此,最初的经验新闻不具备农业新闻的形态。但是这些新经验向社会的传播主要依靠农书进行的。我国农书有浩瀚的农耕经验的总结。从现代的观点看,农书上的经验总结,已是农业知识。但从当时当地的环境看,这些总结依然是当时的农业新闻。从形态上而言,这些总结的新闻形态不完备,是仅次于口语农业新闻的最原始的新闻形态。比如。

耕田(10)

凡耕之本,在于趣时和土,务粪泽,早锄早获。

春冻解,地气始通,土一和解。夏至,天气始暑,阴气始盛,土复解。夏至后九十日,昼夜分,天地气和。以此时耕田,一而当五,名曰膏泽,皆得时功。

春地气通,可耕坚硬强地黑垆土,辄平摩其块以生草,草生复耕之,天有小雨复耕和之,勿令有块以待时。所谓强土而弱之也。

……

得时之和,适地之宜,田虽薄恶,收可亩十石。

农谚(11)

好黍不见叶,好谷不见穗。杏儿塞了鼻孔,骑上毛驴换谷种。谷儿拖泥秀,还要太阳灸。麦子钻火秀,还要根头湿。麦子扯泥条,乞儿舍了瓢。麦秀五节,谷秀六叶。糜子挨着手,一亩要打七八斗。荞麦不扣根,还有七日生。。养蚕种地当年福。种在地,收在天。家有五口,一具牛儿紧走。阴雨长工歇,牧羊儿受厄。壮家生得俏,越贵越不粜。壮家完了粮,便是自家王。

《耕田》和《农谚》只记载了农业生产的经验,这些经验有前人的总结,也有当时的总结。从经验的最初来源的角度看,它们是新闻。但是这些记录没有时间、人物、地点,事件发生的经过,不能称之为农业新闻。但与近代的农业经验总结性的报道有某种渊源。

中国统治阶层十分重视农业生产,设置了农业官员,并经常举行祈雨、修渠、兴建水利、亲耕等活动,对于这些“形象工程”,朝廷多广为宣传。其中皇帝春耕是古时的一项国家典礼,称作“亲耕”,以表示天子劭农劝稼、祈求年丰之意。史书记载了许多皇帝“亲耕”的故事,成语“一亩三分地”就来自清代皇帝的亲耕活动。(12)对于这些“亲耕”活动,统治阶层均要求广为宣传。中国有记可查的邸报《开元杂报》有“某日,皇帝亲耕籍田,行九推礼”的消息记载,此条记载类似于现代的标题式新闻。在史书中也有许多翔实的记述,类似于现代的新闻通讯。比如:

政和春耕(13)

孟春之月,太史择上辛后吉日,皇帝亲耕籍田,命有司以是日享先农、后稷于本坛,如常仪。前期,殿中监设御坐于思文殿,仪鸾司设文武官次殿门外之左右。其日早,奉礼郎设御耕褥位于耕籍所,尚舍设观耕御坐于坛上,南向。。诸执耒耜者位公卿耕者后,侍耕者前,西向。三公、三少、宰臣、亲王等每员三人,执政二人,从耕;群官一名助耕,并服绛衣、介帻。三公以次群官耒耜各一具,每一具正副牛二,随牛二人。庶人耕位在从耕官位之南,西向。庶人百人,并青衣,耕牛二百,每两牛用随牛一人,耒耜百具,畚五十具,锸二十五具,以木为刃。

……

其日质明,左辅奉耒耜载于玉辂讫,耕籍使朝服乘车,用本品卤簿,以仪仗二千人卫耒耜先诣坛所。尚辇奉御设平辇于祥曦殿,皇帝靴袍出自内东门,从驾臣僚禁卫并起居如常仪。将至耕所,文武侍耕、从耕以下及耆老、庶人俱诣籍田西门外立班,再拜奉迎讫,各就次。从耕、陪耕等官服朝服以俟耕。车驾至思文殿,进膳讫,左辅以御耒耜授籍田令,横执之,诣耕籍所,置于席,遂守之。凡执耒耜者横执之,受则先其耒、后其耜。诸县令率终亩庶人、陪耕耆老先就位,司农卿、籍田令、太社令、奉青箱官、诸执耒耜者以次就位。

……

皇帝初耕,诸执耒耜者以耒耜各授从耕者,礼直官引太常卿诣御位前,北向,奉请皇帝升坛观耕,复位立。前导官导皇帝升坛,即御坐南向。礼直官、太常博士、太常卿近东,西向北上立。礼直官引三公、三少、宰臣、亲王各五推,余从耕官各九推,讫,执耒耜者前受耒耜。礼直官引司农少卿帅庶人以次耕于千亩,候耕少顷,礼直官引左辅诣御坐前跪奏礼毕。降坛,乘辇还思文殿,左辅奏解严,侍耕、从耕官皆退。次籍田令以青箱授司农卿,诣耕所,出▌▌播之。次司农少卿帅太社令检校终亩。次司农卿诣御前北向俯伏跪奏省功毕,退。所司放仗以俟,皇帝常服还内,侍卫如常仪。绍兴七年,始举享先农之礼,以立春后亥日行一献礼。十六年,皇帝亲耕籍田,并如旧制。

这段史实翔实地记载了宋政和元年皇帝亲耕的宏大过程,描述了皇帝亲耕的时间、地点、随从人员的活动,春耕的经过等,叙述准确、丰富翔实,信息含量高,是一篇合格的古代通讯。

总之,原始形态的农业新闻具有多样的形式,其中有些形式基本具备了近代新闻的文体形式,但由于缺乏承载的近代报刊,它们只能被称为古代的农业新闻文体,有些形式虽然不具备近代的新闻形式,但也传达了丰富的农业新闻信息,理应受到重视。但总的来说,原始形态的农业新闻仅是初级的农业新闻形式,它们仍包孕在古代散文中,虽然为现代的新闻文体提供了有益的营养,最终没有发展成近代的农业新闻样式,因此,原始形态的农业新闻形式仅是古代的农业新闻样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