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广播新闻精品对记者的要求
当前广播改革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如何用新思维为广播记者定位?如何用新眼光衡量广播记者?如何用新标准去规范广播记者的实践……这些都应当用一种全新的新闻理念去认真研究。
当今广播新闻的采制既要保持简洁、快速、音响报道等传统媒体优势,又要跟进新技术空间,利用电话连线直播、记者讲述新闻故事、形象性立体新闻的采写等多种形式,追求最佳传播效果。这些本应熟练掌握的采访技能,并不会给广播媒体的新闻记者带来比目前更多的工作压力,而仅仅是“手头工作方式”的转换和“广播思维”的重塑,它将激活广播记者新的职业兴奋点,学会“在快乐中工作”。
用“新思维”为广播记者定位需要在以下四个方面提高广播记者自身的素质:
1.学会“即景会心”式的报道,加强记者“感受力”的培养
所谓“即景会心”是指新闻记者一进入新闻现场,接触到需要报道的客观事物时,马上就与客观事物发生兴趣、交流,产生一种心灵感应和报道冲动。
最优秀的新闻报道往往来自记者的直接观察,细心感受。尤其是在突发事件的新闻现场,广播记者要时刻感受和体察现场的变化,它包括采用视觉、味觉、听觉、触觉等器官感受现场,及时采用通感式报道形式播发稿件,带给听众以通觉联想。
例如:2004年“11.21”包头空难的现场报道,中央台记者较好地把握了这一点。记者站在新闻现场,看到湖岸边的飞机残骸,水中散落漂浮的行李,闻到弥漫在空气中的呛鼻气味儿,产生了强烈的心灵震撼。在最短的时间内,记者发出感性目击式报道,让听众第一时间感受到现场的状况,犹如亲历现场。
此外,增强“感受力”是广播记者运用“感性表达法”采写新闻的必备素质。例如,荣获2004年度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作品《站在耕地边缘》一稿中,有这么一段话:“记者在郭杜镇邓南村岔道口看到,茫茫的荒地上长满了一尺多高的蒿草。微风扫过荒野,发出呜呜的声音。村民说:这就是他们曾经世代赖以生存的土地,上面曾经长满绿油油的蔬菜,如今什么也没有了。”
例如:《王耀海的最后收成》中,记者这样描述:“吃自己种的粮食吃了一辈子,他还不知道买来的粮食是什么味道。”记者在报道这组事件时对失去土地农民的心灵关注,对宏观政策的深入分析和思考,言语间产生了震撼人心的力量。
“即景会心”的采访报道,需要一线记者能够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把握报道的思维和眼光,这就要求记者在洞察新闻现场后,具有“一眼看穿”的新闻透视力,只有具有这种透视力的记者,才能透过局部看全局;透过某种倾向,看到掩藏着的另一种倾向,甚至能从平凡小事中挖掘出具有很高价值的新闻,进而产生“全篇在怀”的报道思路。
2.具有创造性的思维品质和新闻美学的审美情趣
创造性的思维品质包括:丰富的形象思维能力,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由此及彼的想象能力。
季水河所著的《新闻美学》一书中写到:新闻信息具有审美价值,新闻作品蕴含着新闻作者的审美意识,新闻写作应遵循着“美的规律”,美是新闻价值的美学体现。
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有助于新闻题材的选择和新闻主题的提炼,而把“事”理性化,再把“理”又感性化,是新闻报道表现方法的最高境界。
形象思维能使新闻作品更富于美学价值。缺少美学价值的新闻就减少了光彩,就会失去对读者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广播新闻讲求产生“音外画”的收听效果,刘书亮所著的《电影电视导演术》一书中提出,画面语言有个视觉思维的公式:形象+形象=思想(也即达到表意的效果)。这种观点在广播语言应用上可以触类旁通,就是形象化语言的应用会使广播新闻作品更加具有情感力量,继而在听众心中产生共鸣,形成一种相对统一的思想。
首先,形象思维表现在描述式导语的采写上。这种导语有画面,有情节,会使平面文字变成立体图象。例如:在某宾馆开一个饲用甜菜工作会,会场入口摆放着几个大型甜菜新品种供来人观赏。记者在写这篇新闻稿时,导语第一句写到:“粗壮、硕大的甜菜新品种就像大个萝卜摆放在会场门口,这是记者在……看到的。”这种描述式导语引人入胜,符合听觉传播特点。
其次,形象思维体现在新闻专稿上,就应当是“特写”题材或者是专稿的细节刻画。电视纪录片的创作对创作者的基本要求是:形象思维和故事性。在广播新闻专稿采制上对记者的要求也是如此。
中国广播奖一等奖的广播专题《珠峰日记》就是广播专题创新的典型。作品以黑龙江人阎庚华只身登珠峰的壮举为故事叙述主线,黑龙江台记者陈小刚全程跟踪报道,稿件大量采用现场实证体验式的形象化语言串成的珍贵音响,形成了超乎寻常的感染力和听觉冲击力。
由此及彼的想象能力可以提高记者写作中的构思能力。法国启蒙主义时期的著名美学家狄德罗说:“想象,这是一种素质,没有它,人既不能成为诗人,也不能成为哲学家、有思想的人。”新闻写作中的构思,是记者运用感知表象展开联想与想象,在头脑中加工、整理、提炼新闻作品,形成审美意象体系的过程。由此及彼的想象能力能产生一种跨越式的美,美得有背景、有层次、有内涵。
3.采用“小中见大,平中见奇”的新闻角度,确定最佳采写视点
中国民间画诀中有“仰视心恭,俯视心慈,平视心直,侧视心快”之说。新闻写作与绘画创作一样应当注重视点的确定。绘画只有巧妙地运用最富于表现力的视点,才能创造出出色的绘画作品。新闻也是一样,新闻只有确定一个最佳视点,才能写出好的新闻作品,而与视点密切相关的是新闻的角度。
新闻角度是记者报道新闻事件的出发点,以及由此看到的新闻事物的侧重点。如果说,新闻价值是事物内在的宝藏,那么新闻角度就可以理解为获取宝藏的途径。
新闻角度选择得当,最明显的就是可以让政绩性稿件的报道实现“软着陆”。从小处着手,如今已经成为中央台以及各地方台近两年稿件采写的普遍角度,但是,以数字堆积和枯燥的文字编串的稿件在各台仍然大量存在,这就要求记者要从发挥广播传播规律出发,确立最佳新闻角度,从点到面有层次地展开新闻报道,要让听众从具体到抽象,逐渐领会报道主题。
例如,中央台在报道全国抗击非典这一重大事件时,有篇播出的专题稿件就以一个孩子写给抗战在非典一线妈妈的一封信作为开头,稿件逐渐深入展开,关切之心从孩子到亲人再到全国人民;同时,从一位看着孩子写给自己信的医生母亲的落泪,展现众多非典前线医护人员的柔情与忘我无私。中央台采写共产党员先进典型牛玉儒的感人事迹时,记者站在一条以前水质腥臭,如今经过治理清澈畅流的河边,开始讲起牛玉儒工作中的点点滴滴,这些都是“以小见大”的好角度。
成就报道的稿件要学会“以小见大,平中见奇”的报道手法。一般来讲,这种稿件要把部门服务落实到一位居民、一条街道或一处企业等,从这个点入手,再逐渐以点带面,概括全部。这样采写出的稿件必然会贴近生活,贴近百姓,让百姓更容易接受。相反,总结性的报道和大段大段领导录音会在听众心中产生落差情绪,形成逆反心理,容易失去广播传真性的特性。
4.掌握“特写”式报道方法,熟练用“背景音响”多层次地烘托主题环境
新闻特写是一种“视觉新闻”、“立体新闻”。它要求用绘声绘色的画面和生动具体的形象去触动读者的视觉感官和听觉感官等,让读者“看到”、“听到”新闻事件,留下深刻印象。新闻特写在国外有着普遍的运用,外国新闻界把我国规定的新闻专稿统称为新闻特写,这说明国外对新闻特写的重视程度,而国内只把特写划为专稿的一部分,新闻实践更为有限。
“特写”要求记者学会精选最能触动听众心灵的情节和细节,包括细节的文字刻画和典型的音响采录。细节是构成一个完整事实或情节的微小部分,它可以是一句话,也可以是一个动作、一丝表情。这就要求记者善于观察,从细微处捕捉线索,特写式再现新闻内容。
典型音响的灵活运用已经成为一名广播记者是否业务熟练的衡量标准。在音响采制方面,我们也应当有一个思维的转换,就是加大“背景音响或是环境音响”的采录,提高新闻信息量。
①在音响中,加大记者在采访现场与采访对象交流话语的出现频率。这种录音的采用显得自然、平实、交流感强,同时加强了新闻机构的参与性,给人以亲切感。
②“背景音响”的运用可以更好地通过听觉的逻辑层次展示主题。例如:脚踏在雪地上踩出的“吱吱”声,更能说明雪的厚度和行人的艰难。而由远及近的采访谈话音响,可以让听众的心随着记者走进新闻人物或走入新闻现场。
荣获第36届亚广联“信息节目”奖的广播特写《走向正在消逝的冰川》一稿中,完美的音响和细节描述是节目的特点。例如:节目中有这么一段:“亲爱的南宇,你现在听到的声音,是冰雹砸在帐篷上。今天是我生平第一次睡在海拔4000多米的高原帐篷里,这里叫无人区。亚洲的六条大河都发源于这个地方,你能想象得出这里是什么样子吗?”
这段描述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藻,但是有景,有情,也有想象的空间。这就是广播特写需要达到的境地。
广播特写最出彩之处是什么?那应该是它充分展现了声音艺术无可比拟的魅力。《走向正在消逝的冰川》一稿中,那冰川融化的滴水声、巨大冰柱的碎裂声、藏族老人的诵经声、羊落水的哀叫声……一下子把听众带到长江源区的天地。
稿件的主创——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汪永晨在评价此稿时说:“人对美的感受各有不同,在我看来,自然美,神奇、变幻莫测的大自然的声音,更美!”这从另一角度说明,环境音响同样蕴含比较多的信息量,它能烘托主题,感染听众,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精品在于挖掘,更在于策划。报道思路必须根据各自媒介的特点,研究受众,研究其他媒介报道情况,研究新闻事物。广播传媒必须树立强烈的竞争和创新意识,通过不断创新超越别人,也超越自己。选题不新就寻找新的角度,角度不新就挖深度,选题、角度、深度创新的潜力不大还可以在表现上做文章,有了这样的动力,清楚了自己应该向什么方向发展,自然会提高报道质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