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视听思维与语言

视听思维与语言

时间:2023-04-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这种以视听元素为基础的语言系统恰恰是消除理解障碍的关键。马尔塞·马尔丹一语道破了视听语言的关键在于表达主题的画面具有象征性,而画面是由视听元素构成的。也就是说,客观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事物等等一旦成为视听语言的构成元素——影像,就具有了象征意义,或者说具有了符号性。“短路的符号”形象地点明了视听元素作为表意符号的特殊性——能指与所指的合一。

第二节 视听思维与语言

一、概述

让我们先来看一个电视广告《伊利雪糕》

img40

img41

图2-16

对比《麦当劳》和《伊利雪糕》这两个广告,我们不难发现二者同为食品广告,诉求点相似,都是为了告诉消费者产品好吃美味,但是广告效果却有很大差异,《伊利雪糕》广告本身就显示出伊利集团是一个典型的本土企业,面向的是具备汉语交际能力的人,而通过《麦当劳》广告我们可以看到麦当劳作为一个跨国餐饮集团的全民视野,请注意是全民视野而不是简单的全球视野,因为这个广告的创意出发点不仅仅是考虑到消除语言的障碍,更重要的是消除理解的障碍,以此面向所有人。

让我们来进一步分析一下不同传播效果的产生过程。《伊利雪糕》广告主要是通过文字语言表达广告的诉求,《麦当劳》广告则是通过视听元素的组合——婴儿的哭和笑来表达广告诉求的。在这里,哭和笑这种人的本能动作具有了语言的功能——交流和传递信息。而这种以视听元素为基础的语言系统恰恰是消除理解障碍的关键。正是创意者对诉求点表达方式的不同最终导致了传播效果的差异。

那么主题确定后怎样运用视听元素进行表达呢?

二、对主题的视听表达

先请大家看一张照片,题目是《饥饿的女孩》,这张照片曾经获得过普利策摄影奖,它是由南非摄影记者凯文·凯特拍摄的。

这张照片由三个视觉元素构成:前景中作为照片主体的孩子,后景中作为陪体的秃鹫和作为背景的非洲荒原。简洁而有力地向观众传递出非洲大陆的绝望。那么,这张照片为什么能表现出这种绝望呢?

img42

图2-17 饥饿的女孩

孩子常常象征着希望和未来,奄奄一息的孩子让我们感觉到一种渺茫。秃鹫是生活在非洲大陆的一种食腐动物,往往让我们感受到死亡的气息。当看到裹挟着死亡气息的秃鹫,虎视眈眈于奄奄一息的孩子时,读者无疑会受到强烈的情感冲击,对非洲现实的这种强烈的忧虑迫使人们思考:非洲的未来将会怎样?这正印证了爱森斯坦所说“画面将我们引向感情,又从感情引向思想。”(请注意:影视中的画面永远包含着声音元素。)

1.视听元素的符号性

“人们会问:那电影又如何能表达各种笼统而抽象的思想?首先这是因为电影画面多少是象征性的。某人出现在银幕上可以轻易地代表全人类。其次,也是主要的一点,就是这种普遍化又是观众的意识形成的。”马尔塞·马尔丹一语道破了视听语言的关键在于表达主题的画面具有象征性,而画面是由视听元素构成的。也就是说,客观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事物等等一旦成为视听语言的构成元素——影像(视听元素),就具有了象征意义,或者说具有了符号性。

根据符号学的理解,一般的表意符号通常有两个层面的意义:一是标记的形式(称为能指)如语音、文字、代码等等,它是一种指代的记号。比如,上面我们所看到的那张《饥饿的孩子》中的三个视觉元素我们就可以用这样几个汉字“女孩”、“秃鹫”和“荒原”来表示,这六个汉字及其发音就是“能指”。二是指示的意义(称为所指)它是被指代的实物。在文字语言的表意中,能指与所指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语言系统的威力在于所指与能指之间的巨大差别,而电影的威力却在于没有这种差别”因为“在电影里,能指与所指几乎是一致的:电影的符号是一个短路的符号。”“短路的符号”形象地点明了视听元素作为表意符号的特殊性——能指与所指的合一。

这种能指与所指合一的视听符号兼具直接和含蓄两种意指作用。直接意指强调的是影像所再现的实物的直接意义,也就是“被再现的叙事情境”。

比如,《饥饿的女孩》中的视觉符号秃鹫,其直接意义就是非洲大陆上一种以腐肉为食的动物。同时它又可以具有一种含蓄意指,强调的是影像所再现的实物的含蓄意义,也就是“被表现的美学情境”——“文学或电影的‘风格’、‘类型’(史诗、西部片等),‘象征’(哲学的、人道的、意识形态的等等),或‘诗意气氛’”。比如,秃鹫的含蓄意义可能就是死亡的象征。这种含蓄意义的产生往往来自于“人的观念经验、社会语境以及相关性、类似性原则”,并使具象的视听元素具有了表达抽象内涵的能力。

2.视听元素的组合

让我们利用Photoshop软件进行一个视觉表意创作的试验:

试验一:我们把《饥饿的孩子》这幅照片中的“孩子”和“秃鹫”这两个视觉元素剪切掉,然后利用复制粘贴技术制作出一张仅剩“非洲的荒原”这一个视觉元素的照片,单一的视觉元素传递的信息仅仅是非洲大陆遭遇了干旱。

试验二:我们把《饥饿的孩子》这幅照片中的“孩子”剪切掉,然后利用复制粘贴技术制作一张“秃鹫”和“非洲的荒原”的照片,两个视觉元素的组合似乎在介绍秃鹫的生活习性。

试验三:我们把《饥饿的孩子》这幅照片中的“秃鹫”剪切掉,然后利用复制粘贴技术制作一张“女孩”和“非洲的荒原”的照片,两个视觉元素的组合叙述了这样一个事实,非洲大陆干旱造成的濒临饿死的孩子。

在上边的三个实验中,视觉元素的组合是建立在直接意指基础上的,仅仅完成了叙事层面的任务,但并没有进一步引申到美学层面的象征。最后,让我们再来看看《饥饿的孩子》这幅照片,视觉元素的组合则更多的是建立在含蓄意指基础上,让我们由情感而思想地感受到象征的力量。下面我们就例举几种常见的视听元素的组合关系:

A.阐述性组合

阐述性组合关系往往建立在视听元素的直接意义基础之上,通过具有典型意义的视听元素的组合,叙述事件的过程,阐释事物的性质和特征。在新闻摄影、电视新闻和纪录片中,摄影记者面对瞬息万变的事件现场,运用采访摄影的方法捕捉最能反映新闻事件本质和特点的视听元素加以记录。比如, 1985年获世界新闻摄影大赛人道主义摄影奖的作品《马里灾民救援中心》,摄影记者萨尔加多以最简练的视觉元素——骨瘦如柴的非洲儿童和挂称将马里灾民的现实状况报道给全世界的读者。在电视新闻和纪录片中主要篇幅往往是由叙事和阐释段落构成的,比如,通过视听元素的组合叙述一个事件的过程,或阐释一个事件的本质。

img43

图2-18

波兰导演基斯洛夫斯基曾经说过“我们都试图按照世界原本的样子描述世界,我们只描述微观世界,比如学校、工厂、医院……把这些微观世界拼贴在一起,就可以描述整个波兰的生活。”

B.对比性组合

对比性组合关系往往利用视听元素或形式,或内容的对比,揭示事物发展的本质和规律。让我们来看看英国自由投稿摄影记者迈克·威尔斯拍摄的照片《手—乌干达干旱的恶果》。

img44

图2-19

一只干瘪的黑人儿童的小手放在一只白人丰满的大手中,简约的视觉元素却充满了强烈的对比,视觉语言在这幅新闻摄影作品中以有力的形式揭示了乌干达旱灾的恶果。这幅照片在美国的《生活》、德国的《星》、法国的《巴黎竞赛》刊登后,引起了全世界不同肤色、不同种族、不同国家人民的广泛关注。对比手法作为一种有力的揭示手段常常被应用到多种表意形式中,视听元素的表意也不例外。《知识改变命运》是以纪录片的拍摄方式制作完成的一个系列公益广告,为了表现知识改变命运这一主题,编导者广泛运用对比手法记录下一个个真实人物的人生轨迹,揭示出导致他们人生戏剧性转变的根本原因在于知识。《一根稻草两种命运》是两姐妹的求学故事,家境贫寒的两个小姑娘被一根稻草决定了是否能够拥有知识,获得知识拥有权的妹妹幸运地走进了象牙塔而丧失知识拥有权的姐姐则只能背着柴草表达对知识的渴望。《张艺谋》中主人公讲述了自己在进入电影学院前后命运的戏剧性转变,强烈的对比同样揭示出知识改变命运。总之,学会运用对比是我们表达抽象的哲理意义的有效手段。

img45

图2-20 一根稻草两种命运

C.象征性组合

视听元素一旦进入视听语言系统担当表意作用时,往往就具有了一定的象征性,一个人在画面中可以轻易地代表全人类,比如,画家罗中立的油画《父亲》就将作者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理解浓缩于在简约的形象中,高度概括的形象在这里有了一种强烈的象征色彩。让我们来看这样两张摄影作品。第一张是《表忠心》——作品拍摄于60年代中期,照片中的解放军战士手拿《毛主席语录》,军帽和军装上别满了毛主席像章,他的表情也在传递着对领袖的虔诚。这里面人物和他身上的毛主席像章就构成了一种强烈的象征关系,标志着一个时代的典型精神状态——盲目的个人崇拜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第二张作品《上访者》也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照片中衣衫褴褛的上访者在胸前赫然别着几枚硕大的毛主席像章,眼睛里充满了茫然。人物和像章在这里同样构成了一种象征关系,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终结。我们分析这两张照片发现一个共同点,当像章与人物构成了某种联系之后,人物就不再是简单地代表其本身而是具有了更为普遍性的含义,成了具有那个时代特点的普通人的典型代表。笔者在东单的闹市曾经见过这样一个青年,身穿黑色T恤衫,头上扎着黑色的头帕,令人惊讶的是在T恤衫和头帕上别满了毛主席像章,此时的毛主席像章却成了另类的标志物。其实不仅人物、事物可以成为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动作、时间、空间甚至声音都可以成为象征表意的元素。让我们先来看看动作的象征意义是怎么产生的?电影的思维是典型的动作性思维形态,对动作的表现:一方面是基于观众对日常生活理解的需要,另一方面则通过对日常生活的强调来体现一种仪式感,比如,可以通过重复、夸张等手法使日常生活过程仪式化,在这种仪式化的动作发展中就产生出象征性的含义。纪录片《芝麻酱还得慢慢调》就以夸张的手法将日常生活中最普通的动作进行了强调,使我们透过调芝麻酱这个动作看到了主人公认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动作都是在特定的时空情境中进行的,时间和空间也常常具有象征的作用。比如,天安门就具有强烈的象征性,我们就常常把它作为中国的象征符号,由中央电视台优秀制片人时间导演的八集纪录片《天安门》的创作初衷就是基于这一点,该片以天安门为轴心既在时间的纵轴上回顾近代中国的历史脉络,又在空间的横轴上展现中国的现实图景,并进而对中国的未来发展做大胆的思考和展望。在视听诸元素中声音元素的象征性最容易被大家所忽略,但实际上声音元素往往更具抽象性,尤其是音乐和同期音响,使用得当会有强烈的象征色彩。电视新闻《代表民心的四次掌声》匠心独运地对新闻现场的同期音响进行强调处理,突出了掌声代表民意这一主题。

img46

图2-21

img47

图2-22 上访者

img48

图2-23 天安门

三、文字语言与视听语言的传播过程分析

现在做一个试验,以下有五张照片是笔者拍摄的一组突发事件,假定有三位目击者与笔者一同看到了这一事件的发生过程,请三位同学看完之后口头报道这起事件的现场情况,之后再请全班同学看这组照片。经过对比我们发现,进行口头报道的同学虽然面对同样的事件,但关注和描述的重点却不尽相同,听众接受这些信息后对整个事件的了解又与图片所展现的该事件的情况有相当程度的误差。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结果呢?

我们不妨看看传播学者对信息传播过程的图解:

来源——制成代码——讯息——代码还原——目的地

结合刚才的那组图片,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传播过程的图解,一起车祸发生了,这起车祸刺激了在场的目击者——笔者和三位提前看到图片的同学,他们在应激反应的作用下形成了对这起车祸的整体感觉,三位同学经过大脑的抽象加工以文字讯息将这种感觉告诉了班上的其他同学,大家对他们的描述进行了经验性想像进而获得了对这起车祸的间接了解,而笔者则以直接拍摄的图片所传递出的视觉讯息使全班同学对这起车祸有了直观感受。在电视新闻和图片新闻的信息传播过程中,文字讯息和视觉讯息都是不可缺少的,它们既相互区别,又互为补充,组合成复杂而极具表现力的视听语言形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