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声入人心”是“为大众性”的创新诉求

“声入人心”是“为大众性”的创新诉求

时间:2023-04-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四、“声入人心”是“为大众性”的创新诉求对广播有声语言的评价绝对不能单独地依赖使用收听率调查的统计手段。真正做到“声入人心”就要设身处地地在有声语言表达中体现双层结构。广播的魅力在于“声入人心”,不痛不痒的零碎化、平面化、无深度、无个性的语言是对广播优势的消解和破坏。

四、“声入人心”是“为大众性”的创新诉求

对广播有声语言的评价绝对不能单独地依赖使用收听率调查的统计手段。一些表层的态度和倾向是可以做群体调查的,但诉诸审美想象的意象飘忽不定,时过境迁、事过境迁,很难使用相对静态的、系统性强的数据调查方式。同样的道理,对广播有声语言创新的美学价值的探索是基于从共性中发掘个性审美感受的重要意义,是偏向于感悟性的研究。

大众传播具有多向互动性(不只是即时的、在场的),主要体现为传播者根据节目定位确定传播目标,引导受众在预设的语境中接收信息、观点、态度和情感,然后在有限的反馈中实现互动。传播者在“传”的环节中,占有主动的、策略的、权力的地位。受众在“受”的过程中有选择的主动权,但是受众只是媒体竞争的受益者而不是大众传播的真正主人。受众也经常苦于没有“好看”、“好听”的节目而退而求其次,姑且受之。因此,媒体如果想要在竞争中成为真正的强者,不是打败对手,而是提高节目质量吸引受众的青睐和培养受众的欣赏品位。广播优势的用武之地是凸显有声语言魅力的节目形式,比如优秀文学作品演播、广播剧等。小说连播、诗文赏析、电影录音剪辑都曾经是颇具广播有声语言魅力的节目类型,在我国广播史上曾留下了甘之如饴的难忘回忆。但在有的电台,这些节目在频道资源紧缺的情况下屡屡退避,直到消失,不能不说是广播节目决策的短视。广播节目为大众的服务宗旨是需要具体对待的,有面向最广泛大众的,也要有面向“小众”的,否则是对听众的不尊重,是对事业的不负责任。这种缺乏大众传媒发展战略眼光的“拍脑袋”做法势必遭受科学的诘问。我国当代的广播有声语言无论怎样都不能屈从消费主义,造成对作为“身体的延伸”的媒介的浪费。我国广播媒体的意识形态和宣传功能不同于西方市场化、商业化传播目标的先进性所在,也是广播发展的优势所在。

广播有声语言传播除了与电视一样具有公开性、交流性等特点外,最突出的区别性特征是在场性、耐听性和经典性。广播以有声语言耐听性的“暖意”和“美意”传播高雅文化,更容易同听众的人生价值和审美取向的期待视野相融合。广播有声语言不是日常生活口语,也不是书面语言的“有声版”,是传播性和审美性兼具的大众传播口语体。与电视相比,广播有声语言没有画面的调剂,长时间声音的单一刺激容易造成听觉疲劳,以至于思维麻木、停顿或转移。与书面语相比,有声语言最大的弱势就是易逝性。在与人的思维疲劳和遗忘相抗衡的过程中,广播有声语言只有依靠本身潜在的耐听性和音乐性来转化弱势。所以,广播有声语言首要的是强化耐听性的美感。第一,将“话外之音”、“言外之旨”的结构由纵向的深度转变为横向的详尽,逻辑推理的密度要尽量细致,以便于“听懂”。第二,更少就是更多。芜杂的语言即使有优美音色作衬底,也不能生成动听的语流和基调,反而会造成听觉疲劳甚至反感。所以,广播有声语言的耐听性还表现在适时、适度、适位。第三,语言跳脱风趣、意象丰富,以便听出趣味,余味无穷。第四,汉语的韵律性特征是其他语言难以比拟的,优美的汉语表达夹携着音乐的美感。“说的比唱的好听”并不是戏谑的玩笑,有音乐感的语言更容易贴近人的心灵。为大众服务的广播有声语言特征是规范的、清晰的、耐听的、优美的,这是听众、传播者和学术界已经达成的共识。

综上所述,实现“为大众性”必须建立在同情和共感之上。人生苦短,作为创造主体设法获得更多的人生体验的愿望是理想的,但是在具体情境下要想取得同情和共感,光是依靠曾经切身的体验是不能现实的,所以有声语言表达的同情和共感在很多语境下要实现的是推己及人、感同身受。在感同身受的基础上推己及人,必须在含蓄的教化的理念监控下,警惕强加于人的说教意味,淡化个人中心主义的色彩,消灭树立话语霸权的企图,做到亲切、及时、互动、“声入人心”。

真正做到“声入人心”就要设身处地地在有声语言表达中体现双层结构。表层是在听感上达到悦耳,以期拉近与听众的心理距离,以感官的审美快感激活听众与表达主体共鸣的经验。深层要实现明理、怡情、凝神,让听众精神的灵光拂去日常庸常生活的积尘。悦耳要做到字字珠玑,怡情要做到多重和谐,凝神要做到意蕴深远。

信息的网络化传播范围之广、速度之快、影响之大深入人心,给人们的文化生活带来极大丰富和便利。但同时也造就了一大批媒体懒人。曾经有戏言说广播节目就是“剪刀、糨糊加电话”,现在接一根网线把演播室“坐穿”的主持人大有人在。尽管“三贴近”的标语贴上了广播大楼的外墙,但真正能够深入实践的人数仍令人堪忧。有些主持人下班就娱乐,上班就直播,读读听众的短信息、论坛留言,无病呻吟、蜻蜓点水地发几句感慨,“食之无味,弃之不及”,白白浪费宝贵的频道资源。时下广播界流行“呼唤亲和力”,亲和力绝不是一种姿态,一种风格,更不是哗众取宠、索取个人利益的手段,而是一种质朴的平民意识的自然流露。其表现形式可能是和风细雨,也可能是疾风暴雨,但都是道实情、讲真话;可以辩论探讨,可以“和而不同”,但都是真诚、平等、和谐。广播的魅力在于“声入人心”,不痛不痒的零碎化、平面化、无深度、无个性的语言是对广播优势的消解和破坏。只有沉入“生活之底”才能了解大众的生活状态、思想动向、追求目标,设身处地、感同身受之后而发出的感慨才能够触动听众的心弦,生发丰厚的意蕴。只有达成主体间内心经验的深层交流,广播有声语言表达创新的美学价值才能显示深层内涵和高品位,否则就会陷入“隔靴搔痒”的流行性沉疴。

因此,广播事业要长足发展,要实现有声语言创新的美学价值关键在于播音队伍的素质。从历史上看,我国的人民广播锻造了一支有高度责任感的业务素质强、贴近群众的优秀队伍。在这支队伍中涌现的优秀记者、编辑、播音员的作风直到今天依然留存在听众的记忆中。齐越、夏青、葛兰、费寄平、林田、方明、铁城等名字,代表着广播有声语言表达的高水平。他们对事业充满热爱、负责、探索、执着的职业道德,以及适应时代精神、全面体悟人生的科学态度都真实地体现在他们的播音中,给后来的实践者积累了丰富、宝贵的经验,同时给致力于中国广播事业发展的研究者提供了历史的记录和未来的方向。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广播的第一次辉煌中,那些优秀播音员的声音成为广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某种程度上他们的声音就是中国广播的标志和水平的代表。

大众传播对受众的影响一般具有长期性和延时性,即时反馈反倒不如“后效果”更具有客观性、科学性和实效性,正所谓“教化是明天的”。在受众脑海中镌刻下印记或者声音已逝意味犹存的语言具有经典性,其话语的力量是绵延传递、亘古永存的。广播传播中,从严谨精准的科学术语到意象飞扬的“诗性语言”,语言的意义可以在理性和感性两端之间闲庭信步。只有凸显“舍我其谁”的“主体出席”意识,有声语言才能将严谨和诗性的两极特性完美融通、升华。

【注释】

[1]参见〔加〕麦克卢汉著:《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2]〔加〕伊尼斯著:《帝国与传播》,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8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