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广播电视深度报道

广播电视深度报道

时间:2023-04-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节 广播电视深度报道一、广播电视深度报道的涵义与特点1.深度报道的涵义与特点对深度报道的涵义及特点,乃至报道的规律与要领,理论界及实践界都还在不断探索与认识。广播电视深度报道是用广播电视媒介手段实施的深度报道。广播电视深度报道与报刊媒体深度报道相比较的最大不同,是“透视解析立体化,表现手法多样化,传播语境真实化”。

第二节 广播电视深度报道

一、广播电视深度报道的涵义与特点

1.深度报道的涵义与特点

对深度报道的涵义及特点,乃至报道的规律与要领,理论界及实践界都还在不断探索与认识。

在《新闻传播百科全书》(6)中这样定义:深度报道(in-depth reports)指对较重大的政治、经济及社会事件或问题进行充分的解释分析,揭示其原因意义的报道样式。注重“何因(Why)”和“怎样(How)”这两个要素的发挥。国内外新闻界不少人认为,深度报道与解释性报道是同一样式的不同提法。

其他说法还有:“‘深度报道’所体现的是一种新闻旨趣,它揭示了新闻的主体与客体间的关联,从深度(深刻性)和广度(广延性)两方面指出了新闻文本以受众认知效用为主导的运作方向”(7);深度报道“运用解释、分析、预测等方法,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影响作用、发展趋势等方面报道新闻的形式”(8)等。

深度报道作为一种报道形态,最早是在二战后的西方报纸媒体上出现,继而再发展至广播电视媒体。不过西方新闻界却很少使用深度报道这个名称,通常称这样的报道为“释义性新闻”或者“分析性报道”,一般以调查性报道的样式体现出来。深度报道之所以最初是在报纸媒体上产生,主要是因为报纸面临广播电视,尤其是形声并茂的电视的竞争,无论是在抢时效性上,还是在真实感染力上,报纸都相形见绌,面临极大的竞争压力。针对当时广播电视科技发展阶段上尚存在的某些局限,报纸在理性分析的优势上下工夫,通过深入分析、解释、评论、揭示新闻事件、新闻事实的前因后果、背景情况、发展趋势等,形成自己的新闻传播优势。但是,随着广播电视科技突飞猛进的发展,广播电视不仅在新闻传播中也迅速运用起深度报道这种形式,而且,通过充分调动广播电视具有的各种特殊表现手段,把深度报道的样式及传播效果都发展发挥到新的极致。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栏目是美国CBS的《60分钟》,成功运作38年而不衰。

我国的深度报道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初见端倪,最早也是首先出现于报纸媒体。一方面,报纸新闻已无法与广播电视新闻争速度、抢时效,就在深度报道上做文章,以扬长避短;另一方面,当时我国处在社会体制转型的初期,在扩大开放、深化改革的形势下,一些复杂的经济、政治、社会新问题、新矛盾层出不穷,光靠动态新闻增加信息量已无法满足社会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因此,新闻报道改革势在必行,深度报道有了发展的契机与空间。这种报道形态迅速受到广大受众的欢迎,洋溢着旺盛的生命力。所以,广播电视也紧步其后,并注意研究发挥自己的媒介优势,使深度报道可圈可点。

最近,一种新兴的深度报道方式——整合报道,在业界实践中创作出来并得到提倡与广泛推广。它是“将有关某一类新闻事件或某一新闻事件的各个侧面报道以编辑方法整合在一起,也是对新闻事件进行多方位报道的一种深度报道方式”(9)。常见的做法是将新闻事实链接,或进行时空连线,或把同类的、相关的新闻事件编排在一起加以比较,最终的目的都是增强整体气势。这些有着不同视角和不同观点的报道,可以客观、方便和全面地表现出新闻事件的面貌及意义,可以让读者全方位地掌握新闻信息。

以往,人们常把深度报道与专题报道、特别报道、连续报道、系列报道,以及新闻评论、新闻调查等相提并论。但是,我们感到,这种提法并不确切,它们的内涵有着显著差别。专题报道、特别报道、连续报道、系列报道的概念侧重点是体现了内容的外在表现形式特征,是文体;而新闻评论、新闻调查等概念侧重于内容语境特征的类别。

从总体上看,深度报道是相对于消息类的简明报道而言的,是一个从内涵容量与深度质量特征着眼的概念。一般来讲,专题报道、特别报道、连续报道、系列报道都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深度报道的特征。新闻评论、新闻调查等,也会成为深度报道。并且,无论是社会新闻,还是法制新闻、经济新闻,甚至是文化新闻,都可以采取深度报道的形式。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深度报道是一个大的类别概念。所以,本书并没有像一般教材那样简单地将深度报道与专题报道、特别报道、连续报道、系列报道,或与新闻评论、新闻调查等简单地相提并论,并列为体裁或类别,而是在解析它们之间区别与联系的基础上,重新提出了一种体裁和类别的划分层次。

深度报道从内容层面尤其是内容的语境特征着眼可分为调查性深度报道、评论性深度报道、访谈性深度报道等;深度报道从外部表现形式着眼可分为专题报道、特别报道、连续报道、系列报道等。

2.广播电视深度报道的涵义与特点

(1)广播电视深度报道的涵义。

广播电视深度报道是用广播电视媒介手段实施的深度报道。具体来讲:广播深度报道是运用声音符号体系,以及广播媒介的综合优势手段,声情并茂地全面深入记录、反映、解析重大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并揭示其实质、因果关系及发展趋势的新闻报道样式。电视深度报道是运用画面与声音符号体系,以及电视媒介的综合优势手段,形声并茂地全面深入记录、反映、解析重大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并揭示其实质、因果关系及发展趋势的新闻报道样式。

广播电视深度报道从内容层面尤其是内容的语境特征着眼,可分为调查性广播电视深度报道、评论性广播电视深度报道、访谈性广播电视深度报道等;广播电视深度报道从外部表现形式着眼可分为广播电视专题报道、广播电视特别报道、广播电视连续报道、广播电视系列报道等。

(2)广播电视深度报道的特点。

广播电视深度报道与报刊媒体深度报道相比较的最大不同,是“透视解析立体化,表现手法多样化,传播语境真实化”。

报纸只能够运用文字符号及图片传播新闻,调动读者的阅读能力理解新闻内涵及想象新闻现场,解析新闻是平面化的,表现手法也是第一代的。而广播能够声情并茂地传播新闻,电视更能够形声并茂地传播新闻,尤其是可以充分再现新闻现场真实的声音、音响、图像、进程气氛,还可以通过充分调动广播电视现场报道的特殊优势,最快地、“零时间”地亲眼耳闻目睹新闻现场,建构真实化的传播语境,最大限度地使广大受众身临其境般地感受新闻事实的原貌。同时,还可以通过多方当事人、记者、主持人叙述角度及方式的多元化,更全面地提供信息,有力引导受众的思考与判断,产生强烈的传播效果。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广播电视深度报道不断取得新的经验,呈现出更可喜的发展趋势。尤其电视深度报道领域,有不少成功之处。

第一,在选题方面,不再局限于曝光式的批评性报道,更多的将眼光投向富有建设性的议题。立足于领导关心、群众重视、社会普遍存在这样三个方面的统一性。央视与各地电视深度报道更注意捕捉“社情民意”,报道百姓真正关心的话题,例如再就业工程、环境保护与生态平衡、社区文化建设等等;经济领域的深度报道在数量上增加、质量上提高。

第二,在报道手法上,纪实手法的运用更加纯熟,并与新闻策划很好地结合起来,对当前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的认识和新闻价值的判断形成一种自觉;在播出方式上,深度报道节目从形式上更为优化、美观,注重栏目包装和编排,以广告插播和做宣传片的方式等来广为发布信息,设置悬念,吸引受众的观看;在传播效果上,更加注重互动性,欢迎观众参与和推理判断,开放性更强,节目的张力也能表现出来。同时,随着中国入世后“信息透明度”原则的贯彻以及党的十六大以后的中国民主政治进程的推进,深度报道在采制渠道和方式上得到了更大的自由和灵活性,进一步掌握了主动。

第三,在应对国内外重大突发事件中,电视现场直播越来越显示其“独门武器”的威力。同时也作为深度报道的一种技术手段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在伊拉克战争的报道中,中央电视台、香港凤凰电视台、上海电视台等,都在第一时间里通过卫星现场直播、前方记者播报、专家评析、同声传译、电话连线、移动字幕等,全方位多角度报道伊拉克战争的战况及其社会背景、发展趋势等,使新闻现场与受众之间的时间空间距离大大缩短(10),同时也充分体现了电视媒体独有的魅力。

第四,栏目化是电视节目渐趋成熟的标志,通过栏目的连续性建立长期整体的效果,同时培养其固定的受众群体。我国已相继涌现了一批各具特色优秀的电视深度报道栏目,如中央电视台从《观察与思考》到《东方时空》、《焦点访谈》,上海电视台的《新闻透视》、《新闻观察》,东方电视台的《东方广角》,福建电视台的《新闻半小时》,河北电视台的《新闻广角》等。同时,深度报道的栏目化、杂志化是伴随着主持人的成长一道走向成熟的,主持人的风格直接影响着栏目的风格,其个性特点、风格魅力、气质修养常与栏目相得益彰。在这一过程中,也产生了不少家喻户晓的优秀电视节目主持人。

当然,也还有一些值得注意改进的问题。如,我们的电视记者往往受习惯思维的束缚,忽视了形式的创新与突破,在新闻报道中形成了一种惰性。具体到深度报道就是,纪实性偏差、缺乏现场拍摄的具有冲击力的图像、缺乏对新闻事实的深入挖掘、很多时候在喋喋不休地引导人们去听去注意,而情节的简略和细节的不完整导致了新闻信息量贫乏。重结论、轻过程,重访谈、轻解说,大道理、空道理多,但舆论导向性不够,有时候为了展示不同意见以至于最终发生“信息中和”,看似“见仁见智”的正反两方面信息相互抵消,使观众如坠雾里,论理的思辨性没有体现出来,反而使真理越辨越不清楚。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一是认识上的障碍:电视以画面形象为主,不易表达抽象的东西,不适宜做深度报道;二是一些电视台从业人员对深度报道的基本特征与要求把握得不深,在业务能力与工作作风方面都不适应深度报道的要求。因此要注意克服模式化、重视个性化;在内容采制和传播匠心上,深入生活、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增加调查采访的深度,增强情感色彩的强度和背景材料的厚度,要注重思想引路而不是经验引路;进一步拓宽报道题材,不仅选题要具有新闻时效,有一定关注度和代表性,还要注意到是否适合电视手段表现。在注重加强深度报道的教化功能、舆论导向功能的同时,突出人文关怀,体现出电视媒体应有的人性意识和可贵的人文情怀。

3.电视深度报道的报道要求

电视深度报道的优势在于它用电视形象化的手段,展示活生生的、充分的、有说服力的事实,并用这种事实来挖掘事物的深度,从而产生预期的传播效果。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在操作层面,电视新闻的深度报道往往要求提供大量的系统的背景材料,它把报道对象作为一个整体、一个过程来加以考察,着重回答“为什么”和“怎么样”。因此,我们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概括电视深度报道的要求。

(1)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度展示。

深度报道的崛起,其最大的意义就在于从零度叙事走向深度叙事。所谓零度叙事是指没有任何情感介入和艺术加工的最原始化的叙事;深度叙事,是指尽最大可能地进入事件的内核,这是深度报道的重要原则之一。尽管这里的深度是相对的,但最起码要求新闻记者要对事件做全面的调查,力求揭示出深层的背景,并要求有调查过程的再现,争取达到纵深追踪、深层开掘、做深做透、意义深刻的目标。

要做到这些,记者就必须深度展示“新闻背后的新闻”、“原因背后的新闻”,增强“用事实说话”的力度(11)。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一是通过增强现场的拍摄镜头与同期声,不断地运用最具冲击力的画面打动人;二是强调用真实的力量,用一个个真实感人的情节、细节和新闻故事感动人。这是“电视深度报道向新闻本源(新闻事实)的回归”(12)。央视《新闻调查》栏目最大的特色就是“双机拍摄、记者现场采访、现场评述,对事件多角度分析、递进式探究”,其优势首先在于大量的现场采访的鲜活内容。无论是对于事件的报道也好,或者是对于问题的探讨也罢,最有说服力的内容是生动的影像语言,即现场的采访与报道。有了这些做前提,再加上节目严肃、深刻、理性的精神内涵,从而使作品能够在丰富的过程展现中完成深度叙事。

(2)对新闻背景进行有效整合。

现在电视新闻一般都通过对新闻背景的运用来增强自身的厚度和广度。尤其是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往往依托背景而展开,背景在报道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些背景是系统的、与主题息息相关的,甚至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在针对事件进行高密集度和强渗透力的信息传播时,任何一篇出色的深度报道都能根据时空上的接近性来整合各种背景,并在背景应用上较好地做到背景与新闻事实之间、背景与背景之间衔接自然,联系紧密,目标一致,层次清晰。”(13)

要有效整合背景,就要树立深度报道的全背景观念,帮助受众清楚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深入理解新闻事实的内涵,了解新闻事件的发展趋向。最能体现这一要义的是重大新闻事件的电视直播,如中央电视台关于伊拉克战争的报道。早在开战前两个月,央视就开始组织策划,在背景资料制作上要做到“全”和“细”。新闻中心和海外中心预先制作了相当于播出量10倍的专题节目,背景内容涉及与战争相关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既有新闻性又有知识性,而且资料不断更新,直至节目播出前一秒钟。正是通过编辑部对各种背景资料的有效整合,信息组合的时空才得以呈现多维形态,才使这次报道给人信息密集、节奏明快且富于变化的感觉,播出后所引起的宣传效果自然是明显的。

(3)对新闻信息进行理性解读。

要求新闻事件传播的纯粹客观是不现实的。新闻的客观性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报道事件的过程本身就包括报道者对事件的发现和解释过程,主观介入不可避免。因此,受众要求电视新闻工作者一方面调动主观的能动性保证事实的客观、公正;另一方面要对客观发生的事件有主观的分析和独到的见解。同一个新闻事件或社会问题,受众更关注媒体怎么去说。有学者提出,现在进入了一个信息解读的时代,而电视深度报道尤其能在增强渗透力和引导性上发挥独到的作用,因为它具有冷静、平衡、深入、客观、质疑的品质。理性的解读,意味着要把这些品质充分地挖掘出来,体现出来。

2003年4月的“非典”疫情报道中,《面对面》栏目邀请了医疗科研专线的专家,也邀请了一线的医护人员,还有政府官员和“非典”康复者,他们在抗击“非典”的战役中身处不同领域,从事着不同的工作,体验着不同的磨难,这些当事人、目击者和权威人士的话语,很大程度上满足了观众迫切要求了解真实情况的需求,起到了积极疏导观众情绪和社会心理的作用。随着现代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的变化,人们的信息消费方式以及对舆论的认知方式也在逐渐变化,已经不再习惯于现成的概念体系与惯常的认识方式来解释新领域的新问题,而希望通过新闻报道全新的视角和全新的解读方式获得对事物本质更新的认识。面对这些压力,媒体在深度报道的策划中就一定要有创新意识,力求在信息解读方式上独具风格,满足受众的更高需求。

(4)要对新闻事实进行精当点评。

真正意义上的深度报道必须在对各新闻要素全方位立体展示的基础上,适时地作客观、公正、准确的分析和评论,深刻剖析新闻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逻辑层次和新闻主体的独特个性,以深刻揭示新闻主题和相关的背景材料所包含的深层次意义,挖掘出新闻本身的内部实质(14)

深度报道中的评论,相对于一般的电视新闻,更多地肩负着新闻舆论引导和监督的职责,因而弘扬主旋律是丝毫不容忽略的根本前提。有鉴于此,电视深度报道中评论的主要特色应该是深入浅出。所谓“深入”,一是评论能恰到好处地“以小见大”,透过现象看本质,能够通过节目所涉及的具体事件、现象和背景,提炼出深入思考的问题;二是注意把新闻事件或现象放到特定的社会大背景下进行分析,紧密配合党和政府特定时期的宣传重点和舆论导向;三是时刻关注党和国家对一系列重大问题的提法和态度,并将其融入相关的新闻评论中,既让老百姓更多地听到党和政府的声音,又使新闻报道中所阐述的相关问题更具说服力。所谓“浅出”,是指评论都是通过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出来的,用他们浅显易懂的口语“说”出来的,极易被老百姓所接受。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

还有必要指出的是,包括深度报道在内的一切新闻报道形式或者旨趣归根结底都根植于社会的土壤中,什么样的社会决定着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新闻。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面临着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各领域的深刻变化,需要深度报道来帮助受众认识社会现实,廓清迷雾、整合舆论,促进政府善治的水平和公民权利的实现。

二、调查性广播电视深度报道

广播电视新闻的事实都需要调查,所以调查性的深度报道是司空见惯的类型。调查性深度报道就是对大量表面现象掩盖之下的事实真相的揭示。虽然一般报道也需要调查,但只报道孤立的、公开的突发事件的表面结果;而调查性深度报道则注重挖掘新闻事件的内在的、隐蔽的关系,并向公众分析这些内在联系的重大意义,在报道中为了探寻实际情况,必须获取各方面的信息并提出公正的证据。正如沃尔特·福克斯所说,调查性报道往往来自“新闻报道主流外所获得的材料”,却也常常是“一个记者能够写出的一些最重要的报道”(15)。它的主体是调查的过程,所依据的事实可以是有关部门提供的,也可以是记者自己发掘出来的。

有学者把调查性报道分成两类,“一类是针对某人某事进行的‘单项揭丑式’,也称‘传统揭丑式’,另一类是针对某一方面存在的问题而进行的‘综合分析式’,也称‘新型调研式’”(16)。也有人把调查性报道分为广义性调查报道和狭义性调查报道,前者指对复杂问题的深层次探究、对尘封历史的揭秘和对未知世界的探寻;后者指记者独立展开的对被掩盖的损害公共利益行为的调查。

从调查性深度报道的内容和样态特征来看,又可以分为(17)

主题性调查。比如说一个城市交通发展能不能把公交放在第一位,这是表达了一种政府的执政理念的转变,转到以民为本的主题上。再如铁路面临重大改革,也是国企老大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不得不做出这种痛苦艰难的选择。所谓主题,在这里其实是一种社会观念和现象的转变,深度报道及时抓住了这种转变。

舆情性调查。就是带有政策性的众说纷纭的社会问题的调查。比如安全套该不该进大学校园、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该不该提高的问题等等,这种呈现多种观点、有多种争议的选题为舆情性调查。

历史揭秘。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故事或者话题渐渐被人们遗忘或者人们一直被假象所蒙蔽,而现在因为各方面因素的允许,可以重新提起,因此运用这种深度报道来重现历史。

事件性调查。一些比较具有时代特质的代表性的事件,《新闻调查》曾做过一期《胡子工程备忘录》是说一项技改工程花了若干年时间,盖了五百多个公章,结果到后来导致国家的投入成倍增加,是批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一个回溯式的调查(18)

纪录式调查。之所以称为纪录式调查是由于这种片子内核就是纪录片,从物质层面到精神层面,用调查的方式给它包装起来。

内幕调查。就是如今最常见的一种调查报道。注重揭开那些被有意隐蔽、不欲为人所知的内幕,它主动性更强,把自己看成是公众的形象代言人,并以此立场监督权力机关的行为,是一种典型的舆论监督。“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许多记者认识到,对于腐败和其他不法行为的发生,不仅能从个人操守的层面去加以分析,不法行为也可能与整个社会体制中存在的弊端有关。因此,他们用政治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的视角,对这些不法行为进行了宏观层面的分析和研究。”(19)从而为问题提供了一个更为多元和公平的视点。

以上六类调查基本上涵盖了所有调查性深度报道的范畴。从它的含义及内容来看,调查性报道的最大特点是侧重于事,展现事实,就事论事,因而它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受众的知情权。中央电视台从1996年5月17日开播的《新闻调查》,最初的定位“新闻背后的新闻”,以及后来发展了的定位“探索事实真相”,都很形象、凝练地体现了调查性深度报道的特点。

在我国2003年抗“非典”的新闻报道中,中央电视台与各省级电视台一批全方位透视“非典”的调查性深度报道起到了安定民心、引起社会各界关注与加强政府透明执政的作用。

在运用调查性深度报道开展调查事实的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注意要让记者的观点和意见或者当事人的态度在事实的展现过程中流露出来。

第二,还应注意话语权平等的问题,要严防一方话语的缺失。梅尔文·门彻的《新闻报道与写作》中说:要尽可能给每一方,尤其是受到指证的一方说话的机会。

调查性报道奠定了在深度报道中的主流地位,但是它的艰难性也是十分明显的:首要原因是调查对象的阻挠。记者的调查对象通常总是手中握有相当权力的人,记者的调查内容总是调查对象不愿公之于众的。调查对象会想尽一切办法阻止记者的调查,甚至会采用极端的暴力手段。尤其近来我们常常能听到记者采访挨打的消息,有的暗访或者偷拍几乎就是用生命来谱写报道。造成操作困难的另一个原因是调查性报道对记者的要求太高,除了具有出类拔萃的新闻敏感以外,还得具有法律知识和各项基本常识,否则会陷入被动的局面,一些新闻侵权案件告诉我们:正是因为记者缺乏处理能力和法律判断能力,导致新闻的失实和侵权,从而给记者本人与媒体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三、评论性广播电视深度报道

1.评论性广播电视深度报道的概念及特点

评论性广播电视深度报道是一种集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于一体的广播电视评论形式。它虚实结合,有说有评,既有对事件的介绍,又有对事件的分析和评论。它以典型事件为基础,就事论理,从而实现正确的舆论导向。如果调查性报道侧重于“用事实说话”,就事论事,揭示事实;那么评论性深度报道则“透过现象说本质”,虽以新闻事实为依托,却更钟情于评论,侧重于“用观点说话”,就事论理,揭示意义。这两者尽管有很多交叉的地方,最明显的是都要陈述事实,而且有的调查性报道也要加以评论,但两者语境的侧重特点还是有所不同。

由于广播电视(尤其是电视)的传播手段优势,可以使受众获得对新闻事实、新闻事件仿佛身临其境的亲历感,但是,当今时代的受众已不满足对新闻事实简单地呈现,他们需要在了解新闻事实的基础上知晓社会多方面(包括报道者)对该新闻事实、事件的见解、分析和评价,作为自己判断的参照,尤其是对比较复杂、重大的新闻事件。这就对广播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在客观公正报道新闻事实的根本原则基础上,可以同时提供报道者的主观见解与评析,作为另一种客观存在体现于报道之中,为受众提供一个多角度多层次的认识系统,便于受众在事实和见解的同步接收中,更好调动自己的思维能力,做出自己的判断。

评论性广播电视深度报道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它克服了电视对抽象概念表现力较弱的缺点,对新闻事件的报道与对事件的评价并行,扬长避短,通过“述”和“评”的有机结合,达到了强化评论的客观性和强化报道的理性思辨的双重效果。它最后的落脚点一定是得出的结论或者对各种观点进行评论的一个总结,一定在于阐释新闻事件所具有的意义。在今天,分析、解读和预测已经上升为评论的主要功能,包括对于事物的规律性认识与前瞻性的分析,对于事物的解释与剖析,对于道理的探讨与求证,当然最终可能深化到对于某种哲理的感悟和提炼。

广播电视评论性深度报道则要求对事件的把握程度一定要由表及里,推证过程既要符合事物逻辑,又要符合理性逻辑,具有内在的严谨性和合乎规范性,最终提炼出比较到位和深刻的评论及观点。

2.评论性广播电视深度报道具备的要素(20)

(1)新颖的观点。

这类报道尤其重在对中心论点的提取和把握,重在挖掘独到的声音。央视新闻频道开播后,创办了《央视论坛》节目,这是一档电视评论性深度报道栏目的代表性节目。它在片头用“透过现象说本质”来标明节目的特色,并将自身定性为“新闻频道中一档纯粹的评论节目”。其主要方式就是通过说观点以及对观点的评论来表明媒体的立场。它有一支相对稳定的被称为“特约评论员”和“本台评论员”的队伍,就是他们和主持人一起发出媒体的声音,表明媒体的立场。一句话,它卖的就是观点。

(2)广阔的背景。

“广阔”在这里的含义是既要充分,又要有代表性。广阔的背景既可以交代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也可以为观点的提出做足铺垫,并深化主题。

(3)宏观的观照。

从宏观的角度、全局的角度和人文关怀的角度,对新闻事实进行再认识,是新闻述评揭示事物本质和规律的必经之路,也是得出正确结论的前提。对事件进行宏观上的观照,主要是为了弄清客观事物带有普遍意义的经验和问题。《焦点访谈》在《惜哉文化》这期节目中,报道的是吉林博物馆的大火,揭示的却是隐藏在火灾背后的官僚主义。这一警示在以后的克拉玛依、阜新等地的火灾中一一得到验证。

(4)微观事实的佐证。

“一滴水也能折射太阳的光芒。”深度报道如何点评到位,把理说透,让观众易于接受?一方面,对那些基于一定的新闻事实或社会问题而引发的议论,既不能脱离事实泛泛而谈,又不能将过多的篇幅用于展现事实,只“述”不“评”。以获得广播电视新闻一等奖的作品《洋河污染导致大片农田绝收》为例,记者前去采访当地政府负责人几次都没见到,当听到办事人员解释说正忙于地、市合并工作,尚未研究消除污染的问题时,记者即席点评道:“听说是因为地、市合并工作忙,但我们认为老百姓吃饭问题也是很重要的。”这句话讲得极其平静,看似不经意地点拨,却一针见血地揭示出问题的症结所在。

(5)不同意见的反馈。

新闻报道是对于事实信息的收集、处理、整合与加工;而对于意见性信息的传播,很大程度上要由新闻评论来承担。只有充分反映舆论才能有效引导舆论,对于评论性节目来说尤为如此。《让菜价有个谱》(《焦点访谈》)中,记者先后采访了市民、摊主、菜农、物价部门,一方面反映了市民对菜价涨幅过高有意见,另一方面又通过对摊主、菜农、物价人员的采访分析了菜价上涨的原因,并报道了上海市政府为抑制物价所采取的种种措施。这样,群众对菜价的认识深入、冷静、客观了,对政府的怨气也消散了。

在评论性广播电视深度报道中,也要注意,由于主持人是处于传者的优势地位,尤其是处于居于拥有传播手段优势的传者优势地位,其评论更容易产生快速广泛的影响,所以,在报道中,宜尽量让进入频率、画面的新闻发言人、官员、专家、百姓就具体事实、现象发表评论,尽量避免由主持人或新闻播音员直接说出。尤其是要避免主持人或新闻播音员摆出一副绝对公允的面孔以显示节目的公平,或摆出一副绝对权威的气势以显示节目的权威。

四、访谈性广播电视深度报道

1.访谈性广播电视深度报道的概念及特点

访谈性广播电视深度报道是以访谈对话的方式,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度的剖析和展开,阐述对某个问题、某一新闻事实的立场和看法。

这种展开具有一般深度报道的内涵和深透的特征。同时,它突破了原有的以传播者为主体的立场,具有更大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可以容纳不同的主体对新闻事实进行评析和判断,也就是在原有的新闻节目发布方式上作了有效的突围。它不仅继承了广播电视深度报道和调查性报道精雕细刻的优点,同时极大地调动了受众的参与热情,这一点成为其极为鲜明的特色,即讲究大众性、互动性和公开参与性。而且,访谈类报道是广播电视媒体所特有的形式。与广播谈话类评论节目相比,电视访谈类新闻报道的优势在于其又多了一种形象说理的手段——画面。广播谈话类节目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由于传播载体的限制,在诸多方面很难有大的自由发挥空间。而电视谈话节目不仅可以“绘声”,还可以“绘色”,主持人或者谈话者通过屏幕直接面对观众,以形、声、情、态等表现手段,引导观众从中接收信息并作出判断,它所形成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是其他媒介所难以企及的。下面我们侧重对访谈性电视深度报道的内涵及特点作一解析。

访谈性电视深度报道的特点通过一对一或一对多的“提问—回答”方式,对某一新闻事件、新闻话题进行深度开掘与阐释,并洋溢着深刻性、思辨性、庄重性的色彩。

比如,我国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面对面》就是一档典型的电视深度访谈节目,主持人王志鲜明的质疑、尖锐的提问、审视与挑剔的眼神、适度煽情的“追问”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所有的提问似乎都蕴含着这样的潜台词:“告诉你吧,我不信,要我相信,你就得经得起我的挑剔。”这种理性、挑剔但不轻狂的质疑使《面对面》有着鲜活的生命力,并从多层次多角度去探索节目的深度,即把问题引向深入,引发受众的思考,甚至还能在整个社会层面形成舆论,形成一定的声势。还有,央视新闻频道的《新闻会客厅》和央视科技频道的《大家》等都是有代表性的访谈性电视深度报道的栏目。

此外,中央电视台的《实话实说》、凤凰卫视的《镪镪三人行》等栏目中,有些具有新闻性的节目,也都可以看作是访谈性电视深度报道。

从节目的表现形态来看,访谈性电视深度报道需要把新闻事件的当事人或者跟新闻事件密切相关的某领域的专家、权威人士请到节目现场,在对话中体现思想的深邃、个人的风采以及谈话的魅力。

2.访谈性电视深度报道的要领

对于访谈性电视深度报道节目来说,新闻的主体和节目的核心都是“人”,“新闻”与“人”成为内在构成的关键因素,用“人”来解读新闻,通过新闻来展示人(21),两者相得益彰,是此类栏目得以生存和发展的要义。

如何将访谈引向深度,首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记者(主持人)要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掌握与事件或人物相关的翔实的背景资料,这样在采访或谈话中才能显得游刃有余,才能够始终围绕中心论点来展开话题,时而有效引导,时而出其不意,按部就班的将话题按层次有序推进。例如《面对面》第15期节目中记者王志与北京市代市长王岐山之间有一段精彩对话:

王志:发布会记者问的所有问题,都不是你最害怕的问题,你最害怕问的问题是什么,能不能告诉我?

王岐山:实际上最害怕问的问题,也是我们现在最需要加强的……现在最需要的是传染源的切断。……在这种情况下传染源如果不能彻底切断,就不可能一劳永逸地战胜这个疾病。

王志:困难在哪儿?

王岐山:困难,说句实话,队伍状况,比如……

王志:我非常同意你的这个说法,一定要控制传染源,但是按照你这个说法,在我的想象中几乎是不可能的。

王岐山:不,现在就要把不可能的事情变成可能才能赢得这场战争,难度在这儿,我们的决心在这儿。……

王志的提问是在北京市全力防治“非典”的大背景下展开的,之前,他也了解到北京市市长接受采访的事实和其他记者问过的一些问题,所以他的提问能够环环相扣、针针见血,直指问题的关键,正是这样尖锐且又不断深入下去的提问,才会让人觉得很解渴,才使观众的知情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并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一种精神的熏陶与安慰。

同时,题材的选取关系到节目能否激起观众的兴趣,也关系到节目所能开掘到的深度。所以,访谈性电视深度报道应该关注那些紧扣时代脉搏,包含社会矛盾,内蕴足够的新闻事件和新闻话题。此外,还要注意,如果仅仅抓取到一个引起广泛关注的新闻事件作为选题还是远远不够的,人的因素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所选取的题材除包含社会层面的内容外,还必须包含丰富的人性层面的内容,要通过新闻事件展现出一个人的内心世界,表现其人格魅力与人物风采。现代社会紧张而浮躁的环境常会令人不安,因此人们非常需要理性的空间和深度的思考,因此,应不断挖掘节目的深度和感染力,注重从精神的层面给受众以引导和慰藉。

五、广播电视连续报道

1.连续报道的涵义及特点

连续报道是在一定时期内,对正在发生、发展中的同一新闻事件,进行及时而又持续的分段报道。连续报道是深度报道的一种形式。一般来说,连续报道的新闻数量不会少于3篇。连续报道中的一些组成部分虽然单独来看往往不能成为一篇深度报道,但通过连续报道的整合,连缀起来的各篇报道会共同形成报道的厚度与深度,从而完成从一般消息体裁的简明报道向深度报道的旨趣转变。

连续报道的特点,具体来讲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报道事件过程的完整性与动态性。从叙事的意义上讲,新闻事件是一个延续的过程,整个过程都具有新闻价值。为了把握并体现过程的新闻价值,报道不应该只注重事件的结果,还要关注事件发展的动态过程,直到水落石出。连续报道的视野正有利于表现这个延续的过程。连续报道由于在时效上紧紧追踪新闻事件的发展进程,不断地、持续地进行报道,这种报道行为本身的动态性,无形中会形成不断增强的气势,强化议题设置的效果,有力引导受众对新闻事件关注与思考的深化。

2003年度全国新闻奖连续(系列)报道的获奖作品有黑龙江电视台采制的《齐齐哈尔“8·4”事件连续报道》,从8月5日至22日,集中报道50多篇,对“8·4”事件进行大规模、全景式的展示。它客观地报道了侵华日军“遗毒”给中国人民身心、情感带来的严重的伤害,深刻剖析了身处和平年代的中国普通百姓屡遭日军“遗毒”侵害的深层原因,以不容辩驳的事实鞭挞了日本军国主义的丑恶行径和日本国内反华势力的丑恶嘴脸。从发现信息到跟踪信息,在17天的报道中,以平均每天播出3条新闻的速度推进,对新闻事件以及由此引发的后续事件进行及时跟踪报道,满足了观众的收视心理,用有说服力、有冲击力的视听语言,达到了催人警醒的传播效果。

第二,“进行时”的时效感与悬念感。连续报道多用于对正在发生、发展着的新闻事件进行追踪性的报道,“由于及时分段报道,与待事件结束后才写的一篇报道相比,(连续报道)时效性强,篇幅也短,更符合新闻的本质”(22)。具有“进行时”的强烈时效感。同时,也正因为是分段报道,是一环紧扣一环,及时地、结构比较完整地让观众看清整个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表里因果,每则报道都带有强烈的“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悬念感。比如美国近年来著名的“辛普森案”的连续报道就是如此,美国的电视机构为了提高收视率,甚至动用了直升机,对辛普森杀妻案的追捕过程和审理过程进行了同步和连续报道,在受众中引起了巨大轰动。

连续报道在实践运用中,也要充分注意发挥好上述特点。同时,还应注意最大限度地开掘信息资源,扩大信息容量,发挥信息效应,对事件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相关背景资料等进行多层面、多视角的关注。如上海电视台采制的三集连续报道《八·五漏油事件》(2003年度全国新闻奖连续系列报道获奖作品)就是这样的一篇佳作。它不满足于对漏油事件追踪跟进报道和及时披露事件的最新进展,更为重要的是,对事件的独具慧眼的视角和思考,成为该报道的亮点。记者在传递最新信息的同时,站在更高的角度,呼唤建立与国际惯例接轨的赔偿机制。加入世贸组织后的中国,各行各业要按国际规则办事,这既是中国政府应信守的承诺,也是新闻记者在报道相关事件时应把握的角度。作品在客观报道的同时,特别注意分寸感和现实感,注意不过分渲染被污染的严重情况,不造成市民对饮用水质量的心理恐慌,起到了媒体舆论监督、正确导向的喉舌作用。

此外,还须注意的是,连续报道的节奏往往由新闻事件发展的状况决定,而不能由记者或编导的整体策划来决定。尽管媒体在部署采制连续报道时,会对每一篇报道的任务和风格进行构思,从而使整个采制、演播过程更富有条理和内在节奏。然而,这种构思是建立在预测基础上的,而不是在新闻事实发生以后对播报内容的一种详细的安排,因此往往会随新闻事实的发展而变更。这种缺乏一定规律性的报道往往给后期编辑和正式播出带来一定难题,所以需要保持高度的敏感性和灵活性,因势利导,随机应变。

连续报道的特点还可以在与系列报道的比较中加深认识(参见本书后面“系列报道”中的论述)。

2.广播连续报道

广播连续报道是运用广播媒介手段实施的连续报道。它的要点在于,要善于充分调动广播媒介特有的声音符号体系表意传情的手段与技巧,进行新闻报道。

下面我们结合一篇荣获2003年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的广播连续报道作品进行赏析。

胡锦涛主席出访连线报道(23)

张明霞 郭 亮 袁 晖 海 滨

△各位听众,抵达莫斯科后,胡锦涛夫妇出席了普京夫妇的非正式晚宴。晚宴结束后,990早新闻编辑张明霞和正在莫斯科采访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郭亮进行了连线,请她介绍了晚宴的详细情况。

实况:

张:郭亮,你好!

郭:你好!

张:我想我们都非常感兴趣的一个话题就是,它这个非正式晚宴。所谓非正式是一个怎么样的定义呀?

郭:它实际上就是类似于朋友私人聚会。他们两个人只是两对夫妇各自带着一个翻译,在没有任何随行人员,没有任何外交官员参加的情况下(聚会)。这在国际的交往当中实际上是一种非常高的规格。它表示了中俄之间关系的这种特殊性、亲密性,也表示了包括俄罗斯在内的国际社会对中国新一届领导人,对中国这个政策未来走向的一种关注。

张:那他们两个人在着装上有没有区别于正式晚宴的这个特点呢?

郭:当天下午呢,普京和胡锦涛两个人都只是穿着衬衣,外面套了个西装,而衬衣的那个最上面的纽扣都没有系,就是显示出很随意的这种朋友式的身份。当时普京总统手里还拿着一小束鲜花,他当时面带微笑地站在那儿。我们旁边的记者就说,哎呀觉得他特别像那个等待约会的青年人。

张:在欢迎远方的朋友到来。

郭:对。后来胡锦涛的夫人刘永清到来的时候,他就把这束花献给了刘永清。

张:这个你描述的场面是非常感人啊。这个地点是在莫斯科郊外的别墅是吗?

郭:对。当我们的飞机还没有降落的时候,从空中我往下看,就觉得莫斯科郊外全都是森林和湖泊,非常非常美。而普京总统的乡间别墅正好就是在一个森林当中,而且有一条河围着他们家。

张:郭亮,刚刚你给我们介绍了很多这次非正式晚宴的情况,我想这就说明俄罗斯方面是非常重视胡锦涛主席的这次出访的。

郭:就是在离开北京之前吧,我就胡锦涛主席的这次出访采访了一些国际问题的专家。他们就说俄罗斯为什么会这样高度重视胡锦涛的出访,以至于普京还要专门搞这种私人的晚餐——

张:家宴。

郭:对,它实际上呢,因为,俄罗斯的高层有这样一种说法,他们认为中国的上一代领导人,说俄语的非常非常多,中俄之间的关系非常好。而他们说这一代,新一代的中国领导人几乎都是说英文,所以他们就非常担心中俄关系未来的发展趋势怎么样。但是我觉得,今天他们在普京家门口各自简短的发言就是对这种猜测的一种最好的回答。当时胡锦涛说,他担任国家主席后的第一次出访就选择了俄罗斯,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中国对发展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是非常重视的。而普京呢,他就讲得很幽默。他说他认为,他和胡锦涛之间已经非常熟悉了,而且两个人个人之间也建立了很好的朋友关系。他说俄罗斯非常高兴地看到,中国新任的领导人不仅具有非常丰富的政治经验,而且也对俄罗斯怀着深厚的感情。他说他和他的夫人很高兴,是在莫斯科自己的家里来接待来自中国的客人。他说我们俄罗斯人要用这种热情好客,使他感到宾至如归,就像在自己的朋友们当中一样。

张:好,谢谢郭亮。

△各位听众,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这次是首次参加上海合作组织元首峰会。他与各国元首一见如故。正在莫斯科采访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特派记者郭亮北京时间今天凌晨与新闻频率早新闻编辑张明霞进行了连线,介绍了有关的情况:

实况:

张:郭亮,你好!

郭:你好,明霞!

张:你刚刚发回来的报道我们已经了解了,上海合作组织的第三次峰会是昨天举行的。那么,你采访下来感受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郭: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上海合作组织是第一个在中国的国土上诞生并且以中国城市来命名的,是以我们上海来命名的这个国际组织,这种情况以前在中国是从来都没有过的。那么它现在呢随着国际局势的复杂化,这个组织越来越受到整个国际社会的关注。在昨天的会上我觉得最大的亮点就是,中国的国家主席胡锦涛第一次参加这个峰会。很多国家的元首他们在发言的时候,往往第一件事就是向胡锦涛的第一次来参加表示祝贺。我能感觉到这不是一种外交辞令,不是一种外交上的那种的客套,而是发自真心的。因为我感觉到胡锦涛虽然是第一次跟他们见面,可是,跟他们是相见如故,而且不时低声交谈,气氛是非常融洽的。

张:那么我们也了解到了这次会议的一个很重大的成果就是建立了一个秘书处。首任秘书长是现任的中国驻俄罗斯大使张德广。你给我们介绍一下张德广的情况好吗?

郭:他曾经是我们国家的外交部副部长,最早的第一任驻哈萨克斯坦的大使,现在的驻俄罗斯大使。在昨天的会上,好多国家元首在发言中都提到了好像跟他老朋友一样,都说他是一位资深的外交家,是一位非常有外交经验的出色的外交人员,他们跟他的私人关系都是非常好的。这对上海合作组织今后能更高效地运转也是很有好处的。

张:这个秘书机构设在北京,那有没有具体的启动时间节点呢?

郭:是这样,中国希望是在11月1日在北京设立,但是正式的启动应该是在2004年的1月。

张:这是胡锦涛主席的第一次出访,除了你们随中国代表团采访的记者外,还有很多港台记者自费到俄罗斯采访。我听说胡锦涛主席虽然行程非常紧张,但还是很关照这些港台记者,是吗?

郭:是的。这么多天下来,不管胡锦涛走到哪儿,你都可以看到一堆堆的香港记者等着,伸着话筒等着向他提问。但是胡锦涛他的行程安排非常紧张,所以他就一直没有机会回答他们。今天下午他就在我们下榻的酒店特意把香港记者都叫过来,专门给了他们20分钟的时间,让他们充分地提问,然后他每一个问题都很认真地回答了。香港记者特别关注的问题包括胡锦涛第一次出访,他希望向国际社会传递一种什么样的信息。胡锦涛说他最希望传递的信息就是让国际社会知道,中国新一届政府在政策上是具有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另外他们还比较关注香港的问题。比如说,香港被世界卫生组织解除了旅游禁令的事情。当时胡锦涛非常真诚地说,我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太高兴了。在会见完记者后,他还特意走到凤凰卫视的闾丘露薇前面说,我在电视里看到你去伊拉克,真的挺替你担心的。一直看你安全地回到香港,我这颗心才放下来。

张:实际上北京时间的今天下午你们应该是到了圣彼得堡吧?

郭:对。

张:圣彼得堡和我们上海也有非常深的渊源,我们是友好城市。我们希望郭亮明天能给我们带来在圣彼得堡的最新的活动情况。谢谢郭亮。

△各位听众,正在埃维昂采访南北领导人非正式对话会议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特派记者郭亮,北京时间今天凌晨两点接受了新闻频率早新闻编辑张明霞的连线采访,为我们介绍了她在现场了解到的情况。

实况:

张:郭亮,你好!

郭:你好,明霞!

张:现在是北京时间的两点钟。胡锦涛主席与美国总统的会谈刚刚结束,所以,我想请你首先介绍一下会谈的情况好吗?

郭:好的。这是胡锦涛作为中国的国家主席第一次和美国总统的会晤,因此引起了世界各个传媒的高度关注。但是这个会谈是非常私密的,是不对传媒开放的。记者目前对他们会谈的情况还不太清楚。但可以肯定地就是说,会谈持续了一个多小时。在会谈之前他们有一个简短的对媒体开放的时间。他们俩都走到那个会谈的屋外,以瑞士的湖光山色为背景,让摄影记者拍照。在拍照的过程中,有一个美国记者就抢着提了一个问题。他问布什会不会谈到朝核问题。布什说会的,美方的政策不会改变。布什还对着人群开了一句玩笑说,怎么样我们俩的样子挺时尚的吧。

张:谈到这次南北领导人非正式对话会议呢,它实际上是在八国会议前夕由东道国法国邀请了12个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进行的一次对话。那么这次被邀请的发展中国家,它们共同的特点是什么呢?也就是说它们都代表了什么呢?

郭:这次与会的发展中国家特点挺突出的。有这么几点,一个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参加了这次会议;第二个就是它的代表性非常广,各个洲的各个层次的国家都有;第三个就是他们在会上提到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第四个就是历史上第一次这么大规模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对话。

张:我听说法国总统希拉克为了邀请胡锦涛主席参加会议,给他写了好几封信,昨天还专程到码头去迎接胡锦涛主席是吗?

郭:是的。他不仅是到了码头,而且是在码头靠岸的地方,铺了一个红地毯。他一直走到红地毯的尽头,等到胡主席下船的时候他就跟胡主席握手,然后陪他走过来。一路上他们就向周围的群众挥手致意。后来我看到希拉克总统呢,亲自为胡锦涛主席打开车门,和他同乘一辆车,去参加南北领导人非正式对话。我想,胡主席受到的待遇是非常高规格的。胡主席来参加这次会议不仅是对法国的感谢,而且目前在国际上希拉克总统的地位是比较微妙的。我们中国来参加这个会议也是给了他极大的支持。同时,我们也通过国际交往的这个大舞台,能够跟西方领导人有一个近距离的接触,加深彼此的了解。

张:你说得非常好。那么郭亮,我们都知道呢,现在重要的国际会议都有一个保留的项目就是要拍摄一张全家福。昨天拍摄全家福的时候你也在现场,给我们讲一下好吗?

郭:好的。我觉得他们每次在拍照的这个排位上都是煞费苦心的。比如说刚刚结束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峰会,他们一共是六位国家元首,那么普京总统和胡锦涛主席就并列站在中间的位置上。我想这次排位就非常难,因为既有东道主的总统希拉克,又有布什参加、又有胡锦涛主席参加,还有日本的小泉首相参加,这个排位可以说是非常艰难的。但是今天我发现他们的排位非常聪明。

他们让希拉克总统站在第一排的最中间,让布什和胡锦涛并排站在后排的最中间,也就是希拉克身后那两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上。他们这么排可以说是煞费苦心的。

张:好的,谢谢郭亮的介绍,再见。

郭:再见。

播出单位:上海电台新闻频率

播出栏目:《990早新闻》

播出日期:2003年5月27日至6月6日

作品长度:3′41″、4′14″、3′53″

作者简介:

张明霞,女,新闻频率记者。

袁 晖,男,新闻频率高级记者。

海 滨,男,新闻频率助理记者。

赏析:

历来,我们的新闻媒体对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出访已形成一种模式,即公报式的

新闻。严谨庄重有余,生动活泼不足,从而影响了在民众中的吸引力与感染力。

这组报道另辟蹊径,采取了由节目编辑与随访的中央台记者对话的形式,或者说是编辑采访在一线的记者这种一问一答的形式,通过互动,既把领导人访问中的重要内容及时准确地反映出来,又把记者现场捕捉到的生动感人的情景表述出来;既介绍了背景,拓展了事件本身的意义,又大大提高了新闻的可听性。如,关于胡锦涛主席夫妇出席俄罗斯总统普京夫妇非正式晚宴这篇报道,对普京和胡锦涛衣着的描写,尤其是“而衬衣的那个最上面的纽扣都没有系”的细节,以及对普京手里还拿着一小束鲜花,面带微笑地站在那儿的描述之外,还加上一句点睛之笔:“哎呀觉得他特别像那个等待约会的青年人”,真是传神地表现了当时亲密融洽的晚宴气氛,产生了强烈的现场感染力。处处可以看出编辑与记者深厚的功力和精当的匠心。

3.电视连续报道

电视连续报道是运用电视媒介手段实施的连续报道。它的要点在于,要善于充分调动电视媒介特有的画面与声音符号体系表意传情的手段与技巧,进行新闻报道。

下面我们结合一篇荣获上海新闻奖一等奖的电视连续报道作品进行赏析。

来自小汤山的报道(三篇)(24)

王 燕 沈 莹 单红卫 宋滇文

《上海军医奋战小汤山“抗非”第一线》

img8

(续 表)

img9

(续 表)

img10

《小汤山又添“新兵” 赴京队员喜得“千金”》

img11

(续 表)

img12

(续 表)

img13

《在小汤山成长 上海军医凯旋》

img14

(续 表)

img15

播出单位:上海东方电视台新闻娱乐频道

播出栏目:《东视新闻》

播出日期:2003年5月21日、6月1日、6月30日

作品长度:3′35″,3′38″,2′48″

赏析:

2003年春天的“非典”疫情是危及中国大地的重大事件。各家媒体都以高度的关注,捕捉着这一重大事件发展中的种种最新的变动情况。电视连续报道《来自小汤山的报道》之所以能在众多的“抗非”报道中脱颖而出,关键在于以下几点:

一是视角独特。作品在抗击“非典”这场伟大斗争的关键时刻,把新闻触角伸到了全国人民瞩目的小汤山医院,镜头对准了73名由上海二军大派出的军队白衣天使。众所周知小汤山医院是北京市委、市政府落实中央关于防治“非典”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抗击“非典”重大疫情的重要举措,是一所有1 000张病床、专门收治“非典”病人的临时传染病医院。解放军总后勤部从全军抽调了1 383名医护人员负责医疗工作。自当年5月1日以后,医院共收治“非典”患者680人,约占全世界非典患者的1/10,全国的1/7。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救治,672名患者康复出院,8人死亡,治愈率超过98.8%。全部医护人员无一感染。由于“非典”疫情的特殊性,医院几乎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里面的病员状况如何?白衣天使如何与病魔斗争?时刻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也是观众们想知而不能知的、媒体想报而无法报的新闻事件。而《来自小汤山的报道》通过鲜活的电视画面将小汤山医院里发生的动人故事一一生动展现在观众面前,满足了观众知情需求。这在上海乃至全国都是第一个深入小汤山医院内部报道的电视媒体。

二是巧用素材。这组报道的成功,除了东视新闻娱乐频道编辑的努力外,还要归功于二军大长征医院的领导和赴小汤山医疗队的同志。细心的观众可能已注意到这组报道在画面拍摄方面略显粗糙,构图用光也不十分讲究,原因是此素材盖出自业余摄像师、长征医院赴小汤山医疗队员、主治医师宋滇文同志之手。宋医师在繁忙的“抗非”第一线从事紧张医疗工作的同时,不忘拿起随身携带的DV摄像机记录下医疗队员与“非典”生死搏斗的动人场面并及时提供给千里之外的东视,而东视的编辑以敏锐的新闻嗅觉和高度的责任心从医疗队赴京起即开始策划如何获得录像画面,同时每天和医疗队员、主治医师单红卫保持热线联系,而录像带则每次请北京的一位出租车司机帮忙,从小汤山取出坐飞机专程送到上海。带子在到达东视前还必须再次经过严格的杀菌消毒。在繁复的前期准备工作基础上,东视的编辑仔细查看素材、精心挑选画面、认真加工包装。终于使这些来之不易的素材变成了一条条动人的新闻和观众见面。同时编辑也没有被动地“守株待兔”,而是积极地捕捉新闻点,如策划了医疗队员罗基祥的亲人和他通电话,报告女儿出生喜讯的新闻,将上海、小汤山两地的喜悦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组报道可以说是一次媒体和社会、专业和业余、编辑和受众成功合作的典范。

三是情感真切。作品充分发挥电视的特点,将医疗队员身着厚厚的隔离服精心医治“非典”病人,耐心细致地做病人的思想工作,第一批和第二批医疗队员工作交接以及凯旋时战友亲人相拥喜极而泣,医疗队员罗基祥在小汤山医治“非典”病人,他的妻子在上海产房生下女儿等动人场面一一摄入镜头,给观众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从而激发起观众对党和人民之间的血肉之情、解放军和老百姓之间的鱼水之情、战友亲人之间的手足之情的共鸣。

正因为这样,这组长达20集的系列报道一经推出,立即引起社会各方的高度关注和热烈反响。凤凰卫视、好多兄弟省市电视台纷纷予以转播,广大观众通过报道了解了小汤山医院的真实情况,消除了对小汤山医院的恐惧感和神秘感,有力地鼓舞了人民群众战胜“非典”的斗志(25)

(林罗华)

六、广播电视系列报道

1.系列报道的涵义及特点

系列报道是围绕同一新闻主题,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以若干具有并列意义的不同新闻事实,多次、连续地展开报道,以达到深入全面反映新闻事实的旨趣与效果,是深度报道的一种形式。

系列报道与连续报道从传播形式上来看,都是在一定时期内的多次传播,但连续报道表现为纵向性,各部分内容有时间的先后顺序,各次独立的报道之间存在着更为紧密的自然联系,是新闻事件上下、前后因果自然顺序的连续,各报道之间的次序不能颠倒、任意变动。系列报道则表现为横向性,各报道之间是一种内在的逻辑联系,是并列关系,内容上没有时间的先后顺序,而这种并列关系主要是因同一的新闻主题聚合在一起,不存在新闻事件发展进程上的上下、前后承续关系,各个单独的报道次序可以互相调换,而不会影响报道的完整性与逻辑关系。

系列报道与连续报道都是广播电视新闻开展深度报道的有力手段。连续报道可以说主要是从新闻事件的纵向努力,穷追不舍深入挖掘来要求深度。系列报道则可以说主要是从新闻事实的横向努力,广度开拓,一咏三叹来体现深度。连续报道有如连珠炮的发射,系列报道有如排炮的齐鸣,两者都具有比较强大的报道声势。自然,系列报道与连续报道组织起来也要花费较大的人力和物力,所以,一般都用于比较重大的、重要的、广大群众普遍关心或感兴趣的新闻题材及“热门”话题。

2.广播系列报道

广播系列报道是运用广播媒介手段实施的系列报道。它的要点在于,要善于充分调动广播媒介特有的声音符号体系表意传情的手段与技巧,进行系列报道。

例如,荣获2001年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广播连续报道《关注食品安全》,就是通过第一篇《餐桌上的危机》、第二篇《“疯牛病”的思考》、第三篇《食品安全:从土地到餐桌》构成系列报道,有力地表现了主题。

“民以食为天。”对菜篮子、米袋子的尊重,也是对生命首要、起码的尊重。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们对“食”的诉求已经渐渐由“量”转移到“质”的方面来。遗憾的是,当我们不再为饥饿所困的时候,却又陷入食物安全造成的危机。疯牛病、二恶英、口蹄疫让我们举箸难下,更让作为家庭食物“把关人”的主妇们胆战心惊。

首先《关注食品安全》这一系列报道在选题方面的可贵之处在于:在对“国计”的凝神聚焦之外,给“民生”浓墨重彩的一笔。以往大部分关于“食品安全”的报道都是反映一些负面的东西,虽然在短期内产生了吸引观众眼球的效应,但是对于问题的解决却于事无补,甚至造成危言耸听、草木皆兵的反效果。甲醛、农药残留、瘦肉精等人们最关心的食品安全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基于对这样一种现状的思考,可以看出,该报道立意的基点显得尤其可贵,那就是——深入、深度、有建设性。

诚如记者所言,我们“不仅要反映分析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产生的原因,而且要尝试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思路,特别是要澄清一些关于食品安全的误解……”反之,如果报道仅仅是以一般“消费者代言人”的身份对问题进行抨击,片面地归因于某一个方面,又或者隔靴搔痒地议论、评述一番,都会使它与一个真正的“好作品”失之交臂。因为,新闻工作者不但应该是站在船头的哨兵,报告给我们外部世界的风吹草动,更应该有自己对现象深入的观察、冷静的思考和理性的分析。阐述一个问题的终极追求是该问题的解决,但前提是,这一阐述必须有一个较全面的视野。而系列报道在其特征和结构上正适应这种要求,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多层次对事件进行报道和展示,涉及面广,有深度。此报道中采访了多位食品卫生、法律、农业专家和消费者、政府官员,让他们从各个角度进行深入探讨,使听众能够了解食品安全的全貌。

组成这一系列的三篇报道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在第一篇《餐桌上的危机》里,商贩的抱怨和消费者的心声反映出了食品安全严重程度;在此基础上,第二篇《疯牛病的思考》先给出一个横向的例子,从源自英国的疯牛病说起,最后帮我们进行了纵向的归因探讨:在这场餐桌危机中政府的责任到底在哪里?在于创造一个良好的消费环境,供消费者科学地消费,而不仅仅是起告知的作用。系列报道之三《从土地到餐桌》则以更加深入的视角将话题引入到危机发源的问题上来,探讨了相关食品政策、农业生产现状、直至农产品价格机制等问题,从而倡导“绿色农业”、“绿色食品”。

相比较一般视野狭窄的负面报道所起的效果——问题和危机“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尴尬,这一报道无疑是具有建设性的。在正视食品安全不容乐观的现状之余,我们也有足够的信心积极地去解决问题。

另外,这三篇报道,在形式上看来都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每则报道都相对完整地说明了一个问题,综合起来则给我们一个“食品安全”的全景,这是一种“画卷式”的结构。但是,我们进一步考察它的结构和内容之间的关联时,还可以发现,该组报道暗含一种内在的“包裹式”结构,例如,前两篇报道在结尾处抛出的问题,承继的续篇里都给予了一定的回应,从而层层深入地引出了问题的症结所在和解决方法。

该作品所选取的现场声音,无论是消费者的谈话还是专家的解说都有一定的可听性,并且主题的指向都明确一致。记者的归纳和转承非常自然、恰到好处(26)

3.电视系列报道

电视系列报道是运用电视媒介手段实施的连续报道。它的要点在于,要善于充分调动广播电视媒介特有的画面与声音符号体系表意传情的手段与技巧,进行系列报道。

下面我们结合一篇荣获1999年度“全国好新闻系列报道”一等奖的作品进行赏析。

北约空袭南联盟(27)

中央电视台 顾玉龙 王晓琨 高伟 王卓 王齐放 张大立

之一:北约开始空袭南联盟

[记者现场]

各位观众,我现在正站在贝尔格莱德市中心公园饭店的楼顶向你作现场报道。贝尔格莱德当地时间24日晚上、北京时间25日凌晨,北约对南联盟发动大规模空袭,贝尔格莱德附近目标遭到轰炸。其中包括一个军用机场,就在这个方向,因为

距离较远,在这里看不清楚。在第一轮空袭中遭到轰炸的还有科索沃首府普里什蒂纳、黑山共和国首都的一个军用机场和南斯拉夫北部重镇诺维萨德。

[解说]

北约是从24号晚8点开始对南联盟进行空袭的,南联盟8个地区的20多个军事目标被击中。据南斯拉夫塞尔维亚电视台报道说,遭受袭击的具体地区有科索沃首府普里什蒂纳以及库尔舒米尔、乌日察、达尼夫格拉德、诺维萨德、播切沃和波德戈里察等地。临时军营的一些难民在空袭中丧生。南斯拉夫军方的声明说,死亡的人中包括妇女和儿童。

在贝尔格莱德,空袭警报响彻整个城市,远远地人们还能看见南联盟防空部队还击的炮火。据南联盟军方发布的战报说,南联盟防空部队在科索沃击落两架北约飞机和6枚导弹。北约晚些时候证实北约飞机被击落的消息,但没有宣布这架被击落的北约飞机是哪一个参战国家的。据报道,昨晚参加对南联盟空袭的共有8个北约国家。南联盟军队在第一个晚上击落北约飞机的消息在贝尔格莱德市民中到处传扬,这一消息证实了以前人们对南联盟拥有强大防空力量的推测。

据来自黑山共和国的消息说,有6到8枚导弹击中了这个共和国首都的军用机场。据认为,这个机场靠近亚得里亚海,北约担心它对美国在亚得里亚海的舰队构成威胁。

昨晚,尽管南联盟全境遭到北约的轰炸,但首都贝尔格莱德市中心非常平静,大街上汽车照常往来,电影院照常在放映故事片,咖啡馆和饭店也都在照常营业。

在北约空袭的同时,许多塞尔维亚青年在美国驻贝尔格莱德大使馆门口举行抗议示威,有人向大门投掷小石子。我们采访了在贝尔格莱德公园饭店值夜班的帕特维奇先生,他说,“今晚是一个悲哀的日子,我们好多地区遭到轰炸。我不明白。美国人疯了吗?它怎么能如此对待我们这么一个弱小的国家。由于北约进行通讯电子干扰,我无法给在家等待的妻子和女儿打电话,她们在家一定很害怕,我无法安慰她们。南斯拉夫什么时候才能走出今晚的黑暗?”

正当北约准备发动对南联盟空袭之际,南联盟总统米洛舍维奇在塞尔维亚电视台发表告全国人民书。米洛舍维奇总统号召南斯拉夫全体人民采取一切手段,保卫祖国。米洛舍维奇总统在电视讲话中说,目前发生的一切,关系到整个国家的自由,科索沃只是外国军队企图入侵的开端。米洛舍维奇总统强调指出,南联盟塞尔维亚议会23号一致通过的,坚决反对外国军队进驻科索沃的决议是唯一正确的决定。

[记者现场]

今天贝尔格莱德阳光灿烂,春天来了,北约也正在向南斯拉夫步步紧逼。人们担心,晴朗的天空,可能会给北约的空中打击创造便利的条件,贝尔格莱德的今晚不知会怎样。我们中央电视台赴南斯拉夫记者将密切关注局势的最新发展,并及时发回有关的报道。

这是中央台记者从贝尔格莱德发回的报道。

之二:贝尔格莱德市民悼念遇难南电视工作者

[记者现场]

各位观众,当地时间4月26号中午,贝尔格莱德的群众为死于北约空难的塞尔维亚国家电视台工作人员举行隆重的葬礼。

[解说]

送葬的群众冒着大雨从贝尔格莱德市的四面八方汇集到市中心的一家医院门前。当停放死者的灵柩从医院抬出来时,死难者家属悲痛欲绝,在场的人员包括许多外国记者都流下了眼泪。

[字幕]塞尔维亚电视台科学部负责人:

“许多人认为北约不会真的轰炸电视台,因为按照国际法的规定,是不能轰炸电视台的。北约也有人说过,不会轰炸电视台,所以好多人那天晚上是照常上班工作的。”

[字幕]塞尔维亚电视台值班编辑:

“叶里察才28岁,她是一个多么文静的姑娘,我怎么也不相信她已死了。”

[字幕]送葬市民:

“北约轰炸了我们的电视台,就因为电视台报道了南斯拉夫遭受侵略和反抗侵略者的新闻。他们绝不知道,电视台在我们心中有多么崇高的地位。”

[字幕]塞尔维亚电视台空袭幸存者:

“我活着,可我的同伴德雷根死了,我看到他死的。他曾对我说,下班以后他最想吃的是他妈妈做的蛋糕。”

[字幕]死难者家属:

“我的丈夫在电视台工作了14年,他把电视台当作自己的家。那天晚上临上班的时候,他对我说,他有一种预感,敌人很可能要轰炸电视台。他说,敌人不想让人们知道真相。但是真实的情况是掩盖不了的。或早或晚,人们总会知道的。”

[记者现场]

各位观众,这是贝尔格莱德的墓地,牺牲者家属将在这里与牺牲者进行最后的道别。我们中国中央电视台的记者来到贝尔格莱德后,一直与塞尔维亚电视台的工作人员密切合作,制作新闻,传送新闻,而这次的牺牲者中就有我们认识的人。

我们也在这里献上一束鲜花,以表示沉痛的哀悼。

这是中央台记者从贝尔格莱德发回的报道。

之三:北约悍然轰炸我驻南使馆

[记者现场]

各位观众,这里是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当地时间5月7日晚11点45分,北约的至少3枚导弹直接击中中国大使馆,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解说]

中国驻南使馆是在北京时间今天凌晨5点45分,当地时间7号午夜遭到北约野蛮轰炸的。至少3枚北约导弹从西北侧、楼顶和南侧击中大使官邸门廊和使馆馆舍,使馆留守的20多人中有3人牺牲。6名伤员正在医院接受治疗。中国使馆遭到北约轰炸后,中国驻南联盟大使潘占林和其他脱险人员为营救受伤和遇险同事,进行了不懈的努力。潘大使在现场指挥抢救工作直到次日凌晨,全部脱险人员都得到安全转移。南联盟外长伊万诺维奇、南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总理马尔亚诺维奇等官员赶到现场表示慰问,并对北约的野蛮行径表示强烈谴责。

目前,使馆人员正在对被炸馆舍进行清理。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斯拉夫40多天的狂轰滥炸,造成无辜平民大量伤亡,现在竟然不顾国际关系基本准则野蛮轰炸中国驻南外交机构,北约这一残暴行径已经受到国际舆论的强烈谴责。

这是中央台记者从贝尔格莱德发回的报道。

之四:朱颖父亲痛悼女儿女婿

[导语]

中国政府处理我驻南使馆遭北约袭击事件专门小组9号抵达贝尔格莱德,随行前往的还有遇难者朱颖的父亲朱福来。当朱福来手捧女儿鲜血染红的被子时,再也无法抑制住心中的悲愤。

[解说]

随专门小组一起来到贝尔格莱德的遇难者亲属朱福来是朱颖的父亲。到达当天他就随专门小组立即来到被北约炸成废墟的我驻南使馆,来到他女婿《光明日报》常驻贝尔格莱德记者许杏虎和女儿朱颖生前住过的房间。朱福来捧着被亲人鲜血染红的被子痛哭失声。这间被炸得七零八落的房间的墙上,还残存着女儿生前贴上去的喜字剪纸。

在医院的太平间里,朱福来呼喊着女婿许杏虎、女儿朱颖的小名痛不欲生。许杏虎今年才31岁,朱颖还不到28岁。

[同期声]

朱福来:“北约为什么要炸我们的大使馆?为什么?为什么要杀死我的女儿和女婿?现在我到这来,只能看看死了的女儿和女婿。我只能捧着骨灰盒回去。”这是中央电视台记者从贝尔格莱德发回的报道。

(中央电视台1999年3月25日、4月27日、5月8日、5月10日播出)

赏析:

在相当长的时期中,对国际上发生的重大新闻事件,尤其是战争事件,中国电视只能全部采用外国新闻机构的画面和声音,但是,1999年3月25日,北约对南联盟发动空袭,中央电视台的记者第一时间赶赴炮火纷飞的科索沃现场,使我们耳闻目睹这一现场——这是中央电视台记者从贝尔格莱德发回的报道。这是该片成功的第一个要素。

该片成功的第二个要素是精心选择了四个有典型意义的新闻事件,互相呼应、深刻揭露和鞭挞了美国推行霸权主义的图谋和罪恶行径,反映了南联盟人民和世界人民对强权的奋力抗争。

该片成功的第三个要素是细节描写生动,人物有血有肉,形象突出,给人以强烈感染。有力升华了思想内涵,强烈震撼观众的心灵,催人泪下,引起深深的感性共鸣。

使我们不由得从内心深处发出共同的心声:“决不容许美国的霸权主义阴谋得逞!”

七、广播电视专题报道和特别报道

1.广播电视专题报道和特别报道的概念

专题报道和特别报道都是以较大的篇幅,专门就某个新闻题材,综合运用广播电视的各种表现手段,进行深入全面的报道。

2.广播电视专题报道和特别报道的特点

广播电视专题报道和特别报道也是常见的深度报道形式。专题报道和特别报道由于篇幅长、展现的东西多而深厚,最能集中体现深度报道最本质的特征。但是,两者在共性中还存在一些个性的差异。

专题报道,在一个独立的节目单元中,专门对某一重大新闻事件或具有某些新闻价值的题材(如为广大受众所关心的人物、事物、地方、经验等)进行全面深入的报道。对时效性的要求,比广播电视消息相对要宽松一些。在电视领域,电视专题片是运用最多的一种形式。它的选题一般具有新鲜性、重要性和专题性。

特别报道则分两种情况:一是对可预见性的未来某一既定时刻将发生的社会普遍关注度高的重大事件,在做好前期策划和充分准备的情况下进行的深度报道,比如香港回归、APEC会议、“神六升空”的特别报道等,这类报道大多为正面的、积极的;还有就是对某一突然发生的社会普遍关注度高的重大事件,广播电视媒体所采取的紧急报道。这类报道则大多为负面的、消极的,如美国“9·11”事件、印度洋海啸重大地震、煤矿坍塌事故等灾难性报道等。此外,特别报道除独立节目单元式的特别报道外,有时候还可以是多元节目式的特别报道,即由一组报道构成的特别报道。

如果是独立节目单元式的特别报道,单就形式而言,无异于一个专题报道,但在内涵上仍存在差异。特别报道,更强调事件的独一无二性、特别重大性,或者是转瞬即逝性,从动态角度出发,有一种“不得不报”和紧迫的感觉在里边,一般来说题材不会重复。而专题报道,则可从相对的静态中,对某一阶段时期内大家比较关注的社会问题及事物、或值得大家关注的社会问题及事物,比如医疗改革、住房改革等,以富有启发性的视角与思考,予以专题报道,题材可以具有重复性。

再有,专题报道的吸引力往往在于内容的创新,而特别报道在于内容的独特。在专题报道过程中,策划者和传播者的责任,在于不断从新的视点、新的角度发现新闻价值,并尽可能快地在报道中把新闻信息的潜在价值充分展示出来,使它不断满足受众变化的需求。这样,专题报道视点和角度的选择就显得异常重要。视点和角度不仅仅是一种技巧,而且体现着传播者的认识是否有一定独到的高度、深度和感悟。正是这种独到的高度、深度和感悟方能使若干看似平常、实则潜藏着新闻价值的事物骤然鲜活起来,使广大受众感受到它的新鲜、趣味、重要。

特别报道由于事件的独一无二性、特别重大性,首先容易凝聚受众的目光。例如,2003年2月,海湾局势发生危机,中央电视台组成赴伊拉克特别报道组。2月25日晚10点特别报道《伊拉克核查危机》推出,观众在电视机前看到了前线记者从事件发生地发回的现场报道:海湾地区美英等国增兵、集结、演习和核查危机最新的事态进展,巴格达的街头采访,海湾危机的背景新闻和新闻主持人演播室内的评述,国际问题专家的评论等。举世关注的海湾事件“昨日”的冲突起因,“今日”的触发焦点,“明日”的发展趋势及海湾地区频起争端、屡发冲突的深层原因,被洞察、阐释、揭示得昭然明了。多角度、多形式的报道组合,为这档45分钟的特别报道节目赋予了“特别”的深度。

在2005年的多次台风登陆以及禽流感疫情等新闻的特别报道中,我们的记者深入新闻现场,在极其险恶或有生命危险的情境下,认真而负责地向人们传递灾区的真实情况。他们的敬业精神以及在画面中所传递出的心为民所系的情怀,着实令人感动。“神六”升空特别报道中,我们的记者不仅为观众展示了飞船升空前前后后的准备工作,跟踪报道了全程,还与工作在第一线的工作人员一道,感同身受地体会那种紧张、激动、喜悦乃至喜极而泣的心情。观众通过记者的语态、语气、表情,仿佛也置身于发射现场,“共时空”地感受到了传递出的情绪和氛围,这种互动是令人向往和难忘的,因此极大地增强了新闻的感染力与渗透力。

本章小结

img16广播电视新闻的体裁主要是从广播电视反映新闻信息时的外部结构样式特点及内容叙事特征所作的区分。

img17广播与电视虽然媒介不同,但是,就其新闻报道的体裁而言,却是基本相通的。只是在其具体传情达意的叙事表现上,因媒介手段不同,如何发挥各自的媒介优势,有其不同的特点及要领。

img18广播电视新闻的体裁分为:广播电视新闻消息、广播电视深度报道(具体又可分为调查性广播电视深度报道、评论性广播电视深度报道、访谈性广播电视深度报道、广播电视连续报道、广播电视系列报道、广播电视专题报道和特别报道)、广播电视新闻解说与评论、广播电视新闻谈话类节目、广播电视新闻现场直播报道。

img19广播电视新闻消息都是以简短的篇幅,尽可能快速、广泛、大量地传播新近变动事实的新闻体裁,是广播电视新闻中最基本、最普遍、最大量采用的报道形式。广播消息强调反映事实发生、发展与新闻报道之间的时间差,语言通俗易懂,充分调动声音、音响的表现功能,短小精悍、简明扼要、具体、生动、形象地表现新闻事实。电视新闻消息与广播消息相比,不同处则是需要充分调动声画并茂的表现功能。

img20广播电视深度报道是运用广播、电视媒介各自的综合优势手段,形声并茂地全面深入记录、反映、解析重大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并揭示其实质、因果关系及发展趋势的新闻报道样式。要注意:一是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度展示;二是对新闻背景进行有效整合;三是对新闻信息进行理性解读;四是对新闻事实进行精当点评。

思考题

1.采摄电视新闻消息要注意哪些关键环节?

2.何为深度报道?

3.广播电视连续报道和系列报道有何区别?

4.广播电视专题报道和特别报道的概念、特点及要领?

【注释】

(1)严三九主编:《新闻传播精品导读·广播电视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78页。

(2)汪苏华、曹华民主编:《中外电视新闻佳作赏析》,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8年版,第3页。

(3)《为新闻纪录片的更大跃进》。

(4)上海市广播电视学会编:《2003上海广播电视奖获奖作品选》,第178页。

(5)参见上海市广播电视学会编:《2003上海广播电视奖获奖作品选》,第180页。

(6)邱沛篁、吴信训等主编:《新闻传播百科全书》,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30—131页。

(7)杜骏飞、胡冀青:《深度报道原理》,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第5页。

(8)甘惜分:《新闻学大辞典》,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53页。

(9)杜骏飞、胡冀青:《深度报道原理》,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第48页。

(10)张骏德、叶昌前:《从当前中国电视新闻革新看新闻报道理念的变化》,《新闻战线》,2004年第3期。

(11)王贵平、王青:《深透性:电视深度报道的品质追求》,《电视研究》,2004年第11期。

(12)张骏德、叶昌前:《从当前中国新闻改革看新闻报道理念的变化》,《新闻战线》,2004年第3期。

(13)王贵平、王青:《深透性:电视深度报道的品质追求》,《电视研究》,2004年第11期。

(14)京华传媒论坛(http://www.jhcm.com/bbs/index.asp)。

(15)沃·福克斯:《新闻写作——报刊记者指南》,李彬译,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第153页。

(16)甘惜分:《新闻学大辞典》,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53页。

(17)参见张洁:《从调查节目到调查性报道》,载《新闻记者》2005年第10期。

(18)参见张洁:《从调查节目到调查性报道》,《新闻记者》,2005年第10期。

(19)杜骏飞、胡冀青:《深度报道原理》,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第41页。

(20)何勇:《由事物的逻辑到理性的逻辑》,《现代传播》,1998年第3期。

(21)黄峥:《用“人”来解读新闻》,《电视研究》,2003年第8期。

(22)甘惜分:《新闻学大辞典》,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54页。

(23)上海市广播电视学会编:《2003上海广播电视奖获奖作品选》,第32页。

(24)上海市广播电视学会编:《2003上海广播电视获奖作品选》,第166页。

(25)参见林罗华:《独特的视角 真情的展现——评电视连续报道〈来自小汤山的报道〉》,载上海市广播电视学会编:《2003上海广播电视获奖作品选》,第174页。

(26)参见赵玉清:《关注民生、深度分析、对策支持》,载严三九主编:《新闻传播精品导读·广播电视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85页。

(27)严三九主编:《新闻传播精品导读·广播电视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31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