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维旺迪环球集团(Vivendi Universal)
维旺迪国际(Vivendi Universal)是全球媒体市场中的新巨人,由维旺迪与Seagram、Canal+在2000年12月合并而成。
维旺迪实业与Seagram的电影、电视和音乐(包括“国际影业”Universal Studios)和Canal+的节目和发行渠道合并一起,构造成世界媒体市场中崛起的新锐。维旺迪国际在水工业、治污管理、能源、交通服务以及不含铁电线等领域拥有广泛的业务。这种工业背景与别的害怕广告不足的媒体公司迥然不同。实际上,媒体只占维旺迪国际(Vivendi Universal)总收入的48%[16]。维旺迪的发展历程见表9-4。
表9-4 维旺迪国际的发展历程
1998年以前,维旺迪在世界传媒业界几乎无声无息,那时候它主要还是法国的一家有点小名气的水处理设备生产商。以水电事业、垃圾处理及制造业起家,全年超过一半以上的营收也来自这些企业。
公司的转型发生在2000年,当时原任维旺迪公司主席的让-马希·梅西埃(Jean-Marie Messier)决心将经营触角伸展到电信及娱乐业,并主演了一场与西格拉姆公司(Seagram)的合并谈判,从而使公司逐渐被传媒业界所认识。西格拉姆公司是谁?不知道并不奇怪,因为其下属的子公司环球电影(Universal Studio)和环球音乐(Universal Music)的名声远远超过了这家综合性的企业集团,尽管它借以起家的马爹利、芝华士和皇家礼炮等品牌在酒类市场上也享有极高声誉。维旺迪向媒体产业转型的原因就在这里。从事传媒产业不仅可以给公司带来巨大的投资回报,而且可以让梅西埃声名鹊起。有着银行家生涯背景的梅西埃很希望博取公众的注意,1994年进入维旺迪公司后,他就开始与西格拉姆的各层,包括老板埃德加·布洛夫曼接触,表示了收购的愿望。谈判在2000年取得成功,维旺迪公司以340亿美元的高价收购了西格拉姆公司,连同环球影业、环球音乐和西格拉姆公司的其他产业。这是继美国在线与时代华纳合并后,全球最受人注目的传媒合并案。在宣布这宗合并案之前,Vivendi已拥有默多克的“新闻集团”旗下的BskyB公司24.5%股份,并持有Canal Plus公司49%的股权。
Seagram自老布朗夫曼在1928年接手后,始终是加拿大最大的饮品界巨人,1995年,布朗夫曼的孙子爱德加·布朗夫曼买下环球影业的母公司MCA后,Seagram开始正式进军娱乐界。身为全美六大制片公司之一的环球影业公司不但拥有一座主题公园及电视制作公司,还涉足唱片业。1998年爱德加又买下了宝丽金唱片公司,使Seagram在销售量上成为全美最大唱片公司。Seagram公司董事会同意接受Vivendi公司每股77.35美元的出价,Vivendi公司还将接受Seagram公司60亿美元的债务。在合并案中,Vivendi将买下Canal Plus剩余51%的股份以扩充电视业务,如此一来,通过此前与沃达丰合作的手机上网,Vivendi的用户可以通过Seagram旗下的环球唱片库下载音乐,Canal Plus也可以运用环球制片厂片库播送电影,欧洲最大的娱乐企业俨然成型。
合并后的新公司起名为Vivendi Universal,总部设于巴黎,由Vivendi董事长梅西埃出任新公司董事长,Canal+董事长莱斯居及Seagram首席执行官布朗夫曼出任副总裁。梅西埃在接受法国Europe-1电台访问时表示,新公司的年收入预计将达到550亿美元,市值接近1 000亿美元,拥有的流动资金超过40亿美元;他证实新公司计划将Seagram旗下与娱乐事业无关的饮料企业,如威士忌、伏特加等,以70~80亿美元廉价出售,此外原水电企业也将把30%的股份上市出售。
在这之前近4年的时间里,维旺迪至少两次与NBC谈过兼并的事项,尽管均遭到了NBC方面的拒绝,然而,这丝毫没有阻碍维旺迪-环球进军传媒业的脚步。执拗的梅西埃现在依然在叫嚷要将NBC收入旗下,既然与NBC很难谈这个问题,那就和它的老板通用电气谈。梅西埃懂得如何去盯住有缝的鸡蛋,就像当初和施格兰的谈判一样。梅西埃于1998年12月17日与美国网络公司(USA Networks)成功兼并。这次合并得到不少市场人士的称赞,认为这是欧洲公司进入美国市场的第一步。
维旺迪环球公司以103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美国网络公司的电影与电视业务,并组成新公司维旺迪环球娱乐公司(Vivendi Universal Entertainment),其中维旺迪环球公司持有新公司93%的股份。显然,在与美国网络公司这家全球排名15、市值仅有47亿美元的公司的交易中,103亿美元的价格似乎显得过高了。不过,梅西埃买的不是现在的美国网络公司,而是它的未来。这是一项长期的投资,而不是一起简单的媒体兼并案。无疑,在这里,战略比价格要重要得多。为此,梅西埃甚至可以让出新公司主席兼首席执行官的位置,让曾经执掌过ABC、派拉蒙影业,并协助默多克一手创立了FOX新闻网的前美国网络公司主席巴瑞·迪勒走上公司的最前台。梅西埃相信,在美国,迪勒比自己更能让新公司走得更远。
应该说,与美国网络公司的合并可以使公司获得有线电视节目的生产和播出频道,但是这笔交易却不能保证维旺迪环球娱乐公司拥有广阔的节目发行渠道。梅西埃早就考虑到了这一点。在与美国网络公司达成兼并协议的3天前,维旺迪环球公司与全球第二大卫星电视运营商EchoStar成功合作,以15亿美元的价格获得了EchoStar 10%的股份,从而获得其在全球的1.67亿用户。梅西埃表示,Vivendi对EchoStar的投资较之持有天空电视台的股份能够给公司带来更多的收益,他说:“我们认为EchoStar未来几年的发展速度将超过天空电视台。”
两笔交易的成功,不仅制造了媒体产业历史上最快的兼并案之一,获得了美国五大卫星频道,也获得了EchoStar这个巨大的电影电视节目发行平台,从而可以向其他有线电视运营商出售自己的节目。但是EchoStar在美国不过只有600万用户,只是DirectTV的用户数量的1/2。维旺迪完全可以借此自己开办新的有线电视频道。不过,这种频道只能向有限的用户提供有限的产品,例如,美国网络公司有四个有线电视频道,8 000万家庭可以收看其电视节目,但同一时间内每个节目的收视率还不到300万,显然这绝不是一个恐龙级公司的目标。由于媒体公司制作电影和电视节目的成本巨大,因此如果没有庞大的收视率支持是不合算的。在这种情况下,维旺迪和美国网络都瞄准了美国广播公司(NBC)。NBC是现在唯一不属于任何媒体公司的电视网络。在维旺迪和美国网络两家合并后,力量壮大了,当然收购NBC也将容易一些。另一方面,NBC并没有卖身的打算。因此,维旺迪要吞下这块肥肉,只能采取合资的方式。由于美国法律规定外国公司不能拥有美国电视台,因此维旺迪只好通过一家美国的控股公司,也就是与美国网络合并后的新公司,来控制其在NBC中的股份。对于NBC来说,同样存在制作成本的问题。如果NBC的电视网络与维旺迪的有线频道结合起来,一些极富吸引力的电视节目(如《哈利·波特》)就可以被顺利推出。显然,说到底合并只不过是媒体公司的性质决定的,就其目标来说,根本没什么过人之处。
大手笔的收购给维旺迪的发展带来了许多不确定因素,维旺迪已经为并购活动负债180亿美元,资产负债率高达50%,远远高于AOL—时代华纳、新闻集团和Viacom等其他媒体公司,集团董事会显然对梅西埃失去了信任,2002年终于将其从主席的位子上拉了下来。
维旺迪集团的发展战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目前,法国的维旺迪公司、德国的贝塔斯曼公司和美国的AOL—时代华纳公司都在全力竞争在线娱乐这一市场,希望早日开发出一个能够提供无缝衔接服务的用户网络,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扬基媒体评估公司的副总裁范德·哈尔表示,“我们正在关注这几家媒体集团如何在互联网上建造公司,这在网络泡沫破裂之后显得尤为重要。目前看来,几家公司都在网络应用程序这一领域里寻找商机。”
有消息称,维旺迪公司已经与英国电信业巨头沃达丰公司签署了一项协议,努力使双方的全球注册用户人数上升到9 300万,两家公司新创建的维萨维(Vizzavi)在线娱乐平台将同时提供有线和无线互联网服务。理查兹预计,未来的一段时间里,维旺迪公司将能够把集团下属的所有在线资产整合到一起,从而形成一个无缝网络,在更多的范围内促进公司业务的开展。理查兹表示,这将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在网络资源整合完成后,用户将可以同时利用公司旗下的五大在线娱乐网络,它们是MP3.com、Emusic.com、GetMusic.com、InsideSessions.com和RollingStonc.com。理查兹预计在线广告的收入会因此剧增。在推出内容服务的同时,维旺迪公司还计划增加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开放新的技术,从而提供更加丰富的内容和运营模式。
当然,新公司还会注重其传统的产业经营,并不是将传媒业作为自己的唯一产业形态。这一战略的好处已经相当明显了。
我们知道传统的传媒公司的主要收入是广告收入,但广告支出的波动性极大,并且往往会对经济环境作出夸大的反映,也就是说经济环境稍一好转,广告支出就会迅速攀升,经济环境稍一恶化,广告支出就会急速下跌。因为广告费用通常是公司削减成本考虑的第一个项目,也是在增加支出时最后一个考虑的项目。所以传媒公司如果过分倚重广告收入,其抗市场风险的能力就会弱。这就是为什么那些对广告收入高度依赖的媒体公司在经济衰退的大潮中,将会受到更严重的打击,持续的时间也更长的原因。至于一些经营多种业务的传媒巨头,广告对其收入的贡献也不可小觑。
维旺迪近年来过度扩张,导致公司流动资金严重不足。据该公司2002年7月3日公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到2002年年底,该公司面临27亿欧元的现金短缺,到2002年中期,现金缺口增加到55亿欧元。而由于2002年7月《世界报》报道说维旺迪公司在2001年财务报表中违反法国的股市规则,虚报了15亿欧元的净利润,这一报道引发了维旺迪集团的信誉危机,原首席执行官梅西埃不得不在各方压力下辞职,原制药公司的富尔图接任。富尔图重新调整了公司发展战略,致力于出售核心媒体资产的削弱其债务水平,但至今情况并未明朗[1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