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什么是编辑

什么是编辑

时间:2023-04-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什么又是报刊编辑?有研究表明,孔子是中国“第一个大量编辑古代文献的编辑家”。其实到了今天,当代报刊的编辑常常也是这么做的。但论者普遍承认的是,古代编辑工作与现代编辑工作还是有差别的。

1.1.1 什么是编辑

一、对编辑的一些习惯性描述

长期以来,中国人习惯用一些特定的词语来描述编辑职业及编辑其人,通常有:“为人做嫁衣的人”,“幕后英雄”,“伯乐”,“人梯”,“拼版匠”,等等。

在普通公众和传统文人眼里,编辑的形象还可能是这样的:戴着黑框的圆边眼镜,手拿放大镜,身着长衫、中山装或劣质西装,瘦骨嶙峋,头发花白,从早到晚,深深埋头于满桌书籍和稿纸中,手边放着一把剪刀、一罐糨糊、一瓶红墨水、一杯过了夜的浓茶,屋中弥漫着廉价香烟的雾气。

给中国人留下比较深刻印象的,恐怕是电视连续剧《编辑部的故事》中《人间指南》杂志的编辑了。至少在一些观众的心目里,这些编辑的精彩之处,似乎并不在于编的文章有多好看,而在于嘴皮子有多利索。

而对于报刊编辑,许多人缺乏认识,比如,问一个人在哪里工作,对方如果答曰在某报社,问者常常就会应一句:“哇,大记者啊。”由于长期的误会,不少人把报刊工作等同于记者工作。连毛泽东有时在这方面也不做细分,他曾说,“做报纸工作的,做记者工作的,对遇到的问题要有分析,要有正确的看法、正确的态度”,“记者,特别是记者头子,头脑要清楚,要冷静”(1)。他所说的“记者头子”实际上就是编辑,但他并没有指明。

那么,究竟什么是编辑?什么又是报刊编辑?在这个时代,他们起着一种什么作用或者应当起到一种什么作用?对他们的业务要求又是什么?这是本书要讨论的一些基本问题。

二、早期的编辑

什么是编辑?不少论者认为,生活在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就是一位编辑,并且,不是一位普通的编辑,而是一位大编辑、名编辑。

有研究表明,孔子是中国“第一个大量编辑古代文献的编辑家”(2)。他的编辑业绩主要体现在编纂六经上,被认为是“完成了中国古文献的首次选订和删订”(3)。这应该是一个让人感慨不已的史实。我们今天在以敬畏之心翻检《易》、《诗》、《书》、《礼》、《乐》、《春秋》等经典文献的时候,难道不是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中华文明的进程,不正是受着编辑这种技艺的深刻影响吗?在世界六大古文明中,苏末、米诺斯、玛雅、安第斯等均早已消失,近代埃及文明也非古代埃及文明的继续。唯一保持其文明性格一贯性的,只剩下中国文化。历史文化典籍经过一代代编辑之手而世代传袭,应该是一个重要原因。

孔子编纂六经的过程,事实上透露出了一些关于编辑工作的基本信息:对既有文字材料进行广泛搜集;从价值上对它们进行选择;对文献作全面的审读;对内容进行删订;最后,编纂成为一个全新的版本结构。有权威论者还归纳了孔子从事编辑时采取的三种不同文字处理方法:对原稿不易一字;审稿中也作了一些文字加工;尊重事实而意存褒贬(4)。其实到了今天,当代报刊的编辑常常也是这么做的。

权威论者进一步认为,实际上,中国的编辑工作早在孔子之前便开始了,在3300年前,殷代史官已在做原始的档案编辑工作(5)。不少编辑学教材进一步指出,在古文献中,早已有了“编”和“辑”的概念。编,是用来穿联龟板或简牍的皮条或绳子;辑,是将文字资料聚合、搜集之意,又引申为补合、整修之意。这两种意义合并在一起,实际上,即为我们今天常说的“对有效信息的重新整合”。单单从字面上,已可见编辑工作的重要性——如果不经过编辑,则一切都“散”了,展现在芸芸众生眼前的,很可能只是一大堆意义不明的信息碎片,我们也就无法有效地做任何事情了。

至于“编辑”二字连用,论者多称始见于唐贞观年间史学家李延寿所撰《南史·刘苞传》中“手自编辑”一语,这里的“编辑”指的是刘苞,他因“家有旧书,例皆残蠹”,故亲手修补。有论者认为,“编辑”一词,在唐代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已相去不远(6)

三、当代编辑

不过,对于孔子、刘苞是否算是严格意义上的编辑,也有人不予认同,一是认为远古事实无法详查,二是认为他们的“编辑”并非职务行为。因此,又有论者指出,目前可以确认的中国最早的编辑,当属汉代的刘向和刘歆。他们根据多种文献,整理修订、精选汇集成《战国策》一书,“已经与现代意义上的编辑相差无几了”(7)

上述见解,见仁见智。但论者普遍承认的是,古代编辑工作与现代编辑工作还是有差别的。现代编辑工作主要是选择题材、物色作者、审读稿件和书稿加工,当然也包括一些古籍的整理、校订工作;古代编辑主要做书籍的整理工作,包括辑集、校勘、审订、编选等内容(8)

而如果把编辑的外延再作扩大,便可看到了古今编辑的更多不同了。现代编辑的概念已经突破了书籍的框框,超出了文字的范围,报纸、杂志、广播、电视、有声读物都有自己的专业编辑和各自的编辑业务(9)

也有论者认为,更宽泛来讲,如今,编辑作为一种职业,可以泛指所有从事信息筛选、编辑、增删工作的人,包括图书管理员、图书出版人员、网站设计者、音乐DJ乃至帮助企业主管过滤信息的秘书等。若将范围缩小至新闻媒体,编辑指的是新闻编辑,亦即对新闻报道和评论(包括文字、声音、图片、影像)进行策划、选择、增删、整理、制题、组版和校对的人。

还有人认为,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编辑”一词的含义也不同。除了用作名词,指从事编辑工作的人之外,也可指一种业务或职业即编辑工作,或者指一种职称。如果做及物动词使用,则指编辑行为。相当一部分编辑学著述,在谈及编辑时,多指编辑行为或活动。

因此,从行为或活动的角度,也可以给编辑下定义。而如同其他许多的此类定义,编辑的定义同样五花八门。这个领域的一位权威,复旦大学的姚福申教授,他曾获吴玉章奖新闻学优秀成果奖,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姚福申认为另一位专家阙道隆对编辑的概念界定较为合适:编辑活动是对他人作品和资料进行搜集、选择、整理和加工,使之适合传播目的与复制要求的精神活动。但姚福申把阙道隆定义中“他人作品和资料”中的“他人”改为“已有”,他认为,编辑的对象也应包括自己作品在内的图文资料(1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