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编辑部的规章制度

编辑部的规章制度

时间:2023-04-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3.1.3 编辑部的规章制度一、基本工作制度总体上看,当代报刊编辑工作是一个集成概念,包括了编辑部的全部业务工作,贯穿于报刊生产过程的始终,甚至延伸至生产结束后的环节如出版发行。编辑部能否做到良性运作,要看其各个子系统的整合是否完备,而建立基本的工作制度,是实行科学管理、提高编辑部效率的关键。鉴于图片的重要性,故专门对其作出规定。

3.1.3 编辑部的规章制度

一、基本工作制度

总体上看,当代报刊编辑工作是一个集成概念,包括了编辑部的全部业务工作,贯穿于报刊生产过程的始终,甚至延伸至生产结束后的环节如出版发行。在此意义上讲,编辑部是一个复杂系统,其运转遵循的是系统学的规律。编辑部能否做到良性运作,要看其各个子系统的整合是否完备,而建立基本的工作制度,是实行科学管理、提高编辑部效率的关键。

以《南方日报》为例,其编辑部的基本工作制度有如下方面(5)

●编委值班制度。各版大样由值班编委签出,因此责任重大。在这项制度中,规定值班编委的职责为避免重稿和漏稿、主持编前会、合理分流稿件、组织突发事件的报道、关注整个报道流程等。

●编辑工作制度。此制度明确了不同种类编辑的职责,如夜班责任编辑的职责,各部门、各领域编辑的职责,图片总监和版式总监的职责等。另外,还包括了来稿收发签理制度,以及奖罚措施等。

●采前会、编前会制度。是重要的报道策划机制。需规定召开时间、地点、主持人、参加人员、会议程序等。

●评报监测制度。为评定考评等级做依据,同时,可为编辑记者提供新闻线索。

●读者热线的运作程序。包括值班、报告、线索使用、责任追究等内容。

●舆论监督报道的工作规定。舆论监督报道是很重要的报道手段,也是最易出现纠纷的报道。因此,对其基本原则、采访、编辑、审稿、善后处理、新闻官司、责任追究等方面,均作出规定。

●采编考评实施细则。考评制度定得如何,对于充分发挥采编人员积极性,十分关键。它主要是通过利益杠杆,鼓励多写好稿、多编好版。一般是对新闻产品实行等级打分制。在确定基本原则时,需要细化,如对记者和编辑如何分别打分,对各类稿件如何打分,均有规定。

●图片编辑制度。鉴于图片的重要性,故专门对其作出规定。

●版式标准细则。规定其格调气质,明确各类版式标准细则,具体到标题、色彩、报眉等。

●出版流程规定。为确保及时出版,对采、编、排、印各环节作出详细规定,特别是对各环节需要的时间要有明确规定。

●出报出刊要求细则。如何填写编辑发稿流程表,各环节如何签收,如何保证排版与编录入稿件的正常衔接,图片与文字的核对,等等。

二、激励和考核机制

对编辑记者进行科学的考核,是编辑部管理中的一个核心内容。目前,经营性报刊一般设立分级考核和淘汰机制。在这些报刊中,人员流动非常频繁,特别是同城媒体之间,有些人员是三进三出,也算是“没有新鲜血液就没有发展”。如《成都商报》、《重庆商报》,全报社的记者每年有10%的淘汰率,各部门对记者的淘汰率也差不多达到了10%(6)

以上述报纸为例,进入报社的记者,要求是重点大学毕业。记者分为实习记者、转正记者、机动记者三类,机动记者的作品连续三个月在报社获奖,可以申请升级。机动记者又分为三级,并实行定期考察。一级记者为最高级记者,据介绍,自《成都商报》创刊10多年来,只有四五个人升到了一级记者。

申请升级的记者,再连续考察三个月,其作品三个月连续在报社获好稿奖即可升级,否则降级。

以上述报纸为例,编辑分十级。设立七级编辑和三级责任编辑,实行岗位定薪制度。在评定方面,不以工作年限、职称定岗,而以工作业绩、市场反馈综合评价作为定岗定薪的依据。编辑在把关上做出重要贡献,挡住重大差错,可以破格升级。

这些经营性报刊均设立了“残酷”的淘汰机制。各报对编辑记者的任务量一般都定得较高,另外,还实行末位淘汰,连续三个月或一年中有四个月在部门排位最后一名即出局,一般一个部门一年要淘汰一到三人。

在报社中,社长、总编辑是所有压力的总承受人,而老总要把这种压力层层分解,比如,首先分解给部门主任,部门主任再把压力分解到每个编辑记者。在《成都晚报》、《成都商报》、《重庆商报》,部门主任有用人权,对不出稿不出力的编辑记者,部门主任有权将其辞退,上交报社人力资源部备案;同时,部门主任对编辑记者稿件进行初打分,再由报社考评办统一审核。

一般而言,报社每月均评采编好稿奖,对获奖稿件给予重奖。在年度结束时,还会评选优秀编辑和记者。对于特别优秀的作品和员工,则推荐参评中国新闻奖和范长江新闻奖。

经营性媒体一般都通过灵活的分配机制,来调动编辑记者的积极性。其经营部门和中层以上干部大都实行年薪制,而采编部门则实行定岗定薪制,基本工资与绩效挂钩。一般而言,都采取低薪高稿酬的分配制度。

以《成都商报》为例,一般记者底薪为400—1000元不等,此标准与《成都晚报》、《重庆晚报》等的情况基本类似;而《华西都市报》除一级记者外,记者底薪只有300元。

与底薪相对应的是记者的高稿酬制,记者收入的80%以上来源于自己所采写的稿件。此制度客观上体现了多劳多得的原则,拉开了记者间的收入差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