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访问的准备
主持人无论做哪一类访问首要的是获得“对话资格”。一方面,任何一位被采访对象面对一个对谈话内容不感兴趣、对情况不熟悉、“瞎子摸象”似的采访者,开口先问人家多大年纪,什么地方人,此时采访对象纵然有再好的脾气和修养也会失去谈话愿望,出于礼貌勉强进行的谈话必定索然无味,不少年轻的主持人开始做专访时都曾有过这样的尴尬。另一方面,主持人又不可能“无事不知,无事不晓”,因而日常的学习积累就显得十分重要,而访谈前指向明确的针对性准备更是必不可少的,业内称之为“做功课”。先后主持过《新闻调查》《央视论坛》,现在任《新闻1+1》的主持人董倩,坦言自己常常“预习功课”到深夜,“就算是最顺利的时候,准备一期节目也要三四个小时。”“我从不吝惜花在工作上的时间……我不给自己任何懈怠和轻慢工作的理由。”[3]
在人物采访方面颇有影响的杨澜谈到经验时说:“采访技巧并不是人们想象的那么复杂,无非是做好功课,明白自己要说什么,真诚地对待别人,眼睛看着别人,即时对对方的话有所反应。而最重要的,没有别的,还是认真仔细地做好功课。”[4]
访谈的准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资料的准备、谈话的准备和心态的准备。
一、资料准备
首先是占有资料。所要谈论的事件、话题的有关常识、背景、现状、事实本身、包括有关的政策法规、社会的各种反映、访谈对象所持有的观点……这些是做事件性专访、意见性专访、调查性访问准备时必须涉及的。做人物专访则要了解访谈对象的经历、专长、成就、特点、性格、习惯、爱好等情况。除了检索书籍、网络的文字图片以及音像等资料,还要特别注意活的第一手材料的收集,可向有关的人做调查询问、做外围采访,尽可能多地占有材料。杨澜当年在采访基辛格前做了充分的准备,研读了他的两本著作和许多关于外交的演讲。她在提问中说到第四次中东战争时用了“赎罪日战争”这个词,这是源于犹太教节日术语的说法。杨澜觉察到基辛格听到这个词后明显地坐直身子,认真接受这位年轻的中国女记者的提问,事后基辛格诚恳地称赞她“功课做得非常好,印象深刻”。
占有资料离不开栏目组同仁的通力合作,书面的文献、图片,珍贵的影像资料,有典型意义的实物等等,不仅可以提供专访独特的思路,还能丰富表达手段,使节目可视性、可听性大为提高。如央视《高端访问》2004年6月20日播出了水均益对美国著名影星梅里尔·斯特里普的专访。片子在二人兴致盎然的对话中穿插了梅里尔6月12日到达上海浦东机场、13日出席上海国际电影节记者见面会、观众见面会等最新报道,以及梅里尔各个时期的照片、获奖电影片断、奥斯卡奖颁奖实况资料片,谈到梅里尔不愿住在好莱坞明星都喜欢的贝弗利山庄而选择纽约时,甚至用了9·11恐怖分子劫持两架飞机撞击纽约世贸大厦的资料片……丰富的相关资料的运用使整个专访节目看起来十分富于感染力和说服力,衔接顺畅自然,对收视有很强的拉动力和吸引力。
其次,对占有的资料要能够做到“钻进去,跳出来”,前者指“了解”,即对占有的材料能够“钻进去”熟悉它,然而这仅仅是第一步;后者指“见解”,面对各种材料不应满足于现象的罗列、堆积,而要消化材料、研究材料,对所收集的信息有所取舍,能“跳出来”形成观点,这是资料准备中更为重要的一步。总之,占有资料和分析资料可以说是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
上文谈到的水均益对梅里尔的专访,他的提问精选了资料准备中发现的一些细节,使采访目的方向明确而又避免了问题的生硬,形成两人相谈甚欢,并感染和带动屏幕前观众的极融洽的谈话场。如为了表现梅里尔在影星中特立独行的质朴品德和风范,特意选择了一些细节,这里仅举两例。一是梅里尔因在电影《克莱默夫妇》中的出色表演,第一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奖时竟把“小金人”落在了卫生间,水均益借此追问:“可您并不是这样一个粗心的人?”,引出梅里尔一番引人深思的告白——
水均益:您是如此的意外,以至于把自己的小金人落在了卫生间里,是吗?跟我们说说。
梅丽尔:当时我在奥斯卡颁奖典礼现场的卫生间里,我四下张望,发现有那么多非常有名的电影明星在那里,我紧张极了,就把自己的小金人忘在了卫生间里。
水均益:然后就走了?
梅丽尔:是的,后来我想起来了,跑回去把它拿了回来。
水均益:可您并不是这样一个粗心的人不是吗?
梅丽尔:我当时有点不知所措,现在这样的场合再不会吓着我了,可是当时作为一名很年轻的演员,我真有点不知所措,觉得周围的这些人都比我有名,比我了不起,但其实,不都是人吗,现在我明白这一点了,因为我在这样一个明星云集的圈子里生活了太久,他们中间有些人很可笑,很不讨人喜欢,还有些人非常不错,但都是普通的人。所以现在我不会被那种场合吓住了,也不再表现得傻乎乎了。
另一个选用细节是,美国娱乐报道披露梅里尔把家安在纽约,水均益由此询问深层的原因,梅里尔的回答让人对这位身在名利场而与好莱坞的浮华保持距离的影星肃然起敬:
水均益:据一些娱乐报道,大多数的好莱坞明星都喜欢在贝弗利山庄购置一处豪华的房产,但是您却不是这样,您住在康涅狄格是吗?
梅丽尔:我们后来又搬到了纽约,那是在2001年的9月9日,是在9·11事件发生前两天,我的孩子们转到了一所新学校,她们的学校在另一个街区的布鲁克林,她们校车的最后一站是早上八点半,停在世贸大厦的前面,我和我的丈夫到街上看她们离开,因为我们很担心她们,因为她们对这个城市一点也不熟悉,我们必须送她们出门。接着第一架飞机撞上了世贸大厦,接下来我们与我们的孩子失去联系长达十二个小时之久,因为连接曼哈顿的所有桥梁和通道都被封锁了,当时确实很可怕。那天是非常糟糕的一天,但同时也非常幸运,因为当时我住在世贸大厦附近的亲戚一家人搬过来和我们住在一起,我们十几个人渡过了一个月的美好时光。这件事也让我的孩子们爱上了纽约,它让我的孩子以这个城市为荣,这是纽约人的共性,因为你知道,纽约居住着许许多多不同背景的人们,但是大家都能够和谐相处。
水均益:但是为什么不选择贝弗利山庄,或者好莱坞呢?
梅丽尔:原因之一,我从事的职业让我没法住在贝弗利山庄,因为那里被整个电影工业基地所包围,让我感到很窒息,那里的人们关注的都是你有多年轻漂亮,多有钱,你开什么样的车,这是他们看重的东西,但是我不希望我的孩子在这样的环境里,接受这样的价值观,我不喜欢那里,我喜欢纽约,纽约太棒了,那里居住着各种各样的人们。(水:那是个适合居住的城市)是的,是一个全球化的城市。
2004年11月央视《东方之子》主持人李小萌采访著名数学家陈省身,她翻书、上网收集了海量的资料,在与策划研究采访方案时,原本希望小萌在采访中展开陈省身的求学经历,小萌经过思索认为重要的是当年他为什么去那么多地方追索学问。要探究出数学大师的内心追求。于是小萌只是把辗转求学路作为提问背景,直接做心灵的对话而非过程的了解,对话如下:
李小萌:我看过您的资料,觉得您这个求学的这条路走得特别远,您看从南开到清华,从中国到德国,又到法国,再到美国,怎么走了这么辗转的一条路呢?
陈省身:就是我对于现状不满意,我要进步,我要是最好,这一行我要做最好的东西,数学研究,数学研究最要紧的还是找名家,还是名家跟不名家很不一样。
李小萌:怎么不一样?
陈省身:他的了解深刻,他许多问题他想过,没有写成文章的,都有许多意见都是值得学习的……
主持人通过占有材料、研究材料对所要谈论的事或人做到胸中有数,如此,与访谈对象就有了共同的语言,有了沟通心灵的基础,才能称得上有了“对话资格”,才可能避免在外围泛泛而谈,访问内容才可能深入而有新意。
二、谈话准备
有了材料的准备,接下来的功课就是谈话的准备,诸如访谈的目的、主题是什么?从哪里切入谈话?提问的逻辑顺序怎么安排?如何设计具体问题?访谈对象的特点,善谈还是木讷,都要力争胸有成竹。2004年奥运会开幕前夕,观众喜爱的女排队员赵蕊蕊伤后第一次复出,电视台一记者采访她之前对观众交代:赵是云南大理人,是记者的老乡,可是他面对赵蕊蕊开口的第一个问题居然仍是:“请问你是哪里人?”得到“云南人”的回答后又明知故问:“云南哪里人?”下一个问题更是匪夷所思:“你今天复出,在球场上蹦了又蹦,现在能不能再给我们蹦一个给大家看看?”赵蕊蕊说:“今天已经蹦得很多,不蹦了,不蹦了。”旋即走向休息室。这位记者由于没有想清楚采访的提问,不仅失去了一次难得的采访机会,还暴露出自己缺乏人文关怀不体谅对方伤痛的致命伤。
如果说资料准备是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那么谈话准备应该说是从理性还原感性的提问设计过程。主持人专访的谈话准备有如下三个要点:
1.明确谈话的方向和重点
首先在梳理材料中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做出全面、客观、深入的分析,继而明确谈话的方向和重点,形成采访的框架提纲和几个重点问题的块状结构。
2007年10月24日是嫦娥一号发射的日子,北京交通台《行走天下》栏目在当天的节目里特地请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沈骥如与资深新闻评论员徐立凡做直播访谈,主持人牛力翻阅了大量资料做了认真准备,根据嘉宾的专业方向及直播的时间控制,精心设计了太空技术开发与政治经济关系的访问方向和便于听众理解引入相关背景的提问,重点鲜明,层层深入——
咱们人类从1972年以后就再也没有人登上月球,很多国家的太空计划也都暂时搁置。但是近年来,全世界都在重新兴起太空热,尤其是对月球的兴趣越来越大。是什么原因重新点燃了太空热,使得各国争先恐后地探索这一领域?
政治也好,经济也好,科技也好,月球已经被看作一个有巨大价值的地方,那它的价值到底在什么地方?
不同的国家也有不同的角度,包括对太空的探索,包括对月球将来的使用,我看到一些相关的观点,特别是22号国家航天局举行的发布会上航天局的发言人就说这一次的发射活动就邀请了部分国外的航天局的代表现场进行观摩,中国是愿意本着平等互利,利用共同发展的原则和国际同行开展国际领域的合作,这个原则我们又怎么去理解它?
2.从受众视点寻找访谈的贴近性
反映受众视点、代言受众问题,是主持人专访的一大特色,主持人与访谈对象的谈话不是“专家对专家”的“圈内”的探讨,受众才是最根本的接受者。主持人是“中介性”的传播者,是离受众最近的传播者,同时在一定意义上又是受众的代言人,这种特色反映在专访的提问中就是要善于找到传播目的与受众意愿的结合点,从受众的角度出发,带着受众可能会有的问题发问引导,使谈话贴近老百姓的利益、兴趣或疑虑、困惑,从而增强专访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003年,我们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初期由于封锁消息及病魔凶险出乎人们意料等原因,民心动荡、手机短信都会收到一些谣传,什么“今晚病人大转移”,什么“北京上空要撒药,请关窗户”“抢购”等等。《面对面》在北京防治非典联合工作组举行第二次新闻发布会后,在会场旁边的一个办公室专访了临危受命的代市长王岐山。采访之前,王志特意收集了北京街谈巷议的小道消息和短信谣传,并借以在采访中向王岐山发问,让观众得到了说明真相的负责任的回答,也提供给市长一个及时与社会沟通、政府信息公开透明的平台。
3.设计提问并形成采访脉络
在准备中,主持人能够“跳出”复杂纷扰的现象,通过深刻辩证的思考形成正确的观点,是至关重要的。此外,提问的展开应有逻辑顺序,最忌采访“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不仅观众听不出头绪,实际上谈话也无法深入。在专访准备阶段设计出访谈提问的方案乃至具体的问题,是十分必要的。当年斯诺到延安采访设计了70多个问题;曾经专访过邓小平的美国CBS《60分钟》记者迈克·华莱士,采访之前研读了大量有关邓小平的书面材料,还同一些访问过邓小平的人交谈,最后准备了50个问题。华莱士说:“我给自己定了一条规矩,至少在准备好30到40个‘扎实’的问题以后才去采访。”[5]
笔者曾经翻阅过白岩松在做“学者系列访谈”时的部分业务札记,那段时日他集中阅读了列为访谈对象的学者们的大量著作,在吸收、消化、归纳、提炼的分析思索过程中,他摘记能勾勒出人物轮廓的片断,且格外留心体现人物品性及独特面貌的细节,他把这些材料称为走近访谈对象的“路标”,在访谈过程中,一些细节、别人的评价、具体的观点就成为主持人直接深入探寻被访者内心世界的切入点。如果说“以事问心”是人物专访中“见心见情”的“法宝”,那么主持人充分的资料准备和谈话准备则是“做功课”的实际内容。请看白岩松采访学者季羡林的片断:
主持人:张中行先生在写您的时候曾经提到先生有三个特点:一个是学问精深;一个是为人朴厚;一个是有深情。他以为在这三者中最难得最重要的就是先生身上的为人朴厚。因为他觉得,在他见过的很多学者大师里头,在这方面再也没有超过您的了。
季羡林:这个事情是这样的,我认为人应该有自知之明,一般人缺乏自知之明,我这个自知之明恐怕过了头,总觉得自己不行,不是自己故意装,你装也装不出来,只觉得好多方面自己不行。在这方面我自己的解释是说自知之明过了头。过了头也不好,应适可而止。
主持人:我听说过这样一件事,有一个书商卖您的书,希望您签上名那么他会好卖一点儿。您非常高兴地给他签了名。签名之后,您又听说他在楼下等着,您又跑到楼下去感谢那个书商,结果搞得那个书商自己都不知所措。
季羡林:是有这回事,现在每个作者都希望他的书被人读,那书商找上门来,当然我要感谢他了。这个当时也没有什么思想活动,只是感觉当时听说人家在门口,要赶快出去感谢人家。
主持人:在这世纪末的时候先生提出了一个“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的论断。认为到了下一个世纪,以中国为主的东方文化一定会在世界文化中占主导地位。
季羡林:过去在唐朝,就是在穆斯林运动初期,在波斯、阿拉伯就流传一句话,说世界上古代希腊人有一只眼睛,中国人有两只眼睛,了不起哦,而世界上其他的所有民族都是瞎子。我觉得这话是穆斯林讲的,而且是在我们唐朝,在7世纪时,中间必然有它的道理。
主持人:季先生是国学大师,我非常钦佩,然而到这儿来看到两套房子基本上都被书占据了,而季老仍然非常委屈自己,住的地方很小,家里也很乱,我们的感觉是心疼。
季羡林:不要心疼,我现在在北大有两套房子,这套房子在北大还是大的,学校已经对我很照顾了,再想多要那是非分妄想。我也不想。
主持人:是您养的猫吗?
季羡林:是,我养了三只猫。……(1995年1月16日播出)
《东方之子》节目时间只有7′30″,主持人必须从厚厚的材料中精选能概括访谈对象精神品格,并能够触发对方披露内心“定力”的问题,方能浓缩而又感性地展现其人生精华。这里,白岩松以张中行先生对季老的评价引路,分别从感谢书商的纯朴心、预测21世纪东方文化地位的远见卓识和进取心、对住房状况的平常心,及养猫的爱心,让观众真切、具体地领悟到季羡林先生“学问的精深”、“为人的朴厚”、热爱生活的“深情”。
三、心态的准备
1.社会责任感与人文关怀是访问的首要原则
主持人访问的目的无非是通过谈话公开信息、传播观点和理念,反映当代人的心态和价值观。无论访问的选题或对象的选定,必须禁得住社会责任与人文关怀的考量,一旦节目播出效果会伤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个人感受或殃及其生活状态时,本着人文关怀原则,宁可放弃可能产生轰动效应的选题或人选,这是职业道德问题。1999年5月8日我驻南联盟使馆被炸,第二天有位电视明星级主持人在电话采访邵云环烈士儿子曹磊时,反反复复在“你什么时候知道妈妈遇难消息的?”“你没有怀疑过妈妈工作单位的消息有误吗?”“你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今天是母亲节,您真的意识到妈妈已离开人世到另一个地方去了吗?”“你难过吗?”这些问题上纠缠,让人听来无异于往曹磊伤口上撒盐,再加上不断推近的主持人并无泪光却美目顾盼的眼部大特写,直到问出“你哭了吗?小朋友”,这番采访不由得不让人怀疑主持人此举就是想赚取曹磊痛哭失声的“轰动效应”,这样的职业心态是万万要不得的。
2.媒体立场、受众视角、真诚自我三位一体的身份把握
主持人对身份把握的心理准备不可忽略,即对媒体立场、受众视角、真诚自我三位一体的认知和行为方式。新闻媒体在整个社会的交流、沟通中扮演一个最积极又最为重要的角色。媒体一个重要的作用,是把社会中大多数人的感情、认识、观念等联结起来,形成一股强大的舆论力量,影响人们的生活、工作和社会进程。广播电视传播是舆论的主要表达渠道,并经常影响着舆论的形成和发展。主持人的访问也在其中承载着舆论渠道和舆论联系者的功能,主持人在关注百姓视角的同时对于媒体立场一定要有自觉的意识,在访问中发挥好媒体与受众之间的中介作用。
CNN资深新闻人物访谈主持人拉里·金,1994年6月开播至今的《拉里·金直播》,每日一期,他解读自己“中介者”的媒体角色说,对各方面社会势力而言,是一个协助他们向公众表述意见的中介者;对于不断发展的历史而言,是种种繁杂现象的记录者。他从不在节目中炫耀自己的什么特质,他只聚焦于自己的嘉宾,致力于为嘉宾提供最大限度的展示空间。当总统竞选人来到节目中辩论时,拉里·金提醒自己:“没有人专程来看裁判表演。”[6]
央视《半边天》主持人张越,十年前刚做主持人时,在每周与一位男嘉宾“斗嘴”的栏目《谁来做客》中,以伶牙俐齿、能言善辩、机智、幽默的语言风格引人注目。那时她喜欢与棋逢对手的访谈对象对谈的快感。后来张越实实在在地悟出:“访谈节目的最高境界不是在语言上‘抖机灵’,不是我跟他一句赶一句去捣乱的过程,而是通过谈话展示对方的人格魅力,这才是在节目里特别好的境界。”[7]张越现在更乐于采访普通人,视访谈为保持和广大民众的感情联系,记录社会的责任。在访谈中她变得平和、包容,富于人文情怀和平民情怀的倾听与探询成为她的标志性色彩。
3.真诚面对受访对象
人们常说,“态度决定一切”。主持人的心理定位和调节,真诚、平等的心态,堪称主持人专访成功的不二法门。
主持人做访问,前期的资料准备、谈话准备都联系着态度问题,而主持人面对访问对象的心态,更是最直接的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白岩松在与北大学生对话时曾谈到,《新闻会客厅》办公室写过这样一副对联,叫做“静会平民百姓,勤访达官贵人”,横批是“都当人看”。“我不会在采访中仰视或是俯视,我们强调以‘平视’的眼光去报道。”[8]主持人在专访中的身份,正确的态度是:对普通人不居高临下、不俯视;对身居高位者不攀附奉迎、不仰视。
马东在2006年历时十个月的“挑战主持人大赛”现场,当选手完成采访环节,几位评委点评后,马东就着他们提到的尊重访谈对象的话题,语重心长地对选手说:“尊重不光是有礼貌,应当是从内心对对方的尊重,这种尊重表达了一种善意。善意不等于不能提尖锐的问题,善意可以表现在尖锐问题的后面,在对方看来这个问题很客观,是你给采访对象一个解释的机会。善意和尊重,是年轻人采访时两块重要的基石。”马东此言十分中肯与深刻。
主持人事前充分准备获得的“对话资格”,一是为了让访谈对象接受自己、信任自己、感到有共同语言,有谈话的基础和兴趣,二是为了自己能把握和控制话题,使专访能顺利而有效地进行。取得“对话资格”绝不为借此抬高自己的“身价”,加重自己的分量,扩大自己的辉煌。主持人应抱着求实心理、探讨心理和求新心理,自信、清醒而又实事求是,采访中当进则进,当退则退,不强求,不硬求冲撞,以延续和发展良好的谈话氛围。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策略,对于紧张的受访人,主持人要细心地给予帮助,想方设法让他们熟悉录制环境,忘掉话筒和镜头,从他们熟悉的话题开始,进入正常的谈话状态。即使个别受访人躲闪问题不予配合,也不必着急,更不可失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严密的逻辑,因为受访人的任何反映都记录着真实的信息,受众自有判断。
由于主持人专访节目的固有特点,主持人在访问中确实需要控制谈话,也应当不拘泥于发问,可与对方有适当的讨论,可以表达自己的看法,但是,归根到底,访问的目的是让受访对象说话,主持人只是专访中的配角。因此,感激的心态与合作的方式是许多记者或主持人做专访的职业态度。好的专访,是让受众听到、看到受访人真实、深刻的精彩回答。美国《60分钟》总制片人丹·休伊特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记者采访时强调,“60分钟”的成功其中很重要的因素是:我们故事的主角比我们会讲故事。我们所做的只是帮他或她讲好故事。[9]也就是说,主持人应与嘉宾形成良性互动,协助嘉宾完成叙事。
央视主持人王志认为,专访中双方的“人格是平等的”“采访者是观众达到平衡的中心点”[10]。王志曾去监狱采访已判死刑的贪官原江西省副省长胡长清,正因为王志郑重诚恳的态度,才使宣判死刑后拒绝媒体采访的胡长清开了口。王志对胡长清说:“我就是一个倾听者,我来协助你这次谈话,如果你愿意,我愿意做你的听众,我来配合你,留下你的声音,留下你的思想,留下你临终前的想法和希望。”终于在王志的协助下,胡长清回顾梳理了他的5个十年从苦难、奋斗滑到腐败、罪恶的人生轨迹。事后,王志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并不是要去打一个落水狗,我们并不是要再去惩罚一下这个已经受法律严惩的人。我们觉得应该从他身上吸取教训,这是我们做节目的目的。”[11]
4.对自身言行举止的把握
主持人心态的准备包括对自己言行举止的控制,还需顾及到必要的服饰、化妆。受访对象也在观察主持人,瞬间的直觉和判断都会影响访谈的气氛和效果。一方面,主持人的热情诚恳、谦虚礼让、善解人意,神态自信自重、开朗平和、落落大方会给对方以好感,从心理上愿意接受采访;另一方面,访谈对象一般不是自己的熟人、朋友,他们的身份地位、性格禀性也各不相同,主持人自身也需要心理调节,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紧张,更不能忘乎所以,诸如自卑、冷漠、傲慢的心理都是要不得的。社会心理学表明:喜欢别人的人最受别人喜爱,“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尊重相容的平等关系是人际吸引的一项最重要、最基本的原则。
至于主持人的服饰化妆,要符合人际交往中仪表风度的吸引因素的规律,即考虑自己的身份、所处的环境,而且还应当与采访对象协调,切忌刻意装扮修饰,突出自己。式样简洁、剪裁合体、颜色协调、整洁大方的服饰,淡淡的、自然的面妆,朴素、利落的发型,有一种“有意无意之间”的美,它们与得体、优雅、透露着“精气神”的举止给人干练、自信、可亲、可信的印象,同时也符合访问本身新闻纪实的风格,良好的“印象分”必然为访谈语境的营造增加助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