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理因素影响
人的心理因素,如需求、兴趣、动机、态度、价值观等等,从内部影响和制约着人们的传播行为和方式,是心理学家、传播学者、社会学者等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这些研究卓有成效,很多理论观点具有一定规律性和普适性,对于我们深入认识心理因素与非言语传播的影响和制约大有裨益。
下面仅以需求、认知、世界观三个心理因素为例。
1.需求
人,作为高等动物,都有生的欲望、死的畏惧、性的冲动、创造的渴望,求生存、谋温饱、图发展是人类基本的、普遍的需求,这些需求推动着人类去生产、去生活、去交往、去进行信息的传播与沟通。
在众多的有关人类需求理论中,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影响最为广泛。他经过长期研究,把人的需要按层次的高低分为五等: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和自我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该理论认为,人是不断有所需求的。当某一类需求得到满足后,更高层次的需要就变得迫切了。当一个人处于需要等级的最低层次时,他主要关心的是肉体上的需要。人饥饿时,他的思想必定集中在面包上,而一旦温饱得到满足,更高层次的需求便应运而生。对于这些观点,中国的普通老百姓只要对比一下改革开放前后人们的需求变化,就能毫无困难地加以理解。
如果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具有几种不同的需求时,他总是将这些需要按优劣主次予以区分,首先满足占主导地位的需求。比如,母亲把最后一块面包让给自己的儿女而宁愿自己忍饥挨饿;英雄为了人民的生命安宁宁愿献出自己的生命。他们之所以愿意为满足他人的需要而牺牲自己的需要,原因就在于制约和支配他们行为的不仅仅是肉体、生理的欲望,同时还有社会道德的因素,这时,纯粹的肉体、生理需求便让位于占优势地位的求真、求善、求美的精神需要了。这便是对母亲、英雄的所作所为从心理需求角度的解读。
2.认知
社会认知又称社会知觉,是关于社会环境里人与人之间的种种特性(人格、意见、态度等)的相互认知。例如,由别人的非言语情绪表现行为而认知“他生气了”。因此,社会认知理论可被看作受传者解读传播者非言语传播信息的社会心理学理论依据。其中,自我认知和角色认知又是我们解读他人非言语传播行为的最好钥匙。
自我认知是自己对自己身心状况的认识和评价,是人们“心理的自画像”,包括对自己身高、体型、容貌、性别、年龄、生理条件、气质、性格等等个性特征的认识和评价,这种认知的结果制约着或促进着个体的行为。正如体弱多病的老人不会去参加拳击比赛;自认为自己长得“得罪观众”的姑娘,其自卑心理使她不会像漂亮的姑娘那样喜欢抛头露面;而缄默孤独、反应速度慢、明显内向的抑郁质的人,与直爽、热情、精力旺盛、情绪冲动、明显外向的胆汁质的人在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都会有诸多差异。
角色认知是指对人们在社会上所扮演角色的认识和判断,包括对角色行为的社会标准的判断。比如,人们一般倾向于认为:法官这个角色应该公正无私,有清楚的判断力;教师则应为人师表、严肃正派等。无论什么人,在承担了某一种社会角色时,都会感到社会对于这一角色行为的限制和要求。例如,一个小伙子坐在公共汽车上,这时上来一位抱小孩的妇女,如果其他坐着的都是老人,那么,人们便会把目光转到小伙子身上,希望他能站起来让座。
但是,社会和他人对角色的期望只是一种外在的力量,它还不是角色承担者自己的想法。角色扮演得好坏,在更大程度上受制于扮演者对角色领悟的结果。由于每个人的思想基础、道德水平、价值观念以及所处的环境不同,因而对同一角色的理解常有差别,甚至很不相同。如果上面例子中那位青年人是一位有思想修养的人,就会立即认识到自己承担着照顾妇幼的社会责任,因而把座位让出来;如果他修养不够,他可能会认为自己没有必要照顾他人,不认为负有什么社会责任,于是就会对周围人注视他的目光满不在乎。
3.世界观
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行为。以我国古代的一个故事为例。
子桑户、孟子反和子琴张三人都有“相忘以生”的思想,故而成了好友。忽然,子桑户死了,不曾落葬,孔子便打发子贡去吊唁,并叫他帮忙办丧事。子贡一去,见孟子反和子琴张两人若无其事,一个在编歌曲,一个在拉琴,嘴里还唱道:“桑户啊!桑户啊!你倒好,你已得道。而我们呢?还寄挂在人世啊!”
子贡回去问孔子:“他们在朋友的尸体面前不但不哀哭,反而唱歌自若,好像不知道何谓生死似的,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呢?”
孔子答道:“他们的精神在宇宙以外,故把‘生’看成是赘疣,而‘死’便是赘疣的溃散,不仅不被认为是不幸,而且还会认为是难得的机会。这样,生死是什么,先后是什么,他们又怎会知道呢?”
孟子反和子琴张之所以在朋友的尸体面前唱歌、拉琴,若无其事,皆因他们的世界观使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