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密切与华人的联系
读者对报纸内容的选择和使用是出于社会需要,主要包括:“①当出现各种紧张关系或发生冲突时,需要借助报纸信息来缓和关系;②出现新情况,发现新问题,需要通过报纸寻求有关情报加以解决;③报纸报道社会上出现了可以满足某些需要的少有的真实的机会,消费者盼望大众媒介进一步提供辅助性、补充性的信息或替代性的服务;④为了提高自身素养或获得某些知识和技术,需要利用报纸中合适的材料和信息进行学习;⑤社会要求人们熟悉和掌握某些有意义的历史资料,消费者寻求大众传媒的记录和贮藏。”[6]因此报道读者关心的话题,满足读者及时了解时局、获得新知识、贮存历史资料的要求,也因此可以提高读者对报纸的信任感,从而加强与读者的联系。在这一方面,《星洲日报》自始至终都做得相当完美。它大量反映华人以及涉及华人切身利益的新闻,借此履行报纸义务和责任,贴近读者,提高销量。
星洲媒体集团董事主席张晓卿强调:“要办好一份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报纸,除了自身的努力和条件之外,读者的鞭策和关心,读者意见的参与和反映,也是不可或缺的。而强势舆论的建立,常常就是在读者和报纸之间唇齿相依的关系上慢慢建立起来的。所以,报纸可以成为大众的喉舌和利益的维护者,可以扮演强力的监督和制衡角色,可以伸张社会的正义,也可以成为贫弱和不幸的最大关心者。”[7]
《星洲日报》办报路程是一条充满挑战和考验的漫长路途,借着广大读者的鼎力支持,它才得以不断成长,并取得今天的成果,成为马国规模最大、读者群最多的华文报纸。如果没有读者的支持,《星洲日报》就不可能成长为一份社会影响力强大的大报,成为华社舆论中心,指导人们的生活。
原星洲媒体集团执行董事颜振浩指出:“《星洲日报》与华社之间是一种水乳交融的关系,任何障碍都不能分割这种紧紧维系着的关系,而本报同事期盼继续与华社互相扶持,紧密配合,共同为族群事业的发展作出努力。”[8]他说:“《星洲日报》维护华社权益向来不遗余力,因为我们知道,华社如果没有华文报章作为喉舌,就形同失去下情上达的桥梁,困境上诉无门,正义也无以彰显。”“希望通过现有与读者沟通的平台,以虚心态度接纳读者的意见与批评……与华社与读者继续彼此学习,共同成长。”[9]
不断加强与华人的联系,报道读者关心的话题,在关系到华社的切身利益时,在涉及华人的重大种族关系时,《星洲日报》毫不吝啬版面,不畏惧强权,笔触尖锐而锋利,成为维护华人利益的重要手段;在华人以及其他族裔遇到天灾人祸时,《星洲日报》第一时间作出反应,启动赈灾机制,及时把救济物品送到灾民手中,赢得华人的信赖。比如说,在2006年12月,柔佛州发生特大水灾,《星洲日报》基金会及时启动,不仅接受社会和个人捐款,而且及时把物品送到灾民手中,受到社会的广泛赞誉。民主行动党不是一个富有的政党,平时举办各种活动尚且要东筹西借。在这关键时刻,民主行动党的陈胜尧和郭素沁(国会议员)等带着党员和支持者筹来的1.05万令吉善款,交到《星洲日报》基金会。《星洲日报》接过的不仅是民主行动党对灾民的关心,也包括他们对《星洲日报》的信任。郭素沁说:“《星洲日报》基金会是一个值得信赖的机构。”[10]此外,另一个华人组织——姑苏慎忠行的执行秘书许锦芳也说:“我们最信赖《星洲日报》,所以公会领导决定把所筹募的一万元(令吉)交给你们去赈灾。”[11]
由此可见,《星洲日报》不仅在新闻报道方面,通过精选话题,满足读者的求知欲和知情权,而且在实际行动上加强与读者的联系,与社会的互动,不仅承担舆论中心的功能,报道不平事,而且还发挥社会救助站的作用,为社会有需要的人士提供帮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