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以私有化为例

以私有化为例

时间:2023-04-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何报道公司:以私有化为例自从20世纪80年代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和美国总统里根当选,对于国有企业的思维就开始发生变化。真正的私有化要求政府出售至少51%的股份,并放弃对管理层的控制。如果仅仅把政府所有的电信公司出售给私有企业,并不能带给消费者以实惠,还需要提供新的竞争环境。政府是否给另外一个电信公司发放了经营许可?

如何报道公司:以私有化为例

自从20世纪80年代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和美国总统里根当选,对于国有企业的思维就开始发生变化。世界各地的政府都决定停止直接运营生意,让私有企业接手。政府主要通过把国有公司出售给私人来完成这个过程,人们称之为私有化。

多数私有化的案例是本地政府出售公司或者股份给本地的企业,但有时股份也会出售给外国人。另外,国家也可能开设本土公司,去运营原来的国有公司,或者政府退后,让私有企业成长。私有企业可能最终比国有竞争对手更大、更重要。总体来说,私有化的驱动力是其许诺的高经济成长、消除成本负担和能生产更价廉物美的产品等美好的公司发展前景。

但是,私有化常常会造成失业,所以政府对失业工人是否有安全保障体系也是重要的考虑因素。

多数时候,公司效率最高的时间段是私有化之前。准备阶段的削减冗员和重组使得公司对潜在投资者来说更有吸引力。私有化过程实际发生后,期望中的变化并不总是变成现实。特别对于发展中国家,没有清晰的法律法规体系来鼓励市场竞争,风险更大。例如在俄罗斯,很多公司从经营很差的国有企业变成了经营很差的私有企业。新的私有企业,通常是垄断经营,并不带来更高的效率,也没有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没有降价或者创造就业。

报道如此复杂而政治上容易出现偏差的新闻,重要的是知道公司是如何私有化的,也要知道私有化为什么会失败。

政府可能出售某公司的全部股权,也可能保留控股权。真正的私有化要求政府出售至少51%的股份,并放弃对管理层的控制。政府保持一定股份,也可以让公众相信政府依然对国家的战略利益保持着监督和关注。

如何出售?

凭证式。通过凭证式进行的私有化中,某国的公民得到凭证,然后可以在公司出售的时候把凭证换为股份。这个方法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中欧和东欧被广泛使用,但是效果有限。

·优点:这种方法在政治上很受欢迎,可以给公众一定的股份。因为有利于广大公众,而不仅仅是少数精英,所以该方法被认为是比较平等的。该方法对刚起步的股票市场的发展也有利,因为它把公众转化成为股民。

·缺点:通过该方法政府出售公司获得的钱很有限。同时,因为公司最终属于数千个个人所有,原来的管理层可能继续留任,因为单个投资者没有足够的力量来推动需要的变革。

·1992—1995年,捷克在采用该方法进行私有化的过程中,出现了另外的问题。投资基金购买了很多凭证。大型本地的国有银行控制着这些基金。私有企业在这些银行有大量债务,造成的结果是:这些银行成了私有企业的主人。这些基金对经营不佳的公司无法抽出股份,因为担心其贷款成为不良贷款。当然,该问题并不仅仅出现在凭证式的私有化过程中,银行在其他情况下也可能成为公司的拥有者。

直接出售。政府直接把公司出售给大型投资者。这些战略投资者通常是某家私有企业或者是公司的群体。他们之间通过投标来竞买国有企业。他们可能是通过公开投标的方式竞争,政府也可能采用特事特办的方法来对潜在投资者进行选择和考察。1996年肯尼亚航空公司的私有化就采用了该方法。政府通过一系列的拍卖出售了77%的股份。皇家荷兰航空公司买下了26%的股权,当地投资者购买了其余的股份。

·优点:公开竞价可能给政府带来最高的收益。此外,该方法通常带来战略投资者,即除了资金外还提供技术和管理专长的投资者。直接出售的价格对投资者来说比上市出售的要便宜,因为上市通常要涉及营销和其他费用。

·缺点:该方法在政治上不受欢迎,因为普通民众没有机会购买公司股份。而且此方法对发展股票市场也没有什么帮助。

公开上市。某公司通过股票交易所公开向公众出售股份。

·优点:对发展股票市场有利。私有化的过程也比较透明,公众可以了解什么人用什么价格购买了多少股份。也可以防止某些强大的投资者攫取了所有股份,所以该方法对吸引国外投资者有利。

混合出售。该方法是对战略投资者的直接出售再加上公开上市(通常在12个月以后)。在1990年对Telmex公司的出售中,政府把20%的股份出售给了战略投资者,把另外的31%股份在1991年和1992年通过上市的方法出售。该模式在中国比较常见,外国投资者经常接到邀请在某国有企业中占有一定的股份,为公司运营提供所需要的现金。

·优点:大投资者可以对公司施加影响、推动变化,使公司在上市前的盈利状况改善。这样对公司价值的提高有利,对政府和新的投资者都有利,对发展股票市场也有帮助。

·缺点:此方法的费用比较高,其中主要包括付给投资银行的费用。正因为如此,该方法主要用在对大型公司的出售上。

特许权。这是在政府不愿意放弃对某公司的所有权,尤其是在水、电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企业。政府出售公司在某一段时间内的经营权。该方法可以让投资者有赚钱的自由,但也保护了消费者不受到涨价的影响,因此也被视作保护重要国家资源的方法。

下一步将发生什么?

理想状态下,私有化的公司将更有竞争力和生产力。如果私有化成功,将创造就业,为该国人民提供更价廉物美的产品和服务。政府还将因此节约本来用来补贴低效率企业的资金,把这些钱花在更需要的地方,如医疗、教育和公路等。

这些是否能发生,要问以下的问题:

谁买了公司?

他们在做什么事情来改善公司?

政府是否在创造公司运营的合适的经济环境?

在私有化前首先要问政府为这个过程做了什么准备?

注意事项

·大笔债务。几乎没有投资者会接手深陷债务的公司。政府通常需要许诺对债务单独处理,让公司在没有债务的情况下出售。还有一种办法是用低价出售公司,让投资者来承担债务。

·竞争政策。如果仅仅把政府所有的电信公司出售给私有企业,并不能带给消费者以实惠,还需要提供新的竞争环境。政府是否给另外一个电信公司发放了经营许可?是否有一个监管机构能让所有竞争者用合理的价格来使用基础设施?农村地区没有竞争的区域里消费者的收费情况如何?产品和服务的定价必须高到能让投资者挣钱,但也必须低到让大量消费者能接受的程度。

·财产权。法律上的财产权体系必须足够健全,否则没有人会购买土地和资产有争议的公司。在出售前所有权方面有没有隐患?如果有争议,该国的法庭是否能强制执行?

·金融和经济环境。一旦公司私有化了,利率是否太高以致影响了贷款?公司是否可以通过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来筹款?银行体系强大吗?还是银行有很多坏账?私有化的成功依赖以上的所有因素,包括银行业等宏观经济因素。新的所有者未来的金融计划是否可信、是否完善,也是重要的考量。新的所有者要在短期内重组公司,在中长期将进一步扩张。如果没有资金,这些计划都没有办法实施。

私有化以后,你要问的问题是:政府如何做才能让转型尽可能顺畅有效?

注意事项:

·解雇员工。公司在私有化的准备阶段和进行过程中,都可能造成失业。工作岗位可能在公司出售前就进行了削减,因为新投资者不愿意看到国有企业有太多冗员。某公司通常是因为政府无法有效管理企业才走上私有化道路的,新的投资者经常面对的是职员和行政人员过多。大量解雇白领员工对公司有必要,但是对国家的经济和政治稳定却不利。政府有没有相应的缓解矛盾的措施?政府和投资者协商交易的时候有没有考虑到员工解雇计划?

·技术工人缺乏。国有企业里办公室人员过剩,但熟练技术工人却不足。政府有没有建立相应的教育培训计划来培养足够的技术工人?新的投资者有没有类似的计划?新聘用员工的状况如何?

·福利。很多国有公司都提供住房、教育、托儿所等员工福利。转型以后,政府有没有采用一定方法来替代这些员工原有的福利?该问题在前苏联十分突出,已经超越了企业范围,成为财政分权和地方政府建设的问题。这些福利项目的财务问题十分重要,需要仔细考虑。

·征税困难、巨额赤字。政府进行私有化以后有大量的现金入账,但这仅仅是一次性的效果;长期而言,政府获得的收入可能还没有私有化前的多。为了补上失去的收入,税务改革必须加强,建立以市场为基础的税务体系,替代老式的税务体系。

·政府干预。政府放弃了对公司管理的控制权后,不应该再干预公司的经营。

但是可以通过法规来监督价格和竞争政策。

新主人是谁?

仅注意政府是不够的,新主人对公司的运营负责,他们能否把公司建设成经济体的健康组成部分,为国家创造就业呢?

新主人通常有三种类型:

·外资公司。国外投资者用外币来购买公司股份,这对政府有吸引力,因为这些钱可用来偿还外债。外资还带来专家和技术。在比较贫困的国家里,本国投资者可能没有足够的钱来购买公司股份,外国投资者会把盈利再投资进入公司运营,保证长期繁荣。注意这些外国公司是否不断追加对公司的投入,还是把利润转出国境。

·内部人。内部所有者一般指经理人和公司现有员工。一方面,这些人对公司运营最有经验,也最希望看到公司的成功;但另一方面,把公司出售给现有的管理者可能导致的风险是他们继续采用原来的低效率方法来管理公司。因为有些内部所有者不愿意进行管理创新,继续依赖政府的财政补贴。

·外部人。这些投资者是本地的企业家和商人。他们的长处是了解本地的市场,有足够的资本进行扩张和技术改造,也通常都有成功经验。但要当心的是外部人对政府施加政治影响,用行政手段来保护公司不受到竞争的威胁。

新主人应该做什么?

主要关注点:

·员工的激励和培训计划。短期来说,新主人可能从原来的企业调来有经验的执行官。但是他们能否发现员工中的管理人才?他们能否培养这些人才?如果他们想在长期获得稳定和利润,他们就必须发现和培养人才。

·战略。新主人有没有开发或者停止某些产品和服务?公司是否在持续改进自己有优势的领域?他们是否在更新技术、更新人力技能?如果公司短期不盈利,如何保证短期现金流?是否可以发行债券或者从银行借贷?新主人有现金进行投资吗?

·信息披露条款。刚进行了私有化的公司是否透明?公众能获得公司财务健康状况的信息吗?如果该公司是上市公司,是否遵守了交易所规定的国际会计准则?如果该公司是垄断企业,是否定期对政府和监管机构提交会计报告?该公司是否让经理和会计师接受了新会计准则的培训?

·盈利和效率。公司应该不仅仅告诉你利润的情况,还有对效率的评估。你要追问净资产回报率,或者销售收入回报率等。还要关心的是资产负债率,这些指标比率在私有化后改善了,还是恶化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