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经济新闻评论的立意
选题完成,就如同找到了靶子,然后瞄准靶心,好比确立中心。选题确定写什么,立意是对“写什么”的提炼和评述,是对事物的认识和看法。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这是客观存在的世界;五花八门,世说纷纭,这是主观存在的世界。大众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基于学识、教养、志趣和品位等个体因素,对于同一个事物,人们的见解往往差异很大。如何提高认识事物的水平和能力,是大众培养独立思考的前提。在写作中,人们也要深思熟虑,不要轻易下笔。
古人云:“凡作文发意,第一番来者,陈言也,扫去不用;第二番来者,正言也,停止也可不用;第三番来者,精语也,方可用之”。唐代文学家王昌龄认为:“意高则格高。”立意成为测量文章品格高下的一个标杆。
一、什么是立意?
立意是作者对所评说的事物或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表示自己的见解,换言之,就是确立评论的主要思想,以构成文章的中心思想。立意的原则:不人云亦云,能够在文章中提出新观点、新见解,把准时代的脉搏,与时俱进。
(1)变。“记者不断地克服自己思想上的思维定式的影响,不仅具有新闻业务的意义,而且有社会的、政治的、思想的意义。因为记者总是站在生活第一线的,他是生活的哨兵。如果他的思维被许多思维定式束缚着,他就不可能及时发现新的东西,也不可能在真正的意义上完成他应该完成的任务。当然,记者在写作的形式和方法上更要不断地创新。有一位老记者说得好:‘记者应该这样要求自己——我写的东西,不仅应该和别人写的不一样,而且我写的这一篇还应该和我写的上一篇不一样。’这其实也就是要不断打破定式的要求。‘让思想冲破牢笼!’这句政治的和思想上的名言,也应该成为我们新闻记者工作的格言。”(3)经济新闻评论写作量多质优的老报人艾丰所谈及的写作经验不仅针对记者,也对其他评论写作者具有启迪意义。
(2)实。不虚伪、不做作,真情实意、真心实话。“在特定时间内被媒介界定为经济上的重要事实,如果涉及公众的利益,那么记者关于要发生什么的感觉、他们在讨论中的评价(包括访问各类专家),一般情况下也会对公众产生强烈的影响。经济新闻对公众的影响实际上会超出‘反映真实的经济状况’这一层次。在传播的积累中,大众媒介已经成为每个人或其家庭经济生活经验以外的‘大经济’的认识来源。”(4)因此,经济新闻评论作者要慎用自己手中的笔,出言必信。经济新闻评论中提出的见解,要经过理性的思考和深入实践,从良心从道义,力求提供比较科学和可靠、可信的信息和评价,不能人云亦云,更不能成为某一利益集团的代言人而违背民众的利益。
(3)高。高格调、高品位,弘扬社会正气,体现一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经济新闻评论作者要使评论中的意见流露出对国家、社会的关爱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就必须做到《羊城晚报·财富周刊》发刊词中所要求的,“保持对中国经济的人文关怀,对中国经济的热忱和激情,以一种负责的态度,赞扬或批判,坚持或舍弃。它不仅仅是不动声色的观察,它要融入中国经济的喜怒哀乐;它不仅仅是追随经济的起伏涨落,它要保持一种实验的无所畏惧。”只有这样,经济新闻评论才能实实在在地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百姓生活的改善出点力尽点心。
(4)远。“远”就是具有前瞻性和预见性。经济新闻评论不能做“马后炮”、“事后诸葛亮”,其论点要有前瞻性,把大众的切身利益放在首位。商场如战场,激烈的竞争使决策者必须迅速甚至提前做出预测。因此,媒体经济新闻评论作者不仅要把刚刚发生的经济新闻事件作为评论的对象,“第一时间”发表经济评论,而且在对经济形势进行准确评估的基础上,要对经济运行与市场变化形式及时做出分析预测,以指导经济活动实践。也就是说,以今日的经济事态,核对昨日的经济背景,从而预测明日的经济趋势。只有这样,经济新闻评论才能发挥“引导”作用,为读者提供有益的投资咨询、消费忠告和参考。
二、立意的方法
1.反向立意,逆位思考
即采用逆向思维,从相反、相对的角度来确定文章中心。如人们都熟知“近墨者黑”、“知足常乐”、“高不可攀”,如果从反向着笔,就是“近墨者未必黑”、“不知足者常乐”、“无高不可攀”。
案例8-5
秀水假名牌案敲响侵权式繁荣警钟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日前对路易威登等5家世界著名品牌公司联手状告北京秀水街市场的假名牌一案终审维持原判,判令秀水街败诉。而不久前,一名中国游客赴欧洲旅行时,背着的一只假冒“阿迪达斯”运动包在法国机场被“品牌检查员”拦截,假冒运动包当场被没收。
可以说,接连发生的两起事件都在向我们发出明确信号:通过侵害知识产权创造的所谓经济繁荣,正在受到来自政府、法律和国际环境的严厉打击,也预示着那些妄图通过假冒和侵权侥幸获得利益的投机者们的末日就要到了。
昔日的秀水街式的繁荣实际上是一种侵权式的繁荣。但随着中国融入世界经济步伐的加快,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理应承担起保护国内和国外品牌知识产权的重任。而那些在地方保护屏障下苟且偷生的侵权式繁荣,必将会面临灭顶之灾。随着对侵权经济的打击力度加强,这些曾经通过侵权获得发展机遇的产业和区域经济,必然面临转型和变身。
温州鞋业实际上就是转型变身的典型。过去温州鞋业曾经因为假冒产品而声名扫地,但经过转型发展,如今的温州鞋已经走进了欧洲市场,并且打出了一片天地。如果说秀水街能够像温州鞋业一样,利用目前形成的品牌需求群体和完整的产业链,打出自己的品牌,或者是真正成为世界顶级品牌的中国集散地,那么这样的及时转型就是成功的;而如果说仍然对侵权式繁荣“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心怀侥幸心理妄图蒙混过关的话,那么,秀水街给人们的记忆最终只会停留在一个假冒名牌的恶劣名声上,也就不可能像温州鞋那样实现飞跃。
好在政府已经深刻意识到这种“侵权式繁荣”只可能是短暂的繁荣、虚假的繁荣,正着力创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秩序环境,并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体系。只有通过法律手段和政府的严格监管,通过企业创造自主品牌和消费者自觉打假拒假,才能从真正意义上铲除滋生“侵权式繁荣”的温床。
(资料来源:朱冰尧:《秀水假名牌案敲响侵权式繁荣警钟》,《市场报》,2006-04-26)
市场繁荣应该说是一件好事,尤其是为城市的税收做出了贡献,但是如果这种繁荣建立在假冒伪劣和侵害他人权利之上,那么即使赢利再大,也不能不管不问。20世纪80年代武汉的汉正街、上海的襄阳路、北京的秀水街一度繁华似锦,国人、老外纷纷去掏便宜货,很多假冒名牌堂而皇之地公开叫卖,工商部门没有加以有力地监管,这些街被民众俗称为假货一条街,大大损害了正规厂家的利益。经济的繁荣要落实到企业的技术研发和自主创新,地方政府长期以来为了GDP数字的飞涨,不惜对于企业的造假和侵权睁只眼闭只眼,在假货流通领域也都是畅行无阻。这种“侵权式繁荣”的反面是虚假的繁荣,其必然带来民族工业的短期自杀性行为,这种不利于世界经济格局的侵权行为必将遭到知识产权保护方的起诉和赔偿要求。
2.多向思维、发散思考
发掘多个写作角度,从多方面观察,分析问题,努力寻找新的见解,写出有新意的文章,力求做到与众不同。新闻评论工作者一定要有理性,看见常人无法看见的事件背后的本质。中国在崛起,但远未到国民富裕、国家强大的地步,面对海外的溢美之辞,不能飘飘欲仙,而要究其实质。比如,针对2006年7月以来,德意志银行、摩根斯坦利、花旗银行等纷纷将中国银行定为“卖出”评级,《金融时报》发表了《国际银行大佬为何唱衰中国银行股?》的分析文章,旗帜鲜明地提出,我们“不希望中国银行业改革被国际投行玩弄于股掌之间,以至应对策略的迟钝演变成纵容”。同时提醒管理层,“我们不会忘记2004年年中的时候,国际投行集体唱衰中国A股,而就在唱衰后,QFII开始大举入市,抄了中国A股大底的惨痛教训。媒体应当在金融报道中,以敏锐的目光、冷静的分析和深刻的洞察,为管理层及时提示各种金融风险隐患,揭露海外舆论的陷阱与阴谋,帮助管理层寻求应对之策。
案例8-6
中国应该如何对待全球性“恭维”?
最近,来自海外的一些恭维话,似乎让我们颇为“受用”。一是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称,中国和美国都是当今的“世界经济领袖”;二是全球股市“黑色星期二”之后,许多媒体和投资机构认为中国股市引领了世界股市;三是香港一位经济学家的观点再次被人提起,他认为,“中国正在浮现的制度,是人类历史上我所知道的最好的制度”。沐浴在这些“甜言蜜语”当中,我们难免有些飘飘然。“暖风熏得游人醉”,几乎要“直把杭州作加州”了。
当然,经济领域不乏清醒者,李连仲就是一位。这位中央政策研究室经济局的局长认为,中国远未达到“世界经济领袖”的水平,因为中美经济差距仍然很大,中国GDP的总额只有美国的13.6%。尚福林也是一位。这位中国股市的最高监管者说,中国股市规模小,国际化程度不高,现在不可能也不会影响到全球股市。另外,秋风先生也可以算一位。这位思维缜密的学者认为,市场不是一切,经济增长也不能代替社会发展;比经济增长更高一个层面的东西,就是宪制的架构。
从这些清醒者的回应中,不难看出这些恭维话都是不值一哂的。那么,为什么会有人说这种话?其目的又是什么?
保尔森的话,恐怕缘于一种策略。笔者一直认为,美国对华经济政策突然变得温和、变得注重对话与沟通,是别有深意的。出身银行业、曾频繁进出中国的保尔森,深谙中国人“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心理攻略,也非常懂得中国兵法上的“迂回”战术,想必,对诸如“吃软不吃硬”、“不打笑面人”这些国人性格也颇有体会。所以他上台之后针对中国所说的话,不乏恭维,也不乏含蓄,但目的始终昭然若揭:不是希望中国开放资本市场,就是建议人民币升值。早些年,美国逼迫日元升值,最终把日本经济拖入了几十年停滞的泥潭。现在,保尔森实际上也在逼迫人民币升值,只不过是以中国人所擅长的方式来对付中国人罢了。作为一个商人,在维护美国利益、华尔街利益的问题上,他确实比一般政客更具灵活性、务实性和前瞻性。
中国股市与全球股市虽然有关联,但达到一方感冒一方就打喷嚏的程度恐怕是过于夸张了。至于说到“引领”,其实就是想提醒中国应该在更多领域负起更大的责任,或者多牺牲一些自身的利益,如在《京都议定书》的承诺义务上,如在世界贸易组织的双边贸易过程中。这种恭维,实际上与“军事威胁论”、“能源威胁论”、“环境威胁论”和“股市威胁论”等说法都是一脉相承的,与反倾销等制裁手段的目的也是一样的。说其“口蜜腹剑”,应该不为过。
至于香港某位经济学家的判断,那就更不值得一驳了。经济学可以成为一门“显学”,但绝不可能成为一门“全学”;经济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生存基础,但绝不可能成为全体国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全部。
其实,以我们目前的现状,我们也完全担不起这样的恭维。我们的市场体系远没有完善起来,全民医保框架没有完全搭建,教育公平离发达国家甚远,经济增长的内在质量和可持续性也尚不牢固。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经济始终会处于“在路上”的状态。
所以,我们有必要重温一下邓小平同志的这两句话:
“我们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即便我们发展了,也永远不当头”。
(资料来源:叶建平:《中国应该如何对待全球性“恭维”?》,《经济参考报》,2007-03-12)
如何对待全球性“恭维”?这是值得现今国人深思的问题。中国的强大是中国人自近代以来一直追求的梦想。但是,在实现梦想的途中,一些不和谐的噪音始终伴随而来,那就是“中国威胁论”,尤其是美国、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它们对中国的政策有两手,一手是戒备,一手是合作。戒备这手的理论根据就是“中国威胁论”。“我个人觉得,一方面,有些人的确认为中国的兴起对美国来讲是个威胁。历史上有许多这样的事例:新的大国的崛起,很容易和旧的大国发生冲突,往往会引起战争,重新瓜分利益范围。所以他们认为中国这样的新兴大国,将来也有可能要用武力来同原有的大国争夺,对这一点要有所准备。另一个原因,就是中国经济发展太快了,实力是相当强大的。军事和经济的实力发展很快,容易使人望而生畏。中国威胁论不完全是国外捏造的,有些人心里面的确是有点害怕。我们说,美国老鼓吹中国威胁论,是有意地要吓唬中国的邻国。实际上,中国威胁论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可能使周围的邻国害怕中国,向美国靠拢;但另外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这些国家看到中国强大,反而向中国靠拢,不敢同中国搞得太僵。”(5)
薛谋洪对于“中国威胁论”的理性解剖,客观地分析了中国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国际影响,同时也正在改变世界格局。但是中国现在是否强大到威胁全球的地步?我们一些国人在一片恭维声中飘飘然起来,做起“小富即安”的美梦。案例8-6针对以下三个事例:一是中国和美国都是当今的“世界经济领袖”;二是中国股市引领了世界股市;三是中国正在浮现的制度,是人类历史上我所知道的最好的制度。然后逐条驳斥,认为中国目前担不起这样的恭维,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经济始终会处于“在路上”的现状。视点高,眼界广,全文用理性质疑的口吻谆谆告诫中国人应清醒地认识自己,现阶段不能骄傲自满。
3.大题小做、细致思考
就是人们常说的“以小见大”,即选取一些细小的事物表现深刻的主旨,于细节之处见成败,这样最容易写好评论。近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但是,同时也出现了收入分配差距偏大的经济现象,导致宏观经济失调。解决这个问题已成为我国政府当前和长期的一项战略任务,为此必须进行一系列相应的经济体制改革。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司发布《对中国城市居民收入分配结构现状的总体判断》,称当前我国城市居民收入分配的差距已比较大,城市居民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已达到合理值的上限0.4左右,并认为这种分配差距在相当大程度上是不合理的(2007年2月7日《新京报》)。收入差距过大主要表现为:城乡差距过大;地区差距过大;行业差距过大;居民差距过大。从统计指标来看,主要有6个方面的指标不正常:一是按照国际贫困线标准,贫困人口过多,比例过大。根据2005年世界银行发展报告,2001年我国高度贫困人口2.1亿,占总人口的16.6%;中度贫困人口5.9亿,占总人口的46.7%。二是反映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基尼系数偏大。目前全社会基尼系数为0.46,显著超过0.4的警戒线。三是工资占增加值和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例偏低。2002年为50.9%,而发达国家在52%~60%之间。四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目前相对差距为3.2∶1,实际可比差距估计为5∶1甚至6∶1。五是行业平均工资差距过大。2003年,主要行业之间平均工资最大差距为4.6倍。六是城镇居民收入差距过大。2003年,全国20%最高收入和20%最低收入之间的差距为5.3倍(《中国青年报》,2007-02-06)。
案例8-7
贫富差距:《纽约时报》评论员的视角
我最近看到《世界是平的》的作者、《纽约时报》的评论员弗里德曼的一个对话,其中的一个观点颇有启发性。采访者问他“全球化的一个结果是拉大了贫富差距”,他如何看?他的回答就有一个和我们的一般的想法不同的角度。他点明:
“有两件事情同时发生,而中国可以反映这两个潮流。底层人群生活水平的提升比以前任何时代都快,中国和印度在过去30年中以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速度脱贫。底层在上升,而最底层和最顶层的距离也被拉大了。两件事情都在发生,你只看重了贫富差距被拉大的现象,没错,这的确是不好的事情,但是底层得到提升呢?比如那些每天只挣1美元的人现在能挣5美元、6美元甚至更多,也就是说你和比尔·盖茨的收入差距是史无前例的,而你和你父母那一代的收入差距可能也超过任何时候,你和你父母的生活方式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这里的思考就有让人石破天惊的感觉。我们不少人常常觉得我们30年的发展带来了一个贫富差距拉大的社会,所以感到非常不平。这种感觉当然有其自己的依据,也需要大家认真对待和努力加以改变。贫富差距过大当然是不合理的现象,这不会有人怀疑,也不应该对此视而不见。
但我们却可能忘了我们是从一个大家都贫困的社会中走出来的,而中国人民告别贫困的努力其实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30年的光阴没有白白过去,中国的人民告别贫困的道路其实从来没有今天这样宽广。中国加入和参与全球化的进程,其实没有给这个国家和它的人民带来可怕的灾难,而是历史的机遇。弗里德曼告诉我们,我们在和比尔·盖茨比较贫富的时候,还需要和自己的父母一代作比较。他所说的两个“史无前例”,一个是我们和比尔·盖茨之间史无前例的差距,一个却是我们和自己的父母的生活之间的同样是史无前例的差距。我们如果只记得一个“史无前例”,忘记了另外一个“史无前例”,我们就会被偏见所左右,我们就会堕入一种焦虑和愤怒中失掉了真正的现实感。如果大家还记得当年我们大家一起贫困的时代,我们在匮乏中面临的那种艰难,我们就可能对于今天有另外的一个视角。我还能记起30年前,我还是一个少年的时候,为了买一块豆腐排队排了三个小时,为的是中午父母和我可以用一个用豆腐炒的菜来招待我的舅舅。那是一个寒风凛冽的上午,我还记得在那家豆腐店的门前和我在一起排队的人们在风里瑟缩的形象和充满企盼的面孔。而这企盼仅仅是一块豆腐而已。那一幕里面的一切不需要我再多说。
正是由于我们渴望改变这样的现实,我们才走到了今天。我们从一个大家都贫穷的社会里走了出来,正是由于千千万万中国人告别贫困,30年来我们胼手“胝”足地奋斗和打拼,中国才有了今天的发展。毫无疑问,这种发展也带来了问题和挑战,我们在得到人民的生活普遍改善的同时,也得到了现实存在的贫富差距。有些人发展得快一些,有些人慢一些;有些人确实实现了梦想,有些人的生活还不如人意,当然也会有人为富不仁和投机取巧,这当然应该受到谴责和追问。但正视这种贫富差距,看到差距带来的困扰当然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但如果由此否定了我们自己的奋斗的精神和向上的动力,否定了我们大家共同奋斗的30年的历史和记忆,却也不是公正的态度。中国30年来的财富的积累和发展不可能仅仅由于投机取巧或者为富不仁,而是大家勇敢地加入全球化的进程,追逐一个灿烂的“中国梦”的必然的结果。我们还能用这样的精神激励还处在困难中的人们,在热情帮助的同时,用进取精神和面对未来的勇气激励更多的人告别贫困。弗里德曼的说法让我们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启示。
(资料来源:张颐武:《贫富差距:〈纽约时报〉评论员的视角》,《北京日报》,2007-03-18)
老百姓的收入不是小问题,它关乎着“小民”的衣食住行和柴米油盐。贫富差距拉得过大,也就是基尼系数报警时,就更不是小事一桩了。2006年底互联网上“晒工资”的迅速流行,则是大众对于收入或满意或不满意的情绪流露。2007年初,“城市规划网”开展了“贫富差异悬殊,社会怎和谐?”其中“媒体时评”收录了以下评论文章:“别总拿基尼系数说事,收入差距拉大还需要炒作吗?”(《中华工商时报》2007-02-06),“收入差距究竟多可怕,精英眼中的‘劫富’从何而来”(《上海证券报》2007-02-06),“民患寡亦患不均,‘共富时代’中国寻求艰难平衡”(《中国新闻网》2007-02-06),“谁来校正贫富悬殊的天平”(《中国青年报》2007-02-06),“收入不是硬指标,谁是中国‘新中间阶层’?”(《经济参考报》2007-02-06),这些文章均体现了公平、公正、合理的原则,主旨都是要缩小差距,倾斜穷人,消灭贫困,建立和谐社会。但是,有人借此向改革说事,一些人“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碗来骂娘”就大错特错了。针对人们心中的疑惑,媒体除了一如既往地为穷人争取权益外,还要换一个思维角度,想一想贫富差距的相对值和绝对值。“也就是说你和比尔·盖茨的收入差距是史无前例的,而你和你父母那一代的收入差距可能也超过任何时候,你和你父母的生活方式已经完全不一样了”,这种思考告诉我们世界的进步是绝对的,差异则是相对的,但我们也不能无视差异,评论认为:“正视这种贫富差距,看到差距带来的困扰当然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但如果由此否定了我们自己的奋斗的精神和向上的动力,否定了我们大家共同奋斗的30年的历史和记忆,却也不是公正的态度”,这个角度提供了一种新的视点,全面客观地认识改革的成本代价以及伴随而来急需解决的问题。
【注释】
(1)郑友林:《感受身边的经济现象》,价值中国网,2006-02-26。
(2)闵凡路:《怎样写评论》,《闵凡路评论集》,新华出版社,1996年版,第363~365页。
(3)艾丰:《经济述评自析集》,人民日报出版社,1995年版,第94页。
(4)陈力丹:“关于经济新闻的几个问题——读尼尔·加文主编〈经济、媒体与公众知识〉一书”,《新闻大学》,2000年夏季刊。
(5)韩福东:《外交家薛谋洪:“中国威胁论是一把双刃剑”》,《南方都市报》,2007-02-1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