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采访手段和方式的设计

采访手段和方式的设计

时间:2023-04-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六、采访手段和方式的设计采访方式,是指记者在进行采访活动的过程中采取的一系列行为方式。常见的采访手段和方式有:等候采访、跟踪采访、即席采访、现场同步采访、体验采访、调查采访、隐性采访、演播室采访、电话采访等。不同场合、不同情况下发生的新闻要采用不同的采访手段和方式来报道。所以记者必须对自己的问题和提问方式进行精心的设计和思考。

六、采访手段和方式的设计

采访方式,是指记者在进行采访活动的过程中采取的一系列行为方式。常见的采访手段和方式有:等候采访、跟踪采访、即席采访、现场同步采访、体验采访、调查采访、隐性采访、演播室采访、电话采访等。不同场合、不同情况下发生的新闻要采用不同的采访手段和方式来报道。下面介绍几种主要的采访方式:

(一)现场采访

现场采访是指记者在新闻事实发生现场进行的采访。这种采访受到新闻现场的空间局限和新闻事件发生的时间局限(很多情节转瞬即逝),所以要求记者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快速沟通能力。记者的现场采访包括:

1.现场观察

记者到达现场的第一步并不是提问,而是观察。观察是记者现场采访的重要手段。记者通过眼睛观察新闻事件的发展进程、事件所处的特定环境以及引起的结果,从而获得第一手材料,也使自己的提问更加有的放矢。

观察的方法大体有三类:

(1)非参与式观察。在这种观察形式中,记者到现场,以旁观者的角度来观察事件的发展,记者不参加事件的任何活动。这是日常采访最常见的方式。

(2)参与式观察。记者同采访对象一道进行相同的活动,一边体验感受一边观察,因此也称“体验式报道”。这种观察使记者融入到采访对象的活动中,获得近距离观察和感受的机会,从而使报道更加生动、真实。

记者以公开的真实身份和采访对象一起活动,边体验边观察。在电视报道中,有许多时间跨度较长、带有冒险性的活动需要记者亲自去体验、参加,同时采访拍摄,比如科学考察、探险等,记者作为活动的一员参与其中,以自己的亲身体验融入报道,使报道更生动,更富感染力。不过,在这种公开参与式的观察中,记者一定要注意对活动可能造成的干扰,要把自己作为活动的普通一员融入其中,尽量避免参与者对自己记者身份的注意,更不可导演摆布。[16]

(3)暗中观察

之所以将暗中观察单独列出,主要是因为这种观察方式既包括非参与式观察,也包括参与式观察,但又不同于前两种观察方式。

在许多采访中,为了避免记者在场可能对当事人造成的影响,记者会隐藏起来,跟踪观察或秘密躲藏在某处窥探他人的行为,把他人在生活状态下(而不是在申明采访的情况下)的言行公开报道出来。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记者会以伪装的身份参加被观察者的活动,这种方式排除了记者身份对被观察者的干扰,因而获取的信息很真实。特别在一些揭露性报道中,记者只有在不暴露真实身份的前提下才能获得可信的证据。

2.现场提问

和观察一样,提问也是记者现场采访的重要工作。记者要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进行提问,特别在新闻现场混乱、机会转瞬即逝的情况下,记者既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发现值得采访的新闻人物,更要有锲而不舍的勇气,争取获得采访对象的回答。

现场提问要求记者能够提出准确、到位的问题,这样采访对象才能够简单明了地说明问题。记者必须针对主题范围内问题进行提问,并考虑这些答问在新闻中占据的地位及其作用。被采访者的答问在新闻中是事实的主体,还是仅为事实、主体起到证明和补充的作用。[17]明确了这些方面,现场提问才能更加有效。

(二)专访

专访是有预约的专门采访。它是由电视记者(或主持人)对新闻人物(亲历者、目击者)或有关部门权威人士进行专题访问的专题报道,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说服力。根据专访的对象和内容的不同,又可以分为人物专访、事态性专访和观念性专访。人物专访是对新闻人物做的专访,其新闻特点在于人物本身的社会关注度和与之相关的新闻事件的社会关注度;事态性专访则是就对具体的某个新闻事件进行的访问,目的是使观众了解新闻事件的真相;观念性专访则是就某一个社会问题、社会现象进行的访问,其目的在于获得权威的或者有新意的见解和观点。

对于专访来说,采访不但要求“专”,而且要求“深”,还要注意现场观察,培养适当的现场气氛。专访还要求记者对所要采访的领域有足够的知识准备,并精心设计独到的、有针对性的、具有新闻价值的问题。

在专访中,时间比较充裕,记者可以与采访对象展开辩论,进行思想的碰撞和交流,把道理说得透彻。可以从不同侧面进行提问;也可以由浅入深的方法提问,逐步触及事物的核心;还可以进行试探性提问,找出突破口,进行追问;甚至在对方有意回避时,说出事实,进行反问,将对方形象暴露给观众。专访的提问同样要有明确的主题,围绕主题进行提问。

专访由于事先的预约,记者和采访对象一般都能够有较从容的时间准备。对于记者来说,这既是件好事,也是不利因素,因为对方已有心理防备。所以记者必须对自己的问题和提问方式进行精心的设计和思考。

(三)调查采访

调查采访是一种深度采访,适用于复杂事件或处于发展阶段争议较大的事件。西方记者把调查采访喻为侦探式采访。

调查通过记者来完成。记者既是调查主体,同时也是一个节目的结构元素,他是调查行为的实施者、调查过程的表现者,所以,调查记者就理所当然地成为这个栏目的外化标志和品牌形象。一个没有调查记者出现的节目,或者调查记者缺乏良好表现的节目,绝对不是好的调查节目。[18]

调查的起因是求解。人们总是对自己不清楚而又渴望弄清楚的问题进行调查,以获得清晰的了解和正确的判断,所以,调查采访的目的就是进行揭秘。调查采访中,记者的调查路径是围绕悬念展开的,每一次调查行为都是通过悬念的提出、悬念的求证、悬念的解决来完成的。悬念的开始是调查的开始,悬念的结束也是调查的结束。层层剥笋、步步追问,是调查采访独有的话语机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