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现场的构成要素及特征

现场的构成要素及特征

时间:2023-04-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现场的构成要素及特征电视采访从生活中直接采集各种形象素材,以生活自身的形态来反映生活,传播信息,这是人类传播活动的一大进步。来自现场的新闻画面最真实,最有生命力,也最能吸引观众。但电视新闻对声音的记录,不是事后配音,而必须是事实发生现场的真实声音,即新闻现场的同期声。

一、现场的构成要素及特征

电视采访从生活中直接采集各种形象素材,以生活自身的形态来反映生活,传播信息,这是人类传播活动的一大进步。电视的高科技特性决定了它的传播优势:最大可能地记录生活原始形态信息加以还原。[2]

作为一种大众传播媒介,电视的信息传播优势日益显现出来,电视新闻也越来越成为大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人们对它偏爱有加,就在于它以屏幕画面为主,声音、语言为辅,声画并茂,把新闻事件及其发生的现场真实地展现在观众面前,使观众有“亲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对其传播的信息产生了较强的信任感。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最高级的感知形态是“亲临其境”,直接参与到事件的过程中去。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电视采访相对于报纸采访、广播采访所具有的优势:

首先,电视采访的参与感较明显。记者在新闻现场,不仅用摄像机摄入有实感的镜头,而且向知情者发问,仿佛也把观众带进了事件中,使观众更容易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其次,电视采访的可信度较强。电视采访所涉及的对象往往是当事人、目击者、社会名流、权威人士,他们对事件的叙述,对问题的解答,具有较强的真实性、权威性。而且电视记者与采访对象的访谈,是观众亲眼所见、亲身经历的,因此,更容易增强采访的可信度,给人以较强的真实感。

再次,电视采访显得较直观自然。电视采访直接挑明“我来我访”、“我问你答”,并且时时照顾到观众,同被访者的交谈干脆利落,直接向观众叙述事实,显得直观自然,不拖泥带水。

电视媒介能将事件及其发生的现场客观真实地再现于观众面前,使观众在接受过程中,见其形,闻其声,产生亲临其境的感觉,从而缩短了同现实的距离。江西电视台的《地震灾区第一夜》,之所以能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正是在于其对灾区情况的如实报道,让观众有一种如临其境、如见其景的感觉,可以说,这种现场感,正是电视新闻的独特魅力所在。具体说来,电视新闻的现场感主要由以下三个要素来形成:

(一)真实的画面

画面作为一种符号,与其他文字符号、口头语言符号的区别在于其能指和所指在某种程度上是合而为一的。[3]所谓的某种程度,是指映现事物全部或部分外在形象时,画面既是符号,又是被符号指称的物本身的影像。画面作为符号与被摄物合而为一,画面的存在就是现实本身的存在状态。这样一来,即使故事在叙述中出现,我们不仅感觉不到符号的遮蔽,而且还获得部分直接与其接触的机会。电视画面符号的这种透明性,与我们在现实中对事物外在形象的把握情形极为相似。[4]

电视画面是以电子、数字等技术手段记录的与真实时空同步的生活原始形态的形象。电视画面以延续时空的画面形态作为传播信息的载体,它包括生活中的时空、声音、形象、运动和过程等原始素材,具有人本化的感知特征。电视画面是以素材的原始形态而存在的信息载体,它能做到以生活自身的形态反映生活、传播信息。[5]电视画面在记录生活时,以其“此时此地”、“现在时”以及“非文字所能描绘的,只有看了才能明白的场面”[6],让观众产生一种亲临其境的感觉。因此,我们说真实的电视画面是增强电视新闻现场感的第一要素。

真实是新闻的魅力所在,电视画面的真实性是其他媒体所不可比拟的。在电视新闻报道中,只有那些具有真情实感的、最能反映新闻事实的本质和特征的新闻画面才是最美的。那些失实的或歪曲新闻本质的画面则是虚伪的、丑陋的。电视新闻工作者要善于运用电视画面直观、明了这个最具优势的特征,突出“现场”,动态直观地展示和再现新闻事件的进展过程。来自现场的新闻画面最真实,最有生命力,也最能吸引观众。“神舟五号”飞船发射直播连续几小时,观众仍不知疲倦,就是因为观众足不出户就能欣赏到真实的现场实景。

《地震灾区第一夜》这则电视消息,虽然总时长仅3分50秒,但向观众展示了大量鲜活的画面。如50个民兵小分队逐户进行排查;手术室里医生、护士紧张忙碌地为一名产妇做剖腹产手术;在九江抗震救灾应急指挥部,地震专家们正在进行紧张的数据采集和测算;凌晨1点,武警、消防官兵们迅速搭建帐篷(见图5-1),街道干部、公安干警、灾区群众积极行动,扛材料、支骨架、盖顶棚;凌晨三点,湓城街办民政所所长王武立在一个帐篷一个帐篷地给受灾群众发放矿泉水、方便面……

img4

图5-1 武警、消防官兵搬运救灾帐篷

记者所摄录下来的这些画面,都能够让观众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使观众能够及时了解灾区的真实状况。我们再来看看凤凰卫视对“9·11事件”的报道(见图5-2、图5-3)。

2001年的“9·11事件”中,凤凰卫视派出记者赶赴当地,进行了近距离的现场报道。在这一报道中,凤凰卫视对“9·11事件”进行了36小时的现场直播和连续报道,它力求把观众带到“9·11事件”的发生地点,再现该新闻事件及其现场气氛,使观众成为“9·11事件”的目击者。“9·11事件”后,凤凰卫视又专门成立了以主编和资讯台副台长为首的“9·11”特别报道小组。在现场直播36小时之后,除各个栏目对“9·11”事件报道外,还开辟了《世纪第一战》这个新栏目,每天播出最新的动态新闻。

img5

图5-2 飞机撞入世贸大厦

(二)真实的声音

有人说,报纸作用于人的视觉感官,广播作用于人的听觉感官,而电视既作用于人的视觉感官,又作用于人的听觉感官。也有人说,电视新闻是一种既作用于视觉又作用于听觉的“双通道”新闻形式。其实二者表达的都是一个意思,即视听统一是电视的重要特征,而这一特征则赋予了电视最大程度的真实感。

我们知道,电视画面是有声音的画面,对于观众而言,仅有画面而没有声音的电视新闻是不可能建立起现场感的。可以说,真实的声音为无声的画面注入了强大的生命与活力。

电视传播技术赋予电视新闻记录声音世界的能力。但电视新闻对声音的记录,不是事后配音,而必须是事实发生现场的真实声音,即新闻现场的同期声。在电视新闻还原和再现新闻事实的过程中,同期声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电视声源画面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具体说来,同期声是指在电视拍摄的过程中所记录的人物语言、环境背景声等。作为事实一部分的同期声,正是因其在烘托节目主题、渲染现场气氛、展示人物个性等方面发挥着画面和解说无法替代的作用,给人以强烈的现场参与感、感染力和说服力,从而显示出它独特的魅力。[7]

img6

图5-3 大型建筑物楼顶发生剧烈爆炸

很多电视新闻之所以成功,正是由于片中大量地采用了现场的人与人之间的对话、现场声等,并且运用得恰到好处,观众看过之后,不仅没有感到嘈杂,反而犹如置身于现场当中,增强了报道的感染力。

《地震灾区第一夜》在消息一开始,用了两句要求大家到户外避险的广播声,直接就把观众带入那种紧张的情绪中,然后是排查队员挨家挨户的检查,显得比较自然、流畅。如果没有这几句广播声的话,可能就会显得有点突兀。

(三)现场报道

现场报道是建立电视新闻现场感最有效的手段。它与画面、声音如同一个平面的三个支点,支撑起电视新闻的现场感。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是电视记者或节目主持人置身于新闻现场,播出图像并用同期声向观众叙述、评论新闻事件的一种报道形式。其优势体现在:

首先,电视记者出现在采访现场的报道画面中,就等于告诉电视观众:“当这个事件发生的时候——我在场!”即向观众证明,记者是事件的直接目击者和见证人。记者在进行现场报道时,采用现场抓拍、现场采访的方法,把记者的整个采访过程和新闻事件现场的客观进程全部展现在观众面前,加上访谈的同期声、现场的音响、以及与画面配合一致的现场解说,能够极大地唤起观众亲历其景、亲临其境的感觉。这种现场感无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电视工作者与观众之间的心理距离。

其次,在电视新闻现场报道中,记者或节目主持人出现在画面中,与观众面对面,构成的关系是人与人的交流,更似人际传播中的面对面交流,这种交流是语气的交流、情感的交流、心灵的交流,也是电视新闻能够实现人本化传播方式的关键因素。

传播学大师施拉姆认为:“在面对面交流的情况下,有可能刺激所有的感官并使交流的对方同这种全身心的交流相呼应”,“面对面的交流,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应该能够传达出更多也更全面的信息”。[8]

再次,从沟通的角度看,如果电视新闻仅仅只是采用“图像+解说”的报道方式来传播信息,对观众来说则是一种被动的接收,观众主要依赖对画面的认识与对解说词的理解获得信息,显然难度相对会较大。而如果记者进行现场出镜报道,观众则可以同时受到新闻现场的氛围和记者活动的感染,因而能更好地接收与消化所报道的内容。

应该说,电视新闻现场报道是近年来电视新闻常用的、极有生命力的报道形式。它也最能体现电视报道的个性,充分发挥电视报道传播速度快、现场感强、视听兼备等优势,能够使观众直接“目睹”事态的发展与变化。如1997年香港回归特别报道、三峡工程大江截留特别报道、三峡爆破现场直播以及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截留合龙现场直播等一系列特别报道的现场直播。

当然,我们所见到的现场报道,通常采用这种形式:屏幕上先出现以新闻现场为背景,以报道者大中景景别为主体的画面。报道者开始叙述新闻导语,随着报道者叙述语言所提供的转场依据,镜头迅速转成现场情景或现场人中的谈话。记者报道作画外点缀,最后又回到报道者本身,对事件做总结式交待。严格说来,现场报道必须是记者自始至终地在新闻现场作报道和采访。现场的事态应该是正在发生、发展中的。记者在现场是随着事件发生、发展的进程边观察、边采访、边报道,记者的报道应该有事件现场和同期声。

之所以要求记者尽可能出现在新闻现场作现场报道,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记者的现场报道能增强新闻报道的可信度

记者带领观众亲临现场,结合屏幕上探索未知过程的直播式记录,会赋予现场特殊的真实感,使观众感觉自己与记者一同经历现场,而不是简单地播放编辑处理过的现场,从而形成观众收视心理的“亲历性”。[9]

2006年6月22日晚,南通电视台新闻热线骤然响起,群众反映一名外来务工人员下河潜水时失踪,危在旦夕。南通市紧急行动,警民密切配合,用了三个小时将被困人员解救出来。记者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用镜头完整记录下整个施救过程,并随即采写了新闻特写《三小时生命大营救》。整条报道充分发挥了电视新闻的优势,现场感强、结构紧凑,是一篇难得的电视新闻短片。

2.记者的现场报道能使现场的信息更加条理化、有序化

电视记者出现在新闻现场,能与采访对象进行充分的面对面交流。由于记者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现场杂乱的信息会在记者的提问交流过程中变得脉络清晰、主题鲜明。在这个过程中,记者也会自然而然地筛去那些与主题不相干的信息。因此,现场信息在经过记者的加工和梳理之后,变得更加浓缩和有序化。此外,在现场报道中,记者随着事件发展自始至终在现场解说,画面与记者解说始终有一种内在的逻辑联系,有利于避免电视新闻报道中声画两张皮的现象。在观众看来,就不会是杂乱无章的了。

3.记者的现场报道可以补充画面无法表达的信息

摄像机所能记录的画面只有具象信息,而不能直接表达新闻事件发生的原因、结果、背景以及采访对象的内心情感、思想观念等抽象的信息。记者的报道有很大的灵活性,一些画面不易表现的事物都可以通过记者的嘴说出。与此同时,记者可以面对镜头向观众介绍情况,使一些微妙的、隐含的现场信息得以强化和外显,成为能够被摄像机镜头记录的声音或者形象信息。

1997年,天安门广场竖起“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倒计时牌是一件令人关注、令人动心的新闻事件。中央电视台记者在倒计时牌揭牌时从“现场”的角度,去感受整个揭牌的过程以及现场气氛,对现场人物的情感以及事件本身的内涵进行了很好的捕捉和挖掘,终于制作出了别具一格,带有此情、此景、此人、此物特征的好作品。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能使观众产生同步感、现场感、亲近感、参与感的优势,要得以充分发挥,除了选准报道现场与具备必要的摄播器材外,对从事现场报道的前方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一,从事现场报道的电视记者,不同于一般的记者,他是出画面的,是现场报道节目意图的具体体现者,又是节目与受众之间感情交流的桥梁与纽带。因此,他要格外注意自己在公众面前的形象,包括言谈、神态、举止、仪表等。

第二,从事现场报道的电视记者,要在新闻事件发生、进展的现场,迅速准确地选择新闻事实与新闻人物,或口齿伶俐、语音纯正地亲自口播有关新闻事实,或访问有关新闻人物与知情人物(当事人),还要指挥摄像师拍摄富有新闻价值与传播意义的情景与特写镜头。

第三,从事现场报道的电视记者,不仅负责播报开场白、串联词、结束语,组织串联整个节目内容;而且遇到突发性事件、事件重大转折或特别重要的新闻事实时,还要将即时报道与即时评论结合起来,做到边播边评、夹叙夹议。

对从事电视新闻现场报道记者的上述要求,用一句话概括,就是要求记者将采、编、播、评集于一身。其中“编”,不仅指编辑,而且指编导。这正是对节目主持人的要求,也就是说,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实践,强烈地要求记者具备节目主持人的能力与风格。[1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