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鼎立三足——传媒帝国终成形
雷石东曾经说过:“我这一生中买过三大件:一个是维亚康姆,一个是派拉蒙,一个是CBS,现在我的购物袋已经满了。”正是这三次兼并,构建了雷石东扬名四海的维亚康姆传媒帝国。
2.2.1 收购维亚康姆——孤注一掷唤醒沉睡的巨人
在雷石东入主维亚康姆之前,维亚康姆并不出名。20世纪70年代,美国联邦FCC的法律不允许占垄断地位的电视网自己制作并发行电视节目,即制播要分离。因此,维亚康姆从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分拆出来,专门从事电视节目制作,之后又在纽约证券交易所独立上市。到了1986年,维亚康姆的业务迅猛发展,成为了拥有电视节目制作、MTV音乐频道、Showtime电影频道、有线电视、广播台以及海外业务的综合性传媒公司,市值达20多亿美元。即使是这样,在美国有线运营商中,维亚康姆也只排名第10位,仅仅拥有110万订户,只能算是挣扎中求生存的众多小公司之一。但是目光敏锐的雷石东看中了它一流的节目制作能力以及有线电视业光明的未来。多年的电影院线行业经验使他深信,传媒公司的价值在于内容而不是传输网络。此时,他第一次提出了“内容为王”的理念并确信维亚康姆是一个“觉醒的巨人”。[19]维亚康姆拥有着日后扬名世界的MTV和尼克罗迪恩儿童电视频道,尽管当时这两个品牌名不见经传,雷石东却坚信其潜力无穷。
从雷石东认定维亚康姆时起,他就开始收购维亚康姆的股票,到1986年9月,国家娱乐公司在维亚康姆的股份已经上升至9.9%。1986年9月17日,雷石东用27亿美元对维亚康姆进行管理层融资收购(MBO),要把它变成非上市公司。但是,维亚康姆公司董事会成员组成的委员会拒绝了收购要求。雷石东与投资银行家和法律顾问一起制定了一个周密的“杠杆收购(LBO)”方案,除了投入国家娱乐有限公司的所有股票之外,还安排了20多亿美元的债务融资,来与企图进行反收购的维亚康姆管理层决一死战。然而,维亚康姆董事会成员明显偏袒雷石东的竞争对手,他们数次设法把雷石东的标底透露给公司管理层。管理层与雷石东在标价上展开惊心动魄的拉锯战。所有人都说他疯了,但雷石东孤注一掷,从22.5亿美元、22.8亿美元一直跟到33亿美元、34亿美元,在一周之内三次提高标价,最终维亚康姆董事会接受了他的报价,雷石东以34亿美元的天价成功入主维亚康姆。
雷石东凭着决不放弃的精神和坚定的意志,赢得了这场惊心动魄的收购战。他迅速地撤换了曾经在收购战中漫天要价的维亚康姆原CEO,重新组建管理团队。在自传中,他写道:“在63岁的时候,我经历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次较量。我把维亚康姆当做自己一生的赌注,而且有信心把这家公司作为一生中成功的见证。”[20]果然,维亚康姆这一“沉睡的巨人”被雷石东唤醒,多支出的7亿美元收购成本在日后的运营中很快就赚了回来。从1987到1993年,维亚康姆的市值增加了近10倍,雷石东本人的身价也在7年中由5亿美元升到55亿美元。如今,MTV已经成了年轻人时尚、流行的代名词,尼克罗迪恩儿童频道也占据了全美儿童电视市场份额的一半以上,维亚康姆的扩展进程进行得井井有条。
2.2.2 兼并派拉蒙——举债赢得电影美人归
经过几年的励精图志,维亚康姆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拥有了自己的有线电视网、自己的节目制作中心、自己的电视台和广播电台后,它惟一缺的就是一家电影制片厂。就在这时,雷石东遇到一个怦然心动的机会——兼并派拉蒙电影公司。
派拉蒙是美国老牌电影公司,从1912年起就开始从事电影的制作与发行,《星球大战》、《教父》、《人鬼情未了》等无数轰动一时的经典电影都出自派拉蒙,而且在奥斯卡等各类国际大奖中,派拉蒙的电影也常常问鼎。
1993年,在摩根·士丹利前总裁格林希尔先生的撮合下,雷石东拉开了一场持续一年多的收购大战。9月,在连续观察了4年派拉蒙电影公司的股票表现后,雷石东提出了以82亿美元善意收购该公司的申请。然而,先是派拉蒙管理层反复无常,后是美国购物频道QVC公司的老板巴瑞·迪勒的恶意搅局,使得一场原来是友善的并购变成了一场硝烟弥漫的标购之争。[21]12月,派拉蒙董事会与迪勒签署了102亿美元的并购协议。在资金实力不占优势,法庭败诉以及昔日合作伙伴反目成仇的状况下,雷石东沉着应战,为了获得足够的现金,他在收购战截止前的几个星期,用84亿美元收购了现金充裕的布洛克巴斯特录影带出租连锁店,然后通过布洛克巴斯特举债。但是合并之后,由于雷石东与该公司的主席兼创始人的关系恶化,再加上布洛克巴斯特的最高管理层的“身在曹营心在汉”,导致公司策略上多次失误,业绩迅速下滑。1997年1月布洛克巴斯特上一季的数据一公布,维亚康姆的股价10天内就下跌了7.5%。报刊杂志纷纷开始围攻雷石东和维亚康姆,他们把雷石东形容成狂人、赌棍、说谎者、最蹩脚的合作伙伴等等。他们甚至怀疑雷石东在火灾中受伤是为了牟取巨额的赔偿费。媒体对雷石东的人身攻击,令他恍如“再次经历火灾”般的切肤之痛。同时,维亚康姆的股价从63美元狂跌到26美元。[22]外界的抨击没有使雷石东一蹶不振,他很快调整过来。最终他如愿以偿,以106亿美元把派拉蒙公司收归旗下,尽管为此他额外支付了20多亿美元的收购成本。
对派拉蒙的收购一开始就受到了周围人的质疑,但是事实证明了雷石东眼光的敏锐深远。1994年,《阿甘正传》中弱智但永不放弃的阿甘深深感动了全球观众,留给人们深沉的人生思考,《阿甘正传》也被认为是美国战后最伟大的电影之一。1995年,《勇敢的心》以崇高与悲壮之美,以一种为正义自由而浴血奋斗的献身精神让观众感受到电影艺术的崇高魅力。1997年,《泰坦尼克号》中浪漫的苏格兰风笛,危难中人性的光辉,与一段生死与共的不渝爱情,带给全世界一次浪漫而凄美的感动的同时,也在票房价值与艺术享受之间取得了最大的双赢。雷石东举债赢得了派拉蒙电影这个“美人”归,给维亚康姆带来了巨大的收益。
2.2.3 笑纳哥伦比亚——合力出击速战速决
1999年,在传统媒体热衷于与网络媒体联姻时,雷石东反其道而行,以370亿美元收购了美国三大电视网之一的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由于前两次的成功收购,所以这次的收购并没有碰到太大阻力。整个过程前后只花了8天时间,用雷石东的话来说,是一个“相当友好和愉快的过程”。[23]
FCC曾经规定,禁止单个公司在同一市场上共同占有、经营或控制一家以上不限时播放的广播电视台,无论其提供什么样的服务,这就是“一对一”原则。而当时,FCC放弃这一原则,允许单个公司在同一市场上拥有两家电视台。维亚康姆就是因为FCC的“一对一”原则,1970年从哥伦比亚广播电视公司中剥离出来的,因此这次合并就顺理成章了。维亚康姆缺少CBS拥有的著名广播电视网,CBS也缺少维亚康姆拥有的大制片公司和有线网,双方的焦点只是在谁收购谁。1999年9月,两家公司对外宣布,维亚康姆以370亿美元收购CBS,雷石东任新公司的董事长兼CEO,CBS原总裁梅尔·卡尔马津(Mel Karmazin)任总裁兼COO,负责日常管理。雷石东的这项交易不仅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也赢得了华尔街的赞许。新公司成立后,维亚康姆和CBS整合了彼此的优势资源,在电视业务、互联网等方面的结合对潜在的广告销售起到了互补增效的作用。维亚康姆也由此跻身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传媒和娱乐业巨头之列。
2.2.4 竞标梦工厂——电影生产链的更新
为了增强派拉蒙电影公司的实力,把派拉蒙打造成好莱坞的领军人物,维亚康姆又瞄准了由著名电影导演斯皮尔伯格、唱片大亨大卫·格芬和动画奇才杰佛瑞·卡森伯格创办的梦工厂电影制作公司(Dream works SKG)。
由好莱坞电影三巨头之称的史蒂芬-斯皮尔伯格、戴维-格芬和杰弗里-卡赞伯格共同建立于1994年的梦工场有过一段辉煌。从1997年开始,它连续推出了《拯救大兵瑞恩》、《角斗士》、《怪物史莱克》、《奔腾年代》、《马达加斯加》等多部电影精品,在其出品的电影中,有相当部分堪称近10年来好莱坞电影兼顾商业性和艺术性的典范。然而到了2005年,梦工厂颓势尽显,《红眼航班》和《逃出克隆岛》的失败让该公司考虑“卖身”。
梦工厂近几年陷入了票房危机。2006年,公司总票房收入为4.99亿美元,排在所有电影公司的第7位,最卖座的《午夜凶铃2》票房也只有7 620万美元仅列第22位。[24]在维亚康姆欲并购的同时,美国国家广播公司(简称“NBC环球”)也有意收购梦工厂。原本外界以为,基于斯皮尔伯格与NBC环球长期以来的合作关系,NBC环球胜出的几率较大,但经过几个月的协商,由于在收购价码、创意理念和控制权上始终无法取得共识,在协商期限来临之际,双方的谈判宣告终止。而派拉蒙电影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士一直在不断努力,最终,击败NBC环球,成功竞标到了梦工厂。
2005年12月11日,派拉蒙宣布与梦工厂达成协议,以16亿美元收购梦工厂的全部股权,并承担其全部债务。其中约一半的收购价格由维亚康姆支付,其余的由数家投资伙伴承担。收购完成后,派拉蒙如愿得到了斯皮尔伯格这位好莱坞有名的大导演。派拉蒙公司已与斯皮尔伯格签订协议,他每年将为梦工厂制作4~6部电影,约占梦工厂年产量的1/3。此外,派拉蒙公司还获得了梦工厂成立12年以来拍摄的60多部电影的版权,如《角斗士》、《美国丽人》、《拯救大兵瑞恩》等,以及已拆分上市的梦工厂的姊妹公司——梦工厂动画的影片发行权。梦工厂动画的首席执行官Jeffrey Katzenberg表示:“这一新合作关系为梦工厂动画带来了利益。梦工厂的现有人才和派拉蒙的资源将组成一个强大的发行合作伙伴,同时也为梦工厂动画的上市作品创造众多机遇。”[25]梦工厂动画将对其影片的销售和发行进行更多投入,并在维亚康姆持有的广泛网络资产上进行新电视节目合作,这些资产包括尼克罗迪恩儿童电视频道、MTV、Nick at Nite、VH1、BET、TV Land和Comedy Central。可见,对梦工厂的收购实现了派拉蒙电影生产链的更新,派拉蒙在家庭和儿童电影市场上占有更大分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