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专题型新闻栏目
专题型新闻栏目相对于杂志型新闻栏目而言,是指每期内容只有单一专题报道的新闻栏目。由于这种类型栏目着重于事实深度的挖掘与分析,因此深度报道就成为其主要特征。
对于深度报道的定义,美国哈钦斯委员会在其报告《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中,这样阐述:“所谓深度报道,就是围绕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把新闻事件呈现在一种可以表现真正意义的脉络中。”这种脉络的展现,相对消息来说,实际上就是在空间上对事件做出背景网络的呈现和拓展;在时间上是对事件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交待与预测。
深度报道最早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的西方报界,本是报纸在广播电视迅速崛起的强大压力下的产物。后来逐渐应用于电视领域。CBS于1951年创办的《现在请看》应该是最早运用此种形态的新闻栏目。创办于1968年的《60分钟》的大获成功,更是加速推动了电视新闻专题栏目的发展与繁荣。我国最早的专题型深度报道栏目,是中央电视台1980年创办的《观察与思考》。目前,中国电视屏幕上此种栏目形态的典型代表则是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和《新闻调查》。
专题型新闻栏目由于其深度报道的典型特征,使得其无论在题材的选择,还是形式的设置上,都有自己较为鲜明的特色。
一、题材的选择
题材的选择,对于节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正如朱羽君教授所言,节目“要好看,选题是第一关。”而且,题材的选择是否规范化、条理化、有序化,也是一个栏目成熟与否的标志。专题型新闻栏目在选题上一般要注意以下几点:
1.重大性
重大新闻事件因为其深切的社会影响、广泛的社会关注,而成为大多专题型新闻栏目所不愿放弃的关注点。《新闻调查》就把重大新闻事件称为其“主战场”。
仅以1998年《新闻调查》播出的节目为例:《大国的握手》、《跨世纪的政府》、《腐败团伙覆灭记》、《保卫荆江》、《跨国追索走私文物》、《中国第一税案》等关注了克林顿访华、政府机构改革、陕西11.8大案、建国以来第一大税案等年内发生的重量级新闻事件。
2.社会性
社会性就是表明新闻事件要具有普遍性或广泛的社会关切度。还以1998年的《新闻调查》为例。《沈阳如何过冬》关注的是沈阳冬季供暖问题。而沈阳其实只不过是我国众多面临同样问题的北方城市中的一个代表。节目披露的困难、问题与经验具有广泛的适用性。《面对分流的公务员》是在当年出台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中明确规定“机关干部编制总数要减少一半”的大背景下对化工部人员分流的状况进行的走访。虽然也只是个案的调查,却具有全国范围的普遍意义。
3.故事性
“大时代背景下的故事一波三折”,一波三折的故事对观众有着永恒的吸引力。所以,《新闻调查》的理想就是“内容上突出故事性……形式上创造一种电视调查文体”。新闻事件本身可能并不重大,但其背后隐藏的价值或文明的冲突,却能给节目足够的内容张力。这种小故事、大主题的题材选择,在《新闻调查》中为数不少。《走进大山的年轻人》、《从市长到囚犯》、《48个孩子的特殊家庭》、《“黑脸”姜瑞锋》、《贩毒死囚的忏悔》、《精神损害如何赔偿》等,都是通过对个体生命故事的演绎,完成了对重要主题的彰显。CBS《60分钟》的栏目执行主编菲利浦·席勒也认为,《60分钟》基本的选题思想就是寻找一个小故事,但这个故事要能表现出一个大的主题。比如,对于那个帮助病人实施“安乐死”的医生的报道,就涉及医生的职业道德、人的生命权利等。无独有偶,《新闻调查》也曾做过一期《眼球丢失以后》的节目,涉及同样的问题。这恐怕不仅仅是一种巧合。《60分钟》的制片人休伊特还宣称,有300多部好莱坞影片取材于《60分钟》,这也反映出《60分钟》在选材上对故事性的重视程度。
4.人性化
这里说的人性化,即指对题材及其思想的挖掘多从人性的角度着眼,尤其是以情感因素来打动观众。《新闻调查》早期的《宏志班》、《煤井塌方大营救》、《国家的孩子》,以及后来的《第二次生命》、《一个死囚的忏悔》、《藏羚羊之死》都有鲜明的表现。《逃亡日记》的编导甚至明白地宣称,自己是“从人性的角度关注一个逃亡者”。而《藏羚羊之死》在故事结尾那一句凄婉的追问:“藏羚羊都死光了,人类的路还有多长?”更是从灵魂的深处给人以振聋发聩的冲击与警醒。
《新闻调查》从1996年5月17日开播至今,已走过了10年的历程,成为我国著名栏目,其选题就基本上遵循了以上四项原则。十年来,《新闻调查》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从1996年至2000年提出“从现实到理想”的“三步走战略”,即从“主题性调查”到“事件性调查”、再到“内幕调查”;第二阶段2000年至2002年提出“探寻事实的真相”;第三阶段从2003年至今提出做真正的“调查性报道”。经过10年的探索证明,《新闻调查》以能做真正的“调查性报道”为栏目选题标准,制作完成了一批经典性节目:
1996年,《宏志班》,调查专为贫困生开设的中学班,这种办学思想和形式是否可以成功并作为教学体验在全国推广?(荣获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社教政治类二等奖)
1997年,《公交能否优先》,调查在我国的城市是否可试行“公交优先”?
1998年,《大官村里选村官》,记录了吉林省镇赉县大官村的村民第一次用全新的方式选择他们的村委会主任的事。(荣获第39届蒙特卡洛电视节女神银质奖)
1999年,《第二次生命》反映一位母亲捐出自己的肾为女儿实施换肾手术的故事。(荣获第36届亚广联——多元文化贡献奖)
2000年,《婚礼后的诉讼》,调查一起有关伦理、法律和习俗之争的案件。(荣获第38届亚广联电视信息类节目奖)
2001年,《范李之死》,调查18年前家住重庆的李裕芬儿子死因之谜。(荣获全国法制好新闻一等奖)
2002年,《与神话较量的人》,调查一股市神话被质疑后的风波。(荣获2002年度全国电视评论类一等奖)
2003年,《北京:“非典”阻击战》。(荣获卫生部“礼来”杯抗击“非典”好新闻奖)
2004年,《张润栓的年关》,调查8年前涉及100万元的民工工资债务问题。
2005年,《以生命的名义》,调查预防艾滋病有效干预问题。
这些专题调查节目始终关注中国的社会问题,毫不手软的揭示那些故意掩盖、损害公众利益的“真相”,支撑起《新闻调查》栏目,成为专题型新闻栏目的典范。
二、叙事的技巧
由于专题型栏目的报道多属深度报道,因此,专题型新闻栏目必须更加注重对事件叙述和理念表达的技巧把握。
CBS《60分钟》的缔造者唐·休伊特认为,《60分钟》受到广泛欢迎的原因在于其成功的“叙述传统”:过去纪录片的收视率差别不大,不论它们是在ABC,CBS还是NBC上……都是相同的15%~20%的观众占有率。我告诉自己,我敢打赌,如果我们能使节目主题多样化,并采用个人新闻——不是处理事件,而是讲述故事;如果我们能像好莱坞包装小说那样来包装事实,我担保我们能把收视率翻一番。
这种讲故事的叙事传统,不仅使《60分钟》长盛不衰,也给后来的深度报道提供了一种参考的模式。一般来说,对于故事的讲述,主要是通过记者的调查过程而实现。《新闻调查》原策划、编导刘春说,记者的调查过程是我们展示的重点,做好了会比事件本身的发展过程更精彩。因为事实是比较固定的,而我们的调查则可以成为一个很有魅力的过程。国外一般把这种着重展示记者调查过程的报道模式,称为侦探模式。
这种模式一般用于犯罪新闻和事故新闻(国外叫做揭丑新闻)的调查取证与归纳推理之中。节目往往以记者或主持人对新闻事件的概述为开端。然后,带领观众深入内幕。由于案情往往是一波三折、扑朔迷离,再加上编排技巧的使用,整个节目常常就在结构上表现为跌宕多姿、悬念叠生、有起有伏、环环相扣,不断给观众制造兴奋点,吸引观众看下去。美国三大电视网的许多记者常常冒着生命危险,以隐性采访的方式深入事件内幕,成功地揭露事件的真相。他们对案件的调查、推理与突破能力,有时甚至超过了政府专门机构。
近年来,类似的调查报道在我国的电视屏幕上也不断涌现。像《焦点访谈》播出的《粮食满仓的真相》就是一个较为典型的代表。1998年5月22日,朱镕基总理前往安徽省南陵县视察时,在鹅岭粮站看到了粮食满仓的情景。但是,朱总理走后,《焦点访谈》就收到群众举报,声称其中有假。《焦点访谈》的记者迅速赶到南陵。先通过暗访的手段,获知事实:粮仓不满。因此粮食满仓有假便是千真万确的了。那么,他们欺骗总理的目的又是什么呢?在记者的一再追问下,当地领导承认,是为了面子。按说,这个官僚主义的理由是可以搪塞过去的。但记者却敏锐地发现与事实不相符,问题背后应有“大文章”。最终,在记者们的穷追不舍下,当地官员终于承认,由于当地未按政府规定以保护价收购粮食,而是压低粮价,导致农民不愿卖粮。因此,造成粮仓的空虚。在朱总理视察前夕,他们就从其他五个粮站急调了1031吨粮食以掩盖真相。这样,随着记者层层深入的调查,整个事件的全貌也就一步一步清晰地呈现在观众面前了。节目播出之后,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
另外,像《焦点访谈》播出的《雄县追车记》、《惜哉文化》、《看病哪能添新病》;《新闻调查》播出的《透视运城渗灌工程》、《查处虚假统计》、《腐败团伙覆灭记》等都是通过记者的深入调查,把记者的睿智与调查的艰难、事件本身的多头与迷离,以破除悬念的形式铺展开来,从而为观众创造一个又一个收视亮点。
故事归根到底是人的故事,而人物的命运往往最能打动观众的情感。1998年5月8日,《新闻调查》播出的《面对分流的公务员》中,就选择了三位面临分流的公务员作为报道的对象。其中,化工部干部刘先生在设计自己的余生和表示对国家政策的理解时,感叹道:“做一介书生,此生足矣!”“作为我们这一代国家的公务员,没有任何理由不和我们的总理一起来趟地雷阵,过万丈深渊。”对命运无常的感叹和对国脉民瘼的关注,使这位面临分流的局级干部的话听来不由不悚然动容,有几分悲凉之感。
结构主义叙事学认为,任何叙事都是按一定的模式进行的。叙事学的使命就在于探寻并解读这些模式。电视深度报道同样具有自己的叙事模式——叙事的故事化即是其中一种。而更多的叙事方法与技巧还有待于我们的探索和发现。
三、专题型新闻栏目的发展趋势
1994年4月1日开播的《焦点访谈》异军突起,迅速开创了一种风格鲜明的报道模式。一时间,全国上下纷纷效仿,“焦点”类栏目热遍全国。但随着电视媒体与观众的日渐成熟与理性化,这类节目也发生了明显的转变。
1.栏目定位:从揭露曝光到理性建设
《焦点访谈》的意义在于它开创了一种报道的崭新模式。这种以批评性报道为主的栏目,对于正处在艰难改革进程中的中国社会来说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所以,这种节目刚一问世,即火爆全国,一时间,中国的电视屏幕上处处闪动着“焦点”。但是,这种一味地曝光与揭露,由于缺乏理性思考与深度的论证,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它难以持久的命运。
所以,在持续几年的“焦点热”逐渐降温的时候,《焦点访谈》栏目于1998年把定位语由原来的“时事追踪报道、新闻背景分析、社会热点透视、大众话题评说”调整为“用事实说话”。改变后的定位语不仅在于它变得简洁了,更表明了新时期新闻媒体对于舆论监督和批评权力的内涵理解的转变,那就是以事实为报道的依据,以理性为思考的工具。
以此为标志,各地的“焦点”节目在经历了几年的喧闹之后,都渐渐归于平静。电视舆论监督的终极目标是推动社会的进步而非一时的疾恶如仇。所以,更多的关注点投向了具有建设性的意义和题材,报道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话题。于是,城市交通、环境污染、住房困难、产品质量、下岗再就业等就成了“焦点”栏目的着眼点。比如,改版后的上海东方电视台《东视广角》栏目就提出了以“老百姓的期望值为标准”的选题口号。该栏目报道的《最后的“残的”》,对弱势群体倾注了深切的人文关怀,但又不去激化矛盾,在政府与群众之间起到了很好的“桥梁”作用,使“上海取消机动三轮车”这项复杂的社会工作进行得平静而有序。
2.栏目视点:从法官侠士到社会现实的记录与思考者
在前几年“不怕上告,就怕上报”的奇特社会背景下,记者的地位与作用被扭曲地夸大了,而“报纸审判”、“电视审判”的现象也确实发生过。记者不是法官侠士,也不是钦差大臣,在一个民主、文明、法制健全的社会中,法律才是最终的裁定者。
在经历了最初的疾恶如仇、侠肝义胆之后,深度报道的栏目记者们终于找准了自己的定位——社会现实的记录与思考者。
《东视广角》曾播出过一期《期盼阳光》的节目,讲述了一对年迈的老夫妻因为一幢大厦的遮挡而终日不见阳光,决定告到法院以满足这余生中最大的愿望,而法院的几次判决都使老年夫妇失望而归。在这种情况下,《东视广角》没有为达到“煽情”的效果而情绪化地处理这件事。他们对此事进行了客观地报道,只是在结尾的评论中说:“我们相信法院的判决是慎重的,但是,应该指出,在我们的生活中,合法又不合理的事情还是不少见的。即使我们现行的法律条文和有关规章还不能裁定把阳光还给这对老人,我们就能心安理得地让他们在没有阳光的冬天里‘正常’地生活下去吗?”
在这里,栏目主持人没有武断地指责任何一方,但人性化的评论还是让人感到了屏幕后面深切的人文关怀。而且,最后的追问,也足以引起世人对情与法这个让人争论不休的话题的再次深入思考。
3.栏目制作:从专题报道到调查报道
传统的专题节目制作是以观点的表达为核心,组织声画素材围绕主题剪辑合成。而当代的专题型新闻节目更注重采用调查报道的方式,寓事实于调查过程的展现,增强节目的悬念性和故事性。
调查报道方式一般分为三种[6]:
(1)纯粹调查式
这是调查报道独有的样式,记者对某一新闻事件或社会问题进行客观地调查,在调查中发现问题、揭示问题,能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西方传统揭丑式的调查报道通常采用纯粹调查式。在我国,它也是电视调查报道常用的一种形式,对调查的事件和问题进行明察暗访,揭开鲜为人知的事实真相。所谓真相,就是正在或一直被遮蔽的事实,这些真相通常呈现为两种状态,一种是属于所谓的内幕和黑幕,它或被权力遮蔽或被利益遮蔽;另一种真相是复杂事物的混沌状态,那是被偏见、道德观念和认识水平所遮蔽的真相。在纯粹调查式的调查报道中,记者积极介入调查事件和问题,作为公正、正义和公共利益的代表,勇敢而冷静地与假、恶、丑作斗争,调查过程极富矛盾冲突、悬念和戏剧性。这种表现方式能融合更多的调查手段,形式比较灵活。像《城管的一次非法执法》(《焦点访谈》)、《追寻1700台问题起搏器》(《经济半小时》)、《央视〈生活〉千里追寻揭密垃圾明胶》(《生活》)、《深圳外贸骗局揭密》(《新闻调查》)等等都是属于纯粹调查式的调查报道。
(2)访谈调查式
此类调查以访谈的形式展开,这种表现方式的运用比较广泛,常用于人物调查、问题调查中,有的事件不便于或没有必要在事件发生现场进行调查采访,就通过对亲历者、目击者和相关者进行访谈的形式展开调查。访谈的方式虽然少了几分事件现场的形象感,但话语更容易表现细腻的情感和思想的锋芒。《新闻调查》的《与神话较量的人》、《戒毒者的自白》、《探险之路》、《死亡可以请求吗?》等节目属于典型的访谈式调查。
(3)记录调查式
这是一种借鉴了纪录片表现手法的调查方式,是用纪实的手法对客观的调查过程作真实的记录。在记录式的调查中,记者不必以积极的姿态介入事件,而是静观其变,真实客观地记录事件,原汁原味地展示事件。有的新闻事件进展过程和事件背后并没有被表象、假象所遮蔽、掩饰,事物本来就以真实的面目呈现,且这类新闻事件折射出了重大的社会变革与发展,对此类事件的调查就宜采用记录式的表现方式,将事件的原貌呈现给观众,让观众自己去思考、体味。
本章小结
●电视新闻栏目化是电视媒体的发展趋向。电视新闻栏目的形态有:集纳型、杂志型、专题性和谈话性新闻栏目。
●集纳型新闻栏目在遵循普遍编排规律的基础上,应特别注重栏目的个性化创作,在我国成功的案例是电视民生新闻栏目的创新。
●杂志型新闻栏目编排主要有两种:事件组合式和栏目组合式,前者的代表为CBS的《60分钟》,后者的代表为CCTV的《东方时空》。
●专题型新闻栏目的创作要注重题材的选择与叙事技巧。
思 考 题
1.集纳性新闻栏目的编排方式。
2.杂志型新闻栏目的组合方式。
3.分析《60分钟·军方家庭暴力案》的侦察方式。
4.分析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栏目(整点新闻除外)的形态类型及其特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