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广播新闻专题的采访与写作(人物类)

广播新闻专题的采访与写作(人物类)

时间:2023-04-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六章:广播新闻专题的采访与写作(人物类)就目前中国广播界最常见的分类而言,录音专稿一般多按其时效性的强弱来划分:时效性强的称为新闻专稿,新闻性较弱的称为社交类专稿;当然还可以依据记述对象的不同,划分为事件类专稿和人物类专稿。

第六章:广播新闻专题的采访与写作(人物类)

就目前中国广播界最常见的分类而言,录音专稿一般多按其时效性的强弱来划分:时效性强的称为新闻专稿,新闻性较弱的称为社交类专稿;当然还可以依据记述对象的不同,划分为事件类专稿和人物类专稿。本章着重介绍的是人物类专稿。

写好人物类专稿,除了遵守前一章所表述的,新闻专稿的那些定义外,还要遵循恩格斯在1885年《致敏·考茨基》信中的写作主张:注重人物“特殊性特征与普遍性特征的有机融合,个性与共性的合情合理的统一,他们既是“这一个”也是“每一个”。因此,你所描写的人物,不一定干过轰轰烈烈的大事,但必须具有自己的性格特征和特殊经历。

北京奥运会曾是中外人士的一个热门话题。提起奥运不能不说到一个叫埃里克.利迪尔的人。这个1902年出生于天津的英国人,在第8届巴黎奥运会上,以47秒6摘取了400米跑金牌,并打破了当时的奥运会和世界纪录。1924年,利迪尔重返自己的出生地,不久又在天津民园举办的万国田径赛上获得了金牌,并开始了在天津近20年的执教生涯。在中国、在天津,留下了这位奥运英雄很多的动人故事,其故居至今依然在天津著名的五大道上保留完好。

由于这篇人物专稿中的主人公埃里克.利迪尔,早在上世纪40年代就病死在日寇集中营里,所以我们无法采访到他本人,这种时空方面的条件限制,是任何人无法突破的。但是我们却抓到了一个重要的新闻由头——2008年奥运会召开之前利迪尔的三个女儿和英国母校“伊尔莎姆”学院的年轻校友来访,寻访前辈在天津生活和工作的地方,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将时空拉回到了当代人的面前。此外,我们还千方百计地寻找到了当事人——利迪尔的中国学生兼当年的球童余文级。老人为我们介绍了利迪尔许多动人的故事,如此一来这位奥运英雄的人物形象就变得丰满起来,于是由记者刘明泉和朴燕宁采写的人物专稿《他把最后一枚金牌留给了天津》也就成型了。

另外从1902年利迪尔出生到2008年北京奥运召开,历史给予了我们广阔的创作空间:一部大制作的,以利迪尔为主角的影片《烈火战车》,曾获得美国奥斯卡金奖的四个奖项,当然也就为我们在典型音响的使用方面,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来看这篇报道的主要内容:

(电影《烈火战车》音乐起~~~压混~~~)

这段充满激情的音乐采自曾经获得奥斯卡四项金奖的影片《烈火战车》,电影的主人公叫埃里克?利迪尔,中文名叫做:李爱锐。

1902年1月16号,李爱锐出生于天津马大夫医院,5岁时回国求学,长大后就读于英国爱丁堡大学专攻化学,成为著名的化学专家。在1924年的巴黎奥运会上,获得400米跑金牌后,李爱锐回到了他的出生地天津,到当时的新学中学任高中化学教师。李爱锐的一生只有43年,却把人生最宝贵的20年青春年华留在了天津。当年的他之所以甘愿来到贫穷的旧中国执教,就是希望能用自己的平生所学帮助中国人民。前不久,李爱锐的三个女儿和他在英国母校的师生来到天津,追思这位奥运英雄的业绩;同时寻找李爱锐在天津生活和工作的足迹。李爱锐的大女儿帕特立夏告诉记者:

(录音:我们非常想念父亲,那时候我们在加拿大。晚上躺在床上聊天,想象着父亲在中国过着怎样的生活。我们想,今晚我们在这里所看到的月亮,明天父亲也会在中国的天空中看到。所以我觉得父亲一直没有离我们那么远,好像一直在我们身边。)

对于李爱锐的怀念,不仅限于他的家人,眼下这种情绪已经波及到他母校的师生当中,来自英国的学生克拉克和教师梁国平说:

(翻译录音:学生:我叫克拉克,我来自伊尔撒母学院,李爱锐也是毕业于这个学校的。我非常佩服他在奥运会和其它很多比赛中获得的赛跑金牌,我们这次来天津就是为了解他更多生平的经历和故事。

老师:这次我们带了几个学生。作为先头部队过来。李爱锐在1924年得了金牌后,放弃了一切名利,决定来中国。我觉得这种精神很可嘉。现在他的母校已决定,学生从七岁起就开始学中文,因为他们觉得自己的学校跟中国一直有紧密的联系。我们要把他这些资料带回到我们的学校。还有就是,更多的学生也来看看中国、看看ERIC·LIDDEL曾工作过的城市——天津。我想他们对ERIC·LIDDEL,还有十七中都怀有很美好的感情。)

李爱锐当年在新学中学,教授高中化学课程,是当时高中班理工科的主要教师之一,不少学生被他推荐到英国伦敦的大学学习,经他培养的科技人才遍布海内外。家住南开区苏堤路的于文级老人,今年82岁了,是李爱锐至今仍健在的几个学生之一。因为给喜好网球的李爱锐做球童,得以结识这位奥运英雄。李爱锐当年曾送给他两本简易中英文对照书籍,并亲自帮助他练习英语口语,使于文级得以顺利考入新学中学。在新学中学,于文级虽只是一个初中生,因为有幸帮助李爱锐准备化学试验课,使自己的学业长进很快,但最令于文级难忘的还是老师对于他的人生教诲:

(录音:他说:于!人生在世不容易,你必须有专长,对世界有所贡献,人不能白白地来到世上。他说,我得金牌主要是要有决心,就像在战争前线冲杀。现在想起来对我的人生很有意义。他总是伸张正义,不畏强暴、勇于牺牲。他对中国最大的贡献,就是培养出无数的博士和体育人才,远在美国的袁嘉骝——核能物理专家,我们是同学,经常在一起提起利迪尔。)

据天津17中学现任校长王祖键介绍,根据学校存留的材料和研究结果表明:李爱锐之所以在获得奥运金牌后回到天津,除了对自己的出生地天津的热爱外,更重要的是以体育为特色的新学中学,在当时已享誉海内外。天津新学书院的董事如顾维钧、林语堂、张伯苓等都是当时的社会贤达。学校组织的足球队,是中国最早的足球队,后来还相继组建了篮球队、垒球队、棒球队、网球队、排球队和乒乓球队。学校体育部在李爱锐的带领下组织各专业队,不断地参加国内外体育赛事并连连夺魁,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肯定。在天津17中学至今还保存着1937年《新学年刊》,里面写道:“李爱锐先生帮助本校体育之发展尤多,先生为体育素负名望,中外人士皆知……”他还以伦敦史达姆福德桥运动场为设计蓝图,为学校规划了标准化的运动场,使天津拥有了当时远东最好的运动跑道。王祖键还说:

(录音:他虽然任自然科学课,但也带领体育运动队参加各种比赛。在1936年的时候,他还带着学校的运动队,参加了天津市首届中小学运动会,取得了田径比赛冠军和高中团体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现在我们还有这张相片呢。)

在天津执教期间,李爱锐培养出很多中国运动员,比如全国著名“三铁”运动员刘福英和后来定居美国的跳高选手吴必显,他们相继成为当时旧中国仅有的几位奥运选手。在足球方面,他也培养出不少人才,知名的有铁门丁、前锋赵洪林等。1936年奥运会在德国柏林召开,他被聘为中国奥运代表团的总教官。

当年李爱锐获得奥运金牌时,正处于运动巅峰。在天津他曾击败了美国驻津第十五团骑兵队的多位赛跑能手。1928年他在大连举行的国际运动会上,轻获200米和400米跑桂冠。1929年英租界当局在天津民园体育场举办万国田径赛,李爱锐一举击败了400米跑的世界纪录保持者、德国运动员奥拓?费尔莎,夺得金牌。这也是李爱锐平生获得的最后一块金牌。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军国主义者把在天津的二十多个敌对国家的侨民,囚禁到了设在山东潍县第二中学的集中营里,李爱锐也在其中。在历时3年的囚禁生活中,李爱锐从来没有被日寇禽兽般的蹂躏所征服。他坚守人生准则,敢于伸张正义,以热爱生命的不屈精神和幽默乐观的性格,鼓舞了狱中的难友,但自己却被病魔夺去了生命。

1945年2月,李爱锐——这位当年的奥运英雄在黎明前逝去,这时距日寇战败投降仅有短短的半年。战后不久,于文级才从李爱锐的一位难友口中,听说了老师逝世的消息。这给一个幼小心灵带来的打击,可想而知:

(录音:1945年8月15号日本投降了。10月份,老师们都回来了。那天我去学校看望他们,尤其想看到利迪尔。我抱着满腔的热情,走到了营口道和解放路交口,中国银行那块儿,碰见了我的LUXION老师。他说:于,你知道利迪尔死了吗?我一听蒙了,眼泪哗哗流了下来。后来他又说,利德尔是好人啊。他在中国贡献不小,有很多事情可以怀念。我希望你不要忘记他。我说当然啦,他是我的开蒙老师。)

鉴于李爱锐对第二故乡天津做出的无私奉献,海内外媒体称他“是一个怀着中国心的苏格兰人”是“生于中国、献身中国的英国奥运冠军”从来“没有一位运动员能对全世界的人产生那么大的影响”;同样也从来没有一位运动员能如此长久地对后来者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

眼下,北京奥运会开幕在即,李爱锐的三个女儿和英国母校的师生来到天津,把这位奥运英雄的最后一块金牌连同一尊银盾赛跑奖杯及有关资料,献给了天津17中学。这里曾是他奉献了人生最宝贵年华的第二故乡,而李爱锐带给人们的现代奥运精神则更会传之久远。

(电影《烈火战车》音乐再起~~~~压混~~~~)

(这篇人物专稿,曾获2008年天津广播电视学会新闻二等奖。)

一说到天津,人们首先会想到和平区五大道的小洋楼,想到日渐火爆的五大道开发,这就使得位于这里的“苏易士西餐厅”更加惹眼了。这里的匾额为美籍著名物理学家袁家骝所题。这是他在全球题写的唯一的一块商业匾额。餐厅的主人正是袁家骝之妹,袁世凯的孙女,也是当时袁氏家族中的最年长者,她的名字叫袁家倜。

今天我们提起她,并非要重复昨天的故事,而是因为当时已84岁高龄的袁家倜,依然活跃于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作为连续四界的市政协委员,她递交的多项经济改革提案受到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有的正在研究实施之中。她特有的人生经历,见证了改革开放30年来的每一个印记,也见证了天津30年来的经济发展。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当时的实习记者朴燕宁,才在老师的指导下,采写出了人物专稿《袁家倜——一个耄耋老人的改革开放30年》,同时也讲述了一个耄耋老人跌宕起伏的传奇故事,并由此折射出天津改革开放30年的巨大变化。这篇人物专稿是这样为我们讲述故事的:

“文革”中袁家倜一家曾被下放到天津郊区的一个贫穷乡村。在那里,她带领着村里的农民兄弟创办了第一个社队企业;改革开放后她又参与了天津第一批中外合资企业的建设,此外,她还有着参与深圳特区建设的丰富经历。如今她和她的苏易士西餐厅依然活跃于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对于改革,这位耄耋老人不愿做一个清闲的看客,更愿做一个挺立潮头的弄潮儿。

今年已经84岁的袁家倜,凭着自己的经营所得,解决了几十个下岗职工的就业问题,同时还资助了20名农村贫困学生。对于这些,袁家倜认为,是自己必须要做的事儿:

(录音:我身上责任比较重,餐厅有二十多个下岗工人,我不出来搞,他们就失业了。我还养了二十个孩子,每年我得给他们送钱上学。我本身受市委和政协这么多年的培养教育,已经习惯打拼了,所以在人生方面有自己的价值观。我现在生活条件很好,不为名利,还有些责任心吧。这次地震,我们全家捐了三万,把积蓄都拿出来了。)

袁家倜是袁世凯第四子袁克端之女,母亲是天津大盐商何仲瑾的女儿。“文革”后期,堂哥袁家骝受周恩来总理之邀回国。不久,在周总理过问下,袁家后人相继落实了政策,袁家倜也回到了位于五大道上的小洋楼。曾亲眼目睹家族败落的惨剧,给袁家倜以极大的警觉。她深深感到,做人不能只靠祖产过日子,要学会在困境中养活自己。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大门,回到天津的袁家倜很快便投身到了改革大浪潮中来,她积极参与了天津第一个中外合资企业的建设,在企业里担任副厂长兼会计工作。这段经历让她初尝了改革开放的甜果,也大大增长了见识。

1980年,63岁的袁家倜在堂兄袁家骝的推荐下,南下深圳创业。这次的深圳创业,不仅让她开阔了视野,解放了思想,更让她赚得了第一桶金:

(录音:深圳第一批开发者就有我,我在那参与了工作,就把思维打开了。能够接受新鲜事物,能够搞新的经济。这是87年,我在深圳不是呆了六年吗?咱天津的在深圳赚钱的太少了,可我买的原始股票,赚了七十万,不久就带着钱回来了。)

一个年近古稀的老人,在15年前就怀揣着70多万元钱,接下来的生活该是多么的安逸舒适啊!但袁家倜却怎么也忘不了生于斯长于斯的天津,这里有袁氏家族在天津的唯一老宅,这里有她的儿女亲人,这里也是她事业起步的地方:

(录音:那时候我懂得炒楼盘啊。后来有朋友说你就留在深圳咱合股搞一个房地产公司,可袁家骝反对,说你应该回天津,咱们在天津不是还有一个小楼吗?你拿自己这个钱开个小餐厅。92年的时候谁敢开餐厅啊,我觉得这还可以,自己的房子自己的钱,完全不用贷款,所以就完全自主地搞了个苏易士餐厅,一直扛了18年。)

“苏易士餐厅”一干就是18年,它的名声现在早已闻名海内外,香港的大公报更称袁家倜是天津西餐的掌门人。除此之外,袁家倜还在股票和基金领域用自己的经验和慧眼赚了不少钱。

袁家倜积极的生活态度,老而弥坚的自强精神也感染着身边的年轻人。她不仅自己善于经营,更关注天津乃至全国的改革和发展,在市政协参政议政的20多年里,她递交的关于《关于个体私营经济及中小企业应加速发展,开拓国内国际市场的建议》等多个提案获得表彰,许多提案和建议得到了落实。对此,市政协委员学习和联络室办公室主任石中元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录音:袁家倜在政协委员当中是很突出的。多年的交往,我觉得,她思想比较活跃,是紧跟时代步伐的,也是紧跟党和国家改革政策的。特别是在私营企业这方面,她身体力行,自己开餐馆,亲自经营,搞的还是很好的。袁家倜作为一个高龄委员积极参与市政协的各项活动,为国家和天津的改革开放做出了贡献。)

如今已84岁高龄的袁家倜,从没有放弃自己的人生追求。她曾是连续四界的天津政协委员。从政协退下来后,紧接着又被聘请为中国侨商会会员,不久前还受到了温家宝总理的亲自接见,她投身改革的经历受到温总理称赞。当记者问她,如此多的活动和责任是不是太累了,是不是该歇歇了?老人笑道:

(录音:现在我还没有这个想法,还有富余时间到处跑跑。尤其我到北京参加中国侨商会,我看到很多从外面回来的企业家,那些人都是七、八十岁,比如李嘉诚他们。咱们内地就认为人老了不能工作了,人家哈曼92岁还到中国来,还搞露天煤矿呢,不算什么。我到侨商会去,也看不出我有多大。)

很多人感叹一个名人之后的传奇经历,更多人羡慕袁家倜自身的成功,但袁老却说,做人要务实,人人都想发财,但比尔.盖兹就只有一个。你不能一张嘴就让别人肯定你;你必须要有能力让别人信赖你。在如今改的革开放年代里,不管你的年龄多大,只要有真才实学并展现出来,你就会一步步地走向成功。

(该人物专稿,曾获2008年度专稿大赛二等奖。)

这篇人物专稿的缺点是音频资料不够丰富,致使广播的特点不够鲜明,故事的讲述上也缺乏应有的跌宕起伏,但报道中主人公的生活经历却非常具有典型性,其性格描写也是比较有个性的。基本达到了“特殊性特征与普遍性特征的有机融合……既是"这一个"也是"每一个。”的典型塑造标准。这样的题材选取、人物塑造和叙述水平,对于当时还是实习记者的朴燕宁来说已经很难得了。因为在较短的时间内一个年轻人要把“遵命文学”变成自主选题,很难找到更多的新闻线索和新闻人物,但无论如何,这也是她和诸多年轻记者,今后必需弥补的缺憾。

说起来,在天津农民工中徐文华也算是个名人了。他被评选为天津市劳动模范;考上了大学成为不脱产的大学生;成为第一个拥有天津市户口、第一个住进廉租房的农民工,因此有许多媒体在报道他。报纸在写,电视在拍,广播的其它频道也有不少内容近似的报道。有关徐文华确实有很多故事可讲,有的电视节目甚至把患有食道癌的徐母从几百里地接到天津,以凸显徐文华放弃春节回家与亲人团聚,为天津环境卫生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

笔者以为,这样的表现手法不但制作成本高,也不符合新闻的真实性原则,更有悖于常理:身体健壮的儿子不能回家过年,重病的母亲来天津团圆不是更不方便吗?而我们不过选择了一个新的切入点:2009年温总理在不同场合,三提“如何才能让百姓活得有尊严”这个热点话题,并以徐文华的真实事迹和特殊经历来佐证这句话的现实意义和必要性,由是写出了人物专稿《他以诚实劳动,为自己赢得尊严》,并获得2009年度天津市好新闻奖二等奖。这篇人物专稿,是这样切入主题的:

从春节团拜会讲话到接受新华网专访,再到全国人代会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今年温总理三提“尊严”。如何才能让百姓活得有尊严,成为今年“两会”热议的话题。许多代表、委员认为,尊严就是更多的农民工在建造城市的时候,得到城市的尊重和认可。来自河北农村的徐文华干环卫工已22年了,为了天津市容的整洁付出了青春和汗水,也赢得社会上下的尊重和承认。他在被评为市劳动模范后,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农民工表彰大会”,并进入天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学习。最近他和家人都转成了天津市户口,还住进了廉租楼房。请听记者刘明泉、王栋和王淳采写的报道《他以诚实劳动,为自己赢得尊严》。

(以下为音频)

听众朋友:今年42岁的徐文华是河北景县人,1989年因为家庭贫困,来到天津打工,成为一名环卫工人。虽然天津离景县不过几百里,但22年中他只回过4次老家,22个春节他都没能回家乡与家人团聚。在这平凡的岗位上,徐文华坚守了22年,也拼搏了22年。他因此被评为天津市劳动模范,成为第一个拥有天津市户口和第一个住进廉租房的农民工,为自己赢得了应有的尊重。提起这事儿,徐文华兴奋异常:

(录音:徐——我是第一位获得天津市户口的农民工。08年3月份,拿到户口本以后,我们是一个字一个字地看——笑。记者——一家子一块看?徐——对,三口人的户口一块都办了,这么多年没有白干,现在我又成了名副其实的天津人。)

至今徐文华还能回忆起刚刚搬进廉租房时的喜悦心情:

(录音:终于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家了,当时刚住进去的时候,恍恍惚惚的感觉。一个礼拜啦,进了家门以后,哎呦,这就是我的家吗?好像有点不相信似的。这是以前不敢想的事儿,爱人孩子都特别高兴,慢慢地我们也能够融入到这个城市里了。环卫局里农民工特别多,像我一样的都付出了很多劳动。我认为我只是做好了自己的本职工作,至于回报我认为是太多了。)

在获得了社会的认可后,很多人说徐文华已经“名利双收”,劝他离开环卫队伍去赚大钱,至少可以在环卫局里找份清闲的工作。可徐文华说,做人要本分,不能忘恩,所以至今他仍在环卫一线辛勤地工作着。他在平凡岗位上展现出的纯朴和执着,让我们开始思考劳动的价值和怎样为自己赢得尊严。

(录音:扫街声音……压混。这路段就是每天我负责的路段,我每天四点就要起床,一般5点前我就赶到这里,一直干到下午四点半,冬天可说是披星戴月冒着严寒干活。夏天1点多最热,还得在马路上转,是环卫工最辛苦的时候。)

出门上班,从家里到工作单位骑电瓶车也得半个多小时,可每天他总会第一个来到扫道班点儿,不久人们就能看到他在大街上忙碌的身影了。

徐文华刚来天津时,负责河北区华泰园居民区1000多户居民的垃圾清运工作,其中200多户居民的垃圾要从1层到12层楼去收集,此外还有大部分平房的垃圾等着他去清运。因为负责的面积大,他每天夜间2:30就开始工作,夜色中他轻手轻脚,总是先收集居民院的垃圾,然后再去收集楼道里的垃圾,生怕搅扰市民的休息。有一年夏天,外面下着大雨,他弓着腰拉着满满一车垃圾艰难行进,不小心车陷进了胡同的自来水井里。他甩下身上的破雨衣,双手拽车轱辘,肩膀顶着车体,终于把一车垃圾推了出来,但自己的腰却被严重扭伤了,但他还是忍着疼痛,坚持干完一天的活。晚上回到家里,妻子给他用热酒在腰部搓了搓,然后敷上膏药,转天又投入到新的工作:

(录音:腰和肩都落下了伤,干活特别吃力时也想过,换别的活多好。经常跟社区大娘聊天,发现她们对我都挺好的,经常问吃了吗?喝口水去!我感觉我的工作得到了大家认可,逐渐就横下心,坚持了下来。从我出来以后所有春节都是在这过的,越到春节越忙。那时拉垃圾,人家都噼里啪啦放炮吃饺子,心里很不是滋味,自己偷偷地掉眼泪。有一年母亲给我捎了一盘录音带,上面是“常回家”看看,听完带子以后挺难受的,给我妈妈拨通电话,说不出话来,好半天我妈在那头问,怎么听不见声音呢?老半天,我告诉她信号不好。)

当时徐文华的母亲已身患癌症,放下电话,他面向老家的方向为母亲深深地鞠了一躬,所有的话语、所有的思念、所有的亲情都蕴含在其中了。

徐文华之所以不能在父母床前尽孝,是因为他知道,环卫工作承载的是辛苦,更是一份责任。他的工作是需要用365天来计算的。前不久,徐文华被调到海河亲水平台做环境保洁工作。每天他认认真真地打扫,力争不留下一点纸屑,一个烟头。每天工作结束后,徐文华都会默默地躲在角落里,看着老人们悠闲地散步,孩子们快乐地嬉戏,情侣们温馨地拍摄婚纱照。自己的劳动给大家带来了幸福和欢乐,内心深处感到非常满足:

(录音:工作你做的好与不好,最关键的是你的态度,只要认真地去做,就一定能够做好。在我清扫干净后,看到很多游人在那里玩,我感到很自豪,我们的工作就是默默无闻的,不需要大家注意我,给大家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是我的光荣。)

河北区环卫局党委副书记张广余说:

(录音:徐师傅负责的路段是最让人放心的,达到我们的考核标准,他自己内心也有一个标准,就是不能有一张纸屑,不能有一点灰尘。这样他付出的就得比别人多,他赢得尊重就是大家对他劳动的充分认可。)

徐文华用自己的辛勤劳动给市民们的生活带来了幸福和欢乐,当然也就赢得了人们的尊重。转眼间,徐文华来到天津已经20多年了,但却很少陪着家人一起看看这个他辛勤工作了20多年的城市;除了他每天早出晚归很少有空闲外,女儿徐秀秀不愿意跟父亲外出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不过眼下女儿的心里却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以前秀秀对父亲的工作难以启齿,而现在徐文华成了女儿最大的骄傲:

(录音:以前在路上看见都不愿意打招呼,父亲是拉土的,觉得挺没面子,尤其是跟同学一块走的时候,但是现在不一样了。爸爸刚当选劳模那会儿,在我们学校做过一个报告,全校的同学都知道了。他们都特别崇拜我爸爸,我们班还有一个同学最哏儿了,说回来请你爸给我签个名吧!过去觉得我爸这人挺平凡的,根本没想到他会被评为劳模。有一句话是劳动者光荣,我觉得对他最合适了。)

眼下的秀秀经常邀请同学来家里作客,每当大家来到家里,徐秀秀就骄傲地展示着家里挂在墙上的三幅放大的照片:一张是父亲获得劳动模范时的工作照,一张是接待他家特殊客人——市委书记张高丽的照片,一张是父母幸福相依的婚纱照。在秀秀心目中,所有这些荣誉都是爸爸用汗水赢得的。可对此徐文华却有着自己的理解:

(录音:我们农民工很多,获得荣誉的很少,我可以说是比较幸运的。农民工也是建设者,以后社会会越来越关注我们,农民工会越来越好。)

目前,像徐文华这样的外来务工人员在本市已超过百万,他们在天津工作最长的已达23年。从重点工程到市容环境,从商业网点到社区服务,到处都活跃着徐文华们的身影,他们为天津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和市民生活辛勤工作,当然也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尊重和承认,59名外来务工人员,因此当选为天津和全国的劳动模范。

大批外来务工人员在工作和生活上已经融入天津,天津也在千方百计地为他们解决后顾之忧,使他们成为名副其实的天津人。2004年天津在全国率先出台了一项政策,其中规定:来津外来务工人员,只要连续工作3年以上,有突出贡献和业绩,加入工会组织并当选劳动模范的,工会将会同公安部门为他们解决户籍问题。到目前,本市已为30多名外来务工人员及家属解决了这个难题,大大激励了他们建设新天津的积极性。天津总工会经济部部长葛英秋说:

(出录音:党和政府对外来务工人员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亲切的关怀,他们当中有当选天津人大代表的,当选全国工会代表的;工作上也一样,我们开办了农民工业校,提升他们的文化素质;在权益上保证他们具有职代会的选举权、决议权;生活上的关心体现的更突出,各级工会组织积极落实市委市政府要求,为外来务工人员办了大量实事、好事,使他们感受到了天津第二故乡的温暖。)

如今天津的外来务工人员在观念和思维方式上都发生了根本改变,他们在创造中展示了自己的才华,在劳动中体现了自己的尊严。更为重要的是他们的自身价值,在天津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得到了体现,在天津这个北方经济中心的城市定位中,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坐标。

通过深入扎实的采访,注意发现生活中“这一个”,使选取的人物和事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或许就是恩格斯所说的“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这也正是由笔者和通讯员赵丽萍合采的广播新闻专稿《当过党委书记的扫道工徐桂兰》的价值所在。

新闻作品中的人和事,虽不能像文学作品的人物那样可以典型浓缩,但其选取的人物和事件则应具有自己的个性特点,如果说它与文艺作品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它比文艺作品更具有真实性:49岁的徐桂兰是本市和平区卫生局扫道一队的普通环卫女工,但在和平环卫局乃至整个天津环卫队伍里,徐桂兰也许算得上是一位身份极为特殊的人了。在采访中,记者偶然翻阅了徐桂兰的履历,上面写到:徐桂兰,女,共产党员、大专文化、曾任内蒙古自治区“奈曼旗”七一矿党委书记。在和平区,在天津市,乃至全国,徐桂兰也许算得上是惟一一个当过党委书记的扫道工了。

这样的人物,这样的生活经历,真的可以成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了,记者既然具备了“发现的眼睛”,那么如何写好这样一个特性突出的人物,就不是很难的了。我们来看这篇新闻专稿的主要情节:

徐桂兰是1993年9月随曾去内蒙插队,后来担任了内蒙奈曼旗技术监督局副局长的丈夫回到天津的。在内蒙丈夫有一份可心的工作,徐桂兰自己也做过文秘、副厂长、党支部书记和矿党委副书记,是一名响当当的国家干部。可是来到天津由于一时无法安排干部岗,徐桂兰却意外地当上了一名普通的扫道女工。谈到当初来天津时的经过,徐桂兰说(录音:下调令之前,档案是我送来的。是通过人事口按干部调的。局领导看了档案后就同意接收了。因为当时没有干部岗位,都一个萝卜顶一个坑,所以我一个考虑就是党员应服从工作需要,再有一个也是为了养家糊口。当时领导提出你先到一线去,干活扫马路去。我就服从组织分配,上扫道一队劝业场班当了扫道工人。)

从党委书记到扫道女工,徐桂兰处变不惊。作为一个共产党员,一个来自内蒙古高原的老革命后代,徐桂兰异常平静地接受了这个从工作性质,到劳动强度都很难适应的转变。

(录音:要说不适应,首先从体力上就不适应。这么多年我都是坐办公室的,到这儿从事体力劳动,并且还不是一般的体力活儿,累的腰酸腿疼。冬天脸冻破了,手脚也都冻了,扫帚都拿不住,手指头弯了后伸不开就得拿手掰,吃饭手拿筷子都不得劲儿。上床睡觉得用手拎裤脚往上拽这个腿,要不就抬不起来。一样的活儿,别人四点半上班七点完活。我因为手慢,笨鸟先飞吧,三点半就上班。我调来后确实经过了一个磨练过程,才闯过了劳动关。)

也许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这句话应验了,没过一年,组织上就让徐桂兰担任了扫道一队劝业场班的班长,但当扫道班班长并不脱产,不仅如此,她还要比别人干的更多更好。

劝业场地处天津最繁华的地段,每天的道路清扫工作非常繁重,而且随着气候变化,推水,清雪,扫落叶,什么脏活累活都得抢着干。

徐桂兰坦言,当初之所以同意随丈夫来天津,主要是为了两个孩子的学业。可现在干上了扫道工班长,每天的事挺别多,工作一忙又顾不上孩子的生活和学习了。由于上班路远,徐桂兰常常早上三点就要出家门。下班了,扫道班50多人事情挺杂,所以她每天回家都挺晚。94年10月,徐桂兰的小儿子右胳膊骨折了,刚强的儿子没有给离校不远的妈妈打电话,硬是自己推着自行车走回了十几里外的家。晚上孩子的胳膊打上石膏,生活不能自理,那天恰逢孩子的爸爸上夜班,孩子求妈妈:“今天您就别上班了,我晚上解不了小便。”可徐桂兰却只对儿子说:“妈妈不上班不行。”说完她替儿子安排好,毅然锁上门上班去了。徐桂兰说,这样做,为了工作也是为了生活,穷人家的孩子没那么娇气。

一次,徐桂兰的丈夫出了车祸。虽然伤的不算重,可临时给人看门守夜的活却干不成了,工资当然也没有了,再加上两个孩子上学要钱,租房住也要花钱,徐桂兰一家的生活一时陷入了困境。组织上考虑到徐桂兰的实际困难,从党费里特批了200元钱补助她。这使得徐桂兰心里非常不安,几番推辞后,徐桂兰把200元钱连同家里另外的200元钱,一块捐给了当时正在召开的“世妇会”,用的却是天津市和平区全体环卫工人的名义。有感于天津环卫工人的这一片赤诚,大会组委会给她寄来了十枚纪念章。收到后,徐桂兰很快就把它送到了自己所属的扫道队里。问起为什么这样做时,徐桂兰说,这样做自己并没有想得太多,只是觉得接受这200元党费太沉重,正赶上“世妇会”召开就捐了,心里也轻松了。朴素的徐桂兰是属于那种接受一点额外好处,就感到惴惴不安的人。不知在当今社会里,这还算不算是一种美德,也许在有些人看来是一种思想观念上的落伍,但是徐桂兰却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念。

由于徐桂兰工作忙对家人照顾少,两个孩子分别患上了浅表性胃病、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想起这些,徐桂兰常常暗自落泪。如今的徐桂兰需要到处租房子住。李七庄、王顶堤等城郊结合部,哪儿的房租低,她就去哪里。可是租这种房子每月也得花上一二百元。徐桂兰眼下的家,在河东区李公楼附近一间低矮的平房里,是丈夫老史的妹妹婆家租给她的。

我们的记者刘明泉同和平环卫局的赵丽萍同志一起去她家采访,徐桂兰说,我们这个家从李公楼桥下得绕八、九圈才能到,晚上磕磕碰碰的还是我在桥口等你们吧。后来当我们的记者在徐桂兰的带领下曲曲折折来到她家里,看到她家那个十四平米的小屋和几件简单的不能再简单得陈设不免为之动容:

这就是那个为“世妇会”捐了400元的徐桂兰的家吗?

这就是那个经常为儿童村、福利院捐钱可又只留下“一个环卫工人”名字的,徐桂兰的家吗?

这就是那个经常把自己获得的奖品默默地留给班组姐妹的徐桂兰的家吗?可由于家境困窘,徐桂兰连儿子骨折都没有买过水果,但去看望有病的职工却买去了10多元的香蕉。全班50多人过生日,都能收到徐桂兰寄来的生日贺卡,可她却常常忘记自己的生日……

当然徐桂兰也有非常珍惜的东西——那就是她十分庄重地收藏着自己获得的市级优秀清洁工及和平区优秀共产党员、党员标兵的证书。她说,也许别人并不怎么看中它,但是它却是从几万名环卫工人,几万名共产党员中评选出来的,所以我非常珍惜它。谈起徐桂兰为什么不去找组织恢复她的干部身份时,她说:(录音:现在无论从客观、从我的年龄上讲,还是从单位来讲,都不好调了。哪个单位都人满为患。我觉着干这个工作也可以,如果我提出让组织给我安排干部岗,就是给组织出难题了。)

古人说:“富贵倘来君莫问,丹心报国是男儿。”但是作为女儿之身的徐桂兰的报国之志,又有哪一点比男儿差。干扫道工六年来,劳累的徐桂兰、穷困的徐桂兰并没有一丝怨言,而是用一颗博大的爱心去爱同事、爱别人,也爱原本不属于自己的那个岗位。

(《你是一个好人》歌声起…………..)

(该专稿曾获1999年度天津市广电学会新闻一等奖)

    美国著名新闻理论家布鲁斯·D·伊图尔认为:特稿,即专稿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报道最新的新闻,而是在概述前一个时段报道新闻的基础上,增加一些新的信息。如果说,硬新闻是如实报道新近发生的事件的话,而专稿则允许撰稿者对发生的事件,潮流趋势或者人物进行诠释。话虽如此,我们要“对发生的事件,潮流趋势或者人物进行诠释”,也还要寻找一个新闻由头,或者说寻找一个发表的契机。说起来,天津电台为纪念改革开放30年所组织的大型报道活动,就是这样一个难得的契机和新闻由头。在这样的报道活动中,曾设计过天津中环线蝶式立交桥,并被邓小平和李瑞环同志树为改革典型的胡习华,是无论如何都绕不开的人物。这样一篇由天津经济广播记者刘明泉、齐丽和实习生朴燕宁合采的新闻专稿:《胡习华——一个改革亲历者的昨天与今天》就应运而生了。

来看这篇报道的全文:

在天津有一座全国首创的蝶式立交桥——中山门立交桥,当你开车行驶在桥上的时候,车水马龙的场景会让你感受到四通八达的快意。23年前,一名普通的桥梁设计者——胡习华创造了它,而它也改变了胡习华的一生。

翻开《邓小平文选》第三卷166页,有这样一句话分外醒目:“干得好,破格批准他为工程师,应该,这是谁也不应反对的,这也叫改革。”这句话缘起上世纪80年代,这位被破格评聘为当时全国最年轻工程师的人就是胡习华。

改革开放前的天津,城市街道弯曲狭窄、非常拥挤,当时在老百姓中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天津市一大怪,汽车没有走的快。生动地反映了当时城市的道路状况。为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1985年,天津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城市总体建设规划,把改善道路状况列为重点建设项目来抓,以期尽快形成3环14射的道路系统。由于河东中山门在天津的地理位置很重要,所以在这里修一座立交桥也就成了一件举足轻重的大事。

这时的胡习华只有29岁,在天津市政工程设计院刚上班5年,资历尚浅的他在院里只能做些辅助设计。10月份的一天,胡习华和所有的设计人员被副院长召集开会。会上,副院长宣布:“中环线中山门立交桥的设计方案,不论学历高低、资力深浅都可以参与设计,明天交方案,谁的方案被选中,谁就是项目负责人。”事后胡习华才得知,由于当时建设资金短缺、地形条件复杂、交通功能要求高、设计周期紧迫,加大了这座立交桥的设计难度。原有的一些设计方案,都未能达到设计要求,于是一个打破资历限制,改革工程设计机制的想法便产生了。说起这件事胡习华至今仍记忆犹新:

(录音:那天我回到家,彻夜未眠,先考虑设计要求,再尽量从结构上节省施工成本,天大亮了,一张设计草图完成了,看看手中的设计图,自己很满意:这个方案在满足了设计的各项要求的同时,出于灵感的曲线型设计像一只展翅欲飞的蝴蝶。第二天是星期日,中午,市政局的领导都来了,十几张设计草图挂到墙上,领导们一一看过,仔细研究后,当场决定,我的设计方案中选。)

经过连续的昼夜奋战,胡习华交出了完整的设计方案。1986年7月1日,中山门立交桥在天津建成,成为全国第一座蝶式立交桥。23年后站在它的脚下,52岁的胡习华分外激动,已经远去的记忆又浮现在眼前。当年的胡习华因为设计这座桥,受到了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接见,也因为这座桥,他被破格提拔为当时全国最年轻的工程师。至今,胡习华的相册里还珍藏着一张老照片,背面写着:1986年8月20日,永生难忘:

(录音:我清楚地记得,那一天,天下着小雨。上午9:15,一辆汽车驶了过来。车门打开了,在市长李瑞环的陪同下,小平同志出现在我的视线中,满脸的慈祥。我一时惊呆了,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愣了片刻,才激动地走到车门前,紧紧握住老人家的手。我至今仍记得,他的手握得很紧,很有力量。在蝶式立交桥上,李瑞环市长向小平同志汇报了相关情况,当说到设计者是一个30岁的中专生,准备破格批准为工程师,但与文件要求不符时,小平同志立即说了那句具有历史意义的话。小平同志还对我说:“这座桥很漂亮,你为人民做出了贡献,谢谢你。”这句话,永远留在了我的心头……)

当时的人事部门的条文明确规定,取得工程师职称,必须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小平同志关于人事体制改革的话,让年仅30岁的胡习华成为上世纪80年代中国最年轻的工程师,同时他还被《半月谈》杂志评为1986年国内十大新闻人物之一和全国十大科技代表。杨石当年作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曾用录音记录过小平同志改革开放的声音,说起当年小平同志对天津改革事业的支持,对胡习华的关心,平实而又真切:

(录音:我曾经有几次接近总设计师的机会,也亲耳聆听过小平同志对天津改革事业的关心,也采访过胡习华。说到邓小平对胡习华的鼓励,我认为并不是对他一个人的鼓励,而是用一个鲜活的事例来打破常规,来推动人事体制的改革,为年轻人干事创业提供一个平台。可以这样说,邓小平与胡习华的握手,鼓舞了成千上万年轻知识型人才的崛起,全社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性劳动的风气越来越浓,人才成长的环境越来越宽松。)

随着改革的深入,胡习华选择了自主创业,现任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下设的捷信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并是这家股份制企业的常务董事。记者注意到:在他的公司内,有30多名富有活力的年轻人,眼下都承担了重要工程的设计。为了某个具体设计方案,不时地与胡习华争长论短,然而胡习华脸上却从无丝毫不快,总是与他们认真地探讨。他说不拘一格地发现人才,使用人才,是总设计师邓小平留给我们这代人的宝贵财富,我必须珍惜。我们公司的年轻人思想活跃、富于开拓,公司的发展离不开他们。说起公司建立之初,胡习华对年轻人的培养和他独特的人才观,公司高级工程师张毅说:

(录音:当时,所里面只有胡总一个人懂设计,我们都是刚从学校毕业的学生,除了一些理论知识,没有实际上手操作的经验。他真的是手把手地教,特别耐心。其实我们那会儿有的人学历并不是恨高,人家一提搞设计的感觉都是高学历的那种人,我们有些同事就是中专学历,但胡总也没有因为这样不给机会,好像他对年轻人的态度不是那种用学历去限制你、考量你的,更注重的是勇于创新的精神。他鼓励我们多充电、多实践,现在,我们这些人都能够独当一面承担一些设计了。)

胡习华独特的人才观,为公司营造了平等的竞争机制,更为年轻人的成长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几年中,胡习华与公司同仁们共同所完成了广西北海市疏港大道立交桥、海南省海口市滨海立交桥、河北唐山市北出口立交桥、天津华苑产业园区市政配套工程、津塘公路改造工程、天津蓟县立交桥等十几项国内重大工程的设计工作。

如今,宏伟的桥梁一座接着一座,改革开放30多年来天津的城市建设越来越宏伟壮丽。胡习华说,他相信每个经历过城市变迁,参与过城市建设的人,最大的享受莫过于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成为这座城市的标志性建筑。我应该感谢30年来的改革开放,给予了我充分展示才能的机会。今后,我还会带领公司的年轻人走得更远,因为我感受到了后浪涌动前浪的巨大推力。

(这篇新闻曾获得2008年度天津市好新闻奖二等奖)

笔者曾写过一篇论文,题目叫《创优节目的四个支持》。主要是想通过对笔者历年来获奖作品的分析,来说明“四个支持”,也即事件支持、人物支持、细节支持和观点支持,对于稿件和节目创优的必要性。因为一篇好的稿件,总是要表现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和人物,如果这样的事件和人物具有足够的分量,那么这篇稿件就很可能成为一片好稿。

下面两篇稿件属于新闻故事类专稿,但却选取了两个非常典型的新闻人物,所讲述的人物事件内容不长,报道的也不是实效性很强的新闻,但所讲述的故事却也鲜为人知。两篇报道,分别从两个主人公的人生旅程中的重要节点说开去,虽然只获得了天津电台季度奖的一些奖项,但情节很生动也很好听。来看下面两篇专稿的具体内容:

播听众朋友:10月31号,两弹一星元勋、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逝世,举国哀悼,天津文广局退休干部路齐一闻讯后更是悲痛不已。25年前,钱学森曾与他多次通信探讨科学问题,这些信件一直珍藏到今天,它记录着一位科学泰斗真诚勉励青年学者和对科学孜孜以求的精神。来听经济广播记者刘明泉、实习记者常笛发来的报道《钱学森老人的三封信,让他受益终生》

(以下为音频)

今年62岁的路齐一,当年刚过而立之年,在市科协从事自然科学普及工作。那时正值改革开放之初,小平同志开创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科学的春天来了,科普工作空前繁荣。这时路齐一在工作中遇到了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比如:能是物质的属性吗?物质与能之间又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呢?这些深奥的哲学该向谁请教呢?他立刻想到了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于是马上给钱老写了封信?于是一个年轻学者与年逾古稀的科技泰斗之间的通信就这样开始了:

(我当时三十多岁,是搞科普工作的。当时钱老七十多岁,我想既然是这么大的科学家,在这个问题上应该有所考虑,所以我就想试一试吧。这样我就写出了给钱老的第一封信。我没想到他这么认真,这么迅速给我回了信,阐述观点非常时认真,不是居高临下谈问题,而是朋友之间谈问题。还说您以为如何,他对我称呼用您,非常动人。)

路齐一将自己的信寄给钱老以后,1984年4月13日,钱老给路齐一回了第一封信。信中对他寄去的论文《能是物质的属性》提出了自己的意见,还谈了对物质属性的观点。在信中钱老说:“我想物质与能的观念,在一百年来有了很大发展,您在文中也做了些扩充,是一件大好事,但似乎还说的还不够。因为还有下列问题:(一)场有能,是不是物质?(二)反过来,物质是不是场?量子学说是。(三)能和物质是不是一个统一的概念?大科学家平等科学的探讨精神,使路齐一受到了极大鼓舞,他决心尽快完成这项研究,但在研究中仍然有许多问题难求甚解,于是他又给钱老写去了第二封信,还附上了自己的研究成果,让路齐一惊异地是钱老很快就给他回了第二封信,一个闻名中外的大师级科学家,又身居重要领导岗位,每天有多少大事等着他处理呀,而且钱老还要就他提出的某些问题请教其他专家。尽管这样,钱老还是四天后就给他回了信!回忆起这个动人的过程,路齐一眼里含着非常崇敬和激动的泪水。

(第二封信就是我在研究“汤浅现象”时写了一篇论文,我把这个论文发给钱老了。钱老看到之后立刻又给我回了信。四天吧,非常快。快的让人感动。对于你的观点,一些看法除了肯定外,还提出了自己观点,还介绍文章给我。)

不光如此,钱老还在信中与路齐一共同探讨了有关社会发展的统一性等问题,但路齐一更关注能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当时的中医学院教师刘彦明看到上两封信后说,这个问题很重要,我们应该再给钱老写封信。于是他们就又一起给钱老写去了一封信。1985年7月20日,钱老又给路齐一写来了第三封信,再次交流了“能是物质的根本属性之一”问题,同时还请物理学家程开甲一同探讨并写来了意见。钱学森告诉他们:自然辩证法一方面联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一方面联系自然科学,二者缺一不可。来信还鼓励路齐一把《大变革及其启示》一书继续写完、出版。在钱老的鼓舞下,路齐一多年来矢志于科普工作,并不断取得新的突破。路齐一说,我今天的进步与钱老的帮助是分不看的,钱老给我的来信,使我受益终身:

(录音:钱老是搞两弹一星的,他在这方面应该是没义务回我这信的。我们又不认识,完全可以不给你回信,或者让秘书回,但是他非常认真回信,好像就处于一种本能,对国家,对青年人的关心爱护来回这个信。中央台对钱老的评价是科学最重、名利最轻,非常简单几封信体现了他的这个优秀品质。他确实不需要回报不需要报酬,他就认认真真做为朋友,来平等探讨问题,这是非常难得的。)

路齐一说,作为两弹一星元勋、中国航天之父的钱学森,他所取得成就可以说是震惊中外的。至今让他难以忘怀的是:当时身居重要的领导岗位的钱老非常谦逊;他朴素的求实学风和给予中青年学者的关怀与帮助又是那样的真诚;作为一个古稀老人,他对新事物的敏锐感觉和永不停歇的探索精神,更成为鞭策后来者不断创新、永远前行的人生动力。

(注:汤浅现象,即为科学活动中心转移的规律。是日本科学史家汤浅光朝在1962年对1501年至1950年科技编年表的科学成果和人物传记词典中编选的科学家,进行统计处理后得到的结果。)

主持人:如今,曾在第29届北京奥运会赛场上冲金夺银、奋勇拼搏的运动健儿们已脱下了奥运战袍,他们现在最想做的事,就是,放松身心,倾诉思念之情。明天就是中秋佳节了,为咱们中国勇夺两枚奥运金牌的天津籍体操运动员陈一冰也风尘仆仆地回到家里与父母团聚。今天的《百姓身边事》就让我们随经济广播记者朴燕宁一起感受这位冠军光环之后的另一种生活。

(陈一冰夺得吊环金牌后,现场欢呼声、掌声~~压混)

听众朋友,我们似乎总是难以忘记8月18号晚上,国家体育馆男子吊环比赛结束后,排山倒海的欢呼声,在那一刻,映着五星红旗的色彩,我们的脑海里深深地印下了一张帅气、年轻的笑脸和一个年轻的名字——陈一冰。前不久,陈一冰回家探亲,记者第一时间对他进行了采访。

走进陈一冰的家,记者被一股快乐的气氛所感染,一冰的爷爷奶奶和父母等一大帮亲朋好友正在为一冰接风。

(团聚现场音~)

借着这快乐的氛围,记者与一冰聊了起来。赛场下的一冰非常随和,走近他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个笑起来很阳光,略带羞涩的大男孩儿是那么容易亲近。一冰告诉记者,这次回来要好好陪陪家人。

(录音:这么多年没有陪父母生活,确实是一件特别遗憾的事情,奥运完了时间会松一些,现在我年龄也大了,国家队也会给大运动员一些照顾,让我每星期回家,我想只要有时间我就会多陪陪他们,来弥补这些年的空缺。)

一冰的归来,让父母感到荣耀和自豪,也让他们感到欣慰。母亲谈起儿子,话语中总是流露着无限的关心与柔情。陈一冰的母亲告诉记者,小时候一冰由于出生不足月,身体虚弱,经常生病,为了让他增强体质,5岁的时候,陈爸爸就带着一冰去报名参加了天津市业余体校。也就是从那时开始,一冰正式开始了他的体操生涯。

体操训练是艰苦而枯燥的,一冰却一练就是将近20年。在这20个寒暑变幻中,他的记忆甚至是模糊一片,记不清自己受过多少次伤,也记不清自己拿过多少次奖牌,可对于儿子的点滴成长,父母却是如数家珍,时时挂在嘴边。一冰的母亲张秀智告诉记者:

(录音:一冰小时候因为身体虚弱,所以特别胆小儿,就害怕自己在屋里呆着,有一次,他睡觉睡着了,我要出去买菜就把他锁屋里了。回来的时候一看,隔着窗户,他在里边,邻居在外面,娘俩在那儿聊天了。我说嫂子你怎么在这儿了。她说,你走了,买菜去了,你们儿子隔着窗户喊救命。)

在业余体校时,成绩优异的一冰经常在少年体操比赛中获奖,父亲陈云峰每次看到儿子的突出表现,都乐的合不笼嘴,可是就是因为父亲高兴过头的一个小小疏忽,却给一冰的脸上落下了疤痕。到现在提起来,陈爸爸都是后悔不已。

(录音:有一次,在天津有个少儿比赛,拿了好成绩,我特别高兴,我说你给爸爸换啤酒去吧,结果举着空啤酒去的,拿着空啤酒回来的,我当时特别后悔,结果上医院,缝了一针半吧。到现在这个疤还有呢。)

儿行千里母担忧。自从2001年一冰进入国家队后,几乎就没回过家,更何况一冰在刚刚到那儿的时候有很长一段时间并不开心,陈一冰告诉记者,在2005年正式登上国际赛场之前,他在国家队确实有一段很难熬的日子。

(录音:01到05年在国家队特别难熬,当时去的时候连二线都不是,把我分到了少年班,都是十四、五的小孩儿。我一看,这样年龄的孩子有的练的都比我好,跟我一边大的滕海滨,已是一线,奥运会冠军了。当时自卑感挺强的。有一次黄玉斌指导下来看我们的测验,然后跟我的教练说,这个小孩儿挺有能力的,好好带,以后一定没问题。那时候我一下就觉得,在国家队还有人能看得起我。)

对于儿子的这种状态,父母听在耳里,急在心头,为了不影响孩子训练,他们不敢常去北京看他,因为担心影响孩子情绪,父母在打电话时也不敢多提训练和比赛的话题,只是陪他多聊聊生活的情况以缓解压力。

一冰是个韧劲儿足,肯吃苦的孩子,自从听到黄玉斌总指导的肯定后,他重燃斗志,加紧训练,在技术上提高很快。2006年队伍调整,黄玉斌指导看到了一冰的训练成果,没经过二线训练,就将他从少年班直调到了一线,备战奥运比赛。一冰说,也就是从那时候起,他的体操生涯才步入正轨,潜力也一点儿一点地挖掘出来了。

这之后两年,更加艰苦的训练终于成就了身披国家队战袍,在奥运赛场上表现完美,让世人惊叹的陈一冰,然而对于这些,做母亲的张秀智除了自豪和骄傲之外,更多的期盼其实并不是在他的成绩上。

(录音:我就希望他平安地走自己的路,平平淡淡地做人,对于一个母亲来说,他拿不拿金牌区别不大。他拿了金牌是我儿子,不拿金牌也是我儿子。当然谁都望子成龙,他拿了家长都高兴,可对一个母亲来说,他的成长远比他的成功更重要。)

对于父母的期盼,陈一冰也是默默地记在心里,他是个孝顺的孩子,眼下他最想做的,就是帮助爸妈尽快搬出那破旧狭窄的筒子楼,给他们换套好点儿的房子,过的舒服些。眼下中秋佳节就要到了,一冰最惬意的事儿,就是回来跟家人团圆,同时他也特别嘱托记者,提前给天津的父老送上中秋的祝福:

(录音:中秋节快到了,我代表天津儿女,祝福所有忙工作的人都能在中秋跟家人团聚,跟父母团聚。这是一件非常美满的事情。我也祝天津的父老乡亲,中秋快乐。)

在这里,我们也祝愿陈一冰,在今后的日子里,特别是4年后的伦敦奥运会上能够多拿奖牌,为国争光。

或许您并对“血友病”不大了解,它源自希腊文,本意是“喜愛血液”,但却没有一个患者喜爱它。尽管它仅占人口比例的万分之五,但当年这个曾给欧洲皇室带来极度恐慌的怪病,同样成为当今一些中国家庭的噩梦。下面这位人物同陈一冰一样,也曾有过体育明星之梦,但残酷的命运却让他生活的风帆刚刚启航就折断了桅杆。但他却没有向命运屈服,在及时修订了人生目标后,重新开始扬帆起航了。来看下面的具体内容:

(录音:“电话铃声…….这里是“友爱”服务热线,我是王立新,请问您需要什么帮助……)

播听众朋友:这个“友爱”服务热线,您熟悉吗?他是由一位因血友病致残的,叫王立新的男士利用自家电话设立的,电话号码是:(录音:022——24143771;022——24143771)

2003年3月在天津血液病医院和‘中国血友之家’的帮助下,王立新和他的病友们建立了“天津市血友病联谊会”。这个“友爱”服务热线,正是为了沟通与血友病病友的联系而设立的。立新说,他就是想通过它尽力帮助与他命运相同的病友,为他们提供医疗信息、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和教育、心理等方面的咨询。至今已有来自全市18个区县和外省市的100多名血友病病友,与他建立了联系。请听记者刘明泉、王栋和王淳采写的录音专稿:《王立新——一个血友病患者的坚强人生》

今年38岁的王立新是十岁时发现患有血友病的。这是一种先天性血液不易凝固病症,是因血凝因子缺乏而引起的。患者常因意外的碰伤而流血不止。这本是19世纪中叶弥漫于欧洲上空的怪病,它曾象一个幽灵在欧洲王室成员中引起了极度恐慌。可立新的父母阙怎么也弄不清,这个幽灵是怎样纠缠上自己儿子的。

在被诊断出患有血友病前,立新是河西福建路小学的乒乓球队队员,那时乒坛名将马文革和周兴江都是他的队友。训练场上的立新如生龙活虎,但一次意外的受伤却使他右膝关节流血不止。这次患病不仅彻底结束了他的体育明星之梦,也结束了一个孩子的健康生活。

由于,当时医学界还没研制出抑制这种病的药物,所以立新在家里修养了将近一年才得以恢复。1982年,立新右膝关节的伤痛日益严重,别说走路,连站都站不起来了,到中学时病情更重了,腿部稍微碰伤便流血不止,肌肉也出现了萎缩想象。

立新在艰难中上完了初中,并以优异成绩报考了天津卫生学校,他盼望着将来能成为一名白衣天使,来救助象自己这样的患者。尽管血友病在常规的检查中验不出来,但是在入学登记表“健康状况”一栏里,立新还是诚实地填上了患病情况。这样他报考卫生学校的希望就落空了,他希望就业养家的愿望也落空了。

从那以后立新的病情更加恶化,不仅出血后膝关节长时间肿胀,而且踝关节,肘关节和腕关节也相继出现自发性血肿,哪怕是轻微的移动也会引来钻心的疼痛。即使在冬天,也要不停地用冰块进行冷敷,以减少出血量,严重时常常会疼得几天几夜睡不着觉。

立新像个瘫痪病人,在床上苦苦熬过了三年最痛苦时期。当昔日同学高中毕业,纷纷走进大学或参加工作时,他只能依靠双拐勉强站立一会儿。此时的他感到异常苦恼,不知自己今后的路该怎样走?难道自己就永远这样躺下去,像个废人似地白白耗费青春和生命吗?病痛仿佛是特殊的人生经历,鼓舞着他绝不轻言放弃,就像一首歌唱的那样:“希望还在就要寻找,一息尚存就不怕找不到。”

正当肌体的病痛、心理的压力一起袭来时,立新幸运地遇到了一位叫闫绳田的老人。闫绳田两岁时就发现患有血友病,在近70年的漫长岁月里他与病魔顽强抗争着,成为本市乃至全国范围内年龄最大的血友病患者。采访中让记者倍受感动的是老人始终如一地乐观、始终如一地振奋:

(录音:血友病患者经历的疼痛是最难医忍受的,它让你坐卧不宁,痛不欲生,但我却从来没有屈服过……)

漫长的人生疼痛如影随形,每次发病老人都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及时补充凝血因子。据了解,为身体补充凝血因子是血友病患者缓解病痛的唯一办法。除了这些,支持老人坚强面对病魔的就是他所钟爱的事业了。您也许对闫绳田的名字并不陌生,他是多家媒体40多年笔耕不辍的通讯员,每年平均为各媒体发稿上百篇。但也许大家并不知道,由于血友病反复发作,老人在40多岁时就已腿部残疾,很多稿件正是他步履蹒跚地采访到的:

(录音:我非常喜欢新闻采访。我是一个血友病患者,我去采访残疾人时,常常以自己的经历去鼓励他们,我们互相感染着……)

老人自己不仅在喜爱的工作中获得了乐趣,也使与他有着同样命运人受到极大震动。1998年,闫老应邀参加了在荷兰海牙举行的世界第23届血友病联盟大会。会上,当坐在轮椅上的世界血友病联盟主席、爱尔兰血友病患者布来恩,握着站立在自己眼前的中国老人之手时,眼中充满了惊异。65岁高龄的中国血友病患者闫绳田顿时成了会议关注的热点:

(录音:他们特意来问我有什么保健秘方,我告诉他们得益于树立坚定的信心战胜病魔,得益于自己良好的精神状态,他们齐说OK!)

了解到老人的不凡经历后,立新颇为振奋。老人还告诉他:我们是在死亡线上挣扎过几回的人了,随时可能离开人世,那就干脆从容一些、让生命尽可能地绚烂一些。

(录音:老人给了我很大鼓励,他在痛苦中顽强拼搏了70多年,又给予社会这样多的回报,跟他比我的生命之路还很长,我也要向他那样自立于社会,并给予社会更多的回报……)

从此立新不再悲观,积极寻找能让自己的生命绚丽一些的生存希望。根据自身条件和未来社会的发展,立新下决心自学英语,走文学翻译这条路,让自己的生命真的能绚丽起来……

决心既然已下,他马上参加了一家英语刊物举办的函授学习,可能是不够系统,学了好长时间也不见进步。但他没有气馁,又重新选择了高自考,并有计划,有步骤地按照教学大纲去学习每门课程。为了弥补没有老师直接面授的不足,他购买了大量参考书,并坚持收听收看电视广播讲座。那些年,立新总是以书为伴,以收音机为友,每天学习长达十多小时,不完成学习计划绝不睡觉。

这期间,血友病这个幽灵仍不断折磨立新,可他却从来没有停止过学习。为了不耽误考试,他忍着疼痛让家人把他背到考场,令在场的师生无不为之动容。尽管立新付很多很多,但第一次英语考试,还是没有及格。在经过短暂的动摇后,立新决心绝不退缩,他想,既然别人能学好,我为啥不行,难道因为自己有病就原谅自己的惰性和怯懦吗?

在经历过心灵的痛苦煎熬、付出了异乎常人的努力后,立新终于用3年的时间通过了9门课的考试,于1990年取得了英语专业大专文凭。他没有就此满足,而是在积极进行康复锻炼的同时,又开始了本科阶段的学习。

由于卧床时间太久,立新的膝关节已经强直,几乎失去了行走的能力。但只要稍一消肿,他就开始功能锻炼,像蹒跚学步的孩子一样,先练站,后练走。从一开始拄着双拐走不了几步,到后来能仍掉双拐走出100多米。多少次因自己练得过力,造成膝关节和踝关节严重肿胀。可立新想,就是双腿再痛,也要走出自己的人生之路,因为这是别人无法替代的。

1996年立新完成了英语本科课程。这时他又迎来了自己的另一个收获——可以骑着三轮车自己参加考试了。这使他感到莫大的欣慰。也就在这一年,他顺利获得了天津外语学院英语专业文学学士学位,接着又于1998年和2001年通过了英语四、六级考试。内心深处涌起的是一种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幸福——十多年的刻苦攻读和常人难以想象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禁不住热泪奔涌,感慨万千……

立新时常告诫自己,今后的路还很长,只有尽快把所学到的知识转化成工作技能,才能使自己的生存更有质量。于是,他在自学本科课程的同时,就开始为一家出版公司翻译英文技术资料。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他翻译了几十万字的技术资料,既锻炼了自己的翻译能力,也为日后的生存打下了坚实基础,但却为此也付出了沉重代价…..

开始走向自强的立新,还积极谋划用所学的知识去帮助别人。于是他就办起了英语家教,每次他都认真地备课和讲课,力争使每个孩子都能有所收获。生病除非严重卧床,他决不影响学生上课。好多次讲课时他都把痛苦暗暗埋在心里,并尽量把课讲得生动活泼,以免引起孩子们的躁动。越来越多家长把孩子送来求学,除了获取知识外,更希望能从他身上学到自强不息的精神。

眼下的立新不仅被评为河东区十佳自强个人,还当选为大桥道街残联副主席和“天津市血友病联谊会”会长职务。所有这些没有任何工资薪酬,有的只是辛劳和使命感。因为他的最大愿望,最大成功快感,就是尽力帮助与他命运相同的病友解除病痛,自立于社会。

根据立新调查,天津的血友病病友中最大的71岁,最小的只有2岁,虽然他们的病因相似,但痛苦的经历却各有不同。来自天津各个角落乃至外省市的倾诉,不时撼动着立新的心,需要他和大家争取的东西太多太多。不知是忽略还是不了解,2002年天津建立“医保”时,凝血因子没被列入医保范围。立新和几个病友拖着病残的双腿,一次次奔走于相关部门,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把凝血因子列入了医保:

(录音:我们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功,也得益于医保部门和电台记者的热心支持,没有他们的支持和帮助,我们也许很难成功。)

此时此刻的立新充满了成功的惬意,而他下一个争取的目标,就是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建立“儿童医疗保险”。

(录音:如果这个“儿童医疗保险”建立了,不但血友病患儿有了保障,就是患其它病症的孩子也有了依靠,这样就会为更多的家庭减轻沉重负担。)

今年十月,立新出席了在泰国曼谷举办的世界第26届血友病联盟大会。熟练的英文口语增强了他和与会代表的交流,更让他了解到世界血友病防治情况。现在立新他们最大愿望,就是努力让“血友病联谊会”成为天津红十字会成员,以便赢得国内外相关机构更多的支持,募集到更多的赠药和捐款,缓解病友们缺医少药的现状和沉重的家庭负担。

立新常想,自己和血友病病友的路还很长,他期盼着社会各界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更多的尊重,而他们自己要实现既定的生活目标,还必须付出异乎常人的不懈努力。

上述人物似乎达不到典型人物中“这一个”标准,但普通百姓在人生道路上的跋涉同样令人尊敬,文中那位叫阎绳田的老人已届80高龄,或许我们无法保证他打破了吉尼斯纪录,但可以保证如果他再去参加世界血友病联盟大会会赢得更多的喝彩。

(本稿发于2004年11月经济广播的“天津百姓”栏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