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把关人研究
上一节,我们从宏观的社会制度角度认识了传播者的施控行为。制度的作用是巨大的,但是真正的传播执行者还是传播者本身,即传播组织和组织化了的传播者个人,他们控制着大众传播讯息的进出与流通。传播者在传播过程中负责搜集、整理、选择、处理、加工和传播信息,因此,他们被称为信息的“把关人”,他们的这种行为被称为“把关”。
一、卢因的把关概念
把关问题是控制研究中的一项主要内容。最早提出“把关”这一概念,从而开启把关研究先河的,就是传播学四大先驱之一的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
1947年,即卢因去世前不久,他在《群体生活渠道》一文中首次提出“把关”一词(gatekeeping),该词来源于英文的守门人一词(gatekeeper)。他将传播者比喻成守门人,指出信息的传播网络中布满了把关人,这些把关人负责把关,对信息的流通进行筛选和过滤。
传播学的创始人施拉姆曾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典型的把关的例子:从一家通讯社的国内部发出的新闻稿,在通过主管全国广播的部主任、编辑州专线新闻的专线主任、设计样板的新闻编辑和决定读哪条新闻的读者之后,有大约98%的内容已被扔掉了。(4)约10万—12.5万字的新闻稿从各种来源和每一个新闻源流入美联社,稿子的确切条数不详。从这些稿子中,美联社的编辑会选择并签发283条,约5.7万字。
“报纸读者连续调查”和其他读者调查表明,一名读者平均阅读报纸上所刊报道四分之一或五分之一。而对于从州干线翻印的条目,他大约只能看15条、约2800字。
卢因在研究群体传播过程时指出,信息总是沿着包含着“门区”的传播渠道流通的。每个门区都是把关人所处的位置,在那里,把关人将就信息可否进入传播渠道,或者可否继续在传播渠道中流通做出判断。事实上,在整个社会范围的信息大循环中,每个人都在有意无意地充当着把关人,都在自觉不自觉地扮演把关人的角色。
自从“把关”概念提出之后,许多传播研究者受其启发,也得出了许多颇具启发性的理论。在这方面,怀特的研究最早也最典型。
二、怀特的把关研究
怀特的把关研究通过输入信息与输出信息的对比,考察在一个具体的把关环节上,信息是怎样被过滤和筛选的。怀特的把关研究一直被奉为传播学的经典研究之一。用一个简单的公式来表示,就是:
输入信息-输出信息=把关过滤信息
输入信息→门区→输出信息
图4-1 美联社的新闻从总社国内部向威斯康辛卅的四家非都市日报流动。(5)
具体来说,怀特的这项研究是与美国中西部一家地方报纸的编辑合作的,怀特让他把报纸在一周之内所收到的各大通讯社的电讯稿全部保留下来。作为一名把关人,这位报社编辑所收到的电讯稿相当于把关之前的“输入信息”,而他从中选用刊登在报纸上的稿件则相当于把关之后的“输出信息”。怀特这一研究所得到的有关数据显示:这位报社编辑在一周内总共收到11910条通讯社来稿,而他从中选用的不过1297条,大约只占来稿总数的十分之一,也就是说其余的十分之九都被他在把关过程中淘汰了。
怀特所研究的这位编辑,就是一位典型的把关人,他的日常工作就是一种十分突出的把关行为。这一把关情形可以用下面这一模式来表示:
这里的N代表新闻来源如通讯社,它发出一系列不同的信息:N1、N2、N3、N4等。这些信息在到达把关人所在的门区时,有的被舍弃,如N1、N4;有的被放行,如N2和N3。拉斯韦尔曾说过:“任何一个传递信息的人都可以从信息输入和信息输出两个方面受到检验。”怀特研究正是从这两方面对把关人(“传递信息的人”)所进行的一次成功检验。
图4-2 怀特的简单把关模式。
作为最早的一项把关研究,怀特的理论难免会有不足之处,其中最明显的缺陷,就是他将把关人当作一个孤立的因素来考察,过分强调把关人的独立权限,而忽略了与把关人相联系的社会因素对把关活动的制约。从怀特对报社编辑的研究数据来看,通讯社来稿与报纸选登稿的比例非常接近。比如,收到的“灾难类”消息占一周来稿总数的3.4%,而报纸采用的“灾难类”消息也占采用总数的3.4%;通讯社来稿中国际新闻的比例占22.5%,而报社采用的比例是23.7%。这一事实表明,报社编辑在取舍通讯社的来稿时(即在把关时),是受制于通讯社的“标准”的。换言之,通讯社观察世界的视角无形中在支配那个看似权限很大的把关人——报社编辑。把关人看似随心所欲,实则受制于人。社会学家赫希(Hirsch)曾从社会制约的角度指出,怀特的研究及把关理论只看到了个人在把关活动中的直接作用,而没有从社会系统上考虑其中所隐含的一系列左右把关活动的必然因素。
对传播学来讲,怀特的把关研究就像拉扎斯菲尔德的两级传播理论一样,尽管存在不足之处,但都为以后的同类研究开辟了道路。由怀特研究所引发的一系列修正完善的把关学说,既充实了传播学的学科内容,也深化了人们对把关问题的认识,使得把关理论成了控制研究方面的一大构成板块。下面再介绍两种极具代表性的把关模式。
三、麦克内利的把关模式
在怀特的把关模式上,只有一道“关口”、一个把关人(报社编辑)。但是,众所周知,在新闻传播中,在信息循环的整个网络中,往往存在着一系列的把关环节,就好像一条运输线路上设有许多道关卡一样。麦克内利的把关模式正是基于这一事实而提出的,它是对怀特单一把关模式的修正与发展。英国传播学研究者麦奎尔说过,麦克内利的把关模式“试图描述在新闻事件与最终的接受者(如报纸的读者)之间存在的各种各样的中间传播者”。下面便是这一模式的简化形式:
这一模式上的C1、C2、C3、C4、C5、C6等都是把关人,我们不妨以此把他们视为采访对象(C1)、通讯社驻外记者(C2)、外国分社编辑(C3)、国内总社编辑(C4)、报社电讯编辑(C5)、总编辑(C6)等。这一系列把关人相继处在新闻事件与新闻受众之间,对经过他们的大量信息一层一层地加以筛选、过滤与加工,然后分别发出S1、S2、S3、S4、S5、S6等互不相同的信息。
图4-3 麦克内外的把关模式。
麦克内利的把关模式在理论上纠正了怀特把关模式的单一化缺陷,揭示了在整个信息流通过程中存在着一条由许多关口组成的把关链,这是它的长处所在。但它也有一个很突出的问题,那就是它把每个把关人及其作用都等同起来,认为每个关口都是处于同一层次上的,不分主次。也就是说,从麦克内利把关模式上的那一系列前后相连的把关链条上,人们看不出哪道关口最为关键、最为重要、最需引起注意。于是,便有了巴斯的“双重行动模式”对此做出修正。
四、巴斯的“双重行动模式”
巴斯的“双重行动模式”是对麦克内利把关模式的完善,正如麦克内利的把关模式是对怀特的发展一样。在巴斯看来,信息流通中的把关环节固然很多,每个参与传播的人都可以看做是把关人,但事实上最关键的把关人还是传播媒介。与传播媒介的把关作用相比,其他的把关环节都处于次要地位。因为就信息在全社会的大循环而言,传播媒介的把关环节就如龙头,牵一发而动全身。
巴斯在对传播媒介的把关活动进行研究与分析之后指出,传播媒介的把关活动分为前后相连的两个阶段、两个步骤,这就是他所说的“双重行动”(见图4-4)。第一阶段是新闻采集,这里的把关人主要有记者。记者在采写新闻时不可能有闻必录,而必须根据一定的标准对纷纭复杂的现实事件进行取舍与加工。传播媒介中的第二个把关阶段是新闻加工,这里的把关人主要以编辑为代表。传播媒介输出的所有信息,不论是新闻还是社论,文字还是画面镜头,版面设计还是标题制作,都必须经过这道重要关口,都必须经过一番修修剪剪。这一阶段的把关活动(编辑)比第一阶段的把关活动(采写)更具有决定性意义。如果说记者主要决定人们能够看到什么,那么编辑则决定着人们怎样看,如何看,用什么观点看。
图4-4 巴斯的双重行动把关模式。
经过新闻媒介的双重把关之后,一幅人为的现实图景便呈现在受众眼前,而这幅图景同世界的本来面貌并非完全一致。当人们自以为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介看到了生活的现状及发展时,其实不过是看到了经过记者与编辑选择加工、层层把关之后给出的现实画面。正如中国台湾传播学者李金铨所言:“大众媒介中的大部分音讯从来源到目的地,都是历经沧桑而失去本来面目的。任何一个大众传播组织,都没有办法避免把关人的干扰,所以,没有哪家大众传播媒介,不管报道网如何普遍,设备如何完美,态度如何真诚,有办法把世界的本来面目十分正确地表现出来。”所以,把关学说的提出,实际上等于宣告了西方新闻传播界奉行的客观原则论(即所谓的“镜子理论”)的终结。
总而言之,在信息的传播过程中,始终存在着决定信息中转或中止的把关人。把关人的行为包括对信息的抑制和疏导(筛选与过滤)两个方面。从整个社会系统上看,传播媒介起着关键的把关作用,是信息流通渠道上的主要把关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