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国区域社会大众媒介发展传播经济力层面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演变,区域差距开始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在区域差距状况的研究中,学者们的观点比较一致,普遍认为区域差距比较大,且存在着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学者们虽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经验数据对影响区域差距的因素给出了不同的答案,但都说出了经济要素是影响发展的重要原因。要透视区域发展传播的经济力层面,首先要了解区域差距的经济因素框架。
(一)中国区域差距的经济因素框架
“发展”一词,常被视为“成长”与“现代化”的同义语,通常具有较强烈的价值判断意味,按一般的说法,就是现代化。而“现代化”的综合含义,就是文化与社会的变迁。从区域社会显示出的表象来看:区域从贫穷到富裕之路,就是社会从传统蜕变到现代的发展过程。而推动这一过程的最重要动力,则是经济成长,这就是经济因素。
在描述经济因素显现的区域差距状况中,我们先了解两个问题:一是区域差距的历年变动趋势如何;二是目前区域差距已经发展到什么程度。
本书引用经济学研究者以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地区1970~2002年人均GDP的基尼系数与变异系数作出的实证研究结果来分析:“1970~1977年期间基尼系数持续上升到了很高的水平;1978年开始,基尼系数出现了明显下降,并且在1992年之前都维持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从1992年开始,基尼系数又开始上升,中间略有小幅波动,但一直维持比较高的水平,特别是2001年和2002年的基尼系数都已超过0.26,分别接近和超过1970年以来历史最高水平。”[5]
“变异系数的变动过程同样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和基尼系数的阶段划分基本吻合。1970~1978年,变异系数逐步上升,并在1978年达到最高水平;1978~1992年,变异系数达到最高点后开始降低,到1991年已经降到很低的水平;1992年至今,变异系数略有上升,但基本维持稳定,并有所波动,2000~2002年,变异系数上升比较明显。”[6]
这两个指标所显示的一致性结果是:改革前区域差距是比较大的;改革开放后到1992年前,区域差距开始缩小。1992年,基尼系数与变异系数差距状况评价指标开始出现分歧。基尼系数显示,1992年之后区域差距增大很快,2002年,就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但变异系数显示的地区差距状况则相对乐观:1992年之后,差距水平一直较低,近几年仅略有提高。不过相同的是,二者都显示了2001~2002年区域差距呈扩大趋势。这两个指标出现分歧的原因在于:各个省市之间的地区经济水平差距缩小了;而区域差距的“受众”却增加了,即原先是人口数比较小的地区间差距大,现在则是人口众多的地区间差距大。
为进一步说明问题,这里再引用经济学者研究的1970~2002年间塞尔指标变化的状况来作分析。
塞尔从信息量和墒的概念出发来考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这里,墒是信息量的期望值,即期望信息量),个体之间越是接近,塞尔指标的值越小;塞尔指标越大,则表明个体差异性越大。塞尔指标可用来衡量地区差距,而且根据各个地区所属的地带,将这种差距分解为地带内差距和地带间差距。从数据结果可看出:塞尔指标的变动阶段以及变动过程与变异系数、基尼系数比较接近:1978年改革前区域差距大;改革后,区域差距开始缩小,到1991年,降到历史最低水平;到1992年塞尔指标又开始上升。这进一步证明,改革初期区域差距确实是明显缩小的,随着改革的推进,区域差距又开始扩大。三大指标所显示的区域差距变动的阶段性是一直的。从数据结果可看出,地带内差距在逐年缩小,而地带间差距在逐步扩大。从1993年开始,地带间差距开始成为我国区域差距的主要影响力量。
经济学者利用2003年三大地带间人均GDP的差距状况集中分析了三大地带的区域差距状况,得出两点结论:一是高度发展的东部与中西部之间的巨大差距,东部地区内省市间落差非常大,中西部地带的内部均衡性也是不同的,但省市间落差比较小;二是全国地区差距的基本特征是地区之间呈现一种金字塔式的地区差距模式,落后地区构成庞大的塔基,最发达地区集中于三个直辖市,构成尖锐的塔尖。在分地区的收入构成中这种金字塔模式是非常危险的,如果基座膨胀,基座与塔顶的差距进一步扩大,分裂力量将增大到系统难以维持的地步,就会导致整个社会的裂变、重构,因而,这种金字塔区域差距模式已经潜伏了很大的危机。
按经济学者们的分析,区域经济差距的影响因素框架由四个方面构成:
1.投入要素的量和质(主要包括资本、劳动力、自然资源的投入数量、要素的禀赋结构状况、要素的空间分布状况);
2.要素配置效率(指政府职能下的市场化程度);
3.要素使用效率(包括技术进步、要素的空间积聚状况、劳动分工的比较优势、社会文化制度因素、企业自生能力);
4.空间格局变动(政府区域发展战略的选择、市场力量的作用)。[7]
(二)中国区域发展传播与区域经济差距影响因素的互动分析
1.区域经济差距影响框架对大众媒介经济发展传播思维的启示
当今西部区域大众媒介发展传播思维相当程度还停留在传统的思维模式上,比如经济报道传播只关注区域经济与GDP相关的数字信息,只关注产生这些数字的区域经济活动的表象,很少深入研究并采集影响区域经济因素的各种要素信息,因而,这些区域经济新闻信息的传播效果往往是片面地对GDP的追求和各种显示成功或失败的数字信息的罗列。应该说,这类区域经济信息传播最多只能是对区域经济活动的表浅描述和总结,对区域经济无法起到发展信息传播的导向作用,这不能不说是造成要素使用效率(社会文化制度因素)缺失的原因。
区域经济差距的影响因素往往交织融合在一起,发挥着合力的影响作用,只是在不同时期,主要影响因素不同。大众媒介发展传播要了解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进程,并寻找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然后进行科学地传播,合理的思维逻辑是:首先了解地区投入要素“质”和“量”两个方面的状况信息;其次关注经过配置后这些投入要素的“配置”效率信息;然后再调查采集经过配置后这些投入要素的“使用”效率信息。即使区域内所有地区要素“量”与“质”的状况、要素的配置效率、要素的使用效率都一样,这个区域内仍然会出现经济活动在某些地点集中,导致地区的非均衡发展,这就可以归结为是政府区域发展战略的选择、市场力量的作用等空间格局变动力量的作用,于是,发展传播思维的着眼点就要落在空间格局变动方面的信息上。
2.区域经济差距影响框架与大众媒介发展传播经济力层面的构成
中国区域社会经济活动与经济生活的型态是受区域社会经济差距影响框架因素的运行机制制约的,所以,区域大众媒介经济发展传播要促进区域社会经济的有序发展,达到有效传播的目的与效果,就要在区域差距影响框架因素的运行过程中,主动认识影响框架因素的内在规律,并将此规律与发展传播要素有机地融合起来,形成区域经济发展传播的动力运行机制——发展传播经济力层面。
区域经济发展传播经济力层面是由以下要素框架构成的:
·区域经济政策;
·区域经济差距影响框架要素;
·区域经济差距影响框架合力所产生的市场经济活动、经济生活信息;
·区域大众消费心理。
3.大众媒介发展传播经济力的创新因素
(1)建立区域发展传播系统网络,推动区域社会梯度推移
在发达地区,区域经济的发展有赖于大中小企业彼此之间发展高效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形成高度灵活专业化的生产协作网络,具有极强的内生产发展力和创新能力,在平等竞争的同时又共同面对国际市场,并依靠这些能力保持了地方产业的竞争优势。大众媒介区域发展传播经济力层面的形成,意味着在区域已建立起社会经济活动协作信息的传播网络,这种协作信息的网络传播有效地产生了一种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要素内在的粘合力,推动了当地经济的迅速增长。在西部欠发达地区,大众媒介发展传播经济力通过协作信息的传播网络引导发达地区先进技术等要素信息向西部地区传播,推动高新技术信息的梯度推移,旨在提高西部区位竞争力,达到区域发展有效传播的综合效果。
(2)区域大众媒介发展传播经济力拉动了区域发展信息传播的比较思维,推动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形成
区域发展传播经济力拉动了区域发展信息传播的比较思维,注重区域的初始竞争力信息,侧重传播区域资源优势,彰显区域经济的个性化信息,形成区域经济发展传播的特色。这不仅推动了区域经济初始竞争力的比较优势,更重要的是,从发展思维上,提升了对区域经济现实竞争力认识的科学性。
(3)区域大众媒介发展传播经济力对科技、教育、文化、人力资源信息与经济信息进行优化的系统整合传播
科技竞争力是区域竞争力的核心,教育是区域经济崛起的根本,而文化是区域发展的强大的内在驱动力。区域大众媒介发展传播经济力层面包含区域经济差距影响因素,这个动力层面的机制系统通过对科技、教育、文化、人力资源信息与经济信息进行优化的系统整合传播,形成有潜在竞争力的社会思维方式,为提高区域核心竞争力奠定了思想的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