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出版业资本逆集聚方式
从我国出版业的实际情况来看,目前已经有一些单位进行了资本逆集聚方面的尝试,比如辽宁省省内各市、县新华书店就曾通过“资产托管”的形式,联手辽宁出版集团,组建成立了辽宁发行(集团)公司。
下面,我们将重点介绍一些有关逆集聚的方法。
(一)社会分离
社会分离,实质上就是非经营性资产的剥离战略。资本运营一般要求参与运作的资本主体精干、有效,资产质量优良,但目前我国大部分出版单位却难以达到这个基本条件,其突出表现是“企业办社会”现象普遍存在,特别是建立时间较早的出版单位尤为明显。这一现象的产生原因在于: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同国企一样,资格较老的出版单位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承担了许多与出版业务没有多大关系的社会职能,大量设立专门机构从事与主业无关或者关联程度极低的多种社会服务性项目和政务性管理,如:有的出版企业设有医务室,一年药品采购达几十万元,造成很大浪费;有的出版企业办有职工食堂,全部营业额不够食堂工人发工资;有的出版企业有规模不小的车队,司机几十人;[12]还有的出版单位建设职工公寓、图书馆和文化中心等等,不一而足。长此以往,出版单位形成了各种各样的非经营性资产,这些资产的设立,都不是以发展主业为目的的,而是承担着许多社会性负担,因此,长期处于无效和低效运转的状态,根本无法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并严重阻碍了出版单位的进一步发展,束缚了前进的步伐。
为了适应资本运营的需要,充分释放资本的潜能,出版单位必须痛下决心,将这些社会资本,即非经营性资产剥离出去,进行分流,集中精力搞好出版主业的运作,提高经济效益。这样做的意义在于:一方面,出版单位可以大大减轻发展中的包袱,竭力搞好出版物的策划、编辑、出版工作,创造精品和名牌,提高市场占有率,打响知名度,增强竞争力;另一方面,通过非经营性资产的剥离和独立运作,出版单位可以获得一定的资本收益,缓解资金紧张的压力,并提高资本的利用效率。
出版单位在进行社会分离的过程中,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第一,经济性原则。并不是所有非经营性资产的剥离都能带来正面收益,由于这些非经营性资产都有一定的功能,出版单位需要他们为自己提供辅助性工作,因此,可能的一种结果是,出版单位将某些非经营性资产剥离出去后,反而要支付更多的成本去获得相应的服务,这显然与社会分离的初衷相违背。因此,出版单位应该从长远的角度出发,对每项非经营性资产的剥离工作进行成本、效益分析,进而科学地确定应该分离的社会资本类型。
第二,安全性原则。对于非经营性资产的剥离,出版单位一定要明确其资产所有权的归属。有些社会资本的所有权属于国家,性质上是国有资本,这些资本的分流,应尤为小心、谨慎。出版单位应该进行周密的部署和严格的监督,防止任何国有资本流失,确保国家利益不受损失。
第三,差异性原则。该原则强调社会分离方法的多样性,由于性质的不同,非经营性资产各有特点,因此,在剥离的过程中,出版单位不能采用一刀切的方法,同等对待。而应该结合各类社会资本的特点与自身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的模式:对于有一定产出、可以改造成为经营性资产的社会资本,如宾馆、商店等,可以采用控股公司模式,将其改组为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实体;对于个人投资形成的非经营性资产,如公寓,可采用恰当的方式出售给员工,将其转化为个人资产;对于纯社会服务性公益机构,如图书馆、文化中心等,可以移交给政府,由政府接管。
第四,稳定性原则。在实施社会分离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影响到一部分员工的个人利益,产生下岗、再就业等一系列问题。发行业的改革就说明了这个问题,如江苏新华发行集团分流职工2000多人,占原有职工人数的五分之一;四川新华发行集团2003年减员3400人等等。如果下岗、分流问题解决不好,不仅会损害出版单位的声誉和形象,同时也会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因此,出版单位要通过系统的宣传工作,促使员工转变观念,理解和支持社会分离措施,并提前做好分流职工的安排工作,妥善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尽可能保证社会分离工作的稳定、顺利,避免一切社会问题的发生。
(二)内部分立
内部分立是对出版单位各项业务的再造,主要包括专业分工和分头搞活两种方式。
1.专业分工
现代出版强调分工协作。传统的出版运作方式,即一个出版社从选题策划、组稿编辑到印刷出版、发行销售统包统揽,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比如有些出版社自办发行,其结果是销售成本大幅度上升,市场开拓反而困难重重,发行量一直不见提高。出版社要做大做强,这种大而散的状况必须得到改善,要在机构和人员上有所为,有所不为,对出版社的运行功能要进行分解,走“专而联”的道路,是出版单位实施资本运营的必然选择。因此,今后的出版单位,可以将书稿加工、校对、设计、印刷、发行、物流、仓储、版权贸易等业务环节分离出去,使之逐步发展成为具有适当规模的专业化公司。这样,出版单位不仅可以真正专心于出版业务,而且可以通过上述专业公司的对外运作,获得更多的收益,同时也充分发挥了这些业务部门的人力资源。北京出版集团就是沿着这一思路进行改革的,他们将后勤行政系统实行了企业化改造,重组了具有企业法人资格的“京文物业管理中心”。对发行、印务、物流等经营部门的公司化改造也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北京京版物流有限责任公司已经成立。
2.分头搞活
出版单位拥有众多资本,这些资本的质量是有所区别的。有的资本经营得很好,拥有一定的优势,但肯定也有一部分资本经营管理得不好,出现亏损和贬值,拖累了其他业务的发展,并影响到出版单位的整体效益。在这种情况下,出版单位应该辩证地、具体地分析资本结构,采取分头搞活的办法,将有优势的业务分离出来,优先发展,先行突围,避免优质资本最终被不良资本拖垮。等优质资本获得了充分的发展,再反过头来扶持和改造不良资本,最终实现整体增值。如现在有些图书出版单位,由于内、外部因素,导致经营亏损,但却拥有一定的地产资源,这时,就可以分立房地产开发公司,利用资源优势发展房地产业务,等房地产业务发展好了,则可以利用其所获利润反过来支持图书出版业务,进行好的选题运作,开展充分的市场营销,创造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托管
托管是与市场经济高级阶段相适应的资源配置方式。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本运营手段,是指企业或者资产的所有者,以委托人的身份,通过某种契约的形式,向受托人所做的财产权的全部或部分转让。它以资产经营权或处置权的有偿转移为手段,来达到资产保值、增值的目的。
托管经营的意义在于:一方面,它能使大量资不抵债、亏损的企业,实现资产重组和资源优化配置,有效避免破产、兼并、收购所带来的经济震动,走出经营困境,获得新生;另一方面,托管也有助于那些具有相当实力和竞争力的企业进行资本集聚和集中,实现跨地区、跨行业的并购,获得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好处。
托管的实施一般要经历四个阶段:一是准备阶段,主要进行目标企业的选择、托管计划的拟定以及审批等活动;二是启动阶段,应该完成寻找受托方、托管意向谈判、受托方调研并提出受托方案等任务;三是确认阶段,开展审议受托方案、托管谈判、报审批、签订协议等活动;四是履约阶段,进行托管移交以及受托接管。
托管的运作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具体到出版业来说,可以应用的托管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整体托管
整体托管是指将企业全部资产的经营权或处置权让渡给受托人,受托人接受管理的是一个企业整体,包括企业所有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如果一家出版社拥有一些经营不善的子公司,那么,就可以委托该经营领域内其他先进企业对这些企业进行整体托管。这样,在不改变产权归属的条件下,出版社不仅能降低管理成本,获得一定的托管收益,同时,还能集中精力,开拓优势业务,实现资产的优化配置。
2.股权托管
在对某一实体投资并拥有一定股份的情况下,出版单位可以通过与受托人(如证券公司、投资公司等)达成的契约,让受托人代表其对该部分股份行使管理、监督的权力。由于受托人往往拥有比出版单位更丰富的经验、更专业的能力,因此,通过受托人的高效运作,出版单位能获得更大的投资回报。
3.投资托管
出版单位可将一些陷入困境的投资项目或拟投资但缺乏经营管理能力的项目,交由具有较强经营管理能力的受托人进行运作。这样,出版单位不仅可以避免投资项目对整体经营的拖累,还可以获得预期的投资收益。
4.债权托管
任何出版单位都不免有一些呆滞债权,这些呆滞债权形成大量的空白资金,会降低整体资本的流动性。与其让这些债权自生自灭,不如交由受托人去盘活、变现或进行有偿经营。这样,出版单位呆账、坏账的数量减少了,资产的质量提升了,资本的循环、周转加快了,经营业绩自然也会得到相应的改善。
5.物业托管
在多元化经营的过程中,出版单位可能拥有一些不良房产或地产。这些物业作为固定资产,流动性极差,会给出版单位的资金周转带来很大的困难。因此,通过托管的方式,将这些房地产交由受托人加以盘活、变现、开发,会最大限度地挖掘其价值,增加出版单位的流动资金。
(四)破产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自然界进化的基本规律,同样,“优胜劣汰”则是市场经济中企业竞争所必须遵循的法则。目前,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激烈的市场竞争必然会导致企业的两极分化,强势企业脱颖而出,劣势企业则会沦落为竞争的失败者,破产就是这些企业退出市场的主要方式和机制。
所谓破产,根据我国《破产法》的解释,企业因经营管理不善造成严重亏损,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的就要宣告破产。破产的一个基本职能就是破产淘汰,即通过破产,淘汰那些落后的企业。这些企业的各类资本,相应会重组到其他优势企业中,从而实现了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
破产作为一种市场竞争机制,对所有企业来说,都是一种有效的激励和警戒。这种被淘汰的威胁,会不停地鞭策企业改善其资源配置,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实现企业优化。
在西方出版业中,出版社倒闭是十分正常的事情,无数出版社都成为历史的匆匆过客,能够像牛津大学出版社、朗文出版社那样屹立几百年是极少数的事情。而在我国,出版社倒闭还是人们在思想上所不能接受的。其实,将破产机制引入我国图书出版业,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一方面,可以促进出版社、出版集团培养市场竞争意识,重视经营管理,摆脱计划经济体制下“不思进取”、“等、靠、要”等被动思想,积极开拓进取,从而带动整个出版产业的发展,提升我国出版业的整体竞争力;另一方面,可以淘汰落后的出版单位,使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流动,从而实现出版资源的合理配置、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促进整体经济效益的提高。
对于出版单位投资设立的全资子公司和控股公司,以及已经转制为企业的出版单位来说,实施破产应该没有太大的问题,这有助于出版单位从亏损的业务中撤出,集中优势资源进行主业的开发。但对于那些还没有转为企业的出版单位来说,引入破产机制则要复杂的多,毕竟事业单位的性质,决定了其天然受到国家政策的保护,并且由于我国当今出版社包括多种类型,不能一概而论。
对于破产制度的引入,我们的观点是:首先应该明确,建立退出机制是必要的。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出版社、出版集团虽然是事业性质,但实行的是企业管理。既然是企业化经营,那么,破产作为一种正常的企业行为,也理应适用于出版单位。一味强调出版社的事业性质而不断庇护那些缺乏生存能力的出版社,会在出版业中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后果。既然无论运营的结果怎样,都可以获得生存,那么,任何出版单位都会缺乏危机意识和发展动力,我国的整个出版业就会成为一潭死水。只有让出版单位确立“生死观”,知道死亡的存在,才有“向死而生”的生存渴望和发展动力。通过破产,将一些跟不上发展、竞争力弱的出版单位淘汰,可以实现出版资源的重新整合与优化配置,这样,中国的蓝登书屋和贝塔斯曼也许就有机会出现,出版业的整体素质也会相应得到提升。
其次,对于不同类型的出版社,要具体分析,区别对待。那些学术性、政治性出版社,主要从事文化传播、政治宣传等活动,其出版物的经济效益可能很小,单靠自身出版物的经营,是注定要亏损的,但这些出版社作为党和政府宣传的喉舌,又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因此,不适于破产。而那些科技、经济、文艺性出版社,其出版物对意识形态和思想观念的影响不大,即使破产、倒闭,也不会影响到党和国家对出版导向的控制,因此,可以大胆尝试,引入破产竞争机制。
在此,我们可以借鉴股票市场中上市公司的退出机制:如果出版社经营管理不善,达不到一定的经济指标,那么,就要被主管部门警告,倘若在规定年限内仍不见改善,就要取消其出版资格,进行破产整顿,成为具有一定规模和发展潜力的优势出版单位兼并的对象。
【注释】
[1]李旭茂:《资本运营的主要形式和特点———出版资本运营若干问题之二》,《出版经济》,2001(7)。
[2]姚永春:《兼并:西方书业集团扩张之路》,《出版发行研究》,2002(6)。
[3]刘汉书:《中国出版集团发展的几个问题》,《出版广角》,2001(5)。
[4]杨红卫:《集团化组织变革之忧虑》,《出版广角》,2003(12)。
[5]陈介人:《扁平式集团化不符合新世纪需求》,《出版参考》,2003(9)下旬刊
[6]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
[7]何志勇:《关于出版业引入“金股份”制度的探讨》,《出版发行研究》,2001(10)。
[8]何志勇:《关于出版业引入“金股份”制度的探讨》,《出版发行研究》,2001(10)。
[9]剧锦文:《员工持股计划与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管理世界》,2001(6)。
[10]王洪波:《论图书出版资本运营》,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新闻学硕士学位论文。
[11]王洪波:《论图书出版资本运营》,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新闻学硕士学位论文。
[12]贺剑峰:《我国出版业资本运营的必要性及模式选择》,《中国出版》,2002(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