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外宣对象展示中国的艺术性

外宣对象展示中国的艺术性

时间:2023-04-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身边的案例六:政治外宣——“走进中国河南”与“起诉在东京”2002年,河南电视台主办了由十七个海外主流电视媒体参与的“走进中国河南”国际电视采访活动,让外国记者从外国人的视点来认识河南,了解中国。

身边的案例六:政治外宣——“走进中国河南”与“起诉在东京”

2002年,河南电视台主办了由十七个海外主流电视媒体参与的“走进中国河南”国际电视采访活动,让外国记者从外国人的视点来认识河南,了解中国。一直以来,日本右翼势力在教科书事件上无视中国、韩国等亚洲周边国家人民的感情,歪曲历史,美化侵略。为此,2001年4月,河南电视台国际部充分落实国家广电总局“走出去”工程,利用各方关系,派出编导奔赴日本,就侵华战争期间中国劳工受迫害一案进行采访,制作了大型纪录片《起诉在东京》。该片以准确客观的事实,生动鲜活的画面,有理有节的语言,细致入微的分析表明了中国人热爱和平、牢记历史的严正立场。在采访中,编导人员克服困难,主动出击,充分利用日本国际、国内矛盾和政治团体之间的矛盾,表现了中日两国人民热爱和平的愿望,暴露了部分战争狂人及其追随者的丑陋行径。

3.艺术性

近年来,电视外宣事业从邮寄磁带到卫星对传,从模拟电视到数字电视,从传统媒体到网络媒体,从单向广播到双向互动,在硬件技术上发展较快。但在节目创意、内容选材、表达方式等“软件”环节上变化不大,缺乏说服力、穿透力、感染力。“宣传味”、“说教味”甚浓,是外宣工作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要使电视外宣节目真正能入耳、入脑、入心,就必须讲究对外宣传的艺术。

一则笑话里这样讲道,弟弟妹妹都到了爱美的年龄,但妈妈只是常常为妹妹添制新衣服,这使得弟弟很不理解,便向妈妈提出抗议,妈妈戏谑地解释道:“‘外销’的东西要特别注意包装。”人尤如此,事物亦然。电视外宣要在充分运用电视媒介特性的基础上,从形式到内容都讲究艺术性,力争做到内在美与形式美的统一。

■宣传形式上的艺术性

每个人,每个社会群体都有自己相对牢固的认知体系,对外界事物都有一定程度上的排斥性。像对病人输血必须选择好血型一样,我们对外宣对象要进行深入研究,采取接近他们认同的方式、方法来进行。电视外宣的形式很多,但普遍被外宣对象所信任的种类并不多。纪录片这种真实纪录生活的节目样式,目前被世界各大电视媒体和观众所认同,就值得我们认真地在创作上下一番功夫。

■宣传内容上的艺术性

古老传统的文明和改革开改的成就为电视外宣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在选题上,电视外宣要注重从外国人的视角来看中国。近些年,西方国家在人权、宗教问题上对中国不断地进行攻击。《藏北人家》、《佛国女儿》这两部纪录片就艺术地回答了他们,使外国观众从一个侧面了解到中国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体会到在中国对人是最为尊重的。

■宣传意识上的艺术性

所谓艺术就是美的展示,电观外宣作品应该充分利用光与影,展示作品的画面美;充分用语言技巧,展示作品的语言美;充分挖掘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展示作品的意蕴美。美的事物总能给人以享受,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何以能倾倒西方,就是因为美。向外宣对象展示中国的美,不能以我们的眼光来看,而是应该以他们的眼光来欣赏。鸟的视野是在空中飞行时最广阔灿烂,虫蚁的视野则是在地上爬行时的粒粒尘土。电视外宣作品应尽可能地利用航拍、微拍等形式,使画面大则大气磅礴,小则细致入微,以陌生化的视角在画面上给人以冲击力,感染观众的内心。伴之以优美的解说词和动感的音乐,给他们留下无限思索与回味的空间。

4.故事性

关于人的起源,东西方有一个共同的传说,那就是泥土造人。虽然造物主不同,但实质很相近。东西方文化都有着深厚的故事情结。中国的古代传说和西方的寓言故事都是其民族传承文化的重要手段。在当前电视外宣中,故事性是我们值得采取和借鉴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电视讲故事,可以让外宣观众更乐意、更愉悦地接受宣传内容。

中国俗话讲,一方水土一方人。尽管人与人之间存在的差异很大,但人性却是人类情感中永恒的闪光点。电视外宣作品理当通过故事展示这种智慧的光芒,让外宣对象在轻松愉悦中体会和接受到你的外宣内容。淡化“宣”字,突出“外”字。美国的《读者文摘》杂志是以真实故事而闻名的,这也是该杂志能够久盛不衰的最大原因所在。CCTV-4的《真情》栏目能在周边国家有较高的收视率,也是因为在以情感人的同时更突出了一个“真”字。这就是说,在电视外宣作品的创作中,故事也是可以讲的,但必须是真实的,惟有真故事,才能换来真感受,取得真效果。温纳瑞斯是一名朝鲜战争期间的美国战俘,现在在山东和他的中国妻子共同生活着,并且成为了一名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和传播者。河南电视台国际部根据老温真实的生活经历拍摄的纪录片《温纳瑞斯的故事》,以真实的画面、平实的语言、轻松的形式,不仅表现了温纳瑞斯的生活,更展现了中国的人道主义和社会发展的成就。小小故事以“润物无声”的效果感染着观众,宣传形式生动,宣传效果突出。

5.战略性

电视外宣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其复杂性和艰巨性都有待于电视外宣工作者去克服,既要积极,更要稳妥,要把它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性工作来对待。

要高度认识电视外宣的战略性。电视外宣是针对斗争异常尖锐复杂的国际舆论环境而起步发展的。在这种环境中要认识到电视外宣的整体战略布局对中国进一步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所起到的积极作用,集中优势力量,以成熟的制作团队和外宣品牌栏目,主动参与国际舆论竞争。当前,世界多极化趋势继续发展,经济全球化进程正在加快,科技进步更是突飞猛进,国际关系更加错综复杂,清醒地认识到当前舆论斗争的尖锐性、复杂性、长期性,对加强电视外宣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西方反华势力实行西化、分化我国的政治图谋是有一整套的战略和策略的,无论从意识形态、价值观念、文化传统哪一个角度,西方媒体都不会对我国进行客观公正的报道。这就要求我们在战略上高度重视,并且采取有效措施,借取经济发展上的模式,借船出海,借风扬帆,内联外引,内外互动,不断“走出去”,让中国的电视节目在西方主流媒体落地,让更广大的国外普通电视观众重新认识并接受一个真实的中国。

高度认识电视外宣的长期性。任何一项工作都不可能一劳永逸。人需要学习、学习、再学习,电视外宣更要努力、努力、再努力。中国已经制订了2l世纪长远的发展目标,在这个目标实现过程中,西方敌对势力也在广泛地运用广播电视、报刊和互联网等媒介手段,加紧对我国实行舆论渗透和煽动。电视外宣必须有打持久战的心态和准备。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加强同各国经济、文化方面的交流,增进友谊,争取更多的国家和人民支持中国,向少数反华势力舆论开展针锋相对而又符合形势需要的斗争,使我国的电视外宣与我国日益增长的国际地位相适应。

6.创新性

电视外宣随着直播卫星、数字广播等高新技术迅猛发展也面临着革命性的变化。这一变化的显著标志,一是数字传输技术增加了频道资源;二是电视受众的心理需求发生了重大变化。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数字技术的发展,为中国电视走向世界带来了契机,开辟了更广阔的途径。新技术所带来了频道资源迫切需要大量节目填充,这就为电视外宣提供了更新的要求与发展机会。

充分认识新技术对电视外宣的冲击力。相对于报纸、广播来说,电视是新媒体;但与互联网相比较,电视却是地地道道的传统媒体。以高速互联网为代表的网络技术对传统电视传媒的冲击,是电视外宣面对的又一个严峻挑战。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电视仅有的生动性优势,以内容详尽、重复观看、互动性强等鲜明特点改变着人们的信息接受习惯。大力发展大容量、多频道、多功能点播及双向互动电视,是传统媒体不可逆转的发展方向。

充分认识新形势对电视外宣的推动力。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曾说过:“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世界在不断发展是任谁都挡不住的滚滚洪流。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加强,经济、科技、军事的逐日强盛,为思想文化建设提供了发展的保障和动力。五千年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时代发展的结合,必将产生更具时代特色、代表世界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新中华文明。电视外宣工作应着眼于大局,在社会变革中不断挥洒自我的创作欲,把中国的大国风范展示在世界面前。不断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新趋势,以新的电视外宣体制,精良的电视外宣队伍,打入国际电视的主战场。面对新的竞争与挑战,讲究外宣艺术,改革宣传方法,提高宣传时效。让新时代中国的新形象,成为中国电视外宣节目和国际主流媒体中不断闪现的新亮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