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电视产业的精神经济论

电视产业的精神经济论

时间:2023-04-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精神以信息为载体来显示,但不是信息,是文化的体现,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思想领域、文化领域百花齐放。开放的中国带来了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已不满足于物质消费。中国企业在找到管理、营销等方面落后的客观原因之后,正以自己崭新的人文姿态和人文素质,卓越体现着文化的潜在内涵、精神的经济魅力。

第三节 电视产业的精神经济论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早已开始从物质经济时代走向精神经济时代。在物质经济时代,人类为了满足最基本的生存欲望,不得不在物质世界寻找一切可能维持生命的东西,并把这些东西不断生产出来满足生存需要。但并不是说这个时候没有精神存在,精神作为文化的体现形式之一,只表现为一种直接的物质追求。通过生产大量的物质产品来满足生存,这时候物质产生了经济。人们通过物质生产获得社会的进步、思想的进步、文明的进步和文化的进步。精神处于一种依附于物质而存在的初级阶段,精神作为经济基础附加值,相对是较小的。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生产工具的改进,生产关系也发生了变化。从结绳记事到文字的出现,从咿呀乱语到语言的形成,文化演变成精神,精神构筑了文化,而精神的领域是如此的宽广,给人类的发挥余地令人难以想象。与此同时,围绕精神的各种追求已变化出无穷无尽的经济活动,精神作为文化的代言者已创造了一个时代。当一项活动、一件商品或一项工程,其精神成分占主导或超过物质成分时,我们就说精神产生了经济,它属于精神经济学的范畴。

1.精神产生经济

精神与精神经济,简单地说,精神是物质的对立范畴,是一切心理意识的总称,是文化在个体和社会群体的分别体现,心理或意识以主观存在的方式深藏于头脑中,不具有客观性。精神有单个精神和普遍精神。在实际经济活动中,我们通常运用的是普遍的精神概念。只要在人脑意识中激发出创造欲或产生出不同的经济效果从而具有经济性的精神,我们都概称为精神经济。

精神经济是一种意识,它是客观市场情况的规律总结。只有具有了市场精神经济才能产生市场经济行为,使活动更符合市场的要求,从而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现代社会里,一个点子、一个创意、一个策划、一个观念、一个精神均能在适当的时间、恰当地运用中产生经济效益。因此相对于物质的一切精神运动,是精神经济论的物质基础,是产生经济的源泉。从这个意义上讲,精神是具有能量性、物质性和信息性的。

精神有物质性但不是物质,是文化。

精神有能量性但不是能量,是文化。

精神以信息为载体来显示,但不是信息,是文化的体现,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思想领域、文化领域百花齐放。精神世界五彩缤纷、多姿多彩,对精神领域的追求和著述开始著称于世。中国人自春秋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开始,就一直讲究精神消费。但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及后来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生产力的发展时盛时衰,经济发展更是起起落落,精神追求虽然十分现实,但总显得极其无奈和苍白无力。

开放的中国带来了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已不满足于物质消费。透过电视小小的荧屏,人们看到了大大的世界,电视所展示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实质,让人们不满足于物质消费,需要在生活中的每件事情上寻求一种精神寄托和精神享受,这也就是精神消费。所谓市场经济,就是有求就有供,大家有精神消费的需求,那么就要有精神供给。此时围绕精神产生了一系列经济行为和经济活动,而精神的巨大能量,以其传播的快速性、可复制性、无障碍性、扩散裂变性等特点在短时间内产生了令人无法想象的威力,使这些事情和活动有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文化的才是永恒的。汉唐气象、魏晋风骨、东京梦华留给今人也只是诗文歌赋,文化是经济的浓缩和精髓,文化是经济的生命和灵魂。精神作为文化的实质性内涵,精神产生经济绝不是幻想。在电视时代,通过电视自身的文化气度或是通过电视宣传的诸种文化现象以及二者融会建立的文化体系,凸现了精神经济学的理论构架,是有着现实意义的。

2.电视产业与精神生产力转化

社会发展到今天,精神产业种类越来越多,精神商品无所不在,精神经济浪潮对全球经济和人民生活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精神经济自然而然的出现,必然产生精神经济学。精神经济学产生的直接原因,是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中国的改革开放。因为物质的丰富,抛开了对物质的单方面地崇拜和追求,随之经济学也成为一套系统理论,精神经济学才伴随电视造就的文化而兴盛。

精神经济学是精神学和经济学的交叉学科。精神学主要研究精神的本质、产生、特点、性质、产生方式、方法、释放能量等。经济学主要研究政府行为、市场需求、供给及价格、生产者行为、市场结构与企业行为关系要素等。由于精神经济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因此其研究内容就要融合精神学和经济学的特点,它的基础是精神经济、哲学,方法论等。广义的精神经济学是现代系统科学、心理科学、精神学、意识学、创意学、管理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商业经济学、市场学、销售学、文化科学、领导科学、谋略学、策划学等各门科学整合、交叉、渗透而成的新学科。这些分支学科都能在电视的宣传中,找到其影子。

从国际范围内看,精神经济是在知识经济成熟、市场经济发达基础上产生的经济。但有了精神和经济并不一定能产生精神经济,只有在时间、开发、转化的过程中,生产力的因素才会被挖掘出来。精神有时不能直接转化成生产力,只有经过物质中介物化、固化到物质产品中才能转化为生产力,才能形成产业。当然,另一方面,精神本身也属于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生产力。精神经济作为它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尽管它不一定有重量、有体积、有能量,但它有相对的独立性。多元文化本身就是一个十分庞大的产业。今天,文化已经成了商人们参与到残酷市场竞争的必由之路。中国企业在找到管理、营销等方面落后的客观原因之后,正以自己崭新的人文姿态和人文素质,卓越体现着文化的潜在内涵、精神的经济魅力。

当今,高文化与高科技、尖端文化与尖端科技成为精神经济的一个硬币的两面。人类社会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物质的丰富,需求越来越高,开始向更高段位的精神方面发展。可以肯定地说,由于电视媒体的引导,有史以来,从没像现在这样大规模地认识、享用由精神经济带来的成果。信息高速公路、新能量革命等等以精神经济生产力为龙头的高科技产业,已经成为未来世纪新的经济增长点。科技有尖端科技、高科技,文化也有尖端文化、高文化。我们不但生活在一个日新月异的高科技社会当中,而且还生活在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文化社会当中。这种文化的构建与传统的电视媒体的现代功能息息相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当今社会有什么,电视里就能反映什么,惟有如此,从文化里派生出的精神经济才能如火如荼地发展壮大。

人存在社会之中,离不开文化的力量。许多时候,高科技都是以文化为依托而出现并被社会大众所接受,才能转化为生产力。如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电脑、VCD、电视剧、MTV、电子音乐……概莫如此,都是高科技和高文化相结合的代表。它们也都是因为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求而深受欢迎,从而给生产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文化很多,有戏剧文化、电脑文化、体育文化乃至茶文化、酒文化……但是并非所有的文化都能赚钱,都能创造较高的利润回报。只有适应市场和消费潮流的尖端文化、高文化才能有高收益。

精神经济的本质是“创新经济”、“创意经济”。这在当今中国社会的任何行业,都值得深省和反思。电视荧屏镜头转换快,是因为社会发展快。在快节奏的社会里,精神经济必须有极强的适应性和迅捷的反应能力。在农业社会,往往要经过几千年才能积累一个精神周期,在信息社会较短时间内,就会出一个精神经济的周期。现代社会之所以称为信息社会,一个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因为电视传媒功能迅速升级,电视促使了社会文化多样化以及信息大爆炸的形成和出现。

精神经济的出现和精神产品的销售都需要借助电视媒体,通过电视向消费者传达这种理念,以与消费者进行精神上的沟通,并使后者产生精神上的共鸣,引起兴趣,产生欲望。电视因为具有可视、可听等多方面独特的优势,产生之日起便宣告了其独步天下时代的到来。

电视对精神产品销售的巨大促进作用,同时也说明了电视媒介中精神产品的销售具有多重作用。一是实现从精神到物质的飞跃,二是实现精神到精神的转化。此外,电视媒介对精神产品的促进作用还有一条,就是实现从物质到精神的转化。

当媒介经济成为一种新的经济模式被人们广泛地提及和运用的时候,电视,这一当下第一媒介更应该在创造精神经济的过程中释放出自己的经济能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