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传媒经济学术研究应该走向世界

中国传媒经济学术研究应该走向世界

时间:2023-04-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北京会议的举办不仅对促进中国的传媒经济学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促进亚洲乃至世界的传媒经济学术研究都将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这次会议在中国举办,既是中国传媒经济学术研究走向世界,向世界同行学习的好机会,也是中国传媒经济学界向世界展示发展成果的难得机会。这次会议确定的主题是“媒介产业:全球化·多样性·认同”。

中国传媒经济学术研究应该走向世界——在第七届世界传媒经济学术会议开幕式上的致辞

■郑保卫

尊敬的各位领导、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上午好!

5月的北京繁花似锦,生机盎然。第七届世界传媒经济学术会议今天在这里召开了。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大会组委会向前来参加会议的国内外专家、学者及各位朋友表示最诚挚的欢迎!

两年前的5月,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的第6届世界传媒经济学术会议上,我同中国传媒大学周鸿铎教授、清华大学崔保国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麦莉娟教授,以及中国教育报刊社陈中原先生一行5人组成的申办团,向世界传媒经济学术会议行动委员会递交了申办第七届世界传媒经济学术会议的报告。在委员会组织的答辩中,我们陈述了会议申办的目的、意义、规划和设想,以及我们对举办会议所能够作出的承诺。

在申办报告中,我们谈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传媒业的发展状况,谈到了中国传媒经济学术研究所取得的进展,也谈到了即将于2008年举行的奥运会,谈到了会议举办地——北京的历史文化和名胜古迹,我们还播放了反映这些内容的录像片。这些陈述和展示不但引起了委员会领导者们的兴趣,也得到了与会代表们的认同。当第6届会议主席诺曼德(Normand Turgeon)教授宣布,下届会议将于2006年在北京举办时,全场响起的掌声说明了各国朋友们对我们的认可、赞同和期待。

世界传媒经济学术会议组织是世界上最有影响的传媒经济学术机构,创办人是这次与会的美国著名传媒经济学家皮卡特教授。该组织自建立以来,始终致力于研究当前传媒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研究传媒业的最新发展方向、发展趋势和发展战略,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以促进传媒业的发展,推进传媒经济学术研究的深化。

该组织的前6届会议都是在欧洲和美洲国家召开的,我们能够获得第七届学术会议的举办权,应当说是一种历史性的突破。因为这将不但是该组织第一次在中国举行会议,也是第一次在亚洲国家,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会议。北京会议的举办不仅对促进中国的传媒经济学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促进亚洲乃至世界的传媒经济学术研究都将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这次会议在中国举办,既是中国传媒经济学术研究走向世界,向世界同行学习的好机会,也是中国传媒经济学界向世界展示发展成果的难得机会。

自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在国家改革开放和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我国的传媒业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集团化建设逐步推进,传媒产业经济实力日益增强。及时总结我国传媒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探讨我国媒介经营与管理的特点和规律,成为我国传媒经济学术界和业界的共同任务。

在中国,传媒经济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也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中重点发展的学科之一。仅“十五”科研规划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的新闻传播学18个重点课题中,就有7个直接或间接地属于传媒经济学方向。而在教育部发布的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十五科研规划重大项目中,第4个方向就是“世界经济一体化态势下的中国媒介经济”,其中所列举的重点课题有10个。

由于有政府的支持和新闻教育、研究机构及媒体的共同努力,近年来我国传媒经济学术研究不断深入,取得了许多积极的成果。

这些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组建了一批专门的研究机构,它们成为我国传媒经济学术研究的重要基地和骨干力量。这些研究机构主要分布在高等新闻院校和一些新闻媒体;二是发表和出版了一大批传媒经济学方面的研究论文和专著。据不完全统计,论文达到1000余篇,专著超过200部;三是召开了一些有一定质量和影响的学术研讨会。有的媒体和新闻院校还在国外举办学术研讨会,扩大了我国传媒经济学术研究的影响;四是一些新闻院校设立了传媒经济学专业,开设了专门的传媒经济学课程。不少新闻院校招收传媒经济学专业方向的硕士研究生,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和中国传媒大学还专门设立了传媒经济学博士专业方向,招收博士生;五是涌现出一批有一定研究实力、水平和影响的传媒经济学学者,他们在传媒经济学术研究中起到了开拓和引领的作用。今天的与会者中就有许多这方面的专家、学者。

在传媒经济学术研究的国际交流方面,我们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翻译和出版了一些有影响的国外传媒经济学专著和论文;组织了一些有一定影响的国际学术研讨会;邀请了一批国外传媒经济学界的知名专家和学者来我国访问、讲学等等。以上事实说明,中国的传媒经济学术研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力,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在国内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但是实事求是地看,我国的传媒经济学术研究,无论是在研究范围与广度,还是研究质量与水平上,与世界上许多国家相比都还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在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由于范围还不够广泛,形式还不够多样,力度还不够大,因而影响到我国传媒经济学术研究的质量和水平。我想,这次学术会议的召开对我国传媒经济学界和业界来说,都是一次向世界同行学习的极好机会。

“扩大交流,加强合作,办好会议,促进发展”,是这次会议的主旨和目标。我们衷心希望这次会议能够达到预期目的。这次会议确定的主题是“媒介产业:全球化·多样性·认同”。三个关键词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中的“认同”应当是对“全球化”和“多样性”的认同。那么,究竟是认同“全球化”,还是“多样性”,还是二者的结合呢?另外,媒介产业的全球化应该是双向的还是单向的?媒介产业的全球化究竟应该是促进媒介产业的多样性还是削弱媒介产业的多样性?这些问题既是媒介产业发展中的重要战略问题,也是传媒经济学研究中的重大理论问题。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一些学者担忧,在全球化的影响和促动下,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还能够保持多久?特别是在大型跨国传媒集团不断对外扩张,并且已经成为一种难以抑制的潮流和趋势的情况下,这种多样性更是面临着巨大的威胁,那么各国政府和传媒应当采取怎样的应对策略?

另外,作为信息媒介和舆论手段的传媒业又怎样在实现自身多样性生存与发展的同时,对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提供信息和舆论的支持?可以说这些问题都是传媒经济学界所应当关注的话题。也正因为此,传媒业的“全球化”和“多样性”问题,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就一直是世界传媒经济学界的热门话题,也是上几届世界传媒经济学术会议涉及最多和研讨最为集中的议题之一。

这次会议,组委会共收到来自亚洲、欧洲、美洲和大洋洲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40余篇学术论文,其中不乏世界传媒经济学界著名专家、学者的论文,因此可以说这次会议是一次真正代表性广泛、学术含量很高的国际学术会议。我们希望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各位专家、学者以及传媒界的朋友能够围绕会议主题,就全球化背景下新闻传媒如何实现多样性发展问题展开广泛的交流和充分的研讨,并且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取得某些共识。

会议期间,我们除举办多场学术报告和专场研讨会外,还将组织与会代表参观游览故宫、长城等古迹名胜,使大家能够亲身感受中国的历史文化。

中国是个古老的国家,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有着广袤的土地和秀丽的山川,有着众多的民族和好客的人民。自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国家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会后,建议大家到外地旅游参观,去看看中国各地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北京是座有着3000多年历史的城市。她曾经是金、元、明、清等几个朝代的都城,1949年后成为新中国的首都,是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这里的名胜古迹,秀丽风光令人流连忘返。这里的历史和文化都渗透着丰富的内涵,传递着多样化的信息。而正在筹备中的2008年奥运会更是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我们希望这一切都会增加各位外国朋友来中国访问的新奇感和纪念性。我们也相信短短几天的会议和参观会使朋友们对北京、对中国留下美好的记忆和印象。

这次会议的筹办得到了教育部及5家主办单位领导在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的大力支持,同时也得到了全国传媒经济学界和业界的积极响应和认同。特别是与会各国传媒经济学界的专家、学者们的参与和支持,给了我们很大的鼓励。皮卡特等世界传媒经济学术会议组织行动委员会的负责人又亲临会议,给予我们及时的指导,从而使得会议能够顺利进行。在此,我代表组委会向各位领导、专家、学者和新闻界的朋友们,特别是向远道而来的外国朋友们表示最诚挚的谢意!

最后,预祝第七届世界传媒经济学术会议圆满成功!祝愿各位朋友会议期间身体健康,精神愉快,万事如意!

[郑保卫 第七届世界传媒经济学术会议大会主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