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传媒业双重属性形成的背景及条件
中国的传媒业在20世纪70年代末实现社会转型之前是单一的事业属性,基本上按国家事业单位的规定和要求,承担党和政府赋予的宣传报道任务。这时的传媒业习惯上被称为“新闻事业”。直到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国家实行改革开放,社会开始转型,中国传媒业的功能和属性才逐步发生变化,进入90年代后,其产业属性日渐明显,双重属性的格局得以形成。
中国传媒业由单一事业属性向兼有产业属性的双重属性之转变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
一方面它是转型期中国传媒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它也是转型期中国实行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
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的一些私营报业曾经作为企业经营,有过一段引人注目的经营发展史。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像《申报》、《大公报》和成舍我的“世界报”系列这样的有影响的报业经营实体,积累过一些有益的报业经营与管理经验。
新中国成立后,一开始,国家承认报纸的这种企业属性,实行允许守法的私营报业存在的政策,而且对公营报业也鼓励开展经营,以谋求自身发展。1949年12月,国家新闻总署召开了成立后的第一个全国性会议“全国报纸经理会议”,会议的主题就是研究和部署报业经营与管理问题。根据会议提出的报纸经营要实行“企业化”的要求,各地报纸都开始按照企业方式组织生产和经营,通过广告、发行及其他方式改善报纸的收益状况。1950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曾专门发过一个《关于报纸实行企业化经营情况通报》,总结全国报纸实行企业化经营的情况,肯定所取得的成绩,同时明确指出报纸实行“企业经营方针是完全正确的,可以实现的”。在国家政策的推动和扶持下,全国报业经营工作取得明显进展,据有关资料显示,到1951年,全国省级以上报纸已基本实现自给自养。
但随后,政府便开始将私营报纸进行公私合营,后来又完全实行公有制,取消了所有的私营报纸。当时虽然私营报纸被取消,但一些公营报纸还在进行有限的经营活动。然而到了60年代中期,随着国家政治斗争形势的变化,报纸的意识形态属性被过分强化,新闻传媒的经营活动全部停止,“计划因素”取代了“市场因素”,传媒的经营活动就此完全中断。
中国传媒业等到重新启动企业化经营的车轮,已是20多年后的事情了。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带来了国家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市场和经济因素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被重新肯定,使得新闻界也萌生了借助市场和经济的因素,摆脱计划经济条件下单纯靠国家财政维持生计的状况,以及谋求自身生存和发展的欲望。于是,在1978年底,便出现了人民日报社等首都8家报社联名向财政部提交要求试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经营方针的报告。这个报告成了中国传媒业由单一的事业性属性向兼有事业性和产业性双重属性转变的标志性事件。
报告的核心内容在于希望政府能够允许传媒按照企业的运作方式,实行企业式的经营和管理。这种管理方式,强调传媒业作为事业单位的性质不变,但可以从事一定的经营活动。
财政部很快对报告做出了批复。财政部的批复,不仅为这几家报纸启动了开始企业经营的车轮,而且实际上是向全国打开了媒介企业化经营的一道门缝。随后,一些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先后开始刊播广告,搞自办发行,尝试多种经营,在企业经营的道路上慢慢起步,并且逐渐尝到了甜头——取得了一些经济效益。一些媒体的经营不但获得了利润,而且还上缴了税收,经营的收入一部分用于解决单位内部职工的福利,另一部分则用于自身的进一步发展。
但是,中国传媒业的经营实现真正意义的“企业化”,从而获得快速发展,则是从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定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才逐步开始的。1996年6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快第三产业的决定》中,把报刊经营管理列入第三产业,成为我国报刊进入产业化改革阶段的一个标志。中国传媒业实行企业化管理、市场化经营和产业化运作的大门就此敞开了。
作为中国媒体进入市场,实行产业化运作重要标志的报业集团的酝酿与建立,以及成为报业市场化和产业化卓有成效的改革探索者的都市报的出现与发展,都是在1992年以后的这段时期,这是一种必然的结果。可以说,正是市场经济的催生,使它们得以诞生,并且很快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了以市场为导向、合理配置资源、调整供求关系、促进产品流通、实现经济效益的企业运行机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原先计划经济体制下事业经费由政府统一划拨、生产物资由有关部门统一配给、工作人员由有关部门统一分配、新闻产品(报纸、杂志)也由党政部门统一派订的事业管理方式显然已经不能适应需要。政府的拨款逐年减少,最终“断奶”的时间已给出期限,这就等于把传媒推向了市场,逼得传媒不得不面向市场,考虑如何顺应市场去求生存和谋发展的问题。中国传媒业的产业属性及特征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形成的。
转型期中国传媒业由单一属性向双重属性的转变,同社会转型后,传媒社会功能的转变也有着直接的关系。
从历史上看,中国的传媒业一直有着明显的意识形态属性和特征,特别是中国共产党的传媒业从一诞生起就是作为一种“思想武器”存在的,毛泽东称之为拿笔的“文化军队”。在这种理念和思想的指导下,传媒业始终把自己看做是党和政府实现其政治理想、历史使命和当前任务的舆论工具,强调其思想宣传和舆论导向功能。这也正是转型前中国传媒业始终是单一的事业性属性的根本原因。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后,经济要发展,社会要进步,对外要开放,对内要搞活,整个社会的生存与发展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相互间的社会交往不断扩大,社会与公众在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对各种信息的需求急剧增长,这些都促使传媒业必须考虑如何充分满足社会与公众的各种信息需求,如何实现自己作为信息媒介的生存价值,发挥好自己的社会功能,更好地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政治文明、文化繁荣、社会进步,以及群众的日常生活提供多方面的服务这样一些问题。于是,中国传媒业逐步调整原先主要担负政治宣传和思想指导功能的做法,开始重视发挥自己在信息传播、文化娱乐,以及经济与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功能。
中国传媒业在社会功能上的这些变化,逐渐凸现出传媒业作为一种新闻与信息媒介的性质,也显示出传媒业作为以传播新闻为主要手段,满足人们信息需要的社会文化事业的属性,同时还逐渐衍生出了传媒业的产业属性。正是这些多样化功能的形成,使得传媒业有了适应市场需要、作为产业经营、实现社会生产、追求经济效益的价值与条件。
中国传媒业的事业性和产业性这两个属性之间是一种互为补充、相互制约的关系。事业属性决定着传媒业基本的存在形式、行为方式和根本的利益方向、工作原则;产业属性决定着新闻事业长远的生存基础和发展潜力。它们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综合体系,各自发挥着自己的作用,又制约着对方的存在方式和发展状况。我们要注意全面和正确地体现这两个属性所蕴含的积极功能,发挥它们的有效作用,以使新闻事业能够健康、全面地发展。
应当看到,在社会转型期传媒业作为一种产业来经营,有其必然性和必要性。认识传媒业的产业属性,有助于更好地按经济规律和市场规律来搞好媒介经营,争取获得理想的经济效益。这对于传媒业增强经济实力,扩大事业规模,争取更大发展,从而更好地发挥自己的社会功能和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当然,如果只是把传媒业作为一般的产业和企业来经营也容易带来一些弊端。过分强调它的产业和企业属性,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会损害它作为社会文化事业的特征和属性,使它不顾公众利益和社会效果,背弃它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导致新闻传播产生负面效应。因此,在认识传媒业的产业属性的时候,一定要认清它不同于一般的企业单位,不是一般的经济实体,它是生产政治性、思想性很强的精神产品的文化产业,它的生产和经营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在保证社会效益的前提下,去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