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关键词:功能双重失调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系的日益成熟和经济总量的不断提升,社会转型带来的社会阶层结构出现了深刻的变化。市场经济和政治民主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给予人们更多的关于个人和社会的决策机会和决策权利,而正确决策的前提是信息的充分获取和意见的充分表达。因此,社会和受众对于传媒的角色期待也随之发生了根本改变。社会需要传媒承担起社会环境守望者和公共话语平台提供者的双重角色功能。然而,中国的新闻传媒习惯于“喉舌论”的单一价值标准,一些传媒机构的领导者把对上级甚至是对某些具体领导负责看做喉舌论的本质所在,在对社会有重大影响的事件,特别是所谓的“负面事件”面前要么畏首畏尾,要么缄默失语。从“非典”流行初期的传媒表现到出现在东北的水污染事件中传媒的出尔反尔,都是这种对喉舌论错误理解之后的行为表征。
不能为受众提供环境守望功能的传媒在环境急剧变化的时候必然被受众抛弃。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在80年代中期的一项调查发现,尽管日常状态下只有1%~3%的居民收听境外电台的广播,但是,一旦国内出现突发性的重大灾害或负面事件,收听境外广播的人数比例就会骤增至10%以上,而收听者中以知识界人士、公务员及企业白领为主。应该说,这种状况的发生是人们不得已而为之的无奈之举,也是对现行传媒体制控制下的传播现实的一种抗议。(2)进入新世纪以后,信息的传播渠道更多,人们不仅可以通过境外广播,还可以通过无远弗届的互联网获取各种信息,手机短信更是传受便捷的没有把关人的信息传播方式。
在公共意见表达方面,传统的管理体制下,传媒习惯于做舆论制造和引导工作,追求“舆论一律”。但是,在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日益多元的今天,不同的社会阶层和利益集团对于同样的事件有不同的价值判断和意见表达,在此情形下,传媒如果能够为不同的意见人群提供话语表达平台,一方面可以提供情绪宣泄的渠道,同时也能够为不同社会阶层和利益群体提供意见交流的平台,促进理解和沟通。从更高的层次上说,公共话语的充分表达,也为舆论监督、社会决策提供了很好的民意基础,可以更好地为构建和谐社会作贡献。然而,现在的传统媒体,在公共话语表达平台的建设方面基本上是乏善可陈,偶有意见表达渠道也多是所谓精英话语,远离普通受众。因此,看到无数互联网站开设的BBS上人满为患之时,传统媒体的从业人员没有理由抱怨受众的无端流失。
传统媒体守望功能和话语平台功能的双重失调无异于为渊驱鱼,受众流入互联网等新兴传媒当然也就在所难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