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针锋相对,毫不含糊

针锋相对,毫不含糊

时间:2023-04-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针锋相对,毫不含糊1994年,美国国务卿克里斯托弗访华,中国政府采取了严格的安全措施。分析以上两例,吴建民均使用了类比、反问的手法,通过事实强调自己的正确观点以反驳对方的错误认识。1998年2月l2日,在外交部例行记者招待会上,有西方记者提问:“中国是怎样定义‘台湾独立’这一说法的?”

一、针锋相对,毫不含糊

1994年,美国国务卿克里斯托弗访华,中国政府采取了严格的安全措施。在外交部记者招待会上,有美国记者问新闻发言人吴建民:“你们为什么要采取那么严的保安措施,你们怕什么?是不是怕中国政府倒台?”吴建民回答:“有重要人物来访采取严格的安全保卫措施不是中国人的发明,全世界都这么做。1993年11月,江泽民主席出访APEC领导人首次非正式会晤,我也去了。你们美国的保安措施很厉害啊,我要上电梯,你们的保安一巴掌把我推开了。”台下记者追问:“你抗议了吗?”吴建民接着回答:“我很不高兴,但我觉得保安是在履行他的职责。至于中国政府怕什么?”停顿一下,吴建民有力地说:“我还没有见过哪个国家的经济以两位数增长,这个国家的政府会垮台的。”1991年5月23日,在外交部记者招待会上,有香港记者对中国庆祝西藏和平解放40周年燃放焰火有异议,向吴建民提问:“你觉得像西藏这样落后的地方,用10万元人民币燃放焰火庆祝解放合适吗?”吴建民镇定自若地回答:“40年来。西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这是历史上任何时代都无法比拟的。人民对重要节日进行庆祝是很自然的事。比如美国在庆祝独立200周年、法国在庆祝法国大革命200周年时,都举行了盛大的庆祝活动。按照您的逻辑,是不是认为美法两国政府应该把这笔钱省下来去救济那些在严寒中露宿街头、无家可归的流浪者呢?”分析以上两例,吴建民均使用了类比、反问的手法,通过事实强调自己的正确观点以反驳对方的错误认识。他先直奔主题、正面立论,再对提问所包含的信息用事实和类比进行反驳,从而说明对方信息的不合理性。在第一个例子中,针对美国记者的提问,他举出自己在美国亲历的类似例子,说明美国保安措施的严密,其回答“至于中国政府怕什么”,以及“我还没有见过哪个国家的经济以两位数增长,这个国家的政府会垮台的”,通过中外媒体的报道迅速传遍了世界,起到鼓舞舆论、振奋民心的作用。在第二个例子中,他明确肯定了西藏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巨大进步,并把西藏庆祝和平解放与美国庆祝独立、法国庆祝法国大革命进行类比,结尾处通过反问,有力地驳斥了记者的挑衅性观点。

1998年2月l2日,在外交部例行记者招待会上,有西方记者提问:“中国是怎样定义‘台湾独立’这一说法的?”外交部新闻发言人朱邦造回答:“我们中国大陆方面十分明确地反对任何旨在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行为,坚决反对一切旨在国际上造成‘一中一台’和‘两个中国’的行为。”该记者又追问道:“我只想让你澄清一下。因为台湾是有自己的‘总统’的,它也有自己的‘国民议会’,也有自己的护照以及自己的‘旗帜’。但是中国又是怎样定义‘台湾独立’的呢?”朱邦造说:“尽管目前海峡两岸还没有统一,但是有一点是十分明确的。那就是台湾作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的地位没有改变,也不允许改变。中国的主权一直没有被分割,也不允许被分割。在中国统一之前。在处理两岸关系事务当中,特别在两岸谈判当中,必须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也就是必须坚持在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能分割。我想,我已经回答了你的问题。”此例中,西方记者采用了追问的方法。第一次提问是明知故问,引出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一般性、原则性的回答;第二次提问表现出提问的真实目的,其潜台词是“台湾事实上已经独立了”,通过提问传递了新闻的潜信息。而朱邦造的两次回答表现出他严密的逻辑思维、清晰的政策知识,以及直言坦率的回答风格,旗帜鲜明地表明了中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严正立场和坚定信念。

img36

图片说明: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吴建民在新闻发布会上

1984年,美国总统里根竞选连任时,在和竞选对手蒙代尔进行第一次电视辩论中,他明显处于劣势。反对派媒体据此大肆渲染里根年纪大了,这对他相当不利。当里根与蒙代尔进行第二次辩论时,有人问里根:“你是否觉得年事已高会影响你在下一届任期内履行总统职责?”里根回答说:“我无意在这次竞选中在年龄问题上做文章,更不会利用我的竞选对手的年轻和经验贫乏为政治目的服务。”此例中,年龄问题是里根竞选中遇到的一个棘手问题,也是对手容易抓住的一个薄弱环节。里根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直面这一挑衅性提问,并借机进行了有力的反驳,给了竞争对手决定性的打击,从而使自己的年龄大成为优势而对方年纪轻转为劣势。当时舆论认为,正是这一有力的反驳使里根获得连任。

img37

图片说明:外交部新闻发言人朱邦造

1986年初,在中国驻印度大使李连庆的记者招待会上,有记者提问:“据说,中国在新疆帮助巴基斯坦试验核武器,对此,大使先生有何见解?”李连庆回答:“ ‘据’是一个推测用语,在这样重大的问题上,使用这样的词语是不够慎重的。据谁所说?证据何在?中国一贯主张销毁核武器的立场是众所周知的,我们自己制造核武器,也是为了打破超级大国的核讹诈,以至最终销毁核武器,怎么会再去帮助另一个国家试制核武器呢?”这是一个以反问作答的典型例子。在这里,李连庆用一连串的反问,直接批评记者捕风捉影,明确申明了中国在核不扩张上的原则立场,义正词严,一针见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