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际传播的情感交流
情感是人们对待客观现象的肯定或否定的主观态度与心理反应,它有效地促进了人际传播中人们之间的理解与交流。新闻是把新近发生的信息事件,通过媒体传播给受众并产生舆论反应。这一作用的发挥大多通过打动受众的情感来实现。政府记者招待会的问答是以人际传播的形态传递新闻潜信息的过程。政府官员和媒体记者在设定记者招待会的议程时,在问答现场双方的互动交流或交锋对立中,以及会后选择、过滤记者招待会信息并将其制作、加工成新闻作品时,都不可避免地带有个人的情感色彩和价值取向,并将其作为潜信息附带传递给媒体受众。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官员和记者对政府信息的采集、加工与传播,势必伴随着人的一系列复杂情感的变化;而受众在接受政府信息时,也会凭借自己的情感积累,以一定的审美标准去判断和感受,并做出与之相应的情感反应。从这一意义上说,情感因素决定了受众的接受。
在政府记者招待会上,政府和媒体在信息传播上显然居于主导地位。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受众的情感因素。政府和媒体虽然控制和主导着政治信息传播的全过程,却不能无视受众的能动作用。他们只有注重受众的情感反馈,建立起良好的信息交流系统,才能更有效地控制政治信息的传播过程,实现政治传播和组织传播的目标。受众是新闻传播的对象和归宿。然而,新闻传播的双向性决定了受众也是能动性主体,是积极的信息需求者和信息反馈者。政府记者招待会通常集中了来自世界各国的媒体记者,因此,在问答互动的过程中,存在着面对国际媒体背后的国际受众的问题,这便涉及到跨文化交流的审美意识差异。但是,不同国家、民族和地区的媒体受众在新闻审美心理上有许多相似甚或相同之处。这种审美感受上的相似或相同,或说是审美情感的共鸣,可以为受众之间跨国界、跨文化的情感交流提供沟通渠道,并增进相互的理解和情感交融。当政府记者招待会上问答双方的个人魅力展现出来时,各国受众也就迅速获得相同或相似的情感震撼和思维启迪,从而达到政府记者招待会对外传播的目的。
从表象分析,政府记者招待会的问答似乎仅仅存在于信息事件向媒体环节流动的单一、短期过程中。然而,从深层次看,政府记者招待会中情感因素的重要性,决定了问答双方应该尽可能考虑到受众对政治信息的理解,尤其是受众主观情感的能动性,尽可能平衡信息发布者、传播者和接受者的位置。随着社会的进步,今天的受众正在逐渐由被动接受转向主动参与,鉴别能力、审美能力都在加强。政府和媒体应该顺应这一趋势,以受众的情感接受为重要参照,以受众的心理需求为根本取向,从接受的角度为政府记者招待会积极注入情感的魅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