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安德鲁曲线发挥作用

安德鲁曲线发挥作用

时间:2023-04-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安德鲁曲线发挥作用1998年度亚洲电视奖中国电视人拿到两个第一名,一个是北京电视台选送的动画片《乖乖猫教中文》,获得最佳儿童节目的殊荣。而四川电视台选送的纪录片《传宗接代——人工大熊猫繁殖侧记》摘取最佳纪录片的桂冠。而北京电视台选送的另一部纪录片《中国杂技人》也入围最佳纪录片这个奖项。

安德鲁曲线发挥作用

1998年度亚洲电视奖中国电视人拿到两个第一名,一个是北京电视台选送的动画片《乖乖猫教中文》,获得最佳儿童节目的殊荣。而四川电视台选送的纪录片《传宗接代——人工大熊猫繁殖侧记》摘取最佳纪录片的桂冠。而北京电视台选送的另一部纪录片《中国杂技人》也入围最佳纪录片这个奖项。

《中国杂技人》是一部反映中国杂技故乡河北省吴桥地区一户杂技世家真实生活的故事。为尝试制作一部具有国际水准的纪录片,我们特别聘用了在澳大利亚小有名气的独立制片人安德鲁作为该片的导演。该片创作历时两年,终于在1998年春天问世,在北京电视台和澳大利亚SBS电视网同期播出。

这是一次极为有意义的合作,我称此举为解剖麻雀。即通过这次合作,了解国际上生产纪录片的基本创作思路和创作过程,真是从中学习学到了很多东西,感触最深的有这么三点:

img19

最佳纪录片《传宗接代——人工大熊猫繁殖侧记》

img20

安德鲁与摄制组在一起

一是纪录片娱乐化包装理论。开始接触这个概念很难理解,纪录片是一种纪实风格的作品,何要娱乐?安德鲁解释,这个“娱乐”是个大娱乐的概念,即调动电视创作的一切手法(如摄影、编辑、音效、人物对话等等,当然最重要的是故事情节)把观众尽可能地吸引住。他进一步解释:当今世界,电视频道众多,观众可选范畴很大,电视纪录片叙事结构不能再沿用半弧曲线(⌒),而是采用脉冲曲线(img21),用各种手段不断创造吸引点,不能让观众跑掉。后来,我把安德鲁的这个说法称之为“安德鲁曲线”。为了吸引观众收看,SBS电视网甚至在这个节目播出的节目宣传海报也用心良苦,标题是“Don’t try home”(在家里不要试)。画面是一个中国的杂技小演员背翻后把头从自己的胯下探出来,而用双手支撑着地面的一个特技镜头。这样一个标题和画面,既有人情味又有吸引力,我真是为它拍手叫绝。

img22

Don’t try home

二是纪录片创作的哑铃战略。就是如果把纪录片创作分为前期(准备)、中期(拍摄)、后期(编辑制作),那么重点要放在前期和后期。这部片子的创作就是这样一个过程。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前期准备阶段,决定拍什么、怎么拍,为此安德鲁几乎用了半年时间。他两次到吴桥踩点,深入到村庄,找故事、设计故事,最终的拍摄脚本与他的初衷已大相径庭,而我认为这个最终确定的故事结构是非常成功的。再就是后期的精雕细刻,也消耗了大量时间,致使50分钟长的片子,每一个镜头、每一个剪接、每一个音效、每一秒钟都是讲究的。而在中国做纪录片由于资金的限制,时间的紧迫,往往做不到。

三是纪录片的社会意义或人性价值。如何拍“中国杂技人”这个题目,按常规想法会是反映杂技演员的生活、训练的艰辛,而最终获得成功是如何曲折。或采用倒叙手法来反映这一过程。但安德鲁是这样来讲故事:一个姓姜的杂技世家,在当地已经小有名气。姜家世世代代吃这碗饭,虽不容易,也算温饱。但社会的大气候,即人们对更加富裕,开放生活的追求之风也吹到了这样一个家庭,姜的大女儿离开戏班子出国谋生,戏班子里的顶梁柱姜班主的二女儿也动了心,决定为班子演最后一场,然后走出农村,去大城市追求新的生活。片子的结尾是戏散人空,姜班主送自己的女儿到汽车站,目送自己的女儿远去后又回到戏班。最后一组镜头是锣鼓响起,姜班主在苍老的脸上画了一个丑角脸谱重新登场,引得全场喝彩。这喝彩声,给观众以心灵上的撞击,同情、怜悯、无尽的联想和思考……。安德鲁选择这样讲故事,就是想反映这样一个具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即在开放、发展的年代,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传统文化面对现代化商业化大潮的冲击,如何生存下去。我注意到,亚洲电视奖在评纪录片时,很注意作品社会意义层面的价值反映,选送作品方也很注意这一点。2000年北京电视台选送的纪录片《一个艾滋病患者》之所以折桂,很重要的一点也是以一个艾滋病患者被社会歧视带来生活困境的辛酸故事,折射出当今世界普遍存在着日益严重的艾滋病引发的社会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