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学报校对工作
1995年,上海等地曾举行前所未有的报刊编辑质量群众性自查活动,对错字、别字、多字、漏字、颠倒字或明显用字用词不当者,赏以重金举查。可见校对工作的疏漏与社会各方面的关注。这必将对校对质量的提高产生积极影响。我国的出版业现状,由于层次、性质及隶属关系等不同,就校对工作看,图书和期刊的校对不尽相同。出版社的校对工作,大体是由专职人员负责进行的,而期刊的校对,基本是由编辑部兼顾的,特别是高等学校的学报,近乎全是由编辑负责完成的,计算机技术运用于编辑出版,呈现的更是一种编校合一的体制。本文仅就高校学报的校对工作谈些看法。
一、编校一体化的利弊
校对,是一门专门学问,是学无止境的。我国历代的读书人,历来重视书籍的版本,校雠学就成了一门专门学问。在古代,校书的人都是很有学问的人,在知识结构方面要比撰书的人宽泛得多。还有一种情况是,很多的古书,抄写或刊刻印刷,都是作者或编辑亲自校对。近代印刷业的蓬勃发展,书报刊的大量增多,才使得校对工作从编辑工作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职业。编辑和校对是有区别的。对于高校学报的编辑来讲,其现状仍是沿袭传统的编校形式,一般都因规模小、编制少而形成编校一体化的格局。即是一些规模较大的高校学报也是编校合一的。这种编校一体化的格局,有利有弊,利大于弊,弊可通过穿插交替或变弊为利。尤其是计算机技术逐渐运用于编辑部的工作程序后,这种编校一体化的走向更为清晰。
一方面,责任编辑在处理稿件过程中,不但熟悉了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结构,而且对字、词、句的增删润色了如指掌。同时,校对过程还能不断发现和修改编稿时疏漏的地方,包括技术处理。一个称职的编辑,应当掌握校对业务,把住校对关。这对高校学报的编辑人员来说,已是轻车熟路。另一方面,编校合一也有其缺陷。这主要是指编校过程均由一人来完成时偶尔也会出现失误。如前所述,校对自己编过的文稿因熟悉而容易发现问题,是其有利的一面。而正是由于熟悉,又往往容易出现疏忽,受早已形成的对该文稿编辑过程中思路的影响。虽然,也不能因此而放弃或否定这种做法。编校一体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只要在校对过程中穿插处理好“编”与“校”的交替关系,的确是提高刊物质量的有效途经。如果能在校对清样的基础上由两人交替进行,既由责任编辑校对后,再由另一人交替校对。这样穿插交替进行,可扬其长,避其短。实践证明,我们觉得这种校对效果最佳。
二、校对者知识结构与刊物质量
从目前全国报刊校对的整体情况看,校对工作亟须加强,国家或地方的有关业务部门已采取多种措施。无论专业校对,还是编校一体,都必须在提高校对者业务能力上下工夫。校对者既要具备相当的知识结构,也必须受过汉语言文字的专门训练,具有较强的文字功底、语法修养、广博的学识和一定的专业基础,敬业精神也是不容忽视的。这些方面就涵盖了校对人员的职业素质。这些职业素质的集中体现,就是对文字和标点符号的反应能力的显现和对文字标点符号差别感受性的灵敏程度。即辨别力强,思维协调凝聚在关键处,以显示视角的高度敏锐性。这种反应力和灵敏程度的强弱及其表现状态,又依托在校对者的思想情绪、精神状态和专一程度上。校对质量的提高和速度的快慢,既与校对者的知识结构和思辨能力密切相连,又与自身反映能力的快慢相关。同时,校对者应熟悉印刷过程、排版业务和版面设计的相关要求,尤其是审美与学术版式的最佳体现形式。不能像有些人说的:校对只意味着只赶走几只苍蝇和蚊子(错字、别字),招来几只蜜蜂蝴蝶(正字、正句)。在别人看来,认为校对似乎是照猫画虎,依葫芦画瓢,而事实上并非是这样。校对实质上也是一种创造性劳动,既要校稿改错,也要发现并校正原稿中存在的问题,具体包括引文错漏,抄写笔误,错别字、标点符号及编排不合规范等内容。编辑不能保证无点滴疏漏。从这个意义上讲,校对所起的作用是不能低估的。刊物质量的提高,校对承担着重要责任,是最后也是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
清代人刻书,很重视校对环节,出了很多校书的名家,经他们校对刊印的书,名望很高,对后世影响很大。段玉裁曾说过;“校书定是非最难。是非有二:曰底本之是非,曰立说之是非。必先定底本之是非,而后可断其立说之是非……不先正底本,则多诬古人;不断其立说,则多误今人。”段氏之说,其涵盖的内容远远超过现在校对意义上校对者所承担的责任,但从“定是非”这个层面上看校对,道理仍是一样的。现在要紧的是,校对工作的精细程度,将直接影响着出版物的社会效果。自古及今,因校对过程疏漏而流传的笑话、造成的差错乃至难看的尴尬实属不少。现代文明与现代高科技的结合与运用,实际上为校对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编校一体化的高校学报的编校者,必须适应这个时代趋势,严格把好校对关,从多个层面提高刊物编校质量。
三、校对者的敬业精神与刊物质量
校对是一种苦乐相融的职业。这种工作的性质和本身的文化效应决定,干校对工作必须有一种敬业精神。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过不了校对关。具备了较高的文化素养和校对的基本功,对于校对者来说,只是具备了校对的条件,是做好校对工作的基础。校对工作很苦,也很累,经常是夜来灯下。校对是硬着头皮一个字、一句话、一个标点符号认真审视,稍有马虎或者疏漏就出现问题。长此以往,如果没有对校对工作执著的爱,没有那种为他人作嫁衣裳的奉献精神,没有那种为文化事业的繁荣而独有的敬业精神,即使具有校对素养的人,也是不能达到一个高度和境界的,更不会取得理想的校对效果,这样就会影响刊物的质量的。
目前一些高校学报,不但在每篇文章后面印上责任编辑的名字,同样也印上校对者的名字,哪怕是笔名。从形式上看,不仅仅是印上名字,深层意义上也在承担着一种责任。这种做法很好。已故著名编辑家孙犁先生在其《谈校对工作》一文中也谈到过到这个问题,他说:“过去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书,在版权页,印上校对者的名字,以明职责。”看来这种方法过去也用过,是可行的,实际上对编校者是一种无形的约束。写上你的大名,结果文章里出了问题,同行怎么看,读者怎么看?作为有影响的刊物,订户怎么看?所以,校对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刊物质量,也影响刊物的信誉和发行量。
做过多年校对的人都深有感触:校对工作有苦有乐,是真正的一种文化经历的形式;有乐有苦,是真正在首先享受文化人绘就的即将出展的五色斑斓的历史文化景观。这种寄寓在苦乐相融间的敬业精神与刊物质量的提高,是关系极为密切的两个方面。“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这种高质量的要求,既涵盖了编辑过程,也包容了校对过程。高校学报编校合一,这双重任务都落在了编辑的肩上,不敢稍有懈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