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制改革理论初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制改革理论初探

时间:2023-04-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制改革理论初探文化部政策法规司 韩永进内容提要:文化体制改革是改革开放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总体布局。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制改革理论初探(1)

文化部政策法规司 韩永进

内容提要:文化体制改革是改革开放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文化体制改革的性质和意义、文化体制改革的思想基础和理论基础、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文化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文化体制改革的目标和任务、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加强对文化体制改革的领导这八个方面对文化体制改革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系统梳理,搭建了我国的文化体制改革理论的总体框架。

关键词:中国特色;文化体制;改革

胡锦涛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在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文化体制改革一直是这个伟大历史进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特别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科学判断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当今世界文化发展趋势,深刻分析我国基本国情和战略任务的基础上,继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科技体制改革、卫生体制改革之后作出的又一项关系全局的重大决策。文化体制改革的伟大实践,不仅使我们初步探索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体制改革之路,而且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创造了丰硕的文化体制改革的理论成果。这些理论成果既是进一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理论指导,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这些理论成果的创造是多方面的,很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系统的总结和梳理,本文只是从个人的理解把其基本框架和构成的主要点归纳如下。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地位和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随着实践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化,内涵和表述不断完善。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完善,对文化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也不断深化。1982年党的十二大报告明确提出,我们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一定要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两位一体的总体布局。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三者统一起来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2002年党的十六大强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就是要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一步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总体布局。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继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进行探索,对社会和谐的认识不断深化。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站在时代和全局的战略高度,深刻总结我们促进社会和谐的实践经验,进一步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地位,明确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强调了文化建设在总体总局中的位置,强调了文化建设与其他建设的关系,强调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从两位一体到三位一体再到四位一体,是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紧密结合当代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的实际,创造性地对当代中国的发展和建设问题作出的科学回答。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更加明确,科学发展的思路更加清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更加丰富。

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改革开放之初的1979年,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提出:“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3)1997年,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它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又植根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它反映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基本特征,又对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起巨大促进作用。”(4)在世纪之交,江泽民又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十六大以来,结合新的国际国内情况,我们党进一步深刻阐述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不断深化对文化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文化建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形成了内在有机联系,形成了一个统一整体,文化建设在发展中的基础性和战略性地位更加突出了,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大大提升。2007年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必须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规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构成的基本纲领,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文化上提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重任,强调:“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5)

二、文化体制改革的性质和意义

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实现了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性突破,打开了我国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崭新局面。改革是全面的改革,既包括经济基础又包括上层建筑,既包括经济体制又包括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体制,既包括体制层面又包括思想观念层面。文化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文化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要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文化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产品生产中的智力投入和物质投入,具备社会生产力诸要素的基本特征,文化产品的生产,形成物质形态的生产过程,与其他产品的生产一道,共同构成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过程。文化产业是新兴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改革文化体制是时代和历史的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体制环境、社会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无论在思想认识上还是文化观念上,也无论在管理体制上还是工作方式上,都存在许多不适应: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已经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转变,文化发展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相适应;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发展阶段,文化发展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不相适应;我国已实现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旧的文化体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以加入世贸组织为标志,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新阶段,文化发展与我国对外开放的新形势不相适应;世界高新技术飞速发展,带来文化创新和传播领域重大革命,文化发展与世界高新技术飞速发展和应用的形势不相适应。改变这种不适应,根本的出路就是改革。改革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是积极应对新形势、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举措,是加快文化建设、加速文化产业的强大动力。实践呼唤改革,时代要求改革,群众期望改革。

三、文化体制改革的思想基础和理论基础

文化体制改革的思想基础,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面理论旗帜,一个根本的指导思想。“中国搞社会主义走了相当曲折的道路。二十年的历史教训告诉我们一条最重要的原则:搞社会主义一定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主义,也就是毛泽东同志概括的实事求是,或者说一切从实际出发。”(6)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体制改革,说到底是一个实践问题,必须要大胆实践,尊重实践,总结实践经验,坚持实践标准。从方法论的角度,就是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是马克思主义精髓。一代又一代马克思主义者在开创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进程中,把握和运用这个精髓,不断解决新课题、开拓新境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发展先进文化,进行文化体制改革,是一项具有开创性的事业,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更加带有先导性意义。思想观念是个总开关,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只有解放思想,创新观念,才能冲破落后的传统观念和主观偏见的束缚,提高改革的自觉性;才能正确分析形势,发现问题,增强改革的紧迫感;才能从发展变化的实际出发,找准改革的突破口,实现体制机制创新。要坚决冲破一切妨碍文化发展的思想观念,坚决改变一切束缚文化发展的做法和规定,坚决革除一切影响文化发展的体制弊端,做到思想上不断有新解放,理论上不断有新发展,实践上不断有新创造。要牢固树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新的文化发展理念,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文化建设。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持抵制腐朽文化;要坚持以人为本,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坚持改革创新和科技进步,破除制约文化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一手努力构建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手壮大文化产业、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市场,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推动文化全面协调健康发展;要积极吸引民营资本、海外资本参与文化建设,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的文化对外开放格局;要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始终坚持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充分发展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文化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之一就是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主义,特别是他们的文艺理论。首先,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全面论述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根据唯物史观,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无论马克思或我都从来没有肯定过比这更多的东西。”“经济状况是基础,但是对历史斗争的进程发生影响并且有许多情况下主要是决定着这一斗争的形式的,还有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7)“政治、法、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互相作用并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8)马克思主义原理还全面论述上层建筑诸因素作用的性质。强调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上层建筑有各自的能动作用,而政治、法律等因素直接与经济基础发生联系,直接体现统治阶级的利益,是上层建筑的核心成分,在上层建筑中居主导地位。哲学、宗教等因素离经济较远,往往需要以国家和法律为中介反映和影响经济的变化。马克思主义原理还全面论述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强调意识形态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但又有一定的独立性,有自己的特点和特殊发展规律,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具有历史继承性。“每一个时代的哲学作为分工的一个特定的领域,都具有由它的先驱传给它而它便由此出发的特定的思想材料作为前提。”(9)二是具有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够演奏第一小提琴”(10),原因在于它可以直接继承和吸收其他民族先进的精神成果。三是意识形态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制约性。意识形态的发展除受经济制约外,还不同程度受意识形态其他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受政治和法律观点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原理还阐述了历史合力论。强调历史是无数单个意志合力的结果,社会历史的发展离不开人的活动,而人的活动又是在一定的思想动机、愿望、意志支配下进行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以成为的那样。人们的意向是互不相同的,甚至是相互冲突的,这样就产生了无数相互交错的力量,如同有无数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形成一种总的合力,即历史的最终结果。人类历史像自然界发展过程一样,是服从于其内在发展规律的,但这并不意味个人意志等于零。相反,每个人的意志在历史发展中都起一定的作用,都对合力有所贡献,因而是包括在合力之内的。其次,马克思、恩格斯生平主要活动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论以及从事革命实践活动,虽然没有专门从事文艺学、美学研究,但他们大量的经济学、政治学、哲学等著作中,有着丰富的文艺思想。他们对文艺本质的论述、对艺术起源和发展的论述、对文艺真实性、典型性的论述、对文艺批评的论述等,都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文艺思想史上的一次革命。第三,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文艺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文艺思想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出发,深入分析了中国文化和文艺问题,提出了文艺的方向、文艺创作原则、文艺基本特质、文艺的继承和发展、文艺的民族形式与风格等诸多问题,为中国的文艺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

文化体制改革的另一个理论基础之一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问题上,强调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一个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算起,至少需要一百年时间。制定一切方针政策都必须以这个基本国情为依据,不能脱离实际,超越阶段。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但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在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问题上,强调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建立在发达生产力基础之上,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社会全面进步。本世纪头20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我们伟大的目标是: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判断各方面工作的是非得失,归根到底,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标准;在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问题上,强调改革也是一场革命,也是解放生产力,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僵化停滞是没有出路的。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在各方面都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相适应的比较成熟、比较定型的制度,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和活力。改革的实质是体制创新。必须拿出一往无前的勇气,在体制创新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从根本上消除束缚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解决体制转变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努力在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文化体制等方面迈出改革的新步伐。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冲破,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都要坚决改变,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发展作出的历史性贡献。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实现了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性突破,打开了我国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崭新局面。

四、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地位和作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增强综合国力的迫切需要,是实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1)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我们把文化建设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一道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需要我们大力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需要我们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改善社会风气,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良好社会氛围和人际关系;需要我们创造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产品,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所有这一切都要求我们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为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注入强大动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支撑和文化条件。(2)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文化发展的环境和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既拓展了精神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流通和消费的空间,也更加凸显了原有文化体制与不断发展变化的经济基础和体制环境不相适应的问题,文化领域在许多方面仍然停留在传统体制的模式上。党的十六大提出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十六届三中全会又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作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任务,要求逐步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转变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文化战线既要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同时文化体制也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也要加快自身改革,使文化体制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有力的体制保障。(3)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推动文化自身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需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迅速增长,呈现出多方面、多层次、多样性的特点,为文化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对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方面,人民群众要求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为全社会提供更加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市场,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产品,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变化和增长的多方面的文化需求。另一方面,文化自身的发展也迫切要求冲破传统体制的束缚,使文化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这就要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建立有利于文化发展面向群众、面向市场,文化工作者各尽其才、各得其所,优秀文化产品不断涌现的体制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文化发展活力,激励广大文化工作者创作和生产更多的精品力作,促进文化繁荣,使文化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4)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适应对外开放新形势,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迫切需要。以加入世贸组织为标志,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新阶段。一方面,我们可以更好地学习、借鉴人类优秀文化成果,推动我国文化走向世界,同时,也使我们面临国际文化市场竞争的巨大压力。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过渡期的基本结束,国外文化资本、文化企业、文化产品将不断涌入,中外文化的碰撞不仅发生在国外,而且大量发生在国内,如果我们不加快改革发展,就会面临既走不出去,又守不住的危险。我们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形成有利于提高文化产品竞争力、促进文化走出去的体制机制,培育一批有较强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积极参与国际文化市场竞争,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5)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迫切需要。面对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相互交融,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国际环境,面对西方敌对势力加强对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实施西化、分化的政治图谋,面对我国文化市场资本和投入日益多元复杂的局面,大力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巩固和扩大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阵地,增强国有文化资本的市场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关系到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巩固与完善,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关系到国家的文化安全。这就要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在继续鼓励和引导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领域的同时,进一步巩固文化领域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民族文化的主体地位,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和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的文化市场格局,增强我国文化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有效抵御不良文化冲击,切实维护国家利益和文化安全。

五、文化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文化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遵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全面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文化体制改革的原则要求是:(1)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保护民族瑰宝,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扩大对外交流,吸收和借鉴世界有益文化成果,弘扬时代精神,推进文化创新。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持抵制腐朽文化。(2)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确保国家文化安全。积极发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牢牢把握文化发展的主导权,不断扩大优秀民族文化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对外开放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文化观念上决不照抄照搬,发展模式上决不简单模仿,既要学习引进优秀外来文化,又要抵御西方不良思想渗透,努力维护和保证国家文化安全。(3)坚持勇于实践、大胆创新,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念。妨碍文化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冲破,束缚文化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都要坚决改变,制约文化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尊重基层和群众的首创精神,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鼓励多种形式的探索和试验。(4)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高度重视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充分考虑文化的产业属性,把两者统一到文化体制改革的全过程。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努力为全社会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最大限度地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经济发展的功能。(5)坚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根据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不同特点,提出不同要求,制定不同政策。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要以政府为主导,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实现和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要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6)坚持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循序渐进、逐步推开。根据文化领域不同行业、单位的性质和特点,考虑不同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坚持试点先行,从点到面,有组织有领导、分阶段分步骤地将改革逐步推开,引向深入。要确保文化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政治体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国家不断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相互配套、相互衔接。

六、文化体制改革的目标和任务

文化体制改革的目标任务是: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形成科学有效的宏观文化管理体制,完善文化法律法规体系,强化政府文化管理和服务职能,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形成富有效率的文化生产和服务的微观运行机制,增强文化事业单位的活力,提高文化企业的竞争力;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充分发挥国有资本在文化领域的主导作用,调动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文化建设;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完善的文化创新体系,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积极应用先进科技手段,推进内容创新,使原创性文化产品在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形成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格局,进一步提升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文化体制改革的任务是形成四个体系、两个体制机制、两个格局。四个体系是:形成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形成完善的文化创新体系,形成完善的文化法律法规体系;两个体制机制是:形成科学有效的宏观文化管理体制,形成富有效率的文化生产和服务的微观运行机制;两个格局是: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形成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格局。

(一)形成四个体系

1.形成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加强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意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坚持城乡、区域文化协调发展,逐步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坚持把建设的重心放在基层和农村,充分利用现有设施,统筹规划、加大投入、因地制宜、分步实施,着力改善农村和中西部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着力提高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能力,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基本文化权益问题,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相适应,按照结构合理、发展均衡、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原则,以政府为主导、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鼓励全社会积极参与,努力建设以公共文化产品生产供给、设施网络、资金人才技术保障、组织支撑和运行评估为基本框架的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进行公共文化鉴赏、参加大众文化活动等基本文化权益。

要加大公益性文化事业投入。加大政府投入,调整资源配置,确保政府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逐年有所增长。进一步完善鼓励捐赠和赞助等各项政策,拓宽渠道,引导社会资金以多种方式投入公益文化事业。按照“扶持党和国家重要的新闻媒体和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扶持体现民族特色和国家水准的重大文化项目和艺术院团,扶持对重要文化遗产和优秀民间艺术的保护工作,扶持老少边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文化发展”的要求,制定支持和保障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的具体办法。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加大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继续开展文化对口支援活动,完善文化援助机制,逐步解决农村文化产品和服务相对缺乏的问题,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完善城市社区文化设施,多方投入,合理布局,整合文化资源,提高使用效率。继续支持中西部地区、老少边穷地区建设和改造文化服务网络,推进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工程、农家书屋建设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要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积极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引入竞争机制,对重要公共文化产品、重大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和公益性文化活动,要实行政府采购、项目补贴、定向资助、贷款贴息等,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增强服务效益。完善相关管理制度,简化审批登记程序,积极引导社会力量以兴办实体、赞助活动、免费提供设施等多种形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支持境内各类文化基金和文化投资公司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支持民办公益性文化机构的发展,鼓励民间开办博物馆、图书馆等,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多元化、社会化。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技术水平,加快现代科技应用步伐,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信息化、网络化水平,以积极的态度、创新的精神,大力加强互联网建设,提供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网络文化产品,发展和传播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使之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途径、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平台、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间。要改进和完善国家扶持方式,坚持和完善有关文化领域的重点扶持政策和措施,要以项目投入为手段,以激发活力为目标,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要进一步深化文化事业单位改革。要科学界定和区分现有文化事业单位的不同性质和功能,根据其性质和功能,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对不同类型的单位明确不同的改革要求。国家兴办的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站)、科技馆、群众艺术馆、美术馆等为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单位,为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这些单位要明确服务标准,创新服务方式,为城乡居民提供优质高效、普遍均等的公共文化服务。这些单位要坚持公益性事业单位的性质,不得企业化或变相企业化,不得以拍卖、租赁等形式改变其文化设施用途,已挪作他用的要限期收回。这些单位要按照“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的要求,深化单位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按照政事分开的原则,事业单位和行政机关不得相互混岗,全面实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健全岗位目标责任制。建立健全竞争、激励、约束机制,依法参加社会保险,保障职工合法权益,合理配置人才资源,促进各类人才有序流动。加强财务管理和经济核算。把深化内部改革与加强政策引导结合起来,把加大投入力度与改进投入方式结合起来,增强发展活力,提高服务质量,最大限度地发挥公益性文化事业的社会效益。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通讯社、重点新闻网站和时政类报刊,少数承担政治性、公益性出版任务的出版单位,重要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体现民族特色和国家水准的艺术院团,实行事业体制,由国家重点扶持。新闻媒体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始终确保党和人民喉舌的性质。要优化组织结构,整合内部资源,增加公共文化服务总量。转变经营方式。艺术院团要坚持面向基层,面向群众,开拓市场,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水平,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多的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其他艺术院团,一般出版单位和文化、艺术、生活、科普类等报刊社,以及新华书店、电影制片厂、影剧院、电视剧制作单位和文化经营中介机构,党政部门、人民团体、行业组织所属事业编制的影视制作和销售单位,逐步转制为企业。

2.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要加强文化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建设,打破条块分割、地区封锁、城乡分离的市场格局。要大力发展文化产品市场,重点加强培育书报刊、电子音像、演出娱乐、影视剧等文化产品市场,发挥大中城市中心市场和区域专业市场的主导和辐射作用。鼓励发展城镇中小型特色书店、专业书店、社区书店和网络书店,重点发展农村各种形式的出版物发行网点、代销点和租赁点,鼓励各种资本投入农村出版物发行,拓展出版物市场。规范和发展演出市场,在大中城市推广票务连锁服务,形成覆盖全国的票务连锁服务网络。繁荣电影、广播电视节目交易市场,开拓动漫游戏、移动电视、付费电视、网络广播电视等新兴市场。扶持艺术品市场,努力使我国成为亚洲主要的艺术品交易中心之一。加强资本、产权、人才、信息、技术等市场建设,完善文化要素市场。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本市场,拓展投融资渠道,鼓励文化企业通过发行公司股票、企业债券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完善企业间的融资制度,通过创新信贷担保手段和担保办法,为文化企业向金融机构借款提供便利条件。规范文化产权交易,重点发展版权和其他无形文化资产交易市场。建立文化行业人才库、人才评价体系,促进人才合理配置和有序流动。完善文化信息、技术交易市场,提升服务水平。发展文化经纪代理、评估鉴定、技术交易、推介咨询、担保拍卖等中介服务机构,推行知识产权代理、市场开发、市场调查、信息提供、法律咨询等专业化、社会化服务,制定和完善文化中介机构管理办法,规范中介行为,提高服务质量。加强执业培训,推行资格认证制度。重视培育和规范以网络为载体的新兴文化市场。大力开拓和培育农村市场,运用市场准入、价格调节、财税优惠等政策,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在出版发行、电影放映、文艺表演、网络服务等领域,积极开发农村市场。

完善现代流通体制,发展现代文化产品流通组织和流通方式。打破按部门、按行政区划和行政级次分配文化资源和产品的传统体制,打破条块分割、地区封锁、城乡分离的市场格局,推进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和电影院线等现代流通组织形式,改造传统流通业态和网络体系。加快文化产品物流中心建设,实行新型代理配送制度。深化国有发行企业改革,培育全国和区域性的大型现代文化流通企业,鼓励具有竞争优势的文化流通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兼并、收购和特许经营等方式,实现规模扩张,重点培育一批主业突出、具有著名品牌、辐射力强的大型国有或国有控股文化流通企业和企业集团。建设辐射全国的区域文化产品物流中心,加快文化产品流通产业布局及结构调整,支持立足区域、辐射全国的文化产品物流中心建设,鼓励跨区域、管理规范、技术先进、服务优质的现代文化产品物流企业发展。发展现代文化产品连锁经营,鼓励出版物发行、票务、互联网上网服务、电影发行放映等文化企业以资本为纽带,建立母子公司体制的直营连锁网络,或通过品牌、商号、配送、管理技术等联结方式发展特许经营网络,形成一批全国性和区域性文化产品连锁企业,继续推进电影院线制改革,推动有条件的企业跨国连锁经营,使连锁业态成为文化产品流通业的主要发展方向。积极发展文化电子商务,充分利用现代通信和计算机技术,构建网络文化产品和文化生产要素交易平台,降低交易成本,促进产品流通,按照政府推动与企业主导相结合的原则,发挥企业在电子商务开发应用中的主体作用,推进文化企业信息化建设,建立和完善文化行业信息资源共享和在线交易信用机制,积极发展面向消费者的新型文化电子商务模式。

加强文化市场监管,建立依法经营、违法必究、公平交易、诚实守信的市场秩序,创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健全市场规则,建立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明确准入条件,严格市场主体资质审查,把好资质、产品、资金、人员、技术等准入关,创新监管方式,建设全国文化市场监控平台和国家出版物信用管理查验系统,构建统一高效、覆盖全国的文化市场管理信息网络,进一步加强“扫黄打非”工作,严厉打击盗窃、走私文物活动,加强信用监督,健全失信惩戒制度,建立文化企业信用档案和文化市场信用制度,形成依法经营、诚实守信的市场秩序。积极参与国际文化市场竞争,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文化资源,开拓国内国外两个文化市场,加快形成有利于提高我国文化产品竞争力、促进中华文化走出去的体制机制。

3.形成完善的文化创新体系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改革开放以来的文化发展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文化创新的过程,文化发展源于文化创新,文化创新又推动文化发展,改革创新和科技进步是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在科学分析我国基本国情和全面判断我国战略需求的基础上,在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和充分发挥我国已经拥有的经济科技实力的基础上,作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文化创新既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方面,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发展创新文化既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项重要工作,同时创新文化也是创新型国家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一个国家的文化,同科技创新有着相互促进、相互激荡的密切关系。创新文化孕育创新事业,创新事业激励创新文化。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要加快建立以文化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文化创新体系,使企业成为文化创新投入的主体、实施文化创新项目的主体、文化创新成果转化的主体,以企业为纽带推动文化在与市场、科技和产业的结合中不断创新。落实培育创新型文化企业的相关政策,改善对创新型文化企业的信贷服务和融资环境,扶持中小创新型企业发展,运用政府采购,重点扶持具有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的创新型民族文化企业,支持文化企业参与和承担国家重大文化工程项目。加强对各类中小创新型企业的资金支持,充分发挥风险投资基金在扶持中小型文化创新企业中的作用,支持和鼓励各类文化企业与科研机构、高等学校结成创新型组织。高度重视技术中介服务,发展市场化、网络化的技术咨询、技术转让等文化技术中介服务机构,促进技术成果产业化,鼓励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企业和各类社团开展文化技术展示、推介,提供文化技术中介服务,积极利用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开展文化技术产权交易活动。

要积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资源,改造传统文化产业,催生新的文化业态,大力发展文化创意、文化博览、动漫游戏、数字传输等新兴产业,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加快文化领域核心技术研究,瞄准世界文化科技发展的战略前沿,加强数字技术、数字内容等核心技术的研究,提高装备技术和制造技术的水平。培育文化创意群体和内容提供商,积极营造有利于集体和个人充分发挥创意、技艺、技术的氛围,支持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以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形式,集聚各类文化创意人才,加快传统文化企业产品结构、服务结构调整,支持和鼓励中小文化内容服务企业的发展,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内容集成、加工、制作、传播生产机制,逐步形成一批以提供数字信息、影视、演艺、文化资讯等内容为主,实力雄厚的大型内容提供商。促进文化创意企业发展,鼓励经济发达、创意人才资源较为丰富的城市,发展文化科技、影视制作、音乐制作、时尚设计、艺术创作、工艺美术、广告创意、动漫游戏等文化类创意企业,创造崇尚创新、追求卓越的产业氛围,扩大文化创意产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带动力,发挥其在内容创新和传统企业改造中的积极作用,拉动相关服务业和制造业发展。

要适应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新特点和审美情趣的新变化,不断推进文化内容形式的创新,推动不同艺术门类和文化活动相互融合,积极运用声光电等手段提高传统文化的表现力,实现题材体裁、风格流派和表现多样化。积极应用先进科技手段,推进内容创新,使原创性文化产品在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培育一批有自主创新能力、有自主知识产权、有知名品牌的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大幅度地提高我国文化的国际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创新文化传播方式和手段,加快以国家数字图书馆为龙头的大容量数字化文化资源库建设,完成大中城市公共图书馆联网,实现资源共享,推进舞台技术进步,发展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加快广播电视传播和电影放映数字化进程,建立广播电视卫星直播系统。积极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文化产业,运用电子出版、数字影视、网络传输等现代技术和现代生产方式,改造传统的文化创作、生产和传播模式,催生新的文化业态。加快传统出版发行业向现代出版发行业的转换,积极发展电子书、手机报刊、网络出版等新兴业态,全面推进广播电视数字化,实现有线电视由模拟向数字转换,全面更新终端服务业态。鼓励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网络文化产品的创作和研发,开发文化数据处理、存储和传输服务、移动文化信息服务、网上文化交易、数字互动体验服务、数字远程教育及数字娱乐产品等增值业务。

要高度重视互联网等新型传媒。互联网作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科技进步,带来了文化传播方式的深刻变革,要充分认识互联网在文化传播方面的巨大潜能和不可估量的影响,高度重视互联网的建设、运用和管理,把发展中国特色网络文化作为推动文化建设的新引擎,努力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阵地、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平台、人们健康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间。加快建立法律规范、行政监管、行业自律、技术保障相结合的管理体制,抓紧制定和完善互联网宣传工作的法律法规,加强互联网宣传队伍建设,形成网上正面舆论的强势,提高时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要加大综合治理的力度,坚持“扫黄”“打非”,加强网吧专项整治、互联网监管。要运用技术、行政和法律手段,有效治理网上有害信息。各类网站要牢牢把握正确导向,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开发教育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要办好重点新闻网站,壮大网上评论员队伍,主动提供内容服务,积极引导网上舆论,切实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要全面加强校园网的建设,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建设好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主题教育网站或网页。

4.形成完善的文化法律法规体系

加强文化立法,立足我国国情,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及时总结文化领域改革发展的成功实践,做好有关法律法规的“立、改、废”工作,通过法定程序将党的文化政策逐步上升为法律法规,加快制定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加强社会管理和市场监管、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抓紧研究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图书馆法、广播电视传输法、文化产业促进法、电影促进法等法律,抓紧修订出版管理条例、印刷业管理条例、音像制品管理条例、广播电视管理条例。整合现有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等有关行政执法队伍,组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在公安、工商等部门的配合下,实行统一执法,加大执法力度,开展文化执法人员培训,建设廉洁公正、作风优良、业务精通、素质过硬的执法队伍,提高文化市场监管能力和水平。努力实现文化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宣传力度,落实有关保护措施,形成尊重创新、鼓励创新、保护创新的良好环境,进一步提高文化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做好重要文化资源知识产权的挖掘、整理工作,建立国家重点文化知识产权保护目录,抓紧落实中国近现代经典乐谱、剧本的整理出版工作,强化文化工作者的知识产权意识,推动文化单位、科研院所、高等学校重视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管理。鼓励发展知识产权代理、推介和交易服务,逐步构筑覆盖全国的知识产权服务网络,采取多种形式,及时宣传文化领域保护知识产权工作取得的成效,开展“拒绝盗版,从我做起”全民主题教育活动,增强全社会的知识产权意识。依法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的各种行为,加强统筹协调,形成条块结合、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打破地方保护。坚持以日常监管与专项整治相结合,以大案要案为突破口,开展图书音像市场保护等专项整治行动,坚决取缔盗版光盘生产线,严厉打击侵权盗播广播影视节目、擅自截传广播影视节目信号行为,重点查处盗版教材教辅、计算机软件和音像制品的非法活动。继续执行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文化经济政策,制定和完善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激励文化创新等方面的政策。

(二)形成两个体制机制:形成科学有效的宏观文化管理体制,形成富有效率的文化生产和服务的微观运行机制

1.形成科学有效的宏观文化管理体制

加强和改进文化领域的宏观管理,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形成职责明确、反应灵敏、运转有序、统一高效的宏观调控体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按照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要求,明确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责,理顺文化行政管理部门与所属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做到职能分开、机构分设、财务分离。强化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推动文化行政管理部门逐步实现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由管微观向管宏观转变,由主要面向直属单位向面向全社会转变,由以行政手段管理为主向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技术等手段管理转变。完善行政许可,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清理、减少和规范文化行政审批事项,推行政务公开,规范程序,减少环节,增加透明度,提高公信力。健全宏观调控体系,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加强对文化发展方向、总量、结构和质量的宏观调控,完善文化领域预报、引导、奖惩、调节、责任、监督、保障、应对机制,健全有利于理论创新的课题规划、成果评介和应用机制,全面开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统计工作,发挥文化统计工作在政府决策和公共服务中的信息、咨询、监督作用。完善全国性文艺新闻出版评奖办法,努力提高评奖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加大和改进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加大政府对文化事业投入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范围,中央和地方财政对文化的投入增幅不低于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保证一定数量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和新增文化经费主要用于农村文化建设,加大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的投入,进一步完善管理,提高质量,发挥效益。建立政府对公共文化事业投入的绩效考评机制,推行公共文化活动项目公开招标和政府采购,制定相应税收政策吸引和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公益性文化事业。设立国家文化发展专项资金和基金,重点用于扶持国家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支持文化创新和精品生产、扶持具有示范性和导向性文化产业项目的研发,用于国家重要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支持地方重大文化工程项目建设,用于支持国家重大出版项目、少数民族文字和盲文出版物的出版,无线广播电视覆盖。积极探索建立新型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国有文化资产是文化事业的重要物质基础,对国有文化资产进行有效管理是加强党对意识形态领域宏观调控的重要途径。要按照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要求,切实加强对国有文化资产的监督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抓紧制定《国有文化资产管理办法》,制定和实施对国有文化企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评估、监测、考核办法,提高监督约束能力,加强属地管理,明确职责,各负其责。

2.形成富有效率的文化生产和服务的微观运行机制,增强文化事业单位的活力,提高文化企业的竞争力

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做到两手抓、两加强,这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长期以来,制约文化发展体制弊端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性质相混淆,事业职能与企业功能相混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就是要着力解决这个弊端。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必须坚持以政府为主导,鼓励社会参与,在改革中贯彻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的方针,切实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最大限度地发挥公益性文化事业的社会效益。

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的根本任务是繁荣文化市场,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在改革中贯彻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的方针,调动社会力量发展文化产业,在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要确定转制的范围和对象,规范推进国有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工作,转制企业要在清产核资的基础上,合理确定产权归属,做好资产评估和产权登记等工作。确认出资人身份,明确出资人权利,建立资产经营责任制。要确保国有资产安全,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转制企业自工商登记之日起,实行企业财政、税收、社会保障、劳动人事制度,重视职工权益保障,在一定期限内给予财政、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要切实做好劳动人事、社会保障的政策衔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妥善安排富余人员,对由事业转为企业的文化单位要借鉴科研院所改革的经验,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对改革前的离退休人员由政府帮助解决社会保障问题,使他们轻装上阵,进入市场。要重塑文化市场主体,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加快推进国有文化企业的公司制改造,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快产权制度改革,推动股份制改造,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符合上市条件的,经批准可申请上市。通过企业转制,培育一批在国家政策支持下能够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文化企业。盘活国有文化资源,打造一批有实力、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国有或国有控股的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使之成为文化市场上的主导力量和文化产业的战略投资者,确保国有文化资本的主导地位。完善文化企业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机制,推动国有文化资本向市场前景好、综合实力强、社会效益高的领域集中,充分发挥国有文化资本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转制为企业的出版社、报刊社、文化产品进口公司等,要坚持国有独资或国有绝对控股,实行特许经营或许可证管理。加强对文化事业单位剥离企业的监管,主管单位和出资人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切实加强对剥离企业的经营方向、资产配置、重大决策、重要干部配备的管理监督,剥离出来和企业作为独立法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其国有股份收益为出资人宣传主业和企业扩大再生产服务。

(三)形成两个格局: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形成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格局

要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充分发挥国有资本在文化领域的主导作用,调动全社会力量积极参加文化建设。此问题在文化产业部分进行详细论述。

要积极参与国际文化市场竞争,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文化资源,开拓国内国外两个市场,提高我国文化产品竞争力,形成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格局,进一步提升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中华文明是世界古代文明中始终没有中断、连续五千多年发展至今的文明,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深深影响了古代中国,也深深影响着当代中国,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在有条件的小学开设书法等课程,中学语文课适当增加传统经典范文诗词比重,高等学校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努力提高全民族的人文素养。规范和保护国家、民族语言文字,严格遵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在全社会大力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发挥重要节庆和习俗的积极作用,适应现代生活,体现时代特点,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相结合,坚持不懈地抓好移风易俗,改造和发展富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民间传统节庆内容、风俗、礼仪,维护民族文化的基本元素,充分发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民族节庆的作用,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加强世界文化遗产、大遗址、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和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管理,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濒危的民族文化遗产,实施“指南针计划”,充分利用“文化遗产日”组织开展文化遗产保护系列宣传展示活动。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继续实施国家清史纂修工程、中华古籍特藏保护计划等重大项目,启动以中华古籍全书数字化出版、中华大典编纂出版为代表的国家重大出版工程,加强民族古籍和文物抢救工作,搜集整理少数民族古籍,编纂《中国古籍总目提要》、《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

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文化交流是沟通各国人民心灵的桥梁,也是展示国家形象的重要途径,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现在世界上有两千多个民族,人类文明随着多民族的相互交往而不断丰富和发展,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或文明的多样性不仅过去存在,现在存在,将来也会长期存在。我们主张,文化上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运用各种形式手段,拓展对外文化交流和传播渠道,利用春节、国庆日、建交日等重要节日、纪念日,举办高水平文化交流活动,增进世界对中国的了解。通过巡演巡展、汉语教学、学术交流等,通过中外互办文化年,在国外举办中国文化节、文化周、艺术周、电影周、电视周和文物展,进一步推动中华优秀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增强国际影响力。要积极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提高文化企业和文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通过政府推动与企业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工作,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企业,使之成为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主体。发挥多元载体的文化传播作用,借助国外著名电影节、电视节、艺术节、书展、博览会等平台,积极推介中国文化产品和服务,扩大图书、影视等文化产品的出口,推动中国文化产品特别是文化精品走向世界。加强和改进对外宣传工作,全面、准确、及时地向外界介绍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成就,也不回避存在的问题。善于运用灵活多样的对外宣传和交往方式,尽量使用国际社会听得懂、易理解的语言和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交流,增强宣传的有效性,努力引导各方面客观理性看待中国发展和国际作用,营造友善的国际舆论环境。

七、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文化产业正在成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引擎和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不仅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冲击,也给文化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但基于文化的特殊属性,金融危机凸显了文化的特殊优势和特殊功能,对文化来讲是“危”中有“机”,给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应对危机最重要的是信心,而信心的增强,源自文化底蕴和科学精神。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蕴涵着巨大的精神力量。《周易》上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中国人做人的信条,也是中国人于危难之际不畏惧、不退缩的文化源泉。有了这种精神,我们会对未来抱乐观态度,坚定战胜金融危机的信心;金融危机强化优胜劣汰效应,为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提供了新的机遇;金融危机使文化产业面临一次新的调整,为优化文化产业结构提供了新的机遇;金融危机大大降低科技研发、技术引进的成本,为加快文化科技创新提供了新的机遇;金融危机使国际社会对中国模式和中国文化的关注升温,为推进中华文化“走出去”提供了新的机遇。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通过颁布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是我国继钢铁、汽车、纺织等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后出台的又一个极具分量的产业振兴规划,标志着文化产业已经上升为国家的战略产业。《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确定了新形势下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重点项目和扶持政策,对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是指导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发展文化产业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文化产业发展的各项目标任务和当前文化体制改革的重点,大力培育市场主体,加快转变文化产业发展方式,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切实维护我国文化安全,推动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将文化产业培育成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坚持以体制改革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增强文化产业发展活力,提升文化创新能力;坚持走中国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道路,学习借鉴世界优秀文化,积极推动中华民族文化繁荣发展;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加快推进重大工程项目,扩大产业规模,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坚持内外并举,积极开拓国内国际文化市场,增强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发展文化产业必须要发展重点文化产业。以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广告、演艺娱乐、文化会展、数字内容和动漫等产业为重点,加大扶持力度,完善产业政策体系,实现跨越式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要着重发展文化科技、音乐制作、艺术创作、动漫游戏等企业,扩大影响力和带动力,拉动相关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发展。影视制作业要提升影片、电视剧和电视节目的生产能力,扩大影视制作、发行、播映和后产品开发,满足多种媒体、多种终端对影视数字内容的需求。出版业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加快从主要依赖传统纸介质出版物向多种介质形态出版物的数字出版产业转型。出版物发行业要积极开展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经营,形成若干大型发行集团,提高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印刷复制业要发展高新技术印刷、特色印刷,建成若干各具特色、技术先进的印刷复制基地。演艺业要加快形成一批大型演艺集团,加强演出网络建设。动漫产业要着力打造深受观众喜爱的国际化动漫形象和品牌,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增长点。

发展文化产业必须优化文化产业布局和结构。加强重点文化产业带建设,以建设文化创意产业中心城市为核心,加快产业整合,形成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三大文化产业带,积极发展我国西南、西北地区等具有鲜明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群。充分发挥产业带、产业园区和产业基地的带动与辐射作用,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中部地区加快文化产业崛起,西部地区结合地方特色和资源优势,着力增强文化产业的自我发展能力,努力形成东中西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要加快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建设,加强对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布局的统筹规划,坚持标准、突出特色、提高水平,促进各种资源合理配置和产业分工。对符合规划的产业园区和基地,在基础设施建设、土地使用、税收政策等方面给予支持。建设若干辐射全国的区域文化产品物流中心,建设一批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演艺娱乐和动漫等产业示范基地,支持和加快发展具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群。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以文化企业为主体,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加快建设一批具有重大示范效应和产业拉动作用的重大文化产业项目。继续推进国产动漫振兴工程、国家数字电影制作基地建设工程、多媒体数据库和经济信息平台、中华字库工程、国家知识资源数据库出版工程等重大文化建设项目。

发展文化产业必须转变增长方式,提高效益,扩大规模。要培育骨干文化企业,着力培育一批有实力、有竞争力的骨干文化企业,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在重点文化产业中选择一批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文化企业或企业集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跨地区、跨行业联合或重组,尽快壮大企业规模,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促进文化领域资源整合和结构调整。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文化企业面向资本市场融资,培育文化领域战略投资者,实现低成本扩张,进一步做大做强。加快文化领域结构调整,要合理配置文化资源,盘活存量,优化增量,解决国有文化资产结构失衡、效益不高、闲置浪费的问题,科学规划和配置公益性文化事业资源、报刊及广播电视资源,促进文化资源配置向农村和中西部地区倾斜。要以调整结构为重点,调整组织结构,调整行业结构,调整所有制结构,调整产品结构,努力提高文化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要大力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培育和建设一批出版、电子音像、影视和动漫制作、演艺、会展、文化产品分销等产业基地。通过市场机制和政策引导,以资本为纽带,实行联合、重组,重点培育发展一批实力雄厚、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型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使之成为文化市场的主导力量和文化产业的战略投资者。支持和鼓励大型国有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实行跨地区、跨行业兼并重组,鼓励同一地区的媒体下属经营性公司之间互相参股。支持中小型文化单位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形成富有活力的优势产业群。要大力推进文化领域所有制结构调整,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鼓励和支持非公有资本以多种形式进入政策许可的文化产业领域,进一步规范社会资本和外资进入文化领域的市场准入,把好资质、产品、资金、人员、技术等准入关,完善管理办法,引导资金投向。支持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发展,加强和改进对非公有制文化企业的服务和监管。明确外资进入范围,完善管理办法,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要解决国有文化资产结构失衡、效益不高、闲置浪费问题,积极探索公有制多种有效实现形式,使国有文化资本不仅在量上占明显优势,而且在质上有显著提高,控制力上显著增强,充分发挥国有文化资本的主导作用。

发展文化产业必须要着力培育文化市场主体,建设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建立健全门类齐全的文化产品市场和文化要素市场,促进文化产品和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重点建设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渠道,发展文艺演出院线,推动主要城市演出场所连锁经营,支持全国文化票务网络建设。推进有线电视网络整合,鼓励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进行广电网络的区域整合和跨地区经营,推进电影院线、数字电影院线的跨地区整合以及数字影院的建设和改造,支持国有出版发行企业以资本为纽带实行跨地区兼并重组,鼓励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创意、影视制作、演艺娱乐、动漫等领域,支持优先选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质量水平高的文化设备及产品。扩大文化消费,不断适应当前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新变化和审美的新需求,创新文化产品和服务,提高文化消费意识,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加强原创性作品的创作,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知名文化品牌,努力降低成本,提供价格合理、丰富多样的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加快建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科技含量高、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主题公园。开发与文化结合的教育培训、健身、旅游、休闲等服务性消费,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积极扩大对外文化贸易,落实国家鼓励和支持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的优惠政策,在市场开拓、技术创新、海关通关等方面给予支持,重点扶持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艺术、展览、电影、电视剧、动画片、网络游戏、出版物、民族音乐舞蹈和杂技等产品和服务的出口,抓好国际营销网络建设,支持动漫、网络游戏、电子出版物等文化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办好国家重点支持的文化会展,通过中国(深圳)文化产业博览会、中国国际广播影视博览会、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等推动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支持文化企业参加境外图书展、影视展、艺术节等国际大型展会和文化活动。

发展文化产业必须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培育新的文化业态。采用数字、网络等高新技术,大力推动文化产业升级,支持发展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网络广播影视、数字多媒体广播、手机广播电视,开发移动文化信息服务、数字娱乐产品等增值业务,为各种便携显示终端提供内容服务。加快广播电视传播和电影放映数字化进程,积极推进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建设,发挥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宽带光纤接入网络等网络基础设施的作用,制定和完善网络标准,促进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推进三网融合,妥善处理新兴文化产业发展与网络信息安全的关系,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和信息安全。积极发展纸质有声读物、电子书、手机报和网络出版物等新兴出版发行业态,发展高新技术印刷,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娱乐设施和舞台技术,鼓励文化设备提供商研发新型电影院、数字电影娱乐设备、便携式音响系统、流动演出系统及多功能集成化音响产品。加强数字技术、数字内容、网络技术和安全播出等核心技术的研发,加快关键技术设备改造更新。

八、加强对文化体制改革的领导

切实加强对改革的组织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既要充分认识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又要看到文化体制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高度重视这项工作,把它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调查研究、统筹协调、具体指导,确保改革沿着正确方向顺利实施。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组织实施、党委宣传部门协调指导、行政主管部门具体落实、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文化体制改革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党委统一领导,主要是按照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把文化体制改革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加强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动员组织各方面力量积极支持和参与改革;政府组织实施,主要是把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定扶持政策,增加财政投入,强化宏观管理,规范行政执法;党委宣传部门协调指导,主要是牵头研究制定改革方案,具体指导改革工作,协调解决改革中出现的问题;行政主管部门具体落实,主要是落实改革方案,转变政府职能,落实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各项任务;有关部门密切配合,主要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完善配套措施,使文化体制改革与劳动人事、收入分配、社会保障、行政管理等改革相衔接,按照老人老办法的原则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妥善安置分流人员。在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各有关方面要明确职责,落实到人。

坚持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循序渐进、逐步推开。推动文化体制改革,既要积极又要稳妥,既要坚持早改革早主动,又要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充分考虑农村和城市的差别,充分考虑不同行业、不同单位的性质和功能,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分别提出不同的改革要求。根据文化领域不同行业、单位的性质和特点,考虑不同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坚持试点先行,从点到面,有组织有领导、分阶段分步骤地将改革逐步推开,引向深入。要确保文化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政治体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国家不断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相互配套、相互衔接。

坚持统筹兼顾,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顺利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经验。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发展,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更好地解决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才能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只有坚定不移地维护稳定,才能不断为改革开放创造有利的条件。必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通过改革和发展促进社会稳定。要以发展的成果检验改革的成效,只要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有利于发展,什么体制好、什么机制管用,就用什么体制和机制。改革的成效最终要靠实践检验,标准就是看是否解放了文化生产力,是否调动了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是否繁荣发展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否更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文化体制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善于从战略上思考、从整体上谋划,统筹体制改革与结构调整,统筹宏观控制力和微观竞争力,统筹城乡和区域文化发展。要注意把深化改革与加快发展统一起来,把存量的改造、盘活与增量的创新、扩张结合起来。要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推动宏观改革和微观改革良性互动,使改革的力度与管理的完善程度相互协调,为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要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党对文化体制改革工作的领导,必须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的原则。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更是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关键问题。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曲折发展,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才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人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越来越具有决定性意义。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国务院认真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高度,作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大决策,提出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重大方针,明确要努力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把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中来的战略任务。繁荣文化,关键在人才。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是生产力诸因素中最活跃的因素。在文化生产力的发展中,这个特点更加突出。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必须要培养和造就一大批优秀文艺人才。按照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要求,着力培养文化领域的领军人物和专业人才、掌握现代传媒技术的专门人才、懂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逐步建立有利于调动文化工作者积极性、推动文化创新的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最大限度地焕发广大文化工作者勇于创新的积极性,使全社会的文化创造活力充分释放,积极扶持和表彰奖励优秀文艺人才和文艺作品,形成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机制,特别是要积极培养德艺双馨的文艺大师,努力造就一支老中青相结合的浩浩荡荡的文艺大军,设立国家荣誉制度,表彰有杰出贡献的文化工作者。营造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环境。

Exploring the theory of socialist culture refor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Han Yongjin

Abstract:The reform of cultural system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reforming and opening process.The article discusses about the status and role of socialist cultur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the nature and signifi-cance of cultural system reform,the ideological basis and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cultural system reform,the importance and urgency of cultural sys-tem reform,the guidelines and principles of cultural system reform,the ob-jectives and tasks of cultural system reform,enhancing the national cultural soft power and strengthening the leadership of the cultural system reform.The theories about cultural system reform are sorted out systematically form these eight aspects.Then the overall framework of the theories about China’s cultural system reform is built.

Key words:Chinese characteristics;cultural system;reform

【注释】

(1)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研究攻关项目《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JZD080034)阶段性成果。

(2)《十七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8—9页。

(3)《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08页。

(4)《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35—36页。

(5)《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26页。

(6)《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8页。

(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95—696、732页。

(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95—696、732页。

(9)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03—704、704页。

(10)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03—704、704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