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党中央在新时期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决策并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学术界普遍认为提出这一决策既有理论的依据,又结合了中国的具体实践。概括地说,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它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不断深化的必然结论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逐步深入、逐步清晰、不断深化。毛泽东同志在领导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逐步认识到社会主义应当是各方面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的社会,提出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的基本方针,对正确处理我国社会的一系列重大关系作出了深刻论述,提出了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理论,并创立了关于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学说,对社会主义本质获得了初步认识。毛泽东在1957年就提出“我们的目标是想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邓小平在领导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对中国共产党如何更好地实现对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提出了很多有建设性的指导,提出: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动力;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思想认识使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实现了质的飞跃。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及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江泽民结合新的实践,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确立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强调社会主义社会是以经济建设为重点的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必须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把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进一步引向深入。党的几代领导集体富有创造性的指导方针,为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孕育了基础。
2001年11月,党的“十六大”在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时强调,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就是要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还强调要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这就把促进社会和谐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列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确定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并明确了具体要求。2005年2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断,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强调实现民主政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标要求。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议,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明确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抓好的一项重要任务。2006年10月,党的六中全会提出一系列新论断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全面部署,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又强调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容之一,并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对中国未来所走道路的高度凝练而又十分明确的科学概括。
(二)它是中国共产党总结国外发展经验教训的必然结论
学者们普遍认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目标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对国外一些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以下三种情况并分析其经验教训作出的总结:第一种是前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因国内缺乏和谐导致执政失败的经验教训。斯大林领导的社会主义缺乏和谐的主要表现是思想体制僵化,经济失调,缺乏民主,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领导的社会主义,社会不和谐主要表现在不能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不能驾驭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从而使党的执政基础丧失,民族矛盾激化,导致全国人心涣散,得不到支持而丧失政权。第二种是拉美化发展模式的教训警惕。在拉美的一些国家中,人均GDP或许不低,但失业率居高不下,贫富差距过于悬殊,社会动荡不安。第三种是新加坡、韩国等国家发展模式的经验借鉴。他们在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之后,又顺利地达到了2000美元、4000美元,经济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战略就是中国共产党从这些国家的发展历程中总结出来的重要经验和教训,结合中国国情认真分析、综合研究后提出来的。
(三)它是中国共产党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现实需要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从国际来看,和平、发展、合作成为时代的潮流,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同时,国际环境复杂多变,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增多,我们仍将长期面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从国内来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党的建设不断加强,综合国力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社会政治长期保持稳定,我国的发展已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同时,我国已经进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改革攻坚的关键时期,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加快推进,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些会给我国发展带来强大的动力和巨大的活力,同时又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我们党要密切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带领各族人民抓住和利用好我国当前发展的重要机遇,成功应对来自外部环境的挑战,不断把中国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就必须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把它作为当前一段时期的工作重点。
(四)它是解决当前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迫切需要
当前,中国的经济发展进入到一个极其关键的时期,即人均GDP在1000美元~3000美元的关键期,中国的社会结构正在或即将发生深刻的变化。虽然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还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问题和矛盾,如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等。这些问题不仅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严重影响着社会的和谐稳定,如果任其发展,就会挫伤人民群众参与建设小康社会的积极性,就会影响安定团结的大局,就会影响改革发展的进程。中国共产党本着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精神,清醒地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由此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把它作为一项体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的民心工程,作为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现实课题抓紧抓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