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和谐社会电视新闻受众的信息需求
在电视新闻的传播活动中,受众的主要需求是获取信息。信息需求是电视新闻受众最基本的需求,在电视受众的需求系统中,信息需求占据主导地位。人们要在现代社会中生存、发展,就需要了解外部环境,了解环境就是为了消除对环境认识的不确定性。在不断消除对环境认识的不确定性过程中,人对环境的主动性才可以逐步确立,适应并改善环境才有可能。同时获取信息,消除认识的不确定性,对于人的心理发展也有重要意义。因为人们如果长期处在不确定性的环境中,往往会产生焦虑和畏惧心理,正如马斯洛所说,对于一个人来说,“一切不熟悉的、朦胧感觉到的、难以理解的、隐蔽的、意外的东西,全都是有威胁倾向的东西。把它们加工成为熟悉的、能断言的、易处理的、能控制的,即不可怕的和无危害的东西的一个方法,就是了解它们和理解它们。”[2]而要了解、理解某一事物,除了获取这一事物的信息和以信息为基础的知识之外,别无他法。现代社会中人们对信息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其中对新闻信息的需求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且人们对新闻信息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要求获取的新闻信息更多、更有用、更真实,要求新闻信息的获取更为快捷、方便。现代信息社会是“信息爆炸”的社会,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途径很多,媒介新闻大战频繁,电视新闻虽然是目前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主要渠道,但要在信息大战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满足电视受众的新闻信息需求,提供优质的新闻信息。
虽然目前我国还存在各种各样的矛盾和问题,但我国社会在本质上是和谐的,而且和谐社会构建本身就是一个不断促进社会和谐的过程,因此,电视新闻既要报道我国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又要分析其原因和提出化解矛盾的建设性建议,更要报道我国发展的主流,提供优质的新闻信息。电视新闻的优质主要体现在具有真实性、时效性、重要性、接近性、深度性、民生化等特点上,以满足电视受众的信息需求。那么,电视受众的信息需求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1.真实性需求
今天的受众最希望得到真实的信息,能够了解真实的事件、事实的真相,任何虚假的信息都会引起受众的不满和反感。像电视新闻中出现虚假的摆拍、情景再现等,都会影响事件本身的真实性,使受众对事件本身的可信度产生疑虑,分散受众的注意力,影响受众对新闻事件的判断和接受程度,也会影响电视新闻的可信度。因为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来共同完成,也依靠所有媒介的共同作用,从而形成一股和谐的舆论合力促成社会和谐。其中电视新闻又是受众最关注、影响力最大的新闻传播渠道,如果它的可信度受到受众质疑,舆论引导能力就会大大降低,就会影响到和谐社会的构建。真实是电视新闻的灵魂,也是满足电视受众心理真实性需求的最基本前提。这里所说的真实包括事实的真实、本质的真实和表现手法的真实。
事实是新闻的本源,新闻真实首先要求事实真实。今天的电视新闻故意造假的事例倒是不多见,但由于采访不够深入,偏听偏信采访对象所提供的材料,从而造成报道失实的现象还是存在的。有些电视记者对事物不作调查、核实,听了“有关人士”的介绍就信以为真地去报道,其结果影响了新闻事实的真实性。
新闻必须真实,不仅是现象的真实,还要求新闻本质也是真实的。在实际生活中,事实的表面现象并不一定是事物的本质,所谓本质就是事物的性质,是这一事物和其他事物的内部联系。事实的真实必须是能够揭示事物本质的真实,而不是非本质的假象和偶然性现象。因此电视记者采访时必须深入挖掘,能够采写事实的本质现象,既用镜头记录表象,又要深入调查、分析思考隐藏在表象后的本质,排除假象和偶然性现象。现代社会本来是一个多元化社会,事物错综复杂,正确与错误往往交织在一起。电视记者要运用新闻学、社会学、心理学、哲学、逻辑学等多学科理论分析事物的来龙去脉,实事求是,尽量用画面合乎逻辑地还原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及其结果,让受众能够通过其报道理清事物的本质。
电视新闻的形象化特点,不仅要求报道事实必须真实,而且要求视听结合的形象传播也是真实可信的,这就要求电视新闻的报道手法也要真实,即画面形象真实、画面组接真实、声画结合真实。画面真实就是指电视记者必须在事件发生的第一现场抓拍形象,不能运用那些扮演、重拍、补拍等组织拍摄手法,也不能用艺术摄影的手法去摆拍,哪怕是在新闻事件的现场也不能用摆拍的方式,那样会造成采访对象的紧张、不自然、失去勃勃生气,造成一种虚假感。画面组接真实就是要求画面组接时合乎电视语言的语法逻辑,给人一种连贯流畅的感觉。声画结合真实就是要求声画不脱节,声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同步进行,形成统一整体,共同传播信息。尤其在重大新闻事件的现场,电视记者要随身携带话筒、摄像机,实现现场反应的及时捕捉,既能保证现场的真实、过程的真实,还能通过声音传播现场的信息,给人强烈的现场感、真实感。
2.时效性需求
时效是决定新闻报道价值大小的重要因素,在一些事件性新闻中,时效性甚至是起决定性的因素。以最快的速度采摄新闻,又以最快的速度把新闻传播出去,这是对新闻记者工作的最起码要求。电视新闻一直以时效性、现场感取胜,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对电视新闻的时效性要求有所不同,目前由于采编播技术的合一和卫星、网络的传送,电视新闻打破了国界、地域的限度,在时间上、空间上已可以做到对新闻事件的进程、报道和传播的同步。“现在的新闻现在报”已经成为电视新闻在时效性上的独特优势。电视新闻要有时效性,可以采取现场直播的方式,也可以采取滚动播出或字幕新闻,对重要新闻事件,随着事态的进展还可以及时做连续报道。
当然,新闻的时效性不仅仅局限于时间上的新、快,还体现在时宜性上。时宜性就是指当前形势下最适合需要的报道,即适宜时势需要的报道。时宜,既是指受众当前最需要的信息,也是指报道题材内容最适合当前形势需要的信息传播。因此,电视新闻的时效性包含有上下结合、新闻规律与宣传规律结合、报道速度与报道效果的结合等问题,这些都要有分寸地把握。电视新闻对于事件性新闻的报道,要注重其时间上的新、快,对于非事件性新闻,如关于群众普遍关心的社会问题、社会现象的报道,则要更注重时宜性。
3.重要性需求
越是重要的事件,它的新闻价值越大,也就越能引起受众的关注,电视新闻传播这些重要性新闻事件,能够满足电视受众心理的重要性需求。
何谓重要呢?列宁曾说过,选择那些“政治上是重要的,群众所议论纷纷的,实际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题材。列宁同志所说的判断新闻重要性的标准对今天电视新闻重要性的选择也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电视新闻要体现政治上的重要性,这是我国电视新闻党性原则的要求。电视新闻必须为政治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必须围绕党的中心工作进行宣传,做党和人民的喉舌。电视新闻要报道重大的党务政务活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报道政府领导人的重要活动等,体现电视新闻和政治的关系。通过电视新闻的报道,起到上情下达的作用,让广大的电视受众知晓党和国家政府,了解为民、亲民的党和政府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
凡是群众议论纷纷、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事也是重要的,也值得电视新闻报道,这样的新闻最能满足受众心理的重要性需求。党的六中全会指出,必须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往往是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它的新闻价值也就高。电视新闻要做党、政府和人民群众之间的桥梁,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进行调查采访报道,尤其是对实际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也就是新闻界所说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及时报道,反映现实,起到下情上传的作用,引起相关部门及其领导的重视,希望能够及时解决。从电视新闻本身发展来说,报道这些问题也能获得较高收视率,赢得电视受众的好感。当然,电视新闻在报道这些热点、焦点、难点问题时,一定要把握好分寸,注意引导,以营造和谐舆论氛围、构建和谐社会为最终目的。
4.接近性需求
从受众与电视新闻的关系来看,接近性需求是受众对电视新闻提出的情感性心理需求。在电视新闻中,凡与受众有一定接近性的,比如新闻事实中的人和事与电视受众的经历、情感相近时,受众便容易接受并产生共鸣,在心理上和事件中的人物保持着一种连接,表达一种情感的融合,建立了一个良好的交流,满足了受众的情感需求,使新闻本身更具感染力。电视新闻的接近性包括利益上的接近、地理上的接近和心理上的接近。利益上的接近说的就是其重要性需求。
人们一般关心自己周边地区发生的事胜过关心遥远地方发生的事,这是地理上的接近心理。因为周边地区发生的事态对他们的影响力、波及力要胜于远处发生的事,所以新闻发生地和传播地的远近,也是直接关系到新闻的价值及受众的接受程度。之所以电视民生新闻走本土化路线就是这个原因,拉近与本地电视受众的心理距离。
有的新闻虽然发生在远处,但由于两地之间存在着某种特殊关系,也能引起电视受众的关心,这也是接近性的缘故,这是一种心理接近。心理接近,有的也说是人情味,是指人们对自己同类的关心,其中包括对他人的苦难及不幸的同情,对友谊的渴望等等。特别是对人的命运的关心,如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引起了全球尤其是全中国人的关心、同情,虽然远离某些受众,但在地震发生后的一段时间一直是各家电视台争相报道的重要内容,也是全国各地电视受众十分关心的大事件,一连十几天,有些受众一直盯着电视屏幕,希望能够得到最新信息。“心有灵犀一点通”,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因素最容易达到心灵的沟通。电视新闻中增强情感因素,用可视的形象画面和可听的有声语言,增强人情味,最容易使电视受众产生心理接近,最容易受到情感感染,产生共鸣。
5.深度性需求
现在信息社会的受众不仅要知道事件本身是什么,更想了解事件背后更深层次的东西,如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处理的结果及延伸的意义等。所以电视新闻不要局限于事件本身的报道,更重要的是立意要高,能够在思想上给人以启迪和震撼,这是现代电视新闻报道的高品质要求,也是当今和谐社会构建对电视新闻的高要求,又是当今受众心理的深度性需求。美国新闻学之父卡尔·比切教授说过:“新闻是沟通心灵的工具。”由此可推电视新闻连通了思想和智慧。代表中国电视新闻最高水平的《新闻调查》就是“因为深度而存在,因为质疑而精彩”。通过深度来表达思想得到了电视受众的认可和共识。电视新闻不仅能用消息的形式迅速、及时地传播事件发生、发展以及结束的整个过程,而且可以用新闻专题、新闻评论等形式进行深度报道,对新闻事件的展开以及深入挖掘或延伸,以及回答受众从电视画面中尚不了解的未知因素,包括相关的背景介绍、思想意义的阐释,以及由此引发的深度、广度方面的思考等进行探究,满足电视受众心理的深度性信息需求。
6.民生化需求
电视民生新闻是21世纪出现的一种新的电视新闻形态,一出现就获得了很高的收视率,其主要原因是贴近百姓、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满足了电视受众心理的民生化需求。在电视受众民生化需求的影响下,目前我国电视新闻都或多或少地出现了民生化倾向。和谐社会构建中,人们更需要相互了解,相互沟通,相互帮助,电视受众需要的是实事求是、入情入理的报道,需要的是用平等态度与他们进行沟通、交流的报道,这样他们才会参与进去接受思考。因此,电视新闻要发挥电视的优势,更多地以平民视角关注民生,关注百姓的生产生活,关注百姓的生存环境,更多地融入人文关怀,更好地采用百姓喜闻乐见的传播方式有效传播,满足受众心理的民生化需求。
电视受众的心理需求是与时代的发展及电视的发展同步发展的。中国要进入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是必不可少的一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电视新闻报道内容的丰富、报道形式的多样等,使受众的思维方式也变得多种多样,人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心理需求也就各不相同。事实证明,一些在内容、形式上标新立异的电视新闻,更容易被大家所认可。受众在不断更新、变化着对新闻的需求,电视新闻也应满足不同受众的要求和偏好,那么,电视新闻从业人员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用发展的眼光改变传统思维,立足于受众,适应不断变化的受众心理,深化新闻改革,以使电视新闻取得最佳的传播效果。
参考文献:
1.石长顺.电视传播学[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
2.郑兴东.受众心理与传媒引导[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4.胡正荣.传播学总论[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
5.李彬.传播学引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
6.董天策.传播学导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
7.[英]约翰·塔洛克著,严忠志译.电视受众研究——文化理论与方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8.[英]戴维·莫利著,史安斌主译.电视、受众与文化研究[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
9.叶子.电视新闻:与事件同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10.朱智贤.心理学大词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11.楚玉华.信息传播中的受众心理分析[J].菏泽师专学报,2002年8月,第24卷,(3)
12.周丛笑.传播受众心理浅析[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3月,第2卷,(1)
13.康力舞.谈电视新闻受众的心理需求[J].编辑之友,2004,(增刊)
14.吕斐宜.受众心理与传统文化传播[J].贵州社会科学,2007,(7)
【注释】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67
[2]郑兴东.受众心理与传媒引导[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9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