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闻舆论监督的含义

新闻舆论监督的含义

时间:2023-04-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第一个提出舆论监督的是梁启超,他称之为“名誉监督”,并把监督分为三种:法律监督,宗教监督,名誉监督。名誉监督是通过影响名誉的方式施行监督,影响名誉的方式就是议论、评说,其主体是群众。新闻媒介公布纪检部门的检查结果和审判机关的裁判结果,那是新闻舆论监督的一个方面,非常必要,但那不是本质意义上的新闻舆论监督。

一、新闻舆论监督的含义、特点及地位

(一)新闻舆论监督的含义

新闻舆论监督和舆论监督是否是同一个概念?新闻舆论监督与批评性报道是否是一回事?带着这些疑问,我们有必要先理解“监督”和“舆论监督”的含义。在我国《辞海》中“监督”的解释是“监察督促”。监,在古汉语里有“照影”之意,后引申为镜子。贾谊《新书·胎教》:“明监所以照形也。”又引申为监视、督察。《诗经·大雅·皇以》:“监观四方。”再引申为借鉴。秦朝时,监是一种官名,主管监察。《史记·秦本纪》:“郡置守、尉、监。”督,自古就有督察、处罚之意。从训诂学来看,监督就是一方以一定的规范为基准,监察督促另一方,使他们合乎规则,不偏不倚。[1]从这个定义来看,其中的“规范”很重要,由此就会产生出一系列问题,诸如这个“规范”是谁制定的?制定的标准又是什么?是从谁的利益出发制定?是谁监督谁?监督作为一种权力的表现形式而存在,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监督规范、不同的监督内容和不同的监督方式。在奴隶社会,奴隶主监督奴隶为他们劳动,奴隶没有任何人身自由,更没有监督的权力,监督权掌握在奴隶主手中。在封建社会,以皇帝为代表的地主阶级监督农民无条件地服从皇权和地主阶级的统治,虽然在封建时代,在统治机构中设立了一些监察机构,有时还收集群众意见,那只是一种统治群众的手段而已,真正的监督权也是掌握在统治阶级手中。到了资本主义社会,资本成为权力的核心,监督成为各资本利益集团互相牵制的工具,工人阶级并不拥有资本,根本不能在所谓的民主社会里成为监督的主体。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财产公有,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为主体的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才能拥有监督权,才能真正行使监督的权力。

那么什么是舆论监督?舆论监督就是以舆论作为工具的监督方式。舆论又是什么呢?在本书的第三章中就提到,引用了我国当代新闻学者陈力丹给舆论所下的定义:舆论是公众关于现实社会以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具有相对的一致性、强烈程度和持续性,对社会发展及有关事态的进程产生影响。舆论一旦形成,就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及无形的影响力和约束力。我国第一个提出舆论监督的是梁启超,他称之为“名誉监督”,并把监督分为三种:法律监督,宗教监督,名誉监督。名誉监督是通过影响名誉的方式施行监督,影响名誉的方式就是议论、评说,其主体是群众。这就说明了舆论监督的运作特点是通过影响社会形象来实现其目的。“舆论监督的对象是一切权力,其重点是权力组织和决策人物,对于前者的监督包括决策过程的监督和对决策效果的监督,对后者的监督包括对决策人物产生的监督和对决策人物行为的监督。”从作为一定范围内公开表达的公众的集合意见的舆论“对权力发生影响”这个意义上来说,舆论监督不限于新闻媒介。舆论监督的内涵要比新闻舆论监督大得多。

新闻舆论监督又是什么呢?关于新闻舆论监督的定义有不同的表述,现列举几种有代表性的说法。《新闻学大辞典》对新闻舆论监督的解释是:“特指新闻媒介对社会不良现象的批评以及对于政府和政党的批评,促使其修正错误。”[2]中国舆论研究所喻国明认为,舆论监督就是将行政、立法、司法以及一切社会性的决策和实施过程置于人民群众的理性监督之下,实现其社会操作的“白箱化”。第三种说法认为,新闻舆论监督是指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手段,对国家的国务、政务以及涉及公共利益的社会事务,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违法犯罪和官僚主义行为以及对错误的不道德行为,表达有社会普遍性的意见,以引起社会关注形成舆论力量,迫使国家机关对错误的或不当的法律、政策、活动进行修正,促使国家工作人员对违法、错误的行为进行纠正,对责任者予以惩罚处理。[3]从这些定义来看,它们都说明了新闻舆论监督的内涵、特点、方式和目的。综合归纳就是,新闻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介根据群众的意见和议论,运用新闻报道的方式,对不合乎法律、纪律、道德等方面的事实、现象和行为等进行报道,以形成舆论影响,促进其转变的监督方式。

从新闻舆论监督的本质上看,它是一种监督方式,是通过新闻报道形成舆论来完成的,并由新闻媒介来承担的。电视、报纸、广播等新闻媒介是重要的新闻舆论工具。这些新闻舆论工具肩负着社会赋予的表达舆论、反映舆论、引导舆论、监督舆论的特殊功能,具有强大的威力。社会通过这些新闻舆论工具对某一社会行为、社会事件、社会现象、社会人物进行有效的监督,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舆论监督。所以,新闻舆论监督包括两个层次:一是新闻媒介本身(主要是编辑、记者)主动采取行动,对社会各界存在的问题进行监督和报道;二是社会公众主动通过新闻媒介对某一领域、某一问题发表评论、意见和看法,也包括建议、主张等建设性意见。新闻舆论监督的本意主要是指新闻媒介代表公众利益,根据公众意见进行监督,可以是对下的,也可以是对上的,而不是根据权力部门和权力代表者的要求进行批评和发表意见。新闻媒介公布纪检部门的检查结果和审判机关的裁判结果,那是新闻舆论监督的一个方面,非常必要,但那不是本质意义上的新闻舆论监督。新闻媒介自己发现线索进行批评报道,以及代表公众利益对权力部门与公共事务进行评论,这些才是本质意义上的新闻舆论监督。

但是在中国特定的条件下,舆论监督基本上等同于新闻舆论监督。在很多党的文件和法律文件的用语中,舆论监督的行为主体就是新闻媒介。如《消费者权益保障法》规定,大众传播媒介要对危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进行监督。《价格法》规定,新闻媒介要对价格体系进行监督等等。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说:“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健全组织法制和程序规则,保证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完善各类公开办事制度,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人财物管理使用、关键岗位的监督,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落实党内监督条例,加强民主监督,发挥好舆论监督作用,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4]胡锦涛总书记在这里所说的舆论监督就是指新闻舆论监督。

在新闻舆论监督实践中,批评性报道是一个带有中国特色的概念,因为在国外新闻学词汇里找不到这个词。而对于新闻舆论监督和批评性报道的关系,“它们之间的不同更多地表现在参照系的不同。舆论监督主要针对民主法制建设而言,而批评性报道则更多地针对具体新闻工作而言的”[5]。舆论监督更侧重于政治理论,而批评报道更侧重于新闻业务。一般而言,批评性报道是新闻舆论监督的一种方式,而不是唯一形式,批评性报道是对现实中缺点、错误或问题等负面现象的报道,也包括对社会阴暗面的曝光。而新闻舆论监督的形式是多样的,既包括批评性报道,还包括对非负面问题的报道。由于我国舆论监督主要通过大众传播媒介的这一渠道,监督的形式又主要以批评性报道为主,因此舆论监督、新闻舆论监督与批评性报道更多时候是混为一谈了,在某些时候就基本上属于同一个概念了。

(二)新闻舆论监督的特点

我国新闻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舆论监督是在党和政府领导下治理社会的一种手段,在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具有其他监督所不具有的独特优势和明显特点。

第一,及时性。新闻的时效性特点决定了新闻舆论监督具有很强的时效性。不管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出现了有违社会公正、有损群众利益的事件,都可以通过电视等新闻媒介进行及时监督。通过新闻媒介报道后会直接形成一股舆论压力,立即产生社会效应,能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发挥作用。在传播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几分钟之前发生的事情都可以被新闻媒介监督到,电视新闻甚至可以实施同步直播。新闻舆论监督的时效性不仅体现了新闻自身的本质特征,而且也是当今新闻媒介激烈的竞争所致,新闻媒介自身求生存、求发展的需要,从而为舆论监督的及时性提供了保证。

第二,广泛性。新闻舆论监督比任何其他监督形式有更广泛的社会性。首先,在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电视等新闻媒介不仅仅是党和政府的喉舌,也是人民群众的喉舌,社会上的所有组织、群体、个人都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权力,成为新闻舆论监督的主体,实施广泛的舆论监督。其次,所有的国家机关和一切公职人员,党和国家的一切事物和有关公共利益的事务,以及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在新闻舆论监督的范围之内,是新闻舆论监督的对象和客体。再次,电视等新闻媒介的服务对象是全社会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其受众是全体社会成员,因此,它所进行的舆论监督影响最为广泛,其产生的社会效果最为明显。

第三,公开性。新闻舆论监督是以新闻报道的形式在社会上公开传播,将监督的具体内容全部公之于众。人民群众也是通过新闻媒介知晓,并以此为阵地,对政府及其公职人员等的违法、错误和不良行为进行公开揭露批评。

第四,战斗性。由于电视等新闻媒介的新闻信息都是公开传播的,其受众又是广大的人民群众,因此,新闻舆论监督具有特别强大的战斗性。例如,社会上的丑恶现象只要通过电视等新闻媒介公开报道以后,就会引起人民群众的广泛关注,就会形成一股群起而攻之的战斗力量和舆论氛围,许多问题就能得到较好的解决和克服。所以,社会上广泛流传的“不怕上报,就怕见报”,“十年上访,不如一朝采访”等说法,这些都充分说明了电视等新闻媒介公开曝光的战斗性特点。

第五,权威性。电视新闻一直有很扎实的群众基础,电视新闻舆论监督更是以可靠的事实为立足之本,画面生动形象,声音真实可信,言之有据,持之有理,因而具有不可动摇的权威性。电视台全部是由政府主管,在普通群众看来,经过电视台播发的监督报道,不仅经过记者编辑调查核实,而且也征得了主管部门的批准同意,因此其可靠性和权威性是不可怀疑的。有些老百姓更是认为,这些监督报道和批评报道,实际上就是党委和政府对当事人的指责和训斥,它同党委的决定、政府的文件几乎没有什么区别。正是由于其权威性的存在,中国的干部和群众把电视媒介所开展的舆论监督看得格外严肃慎重。

(三)新闻舆论监督的地位

在社会主义法制社会的中国,新闻舆论监督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首先,新闻舆论监督是党和国家赋予新闻媒介的一项光荣而神圣的职责。

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舆论监督其实就是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一种形式,邓小平曾经说过:“对党的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当然有权利进行批评,但是这种批评应该是建设性的批评,应该提出积极的改进意见。”这里所说的“建设性的批评”其实就是新闻舆论监督。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越来越重视发挥新闻舆论监督的作用。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要通过各种现代化的新闻宣传工具,增加对政务和党务活动的报道,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支持群众批评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反对官僚主义,同各种不正之风作斗争。”这是我党第一次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舆论监督的概念。此后党的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报告中都提到了舆论监督的问题。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重视传播媒介的舆论监督,逐步完善监督机制,使各级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置于有效的监督之下。”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直接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部门要实行公开办事制度,把党内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结合起来,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说:“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从决策和执行等环节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加强对人财物管理和使用的监督。强化领导班子内部监督,完善重大事项和重要干部任免的决定程序。”“认真推行政务公开制度。加强组织监督和民主监督,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落实党内监督条例,加强民主监督,发挥好舆论监督作用,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党的报告中提到的舆论监督一次比一次明确具体,对权力的监督越来越公开,越来越注重舆论监督的实效。中宣部也积极倡导舆论监督,因此新闻媒介的舆论监督是党和国家赋予的一项光荣而神圣的使命,从我国电视等新闻媒介的发展看,新闻舆论监督的力度明显增强。

其次,新闻舆论监督是法律保障的权力。

中国社会逐渐走上了法制化轨道,中国法律条文中逐步出现了保障新闻舆论监督的条款,用法律的形式对新闻舆论监督进行了保障。我国《宪法》第三十五条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宪法》第四十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力,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对于公民的申诉、控告或者检举,有关国家机关必须查清事实,负责处理,任何人不得压制和打击报复。从我国的《民法通则》、《著作权法》等法律中,还可以更多地找到舆论监督的相关法律依据。因此,舆论监督具有法定地位,受到法律的保障。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制定的《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在第一条中也明确要求新闻工作者“支持符合人民利益的正确思想和行为,勇于批评、揭露违背人民利益的错误言论和消极腐败现象,积极、正确地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这些规定和论述充分说明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介一项义不容辞的工作任务和职责,都会受到法律的保护。

再次,新闻舆论监督应是新闻媒介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在当今市场化经济社会里,新闻媒介也面临着很大的市场压力,是否重视新闻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介改革和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条件。一家新闻媒介,如果没有新闻舆论监督就会缺少生气和精神,也就缺少了应有的战斗力,在社会上更没有信誉度和影响力,必然会受到受众的冷落。凡是注重新闻舆论监督的新闻媒介都会受到受众的喜爱,得到群众的热烈追捧,就会获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大潮中走向辉煌。新闻改革的内容很多,但加强新闻舆论监督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新闻舆论监督中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就可以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如中央电视台的舆论监督栏目《焦点访谈》一出现,在全国就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立即在全国新闻界形成了一种“焦点现象”,很多地方电视台纷纷效仿,创办了类似的舆论监督栏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