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电视民生新闻发展的措施
因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对电视民生新闻提出的新要求及其电视民生新闻内涵的发展,在实践中电视民生新闻该如何发展呢?应在电视民生新闻已有的基础上寻求发展,针对以往电视民生新闻存在的误区有针对性地采取改善措施。
(一)传播内容上注重提升品质
电视民生新闻的传播者要正确理解电视民生新闻内涵和价值取向,注重提升传播内容的品质。
第一,注重报道深入。民众的信息需求已普遍从认识层面转入到寻求精神生活的丰富和身心的健康成长,电视民生新闻不应只局限于事件的表面,应从关注民众的生存环境、生存状态等物质层面深入到关注民众精神生活、心理生活等深层需求和公民责任意识的成长,更多关注隐藏在新闻事件背后的深层次的原因与事件背景,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度挖掘,以宏观视野展开对日常新闻的深度报道,关注民众的精神生活与高层次的信息需求。在传播内容上抓住民众真正关心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多角度、多侧面、立体化的深入报道,不仅要让民众知其然,还要让他们知其所以然,让他们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从中得到启发或受到精神文化熏陶,能够从认知层面过渡到思想层面,甚至表现在行动上。这样实现电视民生新闻的传播目的,指导和引导民众健康发展。当然,对于那些看起来并无多大新闻价值但又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小事,作为电视民生新闻,不能视而不见,也不能有闻必报,这就需要深入了解,并把事件放到广阔的社会大舞台加以分析解剖,对其价值加以提炼。只有立意高,报道才能脱俗出彩。
第二,注重时政与民生的融合。电视民生新闻不能排斥时政新闻,与民众有关的各项政策方针、重要会议等新闻也是民众关心的信息,应该给予报道,但报道方式要改变,抓住民众关心的“亮点”进行解读。此外,对发生在本土的与民众有关的具有社会意义、政治意义的事件,也应该站在民众的角度进行深入报道,告诉民众如何应对此类社会、政治问题,增强民众的责任感。
第三,注重正负报道的平衡。事物的发展都有正反两方面,电视民生新闻在报道上还要注重正面报道和负面报道的平衡,力求为公众营造公正、平衡、真实、全面的“媒介环境”,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构建和谐舆论环境。其实,电视民生新闻中的反面报道也是为了通过对“丑”的真实揭示和鞭挞,促进人们反思。但电视民生新闻需要做到的是,如何引导受众趋利避害做进一步提升,如何帮助人们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告诉公众如何去调整自己的行为、调整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团体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应对社会问题。比如,一些地方每年夏收或秋收以后,农民把秸秆烧掉,常引发些火灾,严重污染了环境。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民生新闻栏目《新闻社区》的新闻,不仅在《烧麦秸引着麦田 大半年辛苦颗粒无收》中报道了焚烧麦秸给农民生活造成的危害,而且紧接着又报道了一条新闻《除麦秸提产量一举两得办法多》,对另一位农民利用秸秆生物反应堆和植物疫苗技术,使土豆增产增效的做法给子了报道,这样正反组合的报道就显示出较强的反思性和引导性。
第四,树立正确的监督理念,坚持建设性的舆论监督立场。电视民生新闻舆论监督报道充分调动了社会大众的舆论立场,匡扶了社会正义,疏泄了民怨,为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电视民生新闻工作者要有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坚持建设性的舆论监督立场,确保我们的舆论监督能够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在舆论监督类选题的把握上,要体现建设性,以解决问题、消除矛盾、共创和谐作为舆论监督的起点和归宿,报道既要有深度,要探究表象背后的原因,还要有建设性的解决方案。对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在披露的同时,要给予理性的疏导,特别是对社会上一些丑恶现象的揭露,在监督曝光的同时,要给社会和公众以信心。
(二)传播技巧上讲究策略
“一个人用整个身体进行传播,并且动用全部力量来解释收到的信息。”这是传播学大师施拉姆和波特在《传播学概论》中提出的,这一观点同样适用于电视民生新闻。电视民生新闻应充分利用现代化传播手段,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尤其在采访、编辑、制作等形式方面讲究技巧,在符合电视新闻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做到表现形式新颖、简洁,力求精美,以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
电视民生新闻应讲究传播策略,始终要遵循“贴近民众、贴近生活”的原则,以民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解读各类信息,体现出纪实性、故事性、参与性等。新闻即历史,电视民生新闻要坚持新闻本位的原则,真实、及时、客观地记录事件发生、发展的全过程,这就要求记者反应迅速,尽量在第一时间赶到事故现场,获得第一手素材,捕捉现场气氛,增强画面的真实性,在编辑时,可尽量采用同期声或记者现场出镜采访的形式报道,无需“情景再现”。同时,电视民生新闻可以故事的形式表现出来,增强趣味性,故事总是与人物联系在一起,电视民生新闻要重视展现人物和事件报道,尤其是发生在普普通通的小人物身上的故事。人物和事件报道要重视细节描写,用真实的电视镜头展示细节。当然在故事中要注意巧设悬念,娓娓道来,如果事件复杂,可采取连续报道的形式。电视民生新闻的受众情结较深,为了获得收视长红,要注重受众的参与性,采取有效策略吸引受众参与节目,如DV爱好者的参与、受众对事件的评说、民众提供新闻线索、民众参与栏目活动等,这些做法都能很好地吸引受众,应继续完善这些措施。
电视民生新闻应坚持本土化传播策略。电视民生新闻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对地域性的强调已成为其制胜其他节目的基本策略与价值诉求。回顾电视民生新闻所走过的历程,我们不难发现,成功的电视民生新闻都离不开鲜明的本土化特色,它将镜头对准本地百姓的普通生活,以富有地方色彩的平民视角反映百姓的生活生产,并投以深厚的民生情怀,注重实际,解决具体问题,因此深受百姓欢迎,能在激烈繁杂的媒介竞争中脱颖而出。在全球化竞争的今天,本土化传播已成为电视民生新闻的核心竞争力。当然,电视民生新闻除了在内容层面上具有独特的本土化外,还得有贴近本土受众的价值理念与本土受众乐于接受的独特的表达方式。那么,在节目形态和叙事方式上,准确把握本土的文化特色,从普通受众的审美习惯出发,创造出为本地民众喜闻乐见的节目形式,与中国乡土社会现代转型的时代旋律合拍。
(三)报道范围要区域统顾
电视民生新闻的传播对象定位于民众,就要真正平衡地对待市民、农民两大群体,报道范围要统顾城市、农村两大区域,注重区域之间报道的平衡,为各区域民众提供参与社会生活的机会,从而可以起到引导社会舆论、疏通社会矛盾、减缓社会压力的作用,有利于建构和谐社会。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非常关注“三农”问题,解决“三农”问题成为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各部门都应落实的重要指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已成为当前经济建设的重点。2006年温家宝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近年中国政府工作的重点。农村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不可或缺的重要领域。当前,中国农民在大众传播媒介中基本上是处于被忽略的群体。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建设新农村现在采取的办法是大城市带动大农村,形成由若干中心城市带动的城市带,从而使乡镇城市化,降低农村人口的比重。随着农村的基础设施包括信息基础设施(交通、邮政、通讯等)城市化,农民对大众传媒的新闻信息需求会大幅度增加。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体现在信息传播领域,一是要做好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使用条件;二是要提供新农村村民需要的节目内容。电视民生新闻作为以民为本的新闻传播形态,在新农村建设中,尤其在农村基层政权建设中应会发挥积极作用,民生新闻要有助于农民反映民情、民意,引导农民正确行使民主权利。同时,在新农村建设中引入村民的话语,反映他们的生存状态和意愿,这对建设新农村中各项决策的科学合理是必需的。农民作为弱势群体,长期以来处于社会资源和利益分配不平等的境遇,在大众传媒话语权结构中处于失语状态。电视民生新闻的镜头从城市市民向乡村村民的延伸,有助于改变农民失语的状态。因为建设民主化的新农村、三农问题的解决等,农民首先必须获得话语权。因此,电视民生新闻除了报道城市市民外,还要把镜头对准农民,把农村作为报道范围,分散部分人力深入田间地头,把镜头对准农村,关注农民的生产、生活状况,关注农业的发展,全面真实地展示农村概况,为政府了解农村搭建桥梁,为党和政府工作决策提供依据,为城乡经济统筹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舆论环境。
此外,电视民生新闻在报道农村时,要注意城市周边地区与边远乡村之间的平衡,增强对边远乡村的报道。边远乡村远离城市,在自然条件、经济条件、交通条件、信息流通等方面明显落后,给信息采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但电视新闻工作者要保持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发扬老一辈新闻工作者吃苦耐劳的优良传统,深入边远农村,深入群众,扎实采访,如实报道,让更多人了解边远乡村的贫穷落后与发展变化,让党和政府及更多人参与到边远乡村的发展中来,把整个农村真正建设成为经济社会中的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衡阳广电2006年举办的《边远乡村行》系列报道在这方面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以平民视角、白描的手法展示了衡阳边远乡村百姓的生活、生产、生存、生计的基本情况,引起了衡阳政府和领导的重视,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的反响。
(四)对公众话语权的构建与尊重
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重大情况让人民知道,重大问题经人民讨论。”这对新闻报道提出了新的要求,既要给公众知情权、话语权,又要尊重公众的意见。党的“十七大”又指出:“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当家作主的要求之一就是要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那么,电视民生新闻从维护党和群众的利益出发,真正做到群众关心什么就及时报道什么,群众要解决什么就反映什么,搭建好群众和政府的桥梁;群众想说什么就让他们说什么,构建一个公共领域,成为公众发表意见的平台,让各种声音、观点在这个平台上交流、交锋,逐渐形成公众意志,然后将公众意志反馈给政府而成为党和政府的意志,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民意的公共价值,实现对公众话语权的尊重。
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和谐的社会舆论。电视民生新闻要构建和谐的“公共领域”,还要预定目标,认真策划,做好议程设置,统一安排。电视民生新闻必须坚持“民本”理念,抓住与民切身相关的真正的热点、难点、疑点等问题,做好节目议程和具体内容,以各种形式邀集社会各界代表(包括平民代表)和专家对某些热点、难点等问题展开讨论。在节目中,媒介要注意观点的全面和平衡;要弱化自身“指导者”“仲裁者”的角色,强化栏目“社会论坛”的功能;要尽可能利用媒介的公信力和影响力,促进“议程设置”向“议程建构”转化,以期为公共决策服务。
“帮百姓办事,替百姓说话”是不少电视民生新闻的基本定位,但电视民生新闻要坚守基本的公平公正的立场,通过充分的采访调查,接近事实真相,人际冲突和一般纠纷类题材在电视民生新闻中占据相当的比重,而恰恰是这类题材容易使民生新闻陷于偏听偏信的泥潭。在这类题材的报道中,不能随意预设立场,要善于听取多方意见,给当事双方以平等的话语权,真正做到帮忙而不添乱,要克服弱势的举报者就是受害者的惯性思维。在采访过程中,不应充当判官包办,要着重了解纠纷产生的实际原因和冲突的过程,防止媒介角色越位,真正做到参与而不包办,为民众构建一个真正公平公正的和谐舆论平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