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含义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含义

时间:2023-04-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种同步性充分展示了电视新闻现场直播报道具有其他传媒甚至电视新闻其他报道方式无可比拟的优势。电视新闻现场报道与影像新闻、报纸新闻、电台新闻相比,有着自己的优势与特点。受众看到听到的是电视记者在新闻现场作采访报道的过程。新闻现场的直观性是电视现场报道独有的特性。

一、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含义、特点及优势

(一)现场报道的含义

叶子在《电视新闻:与事件同步》一书中写道:现场报道是电视记者在新闻事件现场,面向摄像机(观众),以采访记者、目击者或参与者身份作出图像的报道。[1]朱著在《电视新闻学》中的解释是:电视新闻现场报道是指电视记者在新闻现场,面对摄像师镜头,直接向观众口头报道新闻事件的真实情况的一种报道形式。[2]这两个解释的表述稍有不同,其实质是一样的,都强调了电视记者在新闻事件的现场,是目击者或参与者,在镜头前直接向观众(受众)报道他(她)所看到或听到的新闻事件的真实情况;新闻的播报是由电视记者在新闻事件现场完成的,而不是由播音员在后期进行画外解说词配音;受众看到的画面就是电视记者在新闻事件的现场作报道,是电视记者所看到的现场情况或所作的采访。叶子教授特别点出了“图像报道”,这是突出了电视新闻报道的特色,有别于广播新闻、报纸新闻等,也正因为电视记者以新闻事件“目击者”或“参与者”的身份进行了现场图像报道,使新闻报道有更强烈的现场感,使受众更能产生“身临其境”的参与感,也增强了电视新闻报道的可信性、真实性、客观性。因此,现场报道是最能体现电视传播优势、最能发挥电视特色的新闻报道形式。

现场报道按其播出方式可分为录播现场报道和直播现场报道。录播现场报道是指在保证新闻现场时空统一的前提下,进行后期编辑后播出的现场报道,记者的报道和播出并不是同步的。录播现场报道在后期制作时可充分运用资料素材,以拓展报道的深度和广度,弥补前期拍摄的不足。直播现场报道又称现场直播报道,指在新闻现场直接播送反映新闻事件的图像和声音,记者的报道、电视台的播出和观众的收视都是在同一时间里进行的,报道与播出是同步的。[3]本章所讲的现场报道就是指后一种形式的直播现场报道。

电视新闻最吸引人的报道方式就是现场直播,这也是电视新闻最迷人的魅力。当初它是利用有ENG设备的转播车,在新闻现场摄录图像和声音,在转播车上由新闻导播切选画面,然后通过转播车上的微波设备或卫星发射系统,把画面与声音信号传回电视台发射出去;或者将现场声像讯号直接传送到电视台插控中心,由直播导演选择切换画面,受众的收视与新闻事件发生、发展同步。现在普遍采用新一代数字卫星新闻采集系统SNG,它以卫星通信系统作为传输平台,在新闻现场采集到的视频及音频信号,通过SNG系统处理后,发射到同步通信卫星再转送回电视台新闻演播室,直接播出或经过编辑后播出。SNG系统给电视新闻带来的最大变化是能够在随时随地的现场进行即时实况报道,目前正在世界各地的传媒机构中得到广泛应用,在它的推动下,电视新闻采集迎来了一场革命,电视新闻现场直播报道逐渐成为电视新闻的一个主要节目形态。它充分发挥了电视及时快捷的特点,随时将世界各地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通过卫星传送给受众。

(二)现场报道的特点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是利用电子设备在现场制作同步公开向受众传播信息的一种报道方式。这种同步性充分展示了电视新闻现场直播报道具有其他传媒甚至电视新闻其他报道方式无可比拟的优势。电视新闻现场报道与影像新闻、报纸新闻、电台新闻相比,有着自己的优势与特点。

1.记者直接“出镜”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特征之一就是记者直接“出镜”作出有图像的报道。受众看到听到的是电视记者在新闻现场作采访报道的过程。那种记者只在现场作一段开头的介绍,然后仍旧以图像新闻方式处理的报道,严格地说不能算是现场报道。

我们知道,在一个特定的时空内,以现场报道的形式把正在进行的事件的不同要素串联起来,必须有记者在新闻现场的参与,在整个报道过程中记者的“出镜”起到“起、承、转、合”的作用,才能真正体现这种报道形式所具有的“现场感”、“及时性”特色。一般来说,电视记者的现场报道应当包括现场解说和现场采访两大内容。现场解说必须和采访进程结合进行,不是到现场去背诵早已写好的解说词,它也不能是事后以画外音形式配解说,而应当解说现场看到的、画面又无法表现或表现不充分的事物,如人名、地点、时间、前因后果、背景情况等,必要时加以即兴评述,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解说要口语化、生活化、大众化,要力求避免那种“播音腔”式的解说。在现场报道中,还往往伴有记者的现场采访,通过采访提问引出对方的谈话内容,以回答受众所关心的问题,报道出有价值的新闻内容。纵观现场报道的整个过程,记者不只是在新闻现场作一段开头的介绍,而是应当在现场随着事态发生或发展的进程,边观察边报道,或作现场采访,大量采用同期声,报道与新闻事件的发展基本同步,画面也跟着展现现场的情景与记者当场采访报道的过程。在这里,记者既是新闻事件的目击者,又是现场报道的主持人,他以当事人或目击者的身份参与新闻事件。记者直接出镜,不仅在事件与受众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使两者之间的距离缩短了,而且面向受众讲述事件发生发展的变化过程,可以使受众产生面对面的交流感,从而也增强了报道的现场感、真实感。

2.现场直观性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作为一种大众传播形式,它和其他传播媒介如报纸、广播的现场报道比较,既有共性(如客观、真实、可信等),又有它自己的个性。新闻现场的直观性是电视现场报道独有的特性。

所谓“现场”,就是新闻事件发生的特定空间。在不同的新闻媒介中,“现场”会以各不相同的形式出现,比如报纸,是通过文字描绘来再现新闻现场。如果说,电视新闻“现场”是受众直接从电视画面中看到的“现场”,报纸新闻中用文字描述的“现场”则是读者通过记者的文字描绘而在读者头脑中再现出来的“现场”,是间接的“现场”,这种间接“现场”的效果需要通过读者的领悟和意会来完成。广播新闻中的现场报道,扬声音之特长,引领听众到“现场”,记者的解说述评与现场气氛、声响、人物的谈笑、歌唱等融为一体,可以原原本本地传达到听众的耳畔。听众由听觉感知,经过自己丰富的想象和联想,一个人与景、景与物有机结合的立体的“现场”影像便出现在头脑中。但是由于广播的有声语言仍然是以单一的听觉为通道,也只能让人间接感受新闻事件现场的气氛,这种“现场”还是间接的“现场”。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是一种既作用于视觉又作用于听觉的“双通道”新闻报道形式,有着“耳闻”、“目睹”的双重直接接触的效果,它通过电视屏幕能把新闻事件的现场,包括人物的活动、音容笑貌、喜怒哀乐、空间的深度、景物的大小、色彩的明暗、光线的强弱等等、全部直接反映到受众的视觉上,不需要通过具体与抽象的感受转换。比如,重大建设工程的落成、重大节日的庆祝活动、重大运动会以及某些突发性事件的新闻等等,记者采用现场报道,通过摄像机的镜头,能使受众目睹现场情景,再加上“耳闻”了现场的同期声,记者可以在新闻发生的顷刻间把实况报道给受众。电视现场报道这种独特的优势,能够把坐在电视机前的千百万受众“带进”新闻事件的现场,使受众能够由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就像自己置身于新闻现场一样,会与在场的观众作出同样亲身感受的反映。这样的现场报道是报纸、广播等传播工具难以实现的。

当然,电视新闻的现场情景具有视觉的直观性,并不意味着电视新闻的现场报道是纯自然、纯客观的。一方面,在电视新闻现场报道中,电视记者所拍摄的形象是现场的真实记录,是记者深入现场的结果,因为记者受时间和空间的严格限制,不到现场拍不到镜头;另一方面,在新闻现场,记者实际上总是根据自己的报道意图在作有倾向性的选择,抓拍、抢拍的镜头是那些富有典型意义和个性特征的镜头,而不是所有的现场情景的呈现。当然呈现现场全部也是不可能的,电视新闻现场报道要求电视记者在现场抓拍到生动形象的镜头,而且这些镜头必须是此时此刻才会出现的强烈的现场气氛和典型情景出现的那一瞬间,不允许任何“导演”、“摆布”或弄虚作假。

3.声画同步性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另一个特征是声画必须同步表现。电视新闻现场报道是采用了先进的电子新闻采摄手段ENG,再加上同步卫星播放,完全可以做到报道过程与新闻事件的同步,能把现场发生的事件与受众之间的时间、空间距离最大限度地缩短,能通过屏幕将生活中正在发生、正在进行的事件的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与环境中的声响,及时同步地传播给广大的电视受众,这是最具有电视特点和优势的传播方式与工作方式。卫星新闻采访车SNG这一新的技术手段给电视新闻带来的最大变化是即时现场实况报道,让受众同步目睹新闻事件的发生,“你现在看到的就是正在发生的”,更能够突出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声画同步性。

在现实生活中,可见的形象总是伴随着声音,声音是形象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既然电视新闻现场报道是一种最直接、最真实、最迅速地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形式,强调纪实性、现场感,那么,它就不能不重视同期声的运用,不能不重视声画同步表现所带来的真实性效果。这里所说的同期声,就是与电视画面同步的声响,包括现场实况音响,新闻人物的谈话和记者的现场口头叙述、提问、对话等等。前面已经谈到了新闻人物的谈话和记者的口头叙述在现场报道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这里不必多说了。需要补充一点,就是现场实况音响,它能显示新闻现场的气氛,补充画面无法表现的效果。

再从现代电视受众的角度看,他们对视听同步的电视画面要求也越来越严格,特别是越来越喜欢从电视新闻现场报道这种更接近原始状态的生活素材中自己来判断和寻求思考问题的方式。正如中国传媒大学朱羽君在分析电视画面的构成时谈到:那种画面“只见人物嘴唇动,听到的却是解说员没完没了的旁白,观众已难以忍受,尤其长时间地拍摄人物的说话近景时,一定要让人物出声,要有同期声,让真实的生活、真实的环境,不只由视觉这一渠道,同时从听觉这一渠道传达出来。”他还谈到:“在被采访的人物地域口音重,语言听不懂的情况下,文字将内容标出来,仍保持人物的同期声是一种极为有效的传播方式。这时,千万不要以为反正观众听不懂,就不让人物出声,因为语气、语言、语调本身是富有信息的。……我们要努力应用技术条件所提供的新方式,发挥字幕作为信息渠道的作用,这在电视画面构成中是不可低估的。”[4]这一见解十分中肯,强调了电视声画同步的重要性,尤其是电视新闻现场直播更要求声画同步。

当然,电视新闻现场报道还有其他一些特征,如时效性强、信息量大、现场感强等,上述三个特征是它最基本的特征,三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同其他新闻报道形式一样,电视现场报道是个性和共性的统一体,它既有鲜明的个性特色,又要受到新闻普遍规律的制约。电视记者只有充分认识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个性特征,才能真正地掌握它,驾驭它。

(三)现场报道的传播优势

现场报道的典型形式是记者在新闻事件现场,面向观众,在镜头前对事件作简要的介绍;随着报道,画面转入事件现场的真实情景;最后,又回到记者对事件的简要归纳或评述。[5]在报道中常常穿插记者在现场向新闻事件的当事人、目击者以及有关人士的采访。因此,它在电视新闻中具有明显的传播优势。

1.“零时差”传播,使受众产生与事件发展的同步感

新闻价值学说认为,新闻事件发生与新闻传播出去之间的时间距离越小,新闻价值就越大,时效性也越强。影像新闻在前期拍摄素材后,再由记者或编辑写稿,然后再合成制作,最后播出,这个过程最快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完成。而现场报道是“采摄分家”,改变过去那种制作报道模式,电视记者通过采访,了解新闻事实发生的有关情况和背景,在现场做口头报道,代替回台后的写稿、播音;摄影记者配合出镜记者的报道来摄取相应的画面,与事件发生、发展的同时,向受众进行现场直播式的同步报道,这个报道过程就是播出过程,其时间差距极微,以“秒”为计算单位,为受众提供了第一时间的事件信息,实现了电视新闻的“零时差”传播,因而其新闻价值特别大。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由于报道过程、播出过程与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同步,报道与接收的同时性使提供给受众的信息是最快最新的,缩短了受众与事件发生的时间距离,使受众产出了“天涯共此时”的同步感。

2.“零距离”传播,使受众产生身临其境的现场感

现场感是新闻客观现场在记者和观众心里引起的主观感受。[6]现场报道是电视记者亲临新闻事件的现场,以目击者或参与者的身份在事件现场作报道,向受众讲述事件的发生及其经过,把事件现场特定的环境、气氛甚至种种细枝末节介绍给受众,使新闻事件的发展变化在受众的眼前展开,加之图像再现的现场情景,作用于受众的视听感官,使受众感同身受,会产生强烈的现场感。影像新闻也是在现场拍摄,但不是所有的电视新闻都有现场感,只有记者能把现场最真实、最能说明事物本质的、充满生机活力的形象呈现给了受众,受众才会产生现场感。而且影像新闻的现场感是一种直线式的进入,没有立体空间感,现场感较弱。而现场报道是记者在现场作报道,记者在现场始终以目击者或参与者的身份边观察边报道,记者的报道直接把受众带到现场,听到其声音,看到其图像,感受其气氛,会产生立体空间感,现场感强。现场感强是现场报道最显著的优势。

3.“零误差”传播,使受众产生信任感

传播学理论认为,人们在接受信息传播时,其信任程度与传播层次成反比。信息转述层次越多,其信息损失或变形越严重,可信性就越差;传递层次越少,可靠性越强,可信性也就越强。[7]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同一般影像新闻报道相比,正是具备了转述层次少的优点,因此,新闻的可信度就大大提高了。一般电视新闻需经记者、文字与图像、播音员声音与图像三个转述层次才能传播给受众。现场报道是记者在新闻事件的现场,直接传播信息,传达给受众的是第一手材料,没有中间的转述层次,信息损失与变形很少甚至没有,基本实现了“零误差”传播,新闻信息的真实性、可信性大为增强。对于受众来说,信息传播的真实性程度越高,信息源越权威,其信息就越值得信任。电视新闻现场报道是记者在新闻事件的现场,记者本身就是权威信息源之一。无论是记者面对事件的直接口播,还是记者将话筒对准新闻事件当事人请其讲述,都是来自权威信息源的新闻事实,而且又是来自现场的第一手材料,都会使受众产生亲近感和信任感。

4.“全方位”传播,使受众产生参与感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是声画同步的全方位传播,声画同步,形象直观。通过一连串新鲜生动的画面,受众可以直接看到现场的人物和场景,看到现场的活动和事件的发展经过,看到新闻事件现场最重要、最有价值的事态。比起文字语言的描述,一个个典型的画面常常留给受众深刻的印象。现场有记者采访的语言和大量的现场同期声,如现场的风雨声、浪潮声、机器声、讲话声、口哨声、爆炸声……强烈的现场同期声笼罩着观众,声音和画面相互作用,会对受众的听觉、视觉形成立体笼罩,调动了受众的积极性,使受众处于有意注意的状态,形成强烈的参与感。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是电视记者在现场以目击者或参与者身份进行的报道,将不可预知的事件发展过程和结果同步传达给受众,这种同步式的传播方式,并不是简单的单一现场画面的呈现,为了让受众能够对新闻现场有全面的了解,记者总是想方设法从大范围、多角度抓住事件的多方面特点进行全方位报道,使之能够产生新鲜感和悬念,这种新鲜感和悬念会始终给受众以强烈的吸引力,使受众由旁观者变为参与者,产生强烈的参与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