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电视新闻故事化现象的原因
(一)受众需求的变化
电视新闻故事化倾向与受众的需求变化分不开,受众的需求给故事化新闻提供了生存的空间。当今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呈现出多元化,人们渴望获得周围世界变动的信息从而利于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受众不仅需要严肃的经济、文化、政治等各个方面的硬新闻,还希望在紧张而忙碌的工作之余,能够获取有益于身心发展的休闲性娱乐性软新闻。加上电视媒介属于家庭媒介,绝大多数人坐在家中看电视,随着工作节奏的越来越快,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工作了一天的人们在家中普遍渴望能够在属于自己的时间里得到放松,压力得到缓解。于是,获取信息不再是人们看电视的唯一需求,普遍希望在获取信息知识的同时,能够满足其娱乐的需求,精神也能够得到愉悦,故事化的新闻正迎合了这种需要。
从受众审美的角度来看,欣赏故事悬念被揭开的过程,经历故事中一次又一次的情节高潮,会给审美主体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心理上的满足。电视剧为何普遍受欢迎?就是因为电视剧中有一个个虚构的故事,人们在这种虚构的故事中得到了愉悦,精神得到了放松。电视新闻故事化就是把电视新闻内容当作故事来讲,把新闻事件设置成一个又一个动人的情节和细节,造成一个个悬念,吸引着受众的注意力,慢慢往下看、往下听,直到事件结束。对电视节目收视情况调查表明:当节目把受众的情感因素调动起来后,受众才容易产生认同感,才会产生对即将发生的未知情境的期待,媒介传播才能实现其预期效果。正因为电视新闻的故事生动形象,视听兼备,吸引着受众,满足了受众的信息需求、情感需求、精神需求等,所以在电视新闻中出现了故事化现象。
(二)以受众为本的传播理念的回归
受众本位,就是指大众传播媒介在信息的传播活动中,应以最大限度地维护受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以满足受众获取多方面信息的需要为己任,以提高受众的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目标,全心全意为受众服务。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与完善,传媒市场也从计划经济时期的卖方市场转化为市场经济中的买方市场。在此背景下,媒介普遍转变了传播理念,彻底放下了高高在上的老爷架子,丢弃了“传者本位”的落后观念,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提出了以受众为中心的口号,积极倡导受众本位,在节目内容和形式上想方设法满足受众的需求,于是一种全新的故事化电视节目模式便应运而生了。
故事化新闻偏向于挖掘普通人日常生活中的故事和代表社会、时代发展趋势的社会故事,如就业、升学、看病等。此外,故事化新闻在吸引受众眼球的同时也注重挖掘新闻背后人性化、源头化的问题,因而在娱乐化的基础上提升了新闻的内涵、拓展了新闻的影响力。电视新闻的“故事”中有事件有人物、有情节有性格、有细节有悬念、有冲突有解决。电视新闻的内容凭借一幅“故事”的外壳,就会显得生动有趣、活灵活现,从而使受众欲罢不能。电视新闻要传达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积极有效地引导舆论,完成宣传意图,达到宣传效果,最佳手段就是借助故事的形式,使宣传通俗化,可以说这是适应大众文化的叙事策略,也是以受众为本的传播理念回归的体现。
(三)电视媒介自身发展的需要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网络、手机等新媒介的出现以及电视传媒产业的逐渐强大和电视频道的迅速扩张,电视也失去了昔日稀缺资源的显贵身份。在信息源的争夺中,同一热点新闻事件,面对几家甚至几十家新闻媒介的竞争,新闻同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面对困境,电视新闻在竞争新闻时效性的同时,纷纷进行信息再加工,转移了竞争的焦点,其中最为有效的一种信息加工方式就是利用故事的结构性元素,吸引受众的注意力,提高电视新闻的竞争力。“强调在硬新闻写作中适度加入人情味,强化或有意添加所报道的事件的戏剧悬念或煽情、刺激的方面,走新闻故事化、新闻文学化的道路。”[2]故事化新闻大大提高了电视新闻的可看性。
同时,电视新闻故事化倾向也是电视产业化的体现。电视上每时每刻都在更替着新闻内容,也就是电视新闻媒介要在保证新闻质量的前提下及时播出大量的新闻节目,这要求新闻工作者随时都要能够提供出大量的新闻作品。而将新闻故事化,既容易把握事件的发展脉络,便于编辑整理故事情节,方便节目制作,又可以保留大量的素材,在以后的节目中重复使用,从而快速地大批量生产节目,既省时又省力。因此电视新闻故事化成为电视从业人员十分青睐的报道手法。
另外,目前电视剧市场竞争激烈、购买成本高。和电视剧相比,真实生活中的百姓故事,由于其非虚拟性、现场的真实性以及故事生活的原生态展示,比电视剧中虚拟的故事更能吸引电视受众,且制作成本较低。于是不少电视台大打故事牌,自制新闻故事,于是出现了电视新闻故事化现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