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2 卫星广播电视监测原理
卫星信道非法覆盖干扰指的是在正常的卫星信道中非法加入一个同频同符码率甚至同码流结构的非法信号。当非法信号的功率和正常信号的功率相当时(-5dB~+8dB),由于载噪比很差,卫星接收机不能正常解调和解码正常信号;当非法信号的功率大于正常信号的功率8dB以上,同时满足一定的载噪比时,卫星接收机就自动锁定到非法信号上,解调解压缩的信号就由原来的正常信号变成了非法信号。
从非法攻击的手段和卫星直播的原理可以知道,在非法信号开始覆盖正常信号时,由于TS传输流的编码结构、复用结构、表格参数、名称都会发生突变,数字卫星接收机重新锁定的时间很短,只有十几个毫秒,数字卫星接收机在解复用和解码时就会出现解码不连续、解码缓冲区溢出、各种解复用和解码参数重新初始化等内部过程,对应输出的音视频信号会出现短时间的马赛克、画面静帧、画面黑屏、声音短时间丢失或突变等现象。虽然某频道能够立即切换为非法信号,但同一卫星转发器的其他频道的信号必然受到严重干扰,导致某些频道同一时间普遍出现信号时断时续、视音频丢失、图像静帧、黑场等状况。
2005年4月,广电总局科技司起草《有线电视前端卫星接收安全监控设备技术要求》,规定了卫星广播电视干扰监控设备的通用技术要求、测量方法和性能要求。
卫星广播电视干扰监控设备的性能要求是:
第一,受到非法信号攻击或干扰时,用于播出的视频音频信号、TS流信号必须立即中断或立即切换成备用信号,同时报警,响应时间小于1秒。
第二,非法信号的画面一帧也不能播出。
第三,受到非法信号攻击或干扰时,用于监看和监测的信号继续保持输出状态直到干扰消失,人工确认,手动恢复。
《有线电视前端卫星接收安全监控设备技术要求》中还详细规定了测量方法和步骤,这些步骤包括:
第一,严重干扰不能漏报。对不同载波功率和载噪比条件下的严重干扰设计了52种必须报警的情况。
第二,轻微干扰不能报警。对虽然有干扰,但不影响正常信号播出的情形设计了2种情况。
第三,没有干扰不能误报。对虽然没有干扰,但正常信号的主备编码器、主备发射机发生倒换时,或者正常信号的功率在±5dB波动时,或者正常信号的信噪比变化时,设计了不能误报的8种情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