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地方电视台新闻评论栏目生存发展的思考

地方电视台新闻评论栏目生存发展的思考

时间:2023-04-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地方电视台新闻评论栏目生存发展的思考刘水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及一批地方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推出,改变了中国电视新闻传播的整体格局。

地方电视台新闻评论栏目生存发展的思考

刘水

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及一批地方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推出,改变了中国电视新闻传播的整体格局。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已逐渐成熟壮大,节目形态也更为丰富多样。但是,在经过快速成长期之后,地方台电视新闻评论栏目大多进入平稳期,在短期内较难有进一步的突破。一系列问题困扰着栏目的运行,生存与发展问题已是地方电视台新闻评论栏目无法回避的难题。

一、问题的产生与原因

地方电视台新闻评论栏目自诞生之日起,就以积极参与社会生活而著称。问题性、批评性报道成为栏目选题的主体,鲜明的观点和对社会现象深刻的剖析,使之不断显示出勃勃生机,这恰恰是传统电视新闻所没有的,这也符合受众的心理需求。但是在这一切的背后也隐藏着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在栏目成长期中往往被人们所忽略,当栏目步入发展成熟期的时候,这些问题也就逐渐显现了出来。

1.资源少的困惑。地方台电视新闻评论栏目在设置之初,大多被定位为侧重参与城市生活,兼顾农村题材,且以报道重大新闻事实或新闻现象,提供新闻背景为己任。这种定位是地方台新闻总体结构的需要,也比较符合电视新闻受众的要求。但是这种定位也严重制约了新闻评论栏目的生存空间,这种限制主要来源于新闻资源相对匮乏。对于城市人口少于250万的中小城市来说,每天确定重大新闻事实或新闻现象是一件相对困难的事情。而作为评论性栏目,如果因选题的相对匮乏而减少播出密度,无疑是一种自杀行为。同时,由于地方台信号覆盖范围的限制,又决定了新闻评论栏目不可能跳出城市行政覆盖范围进行选题,也就是说,地方台新闻评论性栏目没有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资源优势。

2.人情关的考验。电视新闻评论栏目担负着电视新闻深度报道任务,其选题指向应是重大新闻事件、老百姓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和典型人物以及与之相关的新闻背景,具有较为宽泛的选题空间。但是由于受中央台《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等栏目的影响,在创办初期,地方台新闻评论栏目往往以舆论监督为己任,这一类的题材在选题中占有相当的数量,这种栏目定位虽然使新闻评论栏目在创办初期快速成长,并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影响,但是,却忽略了自身与中央电视台在传输信号覆盖和行政隶属关系上的差异。因此,在经过快速成长期之后,栏目陷入了由人情关系引发的一种尴尬境地。

二、问题的解决与策略

作为地方台新闻的新生力量,新闻评论栏目在各城市中取得的成绩证明了其存在的必要性,而在短时间里就面临如此多的问题,也说明了地方台新闻评论栏目的“年轻”。目前应该解决的问题是,地方台评论栏目急需冷静地探讨自身的特点,重新审视生存空间,找出与一般新闻栏目的根本区别,以准确的定位和良好的运作铺平发展的道路。

1.挖掘新闻题材,提高可视性。作为城市焦点性新闻评论栏目,要想在众多激烈的频道、栏目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应该从栏目特有的个性出发,大力突出栏目的评论特点,力争成为地方台树立形象、表达观点的“发言人”。

由于地方台所处的空间有限,不可能像中央台《焦点访谈》、《新闻调查》一样面向全国,时刻都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选题,城市性新闻评论节目的选题范围较小,题材的重大性也相对较弱,大量的线索来自于与百姓日常生活相关的社会新闻类题材。如何摆脱这种简单的叙述形式,使之转化为适合新闻评论性栏目的题材,就需要深入挖掘,加大评论力度,从中提炼出更深层次的主题,以此增加可视性。

2.抓好新闻落点,凸显时效性。讲求时效性给新闻评论性栏目杜绝说情风提供了可能。由于地方台覆盖的区域小,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十分复杂,新闻评论性栏目要面对的一大难题就是说情风重。有时记者去采访现场刚开始采访,说情电话就已经打到了台领导办公室,有时记者刚刚接到一个好线索,说情者就纷至沓来。面对这种情况,编辑、记者应发扬速战速决的作风,在短时间内将节目编辑制作完成,抢在第一时间播出。通过争时效,既锻炼了记者快速反应的能力,又树立了栏目的威信,相应地,也给人们留下了一个铁面无私的好形象,让说情者自动望而却步。

作为电视新闻中的新生力量,新闻评论栏目因其特有的活力吸引着受众的目光。也正是因为年轻,地方台电视新闻评论栏目也为许多无法回避的问题所困扰。克服年轻而有的缺陷,避免因成熟而有的惰性,通过创新实现突围,这是地方台电视新闻评论栏目必然的选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