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线性编辑系统在电视节目后期制作中的优势
赵雪丹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不断更新换代,非线性编辑系统也进入各级电视台及节目生产制作机构,逐渐被编辑们认识和接受,并已成为电视节目后期制作的主要设施。
非线性编辑是相对于传统的线性编辑而言的。线性编辑是用电子手段根据节目内容的要求,将素材编辑成新的连续的画面。通常用组合编辑将素材顺序编成新的连续的画面或声音,然后再用插入方式对某一段画面或声音进行同样长度的替换,但是想要删除、缩短、加长中间的某一段就不可能了,除非将那一段以后的画面全部抹去重录。而非线性编辑是指素材的长短和顺序可以不按制作的先后、长短而进行任意编辑。对于素材可以随意地改变顺序、缩短或加长其中某一段,比以前的线性编辑方式要方便得多。
一、入门容易,操作简单
对于有电脑操作基础的人来说,学会使用非线性编辑系统制作节目不是一件难事。非线性编辑系统的操作界面非常简洁明了,只要能熟练使用鼠标,在认真阅读操作说明书后,很快就能完成简单的节目制作。而且使用起来也非常的简便,它集传统的编辑录放机、切换台、特技机、字幕机等设备于一身,几乎涵盖了所有的电视后期制作设备,操作者可在同一个环境中完成图像、图形、声音、特技、字幕、动画等编辑工作,系统结构简化。以索贝CY777为例,非线编系统采用全中文图形化操作界面,主要有下拉式智能型菜单、预监窗口、编辑面板、时间线(编辑工作区)、状态栏(节目、素材、背景、二维、字幕)、素材库(视频、音频、字幕、画面特技、过渡方式),让人一看即懂,最大限度地方便了编辑的实际操作,使其能较轻松完成各种编辑工作,编辑只需拖动鼠标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思路实现创作意图。
二、增删自如,易于修改
非线性编辑相对于线性编辑,最大的优点就在于增删自如。用线性编辑对片段进行修改,只能是相同长度的替换,如果想延长或是删除,那就意味着要重新制作。而非线性编辑则可以对片段进行任意的增删,前后位置也可以任意调整,特别是非线性编辑对画面和声音的修改可以一帧一帧地进行;线性编辑无法消除音乐的断点,也无法进行圆滑过渡,而在非线性系统,断点痕迹可以处理得几乎天衣无缝;利用非线性系统中的时间扩展或压缩的功能,调整画面的长短,可以使一段与动作不很吻合的配音完满地与画面同步,这对于线性编辑来说是很难实现的。
三、视频信号数字化,节目信号质量高
非线性编辑的核心是将视频信号作为数字信号进行处理,全系统以计算机为核心,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使编辑制作进入了数字化时代。非线性编辑系统的节目制作处理过程全部是数字化的,从采集视、音频信号到剪辑、特技处理等全部实行数字化,不易受干扰,不会增加噪声。该系统设备的新旧对数据处理没有任何影响,制作的节目信号质量不会因设备的新旧而有差别,存储的视、音频信号能高质量地长期保存和多次播放。而传统系统使用磁带编辑,在多次寻迹、反复预卷、快进快倒、多次复制中,由于机械磨损、机械误差而导致信号损失,对节目信号质量有很大影响。传统编辑采用A/B卷,每做一次特技效果,信号都要损失一次。从主观评价来看,非线性系统输出的信号清晰度优于复合信号,基本上与模拟分量信号相当。
四、节目编辑精确,连接自然准确
在非线性系统中,图像和声音的编辑精度是传统设备无法与之相比的。在自动播出系统中,要求节目的长短要做到分秒不差,这在传统系统上是很难达到的,而在非线性编辑系统上,控制节目时间长度则非常容易,甚至可以做到一帧不差。葫芦岛电视台社会生活频道的《零距离》栏目,长度是40分钟,我们每次制作时,在控制大致时间的基础上进行微调,通过增减同期声、片花、隔断等手段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把时间控制得准确无误。
五、复杂编辑简单化,编辑手段灵活多样
非线性编辑系统对所采集的视频信号数字化后,就更容易进行一些特别的处理。画面的亮度、色度、对比度、饱和度、大小尺寸、透明度都可以进行随意调整,抠像、屏蔽、马赛克、单色处理都只需从特技库中点击即可完成,这样,就把原本复杂的操作简单化了。同时,快慢动作、抽帧、静像、镜像、翻转、高品质音效合成等,使节目的制作更灵活丰富,蒙太奇手法更易于实现。非线性编辑系统的优势更体现在片头、片花的制作上,三维动画与多种特技手段的运用、光与色彩的变化,给观众以超现实的奇幻美妙的视觉感受和丰富的联想。这是线性编辑系统所实现不了的。非线性编辑系统的这一优势在节目包装、广告制作等方面体现的也尤为突出。
六、输入输出设备任意选取
该系统可以连接各厂家、各种类型的视、音频设备以及接受各种计算机平台和各种标准图形格式的软件。它可以提供对各种录像格式的I/O接口,如复合信号、Y/C分离信号、YUV或RGB模拟分量信号以及数字分量信号接口等。这意味着过去已有的各种硬、软件资源均能继续使用,而这些对系统本身只需选用相应的数据压缩比即可。同时,非线性系统也解决了电视台由模拟播出向数字化播出转变的过渡问题,也节约了资金。
七、编辑系统网络化,顺应时代的发展
网络化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捷,非线性编辑系统的网络化也给电视台的节目制作、审看、播出提供了便利条件,只需全台联网,节目无需下载到磁带上就可传输、播出,既节省了磁带,又减少了信号损失,提高了播出质量,也便于保存和随时调用。我们台曾经建立了一个小型的非线工作站,一套非线负责毛片的编辑,一套非线负责后期的合成,资源可以共享,素材可以互传,使用起来很是方便快捷,视、音频信号指标高。
综上所述,非线性编辑系统较之传统的编辑系统跃上了一个新台阶,是电视节目后期制作的极大飞跃。但是,在使用中我们也发现了它的一些不足之处,最主要的问题就是目前的数字化压缩技术对图像质量会产生劣化。还有诸如,较复杂的数字特技需要生成时间、字幕功能不如专业字幕机、给系统输入节目素材要占用较长时间、因操作不当有时死机、制作大型节目需要增加硬盘加大投入等问题。随着国内外多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这些问题已经或正在得到逐步解决。目前,硬盘摄录一体机、制作存储播出网络化、无压缩多媒体影视工作站、更先进的数字压缩技术、新的压缩标准和方法等的出现,又为电视工作者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